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爱好者说

【李继兴】应用哲学平衡论

应用哲学平衡论——新平衡论,研究事物发展如何趋向平衡的大众哲学。

平衡论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人的各自平衡及相互间的平衡。它是“哲学超市”中一个新的品牌。其特点是:以“准平衡”为评判标准,实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融合。平衡论能否生存,取决于它的品质、它的效果以及大家对平衡论的兴趣。我们只是把它作为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一份“答卷”呈献给大家……

“准平衡”——“整体利益有序增减”,是应用哲学平衡论的根本评判标准。同时也是应用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穷人、富人、平民、总统、穷国、富国、大国、小国……,在这个根本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平衡论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平衡论应当是:易懂、易行、效果显著而不是相反。

应用哲学平衡论的评判者是公民大众和历史发展。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建议:对应用哲学平衡论应当采取审慎态度。即使平衡论表现不俗,大家也应记取以往的教训,不要早日把它推向极端。

应用哲学平衡论为公民个人服务。因此,它更多注重实际应用,不一定拘泥传统的学术格式,而是奉行简洁、高效、平等、自由的原则,直奔主题不兜圈子。说清楚即可:生活本来很简单。作为决定地位,关键看实效,但也不是什么实用主义或折中主义。它只是一种境界、一个平台,一个供大家自由选择和观察的平台。

应用哲学平衡论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理论。它将永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源源不断地汲取古今人类智慧之精华,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和补充。根本不在意它是宗教、神学、哲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新老学说、门派、主义。只要有利于整体利益有序增减——即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有利于世界和平、国家安定、有利于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平衡论将与时俱进一并吸纳、整合、改造选用,绝无门户之见也永远不会完结。

其实,人类的哲学,早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一、应用哲学平衡论

应用哲学平衡论认为:哲学乃是关于变化的学问。(看法、做法)

应用哲学——侧重公民个人应用的大众哲学。

应用哲学平衡论——新平衡论。研究事物发展如何趋向平衡的大众哲学。

以往的“平衡”:“平衡”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上》“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中国古人也讲,阴阳平衡、五行的相生相克、以他平他,和、中庸等等……。以往的平衡多指,①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引申为相关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均等或大致相等。②亦称“均衡”。在哲学上指矛盾暂时的相对统一或协调。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标志之一。平衡与不平衡是相对的,二者相互转化、相反相成、趋向同一。一般可分为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版 )

以往的“平衡论”

① 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公元27—约公元97),他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即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不存在有意志的创造者。认为自然界的“灾异”是“气”自然变化的结果。代表著作为《论衡》。他讲的“衡”有平衡、均衡和“自然而然”的意思。

② 法国的孔德先生和英国的斯宾塞先生所主张的哲学方面的“平衡论”,亦称“均衡论”。这个观点主要是“把事物发展的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理论”。他们认为:平衡和渐变是正常的,不平衡则是反常的。(《哲学大辞典》同上。)我们认为:平衡、渐变、不平衡、突变都有可能是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考虑其正常与否,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因事、依照“准平衡”全方位分析、相机而定。

③ 前苏联布哈先生提出的经济平衡和社会平衡的“动的平衡”观点。主张在过渡时期,通过强制征集粮食、实行义务劳动和平均分配等违背价值规律的不平衡手段,借以达到当时社会主义自然经济体系的平衡状态。    

④ 近年来许多人从行业角度提出的平衡或平衡论。如:人体平衡、生态平衡、财政收支平衡、心理平衡、进出口平衡、生理平衡、饮食平衡、股市平衡、动态平衡论等等等等。还有普里戈金先生“耗散结构论”中的“自组织平衡”、英国学者“自由与责任的平衡”,尤以北京大学教授马寅初先生提出的“人口与资源平衡”和北京大学教授罗豪才主席提出的“行政法学平衡论”颇具影响。

以上平衡论中所谈的“平衡”概念,内涵、外延大致相同,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应用哲学平衡论——新平衡论中的“平衡”概念:

平衡——宇宙总规律。一个变化的存在、宇宙之本体。

平衡亦称均衡,事物发展的状态。表现为协调、和谐、胜利、成功、关心、高兴、喜欢、幸福、尊重、有序、正常、赢利、风调雨顺、存在……。平衡与不平衡“对立互根、融合循环、趋向同一、贯穿始终”。二者构成一对哲学范畴。

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自发的、本能的、积极的和大致、大体上的平衡。平衡是渐变与突变、持续与间断、有序与无序、和谐与抗争的有机统一。平衡之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之中有平衡。平衡之中有抗争,不平衡之中有和谐。平衡有可能清风徐来、循序渐进,但也可能飞沙走石、天崩地裂……。平衡与不平衡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是一个变化着的存在。二者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今平衡与昔平衡比较:平衡论认为,平衡即宇宙之本体、本原。亦即平衡是有神与无神、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有机统一。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平衡寓于万物且为其成否之理。但平衡不是绝对而是与万物个个相对犹如“千潭映月”。 

因此,我们所讲的“平衡”,不同于以往物理学、化学、经济学以及过去人们一般哲学意义上认为的“平衡”。更不能把“平衡”简单地理解为只有静态静止、四平八稳、循序渐进、一团和气而不要对立、不要抗争。恰恰相反,今平衡不但不排斥抗争,而且还认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时的抗争是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和难以想象的。

这是一个更大视野的、对宇宙整体的观察和把握。况且,有抗争未必就不好,事物往往就是在抗争中成长、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正如古人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平衡,我们认为老子说它是道。孔子说它是中庸。西方说它是上帝。佛家说它不能说。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先生说,那是一个变化的存在。劳力子先生说,这个平衡就是宇宙的本体,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它就存在,什么也有了它也存在,什么也没了它还会存在。所以,平衡即是事物发展的总规律、一个变化着的存在、平衡即宇宙之本体。

总之,任何系统都不可能存在纯粹的平衡或纯粹的不平衡,事物都是平衡与不平衡的“浑沌”状态。判断事物平衡与否,是以该“浑沌”状态是否保持了该事物的特性为判断标准。保持其特性则该事物平衡,否则,便是不平衡。但却属于另外事物的平衡。

例如,如某人患病,对人的整体健康是有影响,但只要不是严重到使该人死亡、“不存在”的地步,平衡论就认为此人还是平衡的。只不过目前“出现了失衡”。即便是身患绝症的人,在其未去世之前,平衡论也认为:此人仅仅是“出现了大的失衡”,而不能认为此人“已经不平衡”。若此人去世,则是此人“不平衡”。但却属于另外事物的平衡。

还如夫妻之间虽时有争吵,但只要没有发展到离婚的地步,没有在法律上解除婚姻,就还算作平衡。只不过是出现了失衡,而不能说“不平衡”。一个企业虽有亏损,但只要是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破产底限,就还算“平衡”,只不过是出现了失衡,而不能说“不平衡”。一个国家和地区也是这样,不能因为存在问题或存在突出矛盾就说这个国家、地区不平衡、不存在了,而只能说是出现了失衡。上述情况如果最后发展到解除婚姻、倒闭破产、政权外执,使原事物的特性不存在,原有的家庭、企业、国家的名称消失、原平衡态“消亡”,则是出现了“不平衡”,但却转化为另外事物的“平衡”。

还如地球,你不能因为它发生洪涝、虫旱、地震、海啸、泥石流、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就说地球“不平衡”、不能称其为“地球”或地球不存在了。假如某一天地球真的“不存在”了,平衡论则认为,作为地球是不平衡了,但是从银河系、从星系团、超星系团、从大宇宙的角度来看,却依然是一种平衡。

平衡论认为,“失衡”是平衡与不平衡之间一个“过渡区域”。平衡论不是以往的“相对论”、而且也不想成为什么论,更不想谈什么“意识形态”,更不是什么“折中主义”。而只是想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和大家共同享受一种境界、领略一种风光,体味一种思考人生,完成自己今生的历史使命而已。

总之,平衡论以辩证法为指导,以古今东西方经典哲学为蓝本,以自然科学成果为依托,力求传承古今人类经典文明,从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中:揭示事物发展总是趋向自身平衡的规律,探讨事物发展趋向平衡的方法,提高人类认识、协调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进而达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目的。

应用哲学平衡论主张:

1)内容通俗——提倡哲学的“研究与应用”适当区分。强调哲学的“层次感和实用性”。使大家感受到,哲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用之中。

2)方法简洁——帮助大家相对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平衡概念,自觉、自如地应用平衡方法,并“享受”其带来的“美”的感受。

3)效果明显——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得益彰,“蛹动前进、螺旋攀升。”努力实现“整体利益的有序增减”

《易传》亦讲,“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简从。易知则有亲,简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所以,应用哲学平衡论将沿着这条路不断求索下去。

二、平衡论五个基本观点

1)世间万物无不处在动态的平衡与不平衡之中。

自然科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整个自然界,从小到无内的粒子到大到无外的宇宙,都客观、自发地处于永恒的产生、成长、壮大、消亡、有序联动的循环之中。如:

自然界,昼夜循环、日月更替、寒来暑往、生长收藏……

人的生存、健康、升学、恋爱、就业、成家、加薪、升职、快乐、幸福、荣耀与否……

人类社会的利益争让、对抗对话、战争和平、经济文化、科技人文等等等等。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相互交织、相互重迭,构成一个自发有序、联动循环的全息场景。在这个全息场景中矛盾永远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始终。可以说,世间万物运动,就是“对立统一”矛盾规律的运动。我们从平衡论的角度,也可以认为物质世界的“对立统一”运动,也就是物质世界的“平衡与不平衡”运动。如自然、社会、人自身及相互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运动。恩格斯也曾说“宇宙间的一切吸引运动和一切排斥运动一定是互相平衡的”(《自然辩证法》P55)。

《易传》曰“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相合,万象乃生”。在整个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阴阳互根、对立共存的关系。古人云,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和而万物得。一旦“阴阳离决”,“同则不继”生命也就终止了。天和的平衡机制在于:天道乃损有余而补不足。平衡论认为:阴阳平衡之谓道。“万物皆统一在道中,道的主要特点就是无休止的自发运动和变化的循环性;阴和阳是变化圈的两极,道的所有表现形式都是这两种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美〕F·卡普拉着《物理学之道·前言》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所以说,世间万物无不处在动态的平衡与不平衡之中。 

 


2)事物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

事物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即事物与身俱来的“求生”本能。表现为物质本能地合乎规律的运动。如向日葵会自动朝阳、小燕子自己就会趋暖避寒、鱼生来就会游水、鸟生来就会飞翔。太阳、月亮自然循环、四季轮回,植物生、长、收、藏、光合作用,动物生、长、成、亡、自我调节,生态环境的“自净作用”。熵值自动增高、生物“趋向稳态”、“自调”、“新陈代谢”。人体的“免疫功能”、高原适应、体内水液、神经调节、DNA自动修复,动物自动求食、疗病、趋利避害,自然界食物链、相生相克链的自然形成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求生求活的本能运动。这个本能运动由内部发出,驱使事物在不平衡时极力趋向平衡,达到平衡时则首先竭力保持平衡,然后则伺机趋向新的规模和新的层次平衡,以至往复无穷……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说,自然界的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天然运动,一种是被迫运动。轻的东西有“轻性”,如气、火,它们天然地向上走;重的东西有“重性”,如水、土,它们天然地向下跑。这种天然运动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世间万物都向往它们各自的天然位置,都有各归其所的倾向,这个说法我们是容易理解的。轻的东西的天然处所在上面,重的东西的天然处所在下面,在各归其所倾向的支配下,它们自动地、出自本性地向上或向下运动。

社会和人也是一样,都具有各归其所——求生求活——趋向自身平衡的天然倾向。这种与生俱来的、求生求活的本能运动会有诸多形式,但其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求生存。事物发展的动力皆来源于这个本能。如果事物没有这个本能,万物则会死于初生,宇宙将空无一物。

因此,事物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

3)事物发展是由“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永恒运动。

由于事物都具有“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所以,它们在趋向自身平衡的过程中,必然会与相关事物趋向自身平衡的运动发生分歧、摩擦、矛盾、冲突、甚至是对抗。但由于世上没有绝对之理,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彻底灭掉对方而独立存在。最终只能是双方达成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但这个相对的动态平衡,很快就会被“其它相关事物趋向自身平衡的运动所打破”又造成不平衡。从而产生“平衡—不平衡—新平衡—新不平衡……”的循环运动……

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尽的矛盾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可能会出现一段相对的平静—平衡。但很快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打破现有平衡造成不平衡。然后再解决新矛盾达到新平衡。如此流转循环、生生不已。呈现出“蛹动式”前进和“螺旋式”攀升的循环曲线。

因此,事物的发展是由“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永恒运动。

4)对立面的存在“有弊亦有利”,辨证施治则相反相成。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世上没有绝对的道理。对立面的存在也是一样。通常人只是看到对立面不利的一面,都想尽快消除它,而且好象是消除得越快、越彻底、越干净越好;殊不知对立面的存在,亦还有有利的一面:

一是有利于人们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是有利于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生存技能。

三是有利于向对方学习,发展、壮大自己。

历史的经验也告诉人们,我们的成长、壮大倒是有赖于我们的对手。因为他是我们最挑剔、最容易发现我们致命弱点的和最容易置我们于死地的‘朋友’。

古人云,“事必有对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对立面的消失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而且还会使自己也随之消失。彻底失去了对立面,自身内部将随即分裂出对立面。而堡垒则是最容易从内部突破。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对立面出现他们就害怕,对立面消失他们就高兴。殊不知:对立面的存在往往能提醒和强制自己少犯错误,对立面消失则反而会使自己松懈、麻痹招来灭顶之灾。有时共同的敌人消灭之后,朋友也有可能转化为敌人。住院康复的人,常因放松警惕而造成复发;身体强壮者,反而会疏忽大意导致猝死。身体瘦弱者,往往会小心调养而延年益寿。人类社会,常常因对立面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自身非正常“早亡”。

古今帝王朝代之兴衰表明,有对立面的刺激才越能够励精图治、发奋不息。否则,安乐致死却不知其所。所以,对立面的存在并不可怕,善于从对立面的较量中发现自身不足和汲取发展动因,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怕的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消灭对立面。最后,自己反倒被自己内部的对立面消灭。这些事例不胜枚举,所以说:

对立面的存在“有弊亦有利”,辨证应对则相反相成。

5)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

从以上四点不难看出:相互联系着的诸多事物及其运动,都有其实现自身平衡的本性;它们在趋向自身平衡的过程中,必然会与相关事物趋向自身平衡的运动发生冲突,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纠纷、矛盾乃至斗争。由此引起的“不平衡”将促使事物自身和相关事物向“新的、综合的平衡方向”运动;当这一运动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又往往被各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客观因素——其它事物趋向自身平衡的运动,打破现有平衡,导致“新的不平衡”运动的产生。从而引起“新一轮”不平衡向新的平衡方向的“本能”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但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的来看,尽管在这个漫长的运动过程中会有曲折、有反复、甚至还会有倒退。但从全局来看,却总是朝着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的方向迈进。

总之,通过平衡论这副“眼镜”,我们看到的宇宙大概是这样的:

宇宙是一个自发、矛盾、有序循环的整体,矛盾双方都有首先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该本性天然的无止境追求必然导致各种矛盾产生。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灭对方而独立存在,对立面的存在有弊亦有利,辨证应对则相反相成。人们最终将洞晓此理并达成共识:和而不同、共存共荣、尊重感受、依理施仁。

以辨证法为指导,平衡论这样描述世界:

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趋向平衡的,平衡与不平衡是相对的,相对的平衡与不平衡是由矛盾的转化引起的,矛盾的转化是由矛盾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决定的。

因此,应用哲学平衡论不唯心、不唯物,不唯上、不唯下,不唯神学、不唯科学,不唯存在、不唯意识。但也决不是折中论。平衡论只唯实、唯变、唯适、唯恰当、唯自然。只要是对公民大众有利、对国家民族有利、对世界和平有利、对人与自然协调有利。平衡论将与时俱进一并吸纳、整合、改造选用,绝无门户之见也永远不会完结。而根本不在意它是宗教、神学、哲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新老学说、门派、主义。

 

  2002.9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开幕式  南非

联合国2002年统计资料: 过去的10年中,人类失去了9400万公顷的森林,今后预计每年会有1460万公顷的森林将从地球上消失;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全世界已有近1/4的土地变成了荒漠,100多个国家的11亿人口受到了荒漠化的威胁。目前,800多个物种已经灭绝,11000多个物种濒临灭绝;46%的人面临用水短缺;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环境的恶化使全球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25%。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的损失高达6080亿美元,相当于此前40年的总和。

三、平衡论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在呼唤平衡。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科技高新化之大势,日益引起国家、地区、个人、自然界及相互间“不平衡”现象的多发。旧的平衡格局已经打破,新的平衡格局尚未建立。而科技迅猛发展、环境日趋恶化、物欲过分扩张及人文的日益蜕化,都太多地冲击社会。使人们心绪浮燥难以“平静”。造成人们心理不平衡、“失衡”,甚至是严重的“失衡”。这就亟需一种理论加以协调,以助上述问题的解决。

(二)有必要研究平衡。自然界宇宙天体、太阳、月亮、地球等星球的自身平衡和相互间的平衡——自转、公转,风、云、雨、雪、地震、海啸、泥石流、龙卷风、火山爆发、四季轮回、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各生态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利用,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和补偿,完成动态循环,构成一个庞大的“动态平衡圈”。社会领域,“不同的生产领域经常力求保持平衡是一种经常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4页。就个人而言,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离不开相互交织、重叠的“平衡网”、“平衡圈”和“平衡系统”……

这些 “平衡圈”、“平衡网”和“平衡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当今世界失衡的生态、失衡的世界、残酷的竞争、脆弱的亲情和漂浮的诚信,实在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感觉世界倒象一个幼稚园。人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敢讲、不让讲也没法讲,感到很无奈、很茫然。导致人们的心理空虚、失衡、不平衡、甚至是严重的不失衡。亟需一种理论加以梳理、引导。因此,有必要研究平衡。

 

(三)自然科学发展支持平衡。自然科学单分子、单原子、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生命科学、生态学、耗散结构论、模糊数学、协同学等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支持平衡论。协同学,通过模拟对各门学科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建立一整套数学模型和方案,对于处理和解决社会系统中“平衡到不平衡”这一对矛盾具有借鉴意义。给平衡论提供了“协调发展”的自然科学依据。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论”,给平衡论提供了“自组织”概念。“系统论”中的各个系统的“自趋”概念,为平衡论的“趋向自身平衡”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而近年来创立的单分子、单原子科学,也给平衡论提供了“趋向自身平衡”的“单”物质依据。“单分子科学从事物本质出发研究自然规律,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术延伸,而是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的质变”(白春礼《来自微观世界的新概念—单分子科学与技术》29页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四)古今优秀文化蕴涵平衡。平衡论有较为深广的文化渊源。如古人曾讲“天道乃损有余而补不足”。《黄帝内经》讲“人之生疾乃脏腑失调所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是不报,时辰未到”。老子曰:“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万物负阴而抱阳”。佛教说:人若修福,决成正果,人若造恶,必坠地狱……;天主教耶稣也说:不要怕贫穷、饥渴,不要怕坏人的辱骂和诽谤……。因为你们会在天上得到丰厚的偿报。而伊期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也曾说:“生前有过,死后必罚;今生清白,来生才会安宁”。以上这些说法尽管门派不同,但实质上都隐含着“因果平衡”的道理。

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事物若要臻于完善,并要保住完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周易》的卦辞、爻辞,把这种恰当叫做“正”、“中”。“中”的意义是“既不太过,又不太及”。人的自然倾向是太过。这个“中”就象亚里士多德“黄金中道”的观点,我们称它为“平衡”,进而认为:宇宙亦在保平衡

(五)社会发展需要平衡。从全球来看,西方要发展,东方也要发展;先进国家要发展,落后国家也要发展。但发展应当是“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统一的发展”,而不是只顾自身发展的发展。国家、地区的内部发展也是一样,要工、农、商、轻、重等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个人而言,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否则,大家就都得不到理想的发展。

四、平衡论的意义

1、哲学意义:平衡论作为一种新的公民大众哲学,主张把“哲学研究和哲学应用”适当区分,使大家能够进一步切实感受到哲学对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提示、引导作用。

2、社会意义:人类应当依“准平衡——整体利益有序增减”办事,都做有规则游戏。各安其位,各司其责。各趋所需,各循常理。与时俱进,和而不同。己人欲否,依理施仁。

3、生态意义:提醒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植物、微生物和其它动物原本都是大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大家都是“大自然生存链”上的有机一环。人为地破坏其中的环节,迟早会打破生态平衡并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人类早亡。因此,人类应当强化“与大自然共存亡”的意识,以“准平衡”为评判标准,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建设淳朴温馨的人文家园

4)交往意义:平衡论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往准则是:“观需、依理施仁”。即自己与他人、他事、他物交往,应当以对方的需求、感受和公理为行动之前提,而不能仅仅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

5)思维意义:平衡论的思维意义大致有以下五条:

第一、非此即彼不可取。分析问题、尤其是判断人不应当非此即彼、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事情不可能“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现实生活中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情的事情很多,存在着的是一个大致这样或大致那样的“浑沌状态”。

第二:形左实右更可怕。事物发展都有“度”的要求,发展“过头”或“不及”都会事与愿违。教条式维护——只是敢于、缺少善于、过分关爱、过分维护而不讲方法,往往是好心办成坏事还难究其责。所以说形左实右更可怕。

第三:善待反因智慧高。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没有对立面,况且事物永远都不可能消灭自己的对立面。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潜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与对立面搞好协调。历史的发展证明,善于和对立面协调共赢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第四:智者无小事。一般人总是想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一举成名,不愿意做日常细致的小事默默积累。但不积小溪,何以成江海。不积小步,何以致千里。因此,智者无小事。要想做大事,便要积小事。否则,决难成大事。而所谓的皮毛小事、小问题经常出现就是大事、大问题。

第五:关键在用“心”。世上的事林林总总非常复杂,往往使人头绪难理。但世上的事道理又很简单,无非就是真假、内外、远近、高低、阴阳、上下、柔刚、主客观矛盾的协调问题。一事当前,内心深处的真正目的、动机、筹划非常重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事当前“心诚”为大,需慎之又慎。无论多么难办的事情,只要用诚爱之心去做,就总会有办法。

总之,人人都想成功,而蛋糕却只有那么大,难免产生分歧和矛盾。如果人们能想到最终也是“仇必和而解”,从而做到“应知应会、应舍应得——自我管理,那天下可就太平多了。

生活,其实很简单……

五、平衡论的范畴

平衡论的范畴——平衡与不平衡。平衡论认为,平衡、不平衡都是事物发展的总体状态和自然趋向。二者是和谐与对抗的有机统一,构成一对哲学范畴。根据本末先后、轻重缓急,这对大范畴分为八对小的范畴:

1、真 平 衡、假 平 衡       2、内部平衡、外部平衡

3、战略平衡、战术平衡       4、传统平衡、现代平衡

5、系统平衡、层次平衡       6、个体平衡、团队平衡

7、心理平衡、舆论平衡       8、主动平衡、被动平衡

以上平衡、不平衡都可分大、中、小三个类别。如国家、集体、个人……。每个类别又可分:有益、中性与有害三种情况。如正义、中立、非正义……。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延长有益的平衡与不平衡,尽可能缩短有害的平衡与不平衡;合理地引导中性平衡与不平衡,并促使其向有益平衡或有益不平衡转化。

平衡论强调:平衡与不平衡同等重要。至于何时保持或趋向平衡,何时打破平衡造成不平衡趋向新平衡……,则应当依据“准平衡”——“整体利益有序增长”相机而定,而决不是“留恋”平衡。

动态平衡的十二个环节

1、生理平衡    2、饮食平衡    3、心理平衡        4、作息平衡  

5、居室平衡    6、家庭平衡    7、邻里平衡        8、团队平衡 

9、社会平衡   10、交往平衡   11、与大自然平衡   12、准平衡

人的一生就是在这12个环节中往来穿梭的。虽然各个环节有它自身的特性,但总体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首先考虑各个环节的“需求”,然后有原则地满足,即观需、依理施仁。尽管这样做会感到“痛苦”,并且还可能失去些什么,但它却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六、实现平衡的方法

尊重一条规律。

一事当前,尊重“事物都有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的规律。内心深处在考虑自己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他事、他物的生存、发展。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发展。只顾自己发展的结果是自己也不可能顺畅发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沉浮,启于“心动”,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心事”重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 具备两个前提

1、思维前提:忠爱之心。即应当对国家、对民族有“忠心、”,对他人、他事、他物有“爱心”。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公民的支持和拥护,甚至包括“对手的赞扬”。自己本身也会因此产生成就感、荣誉感、壮怀激烈感和超越自我感。此时的生命便体现出了真正的价值,寻找到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2、科学前提:知已知彼。对主观、客观的“优势、不足”、相关方面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应当有相对准确的评估。做好相关方面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综合提炼工作。在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若想胜券在握,就唯有做到高百分比的知己知彼。

(三)遵循三条法则

第一条 规划平衡:确定目标规划,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要符合主观、客观的实际情况。然后将既定目标“纵横分解”到各个系统、各个层面,落实到每个人的每一天每一时间段。

第二条 结构平衡:巩固和创造与实现目标对应的条件,优化、量化结构,使结构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程度。要有相对合理、公开、透明的量化标准。否则,人们无所适从,同行也会认为你缺乏基本常识和基本素养。 

第三条 协调平衡:“调整、切换”相结合的协调平衡。实践中的许多情况我们是无法预料的。所以,局部出现问题做调整。整体出现问题则做“切换”。但调整、切换,都应以 “整体利益有序增进”为标准谨慎行事、相机而定,而不是随心所欲。

以上三条有机联系、灵活选用、协调为主、对抗为辅。

(四)良知舒张法——一种特殊的平衡方法。

根据伦理学“人皆有良知”的原理,借助心理学的“自我暗示”作用,通过下面这首人人皆知的民间童谣,产生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坏人“良知苏醒、舒张,”,达到“自省、自责、自新”的目的。

人间有天网,因果不会差。

作恶难度日,行善福寿长。

由于人们都痛恨坏人,所以,这首童谣会很快流传,成为公民“惩恶扬善”的心理武器。并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这首童谣将使坏人身心煎熬、寝食难安、生不如死。最终,求生求活的欲望驱使他“主动解脱、悔过自新”。若该人悔过自新,全社会则应当及时鼓励而不可歧视。

(五)百年树人、抓好教育。一种长期坚持的战略平衡。

百年树人、抓好教育,就会为实现战略平衡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如“独立与协作”、“谦虚与真诚”、“民主与法制”、“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的习惯、素养,都应当从“娃娃”少年儿童抓起。不但操作容易,而且影响深远,关乎民族存亡意义十分重大。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可能只有寄托在少年儿童身上了……

总之,我们主张在“获取信息准确、规划定位科学、原则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扩充“内力”、兼容“反力”、慎用“张力”。维护“整体利益有序增长”,做到“积极进取、自然而然、简洁高效”,而不是相反。

(六)动态平衡的“循环模式”:

1)相对经典的“传统文明。 “传统文化”既不能全丢,但也不能全要。现代文化既不能全盘接受,但也不能一概否定;这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在坚持“准平衡”—— “整体利益适度增减”的前提下,相机留用。

2)相对公认的“评判标准。 “评判标准”必须相对“公认”、相对“透明”。否则就不符合“游戏规则”,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如具体出台一些“规定”时,要首先了解、掌握相关方面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要有意见反馈,“上下通气、良性循环”。及时调整不适应的规章制度,否则,不但会造成纳税人不应有的损失,而且还会在竞争中落伍让国际国内的同行另眼。

3)相对公正的“评判主体”。(4)相对独立的“制衡机制”。“评判主体”应当做到百分九十以上的相对公正,然后由“相对独立”的“制衡机制”加以“复核”。这倒不是不相信什么,而是必须完备的法定程序。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如果没有这点公正度,谁都可以搞管理。

5)相对恒定的“发展方向”。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方向”,宗旨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具体把握“整体利益适度增减”,保持国家、集体、个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只要有利于这个目标,任何方法、甚至包括宗教的方法,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改造使用。而“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尽可能多地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流”,实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以免造成老百姓不必要的生命、财产的浪费和损失。

七、平衡论的伦理思考

平衡论认为人性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有机统一”。假恶丑由馋、懒、贪引起,真善美是对馋、懒、贪的理性控制。馋、懒、贪不能简单地说好坏,因而人性是“矛盾”的,人性在后天也是变化的。因此,协调把握人性的双重性——“公与私”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主张:

(一)实事求是。承认人有、也应当有私心,但不要过度。私心过度则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就会受到法律和自己良心的制裁。

(二)正确引导。适度的私心对社会发展有好处,应当鼓励和引导。不要谈私色变一概而论,更不要认为凡是“公”就是好的,凡是“私”就是坏的。公字过头就是假公济私,私心适度照样促进发展。况且,公与私是相对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可能存在。

(三)比例适当。公、私比例适当、有机结合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

理想状态。我们应当谨慎地把握好二者的辨证关系。

(四)关于普世伦理,应用哲学平衡论称之为:凡人达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观需施人;

己人欲否,依理施仁;欲理和仁,适乎无心。

自己不喜欢的先不要给别人,自己喜欢的要看人家的喜欢,

人家的喜欢还看大家的喜欢,大家的喜欢乃爱心适于自然。

八、平衡论的认识观

关于认识观,我们赞成“世界可以认识、难以穷尽”的观点。平衡论强调以下四点:

1、认识大的东西如天体,距离近了看不到头;距离远了又看不清楚;如果身置其中,则“不识庐山真面目”。看来,大的东西人不可能完全认识。

2、认识小的东西如原子,如果不借助显微镜,根本无法看到原子的真相。况且,原子也不是最小的东西,比原子更小的东西还有电子、质子、中子……玄子…….这些东西即使是借助高倍显微镜也看不清楚。看来,小的东西人也不可能完全认识。

3、至于那些不大不小的东西,如花、鸟、树、草、马、鱼、石头、空气、水、楼房、桥梁、飞机、火车、轮船、电视、粮食、蔬菜……,我们真正懂得它们多少?这些不大不小的东西我们认识不少,但从来也没有谁能把它彻底认识清楚。

4、即使是我们自己认识的自己,也都是不完全、不准确的。这也就是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

所以,无论是大东西、小东西还是不大不小的东西,人类对它们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尽管人类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目前没有一个是彻彻底底认识清楚的。

以上四点,大致说明平衡论的认识观:世界可以认识、难以穷尽(可知无尽)。

九、平衡论推论之一

“物—理不灭”定律——物质及其存在之理都不会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的形式。这是世界哲学平衡论的推论之一。依据如下:

一、物理学有个著名的“物质不灭”定律,是说物质不会消灭,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的形式。或者说,物质不会消灭,只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即物质恒存不灭。这个无需求证。

二、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先生有一句无需求证的名言,那就是“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或者说:存在必有其理。即任何形式的存在,都有其存在之理。只不过这个存在之“理”可能是正理、可能是歪理,或者是其它什么理。但凡是存在总是有个理。没有理就不可能存在。那么:

因为:(1)物质恒存不灭。(2)存在必有其理。(3)世上没有绝对之理。

所以:(1)物质存在必有其“理”存在。(2)物质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的形式,其存在之理亦相应转变。(3)物质不灭其存在之理也相随不灭。

结论,所述定律成立。即物在理在、物变理变,二者相依,不生不灭。 

例如:昼夜存在,其理--地球自转存在。昼夜变化,其理--地球向背变化。四季存在,其理--地球公转存在。四季变化,其理--地球位置变化……

还如:SARS存在有其理:湿度较高、温差较小、免疫力较差……SARS“变化”,变异变强变弱变“没”,其理也在变化,由猝不及防到紧急应对、政府主抓、全民动员、大力防治、源头隔离、减少集会、卫生意识提高……气温相对正常。

这也启示我们今后的病毒防治工作:(1)不必恐慌,人类就是这样与病毒斗争走过来的。(2)减少对自然的人为破坏。(3)日常讲卫生提高免疫力。

十、后记

我写《平衡论》,主要是为了完成自己在世上走一回的旅程日记。旨在给前人一个汇报,给后人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小结,这本身也是一种平衡。其实平衡现象许多人知,平衡观点许多人讲,平衡规律许多人用,我只不过将其串联柔合而已。但本人学习不够、水平不高,还请诸位指正。

总之,平衡论虽然称之为“应用哲学”,但我们根本不想它成为什么世界统一的哲学,更不想谈什么意识形态。它只是唯实、唯变、唯适,从自己内心深处提出的一个观点。相当于推出一个产品,摆在哲学超市的货架上。选择的权利完完全全地属于每一个来逛超市的人。如果有人用了之后感觉效果不错,那我们会感到十分欣慰。至于您说叫了个“应用哲学”的提法会让人感到张扬,但那只是为了醒目,没别的意思。只是不要把平衡论推向极端就好。

人人都想成功,可蛋糕却只有那么大,免不了产生分歧,但人们能够想到、并努力做到“观需、依理施仁”,那天下可就太平多了。

如果人们能够“自我管理”,生活,本来很简单……

 

(此文为作者向2004中国哲学大会的投稿。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