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爱好者说

【肖国进】论价格

一、价格不等于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率。

你如果生产了一台显像模糊的电视机,尽管你花费了许多成本、时间、精力,决然

定不出什么高价来。

你如果在海边散步,拾到了一颗夜明珠,尽管你没花费一点成本、时间、精力,但可以价值连城。这个高价不需要谁去规定。

这说明价格不等于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率。

同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又一个问题:出现这样的价格,原因是什么呢?

出现这样的价格,是因为显像模糊的电视机对人们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没价值。夜明珠虽然对人们只有美的作用,但是世界上数量极少,所以能获得高价。物品对于人们的意义、物品的数量等等都是形成物品价格的因素。后面要详细推敲这些因素,从而认识形成价格的规律性。

 二、社会中有两类价格。

价格是物品交易时表现出来的。

社会中物品交易的价格有两类性质:一类是自然规律的性质,就是商品自由买卖所形成的价格,其中不含任何的垄断性、欺骗性与强制性;一类是人为的性质,就是含得有人为的垄断性、欺骗性与强制性的商品价格。

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各个社会物品交易的价格中,这两类性质的比也各不相同,我们如果撇开物品价格中人为的一面性质不谈,按照物品交易时自然规律性的一面来分析,那么,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中的物品价格,应该等于什么,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三、价格等于什么?

市场上的服装,有的是同样的布料,同样地缝纫,成本相同,但是由于设计的款式不一样,价格也高低不一样;市场上的字画,有的是同样的画纸画笔和颜料,但是由于写画的水平不同,价格也贵贱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同,也即产品中所含的科技价值不同,所以价格不同。由此可见,对于产品(商品)来说,价格不是成本费用加平均利润率,而是:

价格=生产成本费用×科技强度。

价格=成本费用+科技价值。

这是价格对于产品而言的一面。这样的结论,在上面《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一文中已经讨论过,不再多啰嗦。在此要详细讨论的是价格的另外一面,就是价格对于消费者(需求者)的一面。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又等于什么呢?

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是需求价值。“需”,就是需要;“求”,就是商品(产品)数量有限,彼此争求。一定的资金是争求的砝码。这种资金的砝码就是价格。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中间牵涉到三个问题:一是“需”,亦即商品(产品)对于消费者的意义;二是财资(资金);三是商品的数量。此外,在商品饱和的状态之下,商品的成本对价格和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商品成本有稳定价格和调节生产的作用。至于这一些因素,是怎样地发生关系而形成和约制价格,下边一步一步进行推敲。

1、买方的购买力:

买方就是需求者(消费者)。买方对于某一商品的购买力,就是需求者对于某一商品的需求价值。“需”就是需要,就是商品在需求者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意义);“求”就是用资金作为砝码,彼此争求。由此可见,购买力由“需要”和“资金”两个因素形成:

“需要”和“资金”,这样的两个因素是怎样地发生关系而构成购买力。在此以购买电视机为例说明如下:

假如有一家人的生活需求是这样的:第一位的事是解决食粮,第二位的事是筹备生产资料,第三位的事是解决学习用费,第四位的事是解决住房、家具、衣着等开支,第五位的事是买一台电视机,第六位的事……那么电视机在这一家生活需求中所占的地位是第五位。如果说这一家的资金不多,解决了前四位的事之后,只能组织三百元资金解决第五位的事——买一台电视机。那么这一家对于电视机的购买力就是300元。

假如另一家把“买电视机”排在生活需求的第六位。但这一家的资金多,解决了前五位的事之后,还可以组织一千元解决第六位的事——买一台电视机。那么这一家对于电视机的购买力就是1000元。

通过以上两例,我们明白了购买力是怎样形成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形成购买力的情况撇下不管,接下来再考虑某一地区人们对电视机的购买力水平。假定某地区有三十万户人家,通过调查估计,当时当地购买电视机的购买力水平情况是:

购买力0元以上(包含0元):    30万户;

购买力300元以上(包含300元):20万户;

购买力500元以上:             10万户;

购买力1000元以上:            3万户;

购买力2000元以上:            1万户。

在这样的购买力情况之中,如何去形成价格,这就决定于商品的数量了。

2、卖方的商品量:

商品的数量是决定价格的又一个因素。商品对于人们的意义,决定着消费者的“需”,而商品的数量,决定着消费者的“求”。例如:空气(氧气)是人们极需要的东西,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为什么没得价?那是因为数量多,人们需而不求;夜明珠为什么价格高?那是因为数量少,既需要又还得彼此争求。

作为需求者,由于彼此之间需要上和资金数量上的差异,所以彼此之间购买力高低不同。既然人们的购买力高低不同,商品(假定是电视机)怎样去同购买力发生关系而形成价格呢?

现在的问题就决定于商品的数量了——决定于当时当地商品数量的多少。因为商品数量有限,需求者彼此争求,所以需求者必须要达到相应的购买力水平才有可能成为消费者。所以与商品数量相吻合的(相对应的)购买量范围,是什么样的购买力水平,那么,这个购买力水平线,便是商品稳定的价格线。假如:

当时当地要销售的商品数量是某型号的电视机一万台,那么,与其相吻合的购买量也应该是一万台。而根据调查估计的购买力情况,这一万台购买量范围内的购买力水平线是高于或等于两千元。那么这种电视机稳定的价格线便应该是每台2000元。

因为这一社会(地区)范域内,这一年中对于买电视机的购买力,等于和高于2000元的有一万家,每家买一台的话,则可以买去一万台,卖的数量与买的数量刚好吻合,即卖与买刚好平衡。所以价格线是每台2000元。

如果电视机的价格高于了2000元,那只能是暂时、个别的现象。因为:①这样的情况下,购买力高于2000元的不上一万家,这一万台电视机必须降价才能销售完;②买方一旦估计到这个情况,即使他有高于当时价格的购买力,他也不会急于去买,这就加强了降价的压力;③最糟的是卖方不止一家,为顺利销售,各家争相降价。由于这一些的原因,高于2000元的价格就会迅速降下来,降到相适应的程度——每台2000元。

如果电视机价格每台低于2000元,那么也只能是暂时、个别的现象。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售量小于购买量,供不应求,买家会加价争相购买或加价转买,使价格上升;另外,卖家看到这一情况,他就可以涨价。所以低于2000元的价格就会迅速上升,一直上升到卖与买相适应的程度,也即出售量与所潜在的购买量平衡相等的程度。在这种程度上的最低购买力水平线——每台2000元,便是稳定的价格线。

与以上同理,这一社会范域这一年中:

如果要销售电视机三万台,那么稳定的价格线就是每台1000元。

如果要销售电视机十万台,那么稳定的价格线就是每台500元。

如果要销售电视机二十万台,那么稳定的价格线就是每台300元。

现在有的人玩炒作游戏。例如:

有人把一些还未成名,但艺术价值较高的字画作品,设计展销途径并组织人员进行炒作,炒出了比最好的名画还要高的价格。

这是因为玩游戏的人通过调查估计,掌握了最高的购买力水准。又考虑到了商品的数量少;(还考虑到了人们一时头脑发热的心态;)所以一炒作,就游戏成功。

通过以上的推敲,我们明白了购买力与商品量形成价格的关系——价格是人们购买力水平与商品数量的吻合。

综合以上对于价格的方方面面的各种分析,现在可以作出结论:对于商品(产品)来说,价格不是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率,而是“产品成本费用×科技强度”的乘积,是“产品成本费用+科技价值”的和;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是“需求价值”,需求价值是“人们购买力水平与商品数量的吻合”。所以:价格=产品成本费用×科技强度=产品的成本费用+科技价值=消费者的需求价值=人们购买力水平与商品数量的吻合。

3、商品成本:

由于商品数量少,价格可以升高到最高的购买力水平线上去。但是由于商品数量多,价格是不是也可以降到最低的水平上去呢?当然可以。不过一般来说,当商品增多,在市场上处于饱和状态之时,商品的生产厂家就会考虑自己的生产,发挥自己的科学技术性:或是降低成本;或是提高生产率;或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转产。以这样的方法来调节生产,适应市场,让商品的价格线维持在生产成本(包括劳动工资、生产资料、工具磨损、税金等一应开支)即产品造价的水平线之上。这就是商品成本与价格的关系。

以上所讨论的买方的购买力(包含商品意义和需求者的资金),卖方的商品量,商品的成本,都是形成和约制价格的因素。

虽然,产品(商品)在造型、造价、质量、价格上都各有所异,出售数量、范围、时间、购买力都不象上边举例中那样固定和明显,但是形成价格的原理与规律,终归如此。即:

1)人们对于某一商品的购买力(前面已说过),是由商品在人们生活需求中所占的地位和需求者资金的多少来形成和决定的。

2)某一商品的出售量等于买方对于这种商品的购买量。在这种购买量的范围之中,购买力的水平线便是这一商品稳定的价格线。如果出售量与购买量及其购买力水平不平衡,价格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3)商品最高的价格线只能等于最高的购买力,低价格线一般是商品成本的价值。再低就没人生产了,低价是暂时的少数的现象。

 四、价格与生产

以往认为生产决定价格。可是,到底是生产决定价格呢,还是价格调动生产呢?

对于某一物品,人们愈是需求,价格就愈高(因为对于需求者来说价格是需求价值)。

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和认识,当了解到什么物品对于人们更有意义,更有需求价值,也即更有价格,又能够想办法制造出来时,人们便组织和实行生产,把一些物品加工或改造成更有需求价值的物品。这就是生产的实质,生产的意义,盈利的来源。

看来,是价格在激发和驱使人们去积极生产——是价格调动生产。

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更有需求价值的东西(产品价低于成本价 ),那么也就失去了生产的意义和性质。生产者在这种生产中不管付出了多大的费用与劳动,也是无可能有生产报酬的。为了得到盈利,生产者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都是发挥科学技术、发挥生产性质和增强生产意义的表现,也是获取利润的正当手段。

产品(商品)成本低而价格高就称为“贵”。

每一产品的价格说明每一产品对于人们生活的需求,人们对某一产品愈是需求,则它的价格就愈贵。另外,同一价格的产品,生产时所花费的成本、时间愈少,则它的价格也显得愈贵。

能够生产贵产品的生产单位,不管是集体或是个人,他们的生产都是很有益的。这种有益的生产说明着主导生产的科技精神,生产愈有益,说明主导生产的科技精神愈文明先进,也就愈有价值。价值中成本之外的利润,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是科技价值。

只有生产出人们更需求的产品,也即只有生产出能够贵的产品(注意:这种贵值是在自然规律性的价格中形成的,而不是人为性质的那种含垄断性、欺骗性或强制性的价格),才能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才能激发和驱使人们去积极生产,使社会产品增多,产生物价由贵到贱的变化。“贵”是先进的标志,“贱”是迫使生产前进的压力,由贵到贱是一种自然平衡的运动。

由于各社会范域、各地区的生产条件、生产水平、购买力等方方面面的不同,人们生活中对物品的需求也相应不同,以至同一产品在各地之间的价格也贵贱不同,有所差异。商人利用两地间价格之差的值作为劳动的报酬,去调节各地间产品的余缺,去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正当的经商可以说是生产的继续,其性质和意义与生产差不多。

价格代表着人们的需求。每一生产与每一经商都随着价格指挥棒的起落而起落。人们只能考虑自己以什么样的生产与经商去适应人们的需求即价格,而价格并不考虑怎样去适应你的生产与经商。

    在正常的状态之中,生产与经商随着价格指挥棒的起落而起落,受着价格的调动和调节。通过这种价格的调节,人们的生活消费与商品及生产,会形成一条合理的经济链(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五、经济危机

在正常的状态之中,生产与经商随着价格指挥棒的起落而起落,受着价格的调节。通过这种价格的调节,人们的生活消费与商品及生产,会形成一条合理的经济链(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但是在价格指挥棒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十分关键的致命问题。那就是货币的发行量。货币的发行量是控制在人手里的事。人是活的,可以合理调节货币的发行量使物价稳定;也可以无节制地多印刷和多发行货币,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在货币失调的状态之中,可刺激消费失调和生产失调,造成消费、商品、生产这一条经济链中某些环节的混乱,不久便会产品滞销,生产倒闭,工人失业。这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不是“生产过剩”,而是“生产失调”。

当然,自然灾害与政治灾难等也能引起经济危机。但这是题外之事,是另外的话题,在此不作讨论。

 六、价格是规律

前边推敲了价格,对价格的形成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道理如此,事实未必这样?譬如说价格是不是可以不按规律,人为地进行规定呢?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回顾事实。

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大米是每斤0.138元。按价格规律来说,因为当时粮食较少,这个价格是偏低的,因此大米供不应求;国家又用配发票证等办法把粮食进行具体分配。这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人们生活的关怀,从意义上和方法上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可是一到市场上,人们偏偏要出高价去买粮食。卖方除了自产自销的以外,有的人从国家粮店买来粮食加价转卖,有的把粮食票证折价转卖,硬把粮食升在一定的高价上。1959年市场上米价高达两元钱一斤,是国家规定价格的14倍多。七十年代末市场上米价每斤0.30元左右,是国家规定价格的2倍。

前一段时期,粮食管理抓得很紧很紧,但市场上却一直如此——用高价买卖粮食。1972年时出现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农民要卖粮食,但又怕人家知道(那时粮食不准自由买卖),为避开熟人,就把粮食挑到外公社去卖。有个人买了这个农民的粮食,领着这个农民同到公社机关旁边的一间屋子里过秤付钱。这个农民害怕地说:“你快点吧!某书记知道了可不得了啊!”他哪里知道,这个买粮食的正是某书记呢!

这个书记平时在市场上执行粮食政策,但有时又要用高价去买“黑市粮”。他执行政策为什么连自己也执行不了呢?家里生活所需,也是出于无法呀!规律性要把粮食摆到适当的价格线上,怎么能怪人们不遵守政策法令呢?

这一事实证实一个问题:价格线是有规律性的,只能循规律去测定和管理价格,强制地规定价格是不科学的消极办法(这里并不排出对于人为欺骗性价格的强制管理)。

我们面对这种切身的经历,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我们谈生产,谈经济,不能老是谈剩余价值、利润率、劳动时间、生产资料等等。这些内容既不能适应市场(现在已开放市场经济),也不能推动生产与经济的发展。

只有“价格”,才是市场交易的砝码,才是生产与经济的指挥棒,才是调节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才是反映社会生产经济状况的窗口。“价格”并不考虑怎样适应你的生产;而你的生产首先考虑的必须是怎样适应“价格”。

所以,我们谈生产,谈经济,要考虑市场,要分析和理解价格,除了谈劳动时间和生产资料之外,还要谈形成价格的购买力、商品量等等因素,特别是还要谈商品(产品)的科技含量。

(作者惠寄。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