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爱好者说

【佚名】《六概念》列表

自序

思维方法有多少个?这要看怎么分。

如果按照‘人’来分,一个人一种思维方法,没有重样的。

如果按照对‘矛盾’的认识程度分,就是六个。也就是六个程度。

思维方法是以‘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意识中。 因此,这六个思维方法,叫做‘六概念’。按照思维范围的大小为顺序,定为第一、二、三、四、五、六概念。排成《六概念列表》。本列表是我40年的心血排成,文革时期,是我的学生时代,面对当时无结果、无休止的‘辩论’,意识到需要一架‘哲学天平’。这就是我的原始起点;完成这架天平也就成了我青年时代认定的终身夙愿。

《六概念列表》不是用来说明对错的,是用来‘认识自己’的一架太平,任何人、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主义,都能在列表中‘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位置。它对哲学的作用,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的作用是相同的。

(一)  六概念列表:

 

第一概念

第二概念

第三概念

第四概念

第五概念

第六概念    

思维方向

主观(静态)

客观(动态)

主观(静态)

客观(动态)

主观(静态)

客观(动态)

数学概念

自然数

有理数

线

一次函数

平面(横面)

二次函数

立面(纵面)

高次函数

静止的立体

向量代数

运动的立体

意识形态

绝对论

(性质论)

相对论

(符号论)

逻辑论(有第一概念扩展而来)

规律论(有第二转变而来)

规范论(由第一三引申而来)

无极论(由二四变形而来)

思维属性

认识的是现象

认识的是物质与生命

思想是第一性

思想学、宗教学

物质是第一性、数理化学

要求实践服从意愿

愿望服从实践,认识自然的学问

寓言实例

盲人摸象

狐假虎威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黔驴技穷

物极必反

削足适履

塞翁失马

形成的原因

简单性条件反射

通过实践总结

通过读书就能自动形成

在实践中认识

用思维制造出来的(城府说)

从意识中自然发挥出来的

代表

书籍归属

宗教启蒙教材

<弟子规>

《论语》

<鲁迅全集>

《寓言》

《民间故事》

《金刚经》

<诗经>《中庸》

<十万个为什么>  官样文章

学术论文

中学数理化教材中部分内容

《民贤集》里的一部分

大中专教材

《中庸、大学》

各种‘棋、牌’,游戏,比赛

《辩证法》

《八卦图》

《推背图》

《三言一观》

教育理念

是非分明

辨证法

尺短寸长

举一反三

照猫画虎

实事求是

循规蹈矩

有褒有贬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随时而变

面貌人生

趋强凌弱

希旨成颜

任人唯亲

不拘礼数

不修边幅

任人唯贤

倚门傍户、坐而论道空谈天下

适可而止

凡是避极端

闭门造车

对人不对事

拟规划圆

一切无定数

随机应变

对事不对人

行为处世

争强好胜。

爱憎分明

愤世嫉俗

说嘴郎中

贪婪无度

淡泊明志

下笔千言遇事一筹莫展

大智若愚、有谋有略

当劣势时处世手段

逆来顺受

卧薪尝胆

以守为攻

以静治动

宽容忍让

包容理解

韬光养晦

事缓则解

息事宁人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优势处世手段

为所欲为

逮着蛤蟆攥出尿来

择其两害就其轻、选其两益从其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者不拒赶尽杀绝

未进先思退、

见好就收

因噎废食

砍倒树抠死老鸹

用改变环境来改变人。

什么是进步与发展的认识

有少到多有小变大有低向高

前后出现的又一次颠倒

象盖楼那样在基础上一层层增加起来

吐故纳新

新陈代谢

是用规范制造出来的

是有无数个方向不同的力相互抵消后剩余的合力

认识事物的具体方法

见到一个现象就给予一个性质的定论

所有事物都有正反两种现象相对存在

不知道的东西,可以通过相类似的东西推理出来

事物的性质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转变

改变社会规范就能改变事物的性质、权力改变一切

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存在,相互勾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无定数。

 

 

 

 

 

 

 

 

 

 

 

 

 

 

 

 

 

 

 

 

 

 

 

 

 

 

 

可以增加项目延续此列表。

                                   (二)        《六概念》简介一

1)什么是性质论?凡遇事首先给人、或事物确定一个绝对性质的人,就叫‘性质论者’。

在《六概念》列表中排在第一概念——叫“绝对论”。

好、坏、对、错、高、低、贵、贱、褒、贬、尊、俾、文明、野蛮、恶、善、美、丑、真、假……都是表示性质的。这些东西在自然界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它不是自然物质,是在人的思想里的认识、感觉,是人为的制造出来的现象。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规范,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定义。信则有、不信则无,是意识的产物。马克思哲学体说:“把意识放在第一位,由意识决定一切”的唯心论,指的就是这种性质论者。

性质论和矛盾论有什么关系呢?

矛盾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组成;有好的一面,同时也有坏的一面。    性质论认为:任何事物一个性质,不是好、就是坏;好于坏在同一个事物中不能同时具备。

性质论相当于数学里‘自然数’的概念,1就是1,   2就是2。每一件事,就是一个单独的‘点’,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2)什么是相对论?凡遇事,首先分析和认识人或事物的两重性。也就是矛盾论者。

注:起先我读  艾思奇著《认识与真理》一书后,有了一个‘相对’的概念,;矛盾论里面也有一个‘相对’,我未有思索它们的不同,就按照艾思奇给我的那个概念去理解矛盾论里的‘相对’,结果使我在这个‘误区’里,白白多转了十多年的圈圈。其实二者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指的根本不是一个事,仅是语言的巧合。

艾思奇的‘相对论’是:科学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是有认识1、认识2、认识3……组成。认识1和认识2相比较,认识2相对的说,比认识1进步了;认识2和认识3相比较,认识3相对的比认识2进步了……。是——前后的比较时‘相对’。

矛盾论的‘相对存在’,是指:两个方面‘面对面’的意思。

二者各有所指,是我误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怨不得别人。

性质论者对矛盾的理解,只能是从字义上认识的;和相对论的理解没有任何关系。

相对论相当于数学里的‘有理数’概念,矛盾的双方是+1和―1的关系;是一条‘线段’。

3)什么是逻辑论?在他的经历中,某种现象、出现的某种性质,就在他的思维里保留下来,当成一条公式,应用在未来的实践中。就是上世纪中期,人们常说的‘经验主义’。

例如:一位老太太经常卖鸡蛋,大鸡蛋多卖钱,因此,就得到一条逻辑公式,越大越值

钱、越小则不值钱。老太太就根据这个逻辑,到商店去买大座钟时,让售货员搭上个小手表。

另一位老太太看到学生们打篮球,则说:一个人买一个不就得了,何必这么抢。这叫逻辑推理。在教师那里叫‘举一反三’,奉为‘高智商’。本列表把它排在‘第三概念’。

在实践中,有逻辑的存在,也有反逻辑的存在。

逻辑思维的人,却只承认逻辑的存在,处处套用逻辑式。不承认非逻辑的存在,有人说出一个反逻辑的问题时,他们就会雷霆大怒:“这叫什么逻辑呢?这是混蛋逻辑!!

它是由第一概念的‘性质论’碾展而来。也就是性质论的扩展应用。没有性质概念的人,是不会有逻辑概念的。性质论和逻辑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逻辑论和矛盾论是什么关系呢?

例如:好人办好事,得好报,成功万福。坏人做坏事、得坏报,就倒霉失败。

把诸多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分割成褒和贬两类,褒类与褒类相辅相成;贬类和贬类相辅相成。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随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而变化。用这种固定不变的关系去认识事物及一切。等于把社会看成了一个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平面。

即:一次函数X=Y的第二象限的图像,用逻辑把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平面社会概念。

4)什么是规律论?  某种事物在单位时间内运行(变化)的轨迹,叫规律。凡遇事物,总是先来考虑该事物的前后变化之人,叫规律思维,排在第四概念。

到哪里去找规律?在脑子里找不到,必须到实践中记录、总结。

《马哲体》已经证明,在实践中矛盾的双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转化。如:生与死、兴与衰、好事变坏事、等等。

即:二次函数X=Y平方的图像。在第一和第二象限的、以X轴为对称的双抛物线。把事物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是纵面社会概念。

1:规律论和逻辑思维的区别在哪里?

在生活的实践中,若干人把这两个词通用,在哲学里不能通用。

区别1:逻辑不是自然界中固有的,人承认它的存在时,他就存在。不承认的时候他就不存在。而规律与其相反,承认它的存在和不承认它的存在,它照样存在。

区别2:规律里面含有‘时间’的概念,属于动态思维。

逻辑里面不含有‘时间’的概念,属于静态思维。

区别3:逻辑是在不承认矛盾论,只在性质论的前提下形成的。

规律是在矛盾论的前提下形成的。

2:二者的关系?二者是颠倒的关系。

二者在实践中,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是相反的,处事方法是相反的。

5)什么是规范论:按照人们的意愿制造出来的行为标准(范例)叫规范;凡事都要遵守规范,离开规范就不知所措、就失落的人就叫规范思维者。

这里的‘规范论’指的是‘人’、是人对规范的态度;而不是指规范本身。

——语言、文字、法律、公路、铁路、街道、航道、等等属于给人的行为设置的规范。

——度量衡(包括所有物理量)货币、属于给事物制定的规范。

——各种宗教规则、门派、主义、学说、道德、艺术、棋、牌、属于给人的精神制造的规范。

例如:性格、信仰、原则、等等,都是遵守了这些精神规范,而形成的固定行为。用一句大实话说穿了,精神规范就是人给人画的圈,让你往里钻。钻习惯的人,没有圈钻,就迷茫、就失落、就盲人骑瞎马、就天是老大、他是老二。

注:本文仅对‘精神规范’进行探讨。因为‘精神’属于‘思维’的范畴,是哲学的内容。

‘精神规范’的理论依据:是从‘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逻辑式推理出来的。

‘精神规范’与矛盾论是什么关系呢?规范的内容和目的就是把矛盾的双方割裂开对待。

就是按照性质的划分,再分别填充到‘褒’和‘贬’的两类逻辑公式里,然后设置规范:弘扬、奖励、提倡、支持遵守‘褒义’的行为;反对、打压、歧视、惩处‘贬义’的行为。这样就彻底的把矛盾的双方分家了。

即:三次函数概念,用规范把整个(立体)社会分割成两个相对的立体。

6)什么是无极论:矛盾的双方变化无穷尽,无极限。

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存在,当一个事物融入社会这个大范围以后,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性质、没有固定的逻辑、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不要死守规范不放,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所为,这样就有了近乎于无极限个处理事物的方法,因此叫做——无极论。

(无极论古人也叫天地人合一,‘天’是指时间、年代;‘地’是指地区、地方;‘人’是指当事人。三方面都是决定事物变化的因素,合在一起考虑问题。)

这种思维方法在《六概念》列表里排在第六位,这是最高的、最复杂的、最艰难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由“相对论——规律论——无极论”这样逐步形成,来源于实践的磨难。

例如: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灵活机动;管他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等等。多指那些有韬略、有独到见解、与众不同、运筹帷幄之人。因为它难,所以才是少数人。

即:向量代数概念,整个社会是一个分不开的、变化不定的运动着的整体。

《六概念》简介二

1)第一、三、五概念,是一个、主观、系列;为了说辞方便,下文用‘主观思维’表示。

第二、四、六概念,同属客观系列。下文用‘客观思维’表示。

同属主观、或客观相同思维里面的人,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通过语言解释说明达到统一。如果思维方向相反的人群之间,用语言难以调和。客观思维的人,可以理解主观思维的人;主观思维的人不能理解客观思维的人,因为他们只知到自己是对的,其他全是无理邪说;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个客观思维的存在。

2)‘六概念’不是按照‘人’的不同划分的,是把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思维方法大拌堆以后离析而成。

具体到某一个人的时候,他有可能这六个思维方法都具备。特别是那些评判家、评论家们,当遇到对方是第一概念时,他就用第二概念去驳倒对方;当对方是第二概念时,他就用第一概念去驳倒对方,反正都是他的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是这样,何况其他人乎?因此,才造成哲学迷航;政治上的有理说不清;理不乱、思还乱;理不辨不清,越辩越糊涂。因此,才诞生了《六概念》解决此问题。

只能把一个具体的‘事’来对号入座,不能拿整个人的一生来对号入座。本列表对事不对人。《六概念》不是用来‘整人’的,是用来‘评事’的      

3)本列表与政治没有任何的逻辑关系。

封建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水火不相容的敌对关系。可是,在本列表里却同属第一概念的‘性质论’。文革用共产主义理论,去批判儒教,其实思维方法都是第一、三概念。为什么统统是儒教的中国人,可以入佛教、入道教、入基督教呢? 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有人才能把四教纳入自己的囊中,变为一‘功’也,共产党人也可以入内。

这就是哲学与政治的不同。因为有了‘利益’,才有了政治;因为有了‘思维方法’,才有了哲学。

(作者惠寄。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