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意识正在经历极其剧烈的波动,社会心态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心”“民气”“世风”等,从来都是一个社会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这不仅是因为社会转型必然导致民众社会心态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社会转型本身若要顺利,也要求民众与时俱进,确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心态,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化解各种不良社会心态,培育和塑造健康成熟的社会心态,己经成为社会治理方面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 社会心态及其作用
所谓社会心态,就是反映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态势或心理倾向,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并内化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心理特征和精神状态。[1]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精神纽带。社会心态的涵盖面极其广泛,包括社会情绪、情感、社会态度、社会风气等以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精神因素。
社会情绪、情感是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情感体验,它的表现形式很丰富,如乐观或者沮丧、热爱或者仇恨、喜悦或者恐惧、自信或者绝望,等等。社会情绪、情感既包括正常情绪,也包括一定意义上的反常情绪,前者如热爱、喜悦、兴奋、平静、不满、愤怒等,后者如狂热、帮躁、冷漠、逆反、惊惧等。社会情绪、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由客观环境和人们的主观体验相结合而形成的。其中,我们特别应该注意它鲜明的主体性: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群体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感受和评价,同一群体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也可能会有不尽相同的体验与反映。
社会态度是在社会情绪、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一定社会现象进一步做出的某种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和评价。社会态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社会主体划分,可以区分为个人的社会态度和群体的社会态度;按照对象(客体)划分,可以区分为政治态度、工作态度、劳动态度、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等;按照性质划分,可以区分为肯定的态度、杏定的态度,积极的态度、消极的态度等。当然,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这些态度之间可能会有交叉,而并不一定是互相矛盾、互相冲突的。如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即是人们的一种代表性的社会态度。“端起碗来吃肉”,说明改革开放的政策收效明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这是民众感觉乐观、满意的基础;“放下筷子骂娘”,说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如等级特权、权力寻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分配不公、物价上涨等,人民群众表示强烈不满,要求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解决。这是针对不同社会现象产生的两种社会态度,矛盾和对立是表面的,而深层次上则具有共通性和一致性。
社会风气是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流行的风气,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活动倾向,是一定社会群体自发产生的具有感染力的社会力量。社会风气具有多面性、多层次性。俗话说,家有家风、校有校风、厂有厂风、党有党风、国有国风.
社会风气虽然不像政治“规矩”、法律规范那样具有强制性,但它具有程度不一的感染力。不同层次的风气影响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元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社会风气,往往都会对人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但可能影响一个人、一个集体的社会行为,而且可能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影响。
社会心态作为一定时期民众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状态,即是所谓“人心”和“民气”,对一定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由于不同社会群体所处的地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和需要不同等,不同群体的社会心态往往也会有差异,从而产生不尽相同的作用,带来不尽相同的后呆。例如,健康向上、积极进取、自然平和的良好心态,是一定社会形成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表现,而消极、颓废、片面、极端的不良心态,则可能影响群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削弱群体和社会发展的活力。
首先,社会心态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心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现实的反映。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条件。和谐社会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人们表现得理性、从容与平和。而只有一个社会的政策是合理的,社会治理是民主的;并且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分析现实,他才可能正确处理自我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调整和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社会心态还是“人心向背”的“风向标”。“人心向背”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任何一个政权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即顺应了“民意”“民心”,那么这种制度、这个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就能够实现长治久安,反之,则可能出现社会动荡,甚至丧失政权。历史上并不缺乏这样的经验教训。
其次,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或“催化剂”。社会心态是人民群众对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事件的一种情绪、情感的表露,而这种社会情绪、情感可能影响甚至“控制”人们,导致其采取具体的行动,转化为“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一般而言,良好的社会心态和精神状态能够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时代风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至于不良的社会心态和精神状态,自然也可能产生相当大的破坏力。因此,对民众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心态,特别是各种片面、偏激情绪,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化消极力量为积极力量,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催化剂”。
最后,社会心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指示器”。社会心态集中体现了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民众的心理状态、思想境界,集中体现了民众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程度,集中表现了一定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社会心态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指示器”。良好的国民心态是一种“元形的力量”,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应有与大国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成熟心态,否则,就可能造成与硬实力相对应的“软实力”损伤,不同程度地阻碍社会与人自身的进步,同时影响民族、国家的形象。邓小平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2]而民众健康、成熟的良好心态,则能够转化为昂扬向上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
二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态表现
社会心态是“时代脉搏”和社会现实的生动投射。作为社会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心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当然,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它也会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主体(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人等)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社会心态也正在发生相应的剧烈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在“左”的时期,中国坚持“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斗私字一闪念”,要求人们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比较单一,经济活动的组织性强,利益分配格局比较筒明;而且,人们的社会角色比较稳定,活动范围比较明确,未来发展也比较可期,因而民众的心理状态也相对比较单一、“可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平和”“稳定”。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古老的中国正在发生急剧变迁。由于经济结构复杂化、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的社会心态经历了分化擅变、组合重塑的演进过程。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与此相适应,广大民众思想解放、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社会心态出现了自主化、多元化、动态化特点,而整体则呈现出一种自信、积极、健康、进取、向上的良好态势。广大民众深刻认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深刻认同“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理念,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未来都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随着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也有所表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蔓延,这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加以引导和化解。一是高度紧张与焦虑的心态。面对社会的急剧转型,面对竞争的加剧和生活的快节奏,面对子女上学、住房、医疗、养老等负担,特别是安全事故和灾难、食品和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许多人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之中。二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面对社会转型、开放中的各种诱惑,面对不少人取得成功、已经“先富起来”,一些人耐不住清贫,守不住寂寞,心态不再理性平和,而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好大喜功、追求短期效应,幻想一举成名、一夜暴富,不愿意潜心做艰苦细致、踏踏实实的工作。三是冷漠麻木、落井下石的心态。一些人丧失了理想,鄙视崇高,迎合庸俗;一些人对生活预期不看好,对社会安全不放心;一些人对他人的痛苦熟视无睹,对社会灾难幸灾乐祸......老人摔倒了元人扶,救命索要救命钱,围观者怂恿跳楼者往下跳,都是典型而可怕的表现。四是空虚迷惘、悲观失落的心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一些人心目中曾经是至高无上的信仰和理想崩塌了,整个社会出现了广泛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失范”。一些人精神空虚,无所追求,感觉学习没劲、工作没力、社会没情、生活没昧,整天心无所依、志元所托、悲观失落、挥挥噩噩。有些人在悲观、失落之余,甚至转向宗教和迷信,试图从中寻求精神慰藉。五是失衡不满、偏激怨恨的心态。社会从来就不是那么完美的,人生也难免遇到许多不如意之事,而这一切以社会转型期尤甚。当其时,有些人抱恨机会对自己不均,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抱怨自己经常被剥夺,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失落感,滋生非理性的怨恨情绪和报复心理,甚至冲动之下采取恶性的极端行动。目前,对于官员不作为、贪污腐败横行、商人“为富不仁”、社会不公平等的群体性怨恨,已经成为一种强烈而持久的社会情绪,助推社会极端行为和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
综合来看,当前民众的社会心态纷繁复杂、多元多变、矛盾冲突不断,并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点、新的动向:一是社会心态的表现呈现复杂化态势,积极的社会心态与消极的社会心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竞争加剧,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各种各样的社会心态应运而生。在不同群体之间,甚至在同一阶层、同一地域的人们之间,往往出现双重、多重甚至截然不同的社会心态,积极的社会心态与消极的社会心态并存、交织,有时甚至会相互交锋。二是社会心态的表达方式日益个性化,传播方式的手段多种多样,并且都在不断更新。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主体地位日渐确立,“自我”表达的欲望日益增强,社会心态尤其是一些不良社会心态,善于借助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时尚的娱乐方式,特别是各种新兴传媒手段加以传播,令相关政府机构和从事社会治理工作的人员顾此失彼,无所适从。三是相关教育、管理机构的改革相对滞后,社会心态的疏导、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当前人们的社会心态的波动和变化,与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与人们的利益诉求、民生要求、个人发展等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与突发事件、社会热点、自然灾害等具体现象联系在一起,情绪疏导变得更加困难,矛盾化解变得更加艰难,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危急。这对相关教育、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社会治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 培育健康成熟的社会心态
在社会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民众的社会理想和心理预期,统筹考虑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培育和塑造民众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的时代课题。这是一项复杂的“人心工程”,当然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处于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必须因应时势,实事求是,注重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
第一,通过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塑国民信仰和社会价值导向。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居于统摄地位,是人的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人生不能没有信仰。如果一个人处于“信仰缺失”的状态,就会像没有灵魂一样。这就如同经典作家所说的,如果人处在“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5]而“信仰缺失”、没有灵魂的人,由于缺乏敬畏心、同情心,恐怕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由于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当代中国既不能用封建主义价值观,也不能用资本主义价值观,更不能用各种各样的宗教,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和精神支柱。必须直面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价值观差异化、多样化的现实,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解决民众“信仰缺失”的大问题,重塑国民信仰和社会价值导向,打造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重建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经过30多年的探索,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这将是利益深刻调整、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心态的有效调整有赖于“全面深化改革”,有赖于社会治理的创新。具体地说,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防止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建立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征信系统,严厉打击各种欺诈行为,重建社会信任;通过民主与法制建设,将“底线道德”法制化,切实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利益;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和“官德”建设,依法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提高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重建健康和谐的干群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社会公正,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消除民众的不满、愤怒等情绪。
第三,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为民众排忧解难,排除社会风险滋生的土壤,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民生工程是良心工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必须切实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提高和改善民生,消除民众的后顾之忧。这需要通过政府和各方力量,聚精会神地发展经济,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解决“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完善社会应急救助体系,建立应对经济下行、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援助体系,减轻民众身心面临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应依法完善工矿、交通、食品、医疗等领域监管体系,切实降低各种事故、灾难的发生率和伤亡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改革社会治理体制,理顺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机制,及时消解各种有害的社会情绪。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和向上流动的机会,增进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互信、互助和相互理解,致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与融合,避免贫富差距、地位差别带来的阶层分化,防止大规模的底层认同产生群体性的社会怨恨情绪;激励企业和民众的慈善、利他意愿,完善慈善和助人渠道,鼓励常态化、习惯化的慈善活动和助人行为,使广大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至少不至于失去生活的希望。此外,从制度层面建立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机制,令行政、司法、信访等部门衔接互补,及时发现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
第五,将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运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民众确立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不仅“信息爆炸”,而且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信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也不断得以强化。如果不能及时、规范地进行政务公开,特别是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公开,往往就会为别有用心的谣言、流育等的传播提供市场,导致不良社会心态迅速、广泛蔓延,给民众心态的引导、调适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和暴力恶性事件。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顺应新的时代特点和信息传播的规律,将信息公开规范化、法制化;特别是,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及时地发布信息,注重用事实引导舆论,从而避免助长消极失望的社会心态,特别是防止片面、偏激情绪大规模蔓延而酿成恶果。
第六,通过各种方式,着力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培养国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民众自觉调整心态,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国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整体提升。一般而言,一个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较高的人,往往具有反躬自省的习惯和改造自我的自主性,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能力,往往能够积极地面对压力、困难和挫折,从而确立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良好心态。因此,政府部门和NGO(非政府组织)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培养国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心态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当然,每一位公民也应该主动投身进来,通过读书、学习和修身,不断开阔眼界、充实自己、增强能力,淡定从容地对待一切问题和困难;并且通过广交朋友、深入沟通、彼此倾诉,及时释放、排解负面情绪,平和自然地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当然,由于时代的急剧变迁,由于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由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心态的协调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此外,广大民众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社会心态的调适、塑造将是一个困难的、渐进性的历史过程,甚至会是一个比较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拿出中华民族的达观、自信和坚韧,摒弃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不作为,通过实事求是、耐心细致、注重实效的行动,逐步将这项复杂的“民心工程”向前推进。
(原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