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分支中,都清晰可见学科对现实的积极干预。于光远先生强调,科技哲学“不应该限于一般的、抽象的思辨,而是要去做特殊的具体的研究,向着实践的方向前进,直到在实践生活中显示出这种研究的重要意义”。(于光远,1996年,第5页)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STS,前二者难以干预,实验室研究也只是旁观;技术哲学,尤其是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以及STS,对现实的干预愈演愈烈。在文学领域,“本国文学研究有更多的‘承担’—— 研究者跟这片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希望介入到社会变革和文化建设里面去,而不仅仅是‘隔岸观火’”。(陈平原)
正因为“介入”,于是主观性不可避免,必然带有价值引导和判断。社会科学的任何一种知识同时是一种价值诱导(赵汀阳),这从于光远先生对“中国学派”的企盼中清晰可见。实践性赋予研究者更为迫切和更强烈的责任感。诚如陈平原先生所言,“本国文学研究……可能显得有些粗糙(即松散性 —— 引注),但元气淋漓。……在这样的研究的背后有情怀”。(陈平原)无疑,在自然科学各学科的背后也有“情怀”,但这种情怀仅仅或主要体现于研究过程中,结论则要求客观、非嵌入。但在高层学科的内容中,研究者如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的情怀力透纸背,直接见诸于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中。
如果说低层学科主要从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前已经生成的自然界并通过认识过程汲取营养,那么高层学科的知识则是知识之树上位于末端的树枝、树叶,直接从日新月异、各具个性的社会现实中,以及通过实际的干预提炼知识。因而,在此意义上,高层学科与低层学科相比显得“元气淋漓”。
实践性并不排斥理论。相反,高层学科的实践性更需要得到理论的规范和指导。在发挥实践功能中既要注意一致的理论出发点,又要以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诘问之,以推动理论的发展。同样,主观性和价值引导并不排斥客观性(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或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商谈”);相反,只有在此基础上,关注事实和规律如何在特定价值观影响之下被选择,以便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保持清醒的头脑,知识才可能交流与共享。
全息性 类似于世界1,在世界3的知识阶梯的高层同样可见全息性。以技术哲学为例,技术哲学中对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用于生产和制造过程)的存在方式和演化方式的研究,是技术哲学中的“自然哲学”。对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式等的研究,类似于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知识如何增长等,是技术哲学中的“科学哲学”。(陈其荣;丁云龙、远德玉)由于技术的特点,无疑这里要增加实践的内容,乃至以后者为主体。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对技术本质的研究,则是技术哲学中的“技术哲学”。至于技术和价值观、社会的关系,以及技术的伦理问题等,则是技术哲学中的“STS”。由此可见,作为科技哲学一个分支的技术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科学技术哲学整体的结构。
在更大范围上,哲学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历史观和价值观。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科技哲学同样涵盖这三方面。其中的自然哲学和技术哲学中的人工自然哲学无疑可归入本体论,以实践为核心的技术论则与目前本体论研究的实践论转向相一致。科学哲学,以及技术哲学中有关知识和方法的研究,相应于认识论。目前,科学哲学中的SSK以及STS,都属于历史观和价值观范畴。
由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之关系视之,世界1是在先的历史的东西,知识、世界3是对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的把握,是逻辑的东西。在近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后,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不仅如此,历史的东西在各方面规定了逻辑的东西的存在方式和内在关系。
三、世界2:人的生成
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中,可以并有必要在每一个世界中进一步区分个人和“类”。于是,世界1既有人类所面对的量子阶梯,也有个人所相伴的特殊环境。世界3,则是特定的个人面对特定的“世界1”所创造的特定的“世界3”,经由编码和公共化(吴建国)或社会化后的集合,也就是客观知识。至于世界2,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和主观经验等,这样的一些内涵显然属于个人所有。在相近的意义上,波兰尼称之为隐性知识,归入个人知识。个人的世界2沉浸于他人的世界2之中,必然发生彼此间直接或经由世界1、3的相互影响,并由此形成为人类所有的世界2。人类的进程在某个时期具有相近的精神世界,如所谓轴心时代的“四大文明”都以宗教诚然,儒家文明并非宗教,但一般认为具有某些宗教意味。为名,此即明证。再者,如果说对于所有个人而言都存在着一致的世界1,以及独立于所有个人的世界3,那么说二者所对应的只是属于个人的世界2,显然不可思议。因而,必然存在作为个人精神世界集合的世界2。亦即,既有个人的世界2,也有人类的世界2。后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是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人的共同体由此也可以发现,在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诸多缺陷中,最大的缺陷可能就是没有给人的实践活动留有一席之地。在他的年代,实践还没有像如今这样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知识不仅在认识中,而且在实践中方得以创造;人与社会也不仅在认识中,而且在实践中方得以生成和进步。。SSK和知识的社会建构论,即论证了知识的建构者是社会。
人的活动及其产物就是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人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看到了自身(马克思,第45页)。知识(包括知识积淀、集成和物化的产物)无疑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的内心向外界的投射,所谓“文如其人”。1997年的一期央视焦点访谈中,有一段记者采访一位16岁放羊少年的谈话:“你为啥放羊?”“赚钱。”“赚钱干啥?”“娶媳妇。”“娶媳妇为啥?”“生娃娃。”“生娃娃作啥?”“放羊。”这位放羊少年所创造的世界3无非是“放羊赚钱娶妻生娃放羊……”,从中折射出他的内心缺乏一种“历史文化向度”,失却了人之为人的历史文化特质。(王运良、赵宗强)人对世界1的认识过程,所获得成果即世界3的增长过程,也就是人自身即世界2的成长过程。随着知识在其阶梯上的逐级提升,人也就渐次成长起来,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杂和联系,由此形成的序列便构成与世界1和世界3相应的阶梯。知识的社会建构,反过来说,就是社会的知识建构。社会正是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建构了自身。“世界3有一个历史。它是我们思想的历史,不仅是发现它们的历史,而且是我们如何发明它们的历史:我们如何制造它们,它们如何反作用于我们,以及我们如何对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产物起反应”。(波普尔,第179页)人正是“通过知识获得解放”。
在近代科学革命后,在牛顿力学和工业革命时期,人是机器;19世纪初在化学的发展中,人是化工厂;提出细胞学说后,人成了细胞的王国。由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找到了自己在宇宙和生物界的位置。基本粒子物理和宇宙大爆炸理论将人类的“史前史”推至137亿年前,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逼近自然界演化的顶点 —— 一个生理学上完整的人。由机械、化工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一直到本世纪初露头角的会聚技术(会聚技术“会聚”了IT、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以及认知科学),人在自己的创造物的发展中见证了自身的成长。科学技术正在认识并构建一个自然的人。
启蒙运动论证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和天赋权利,亚当·斯密分析了一个纯粹自然的人在社会中的作为:趋利避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对应于世界1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生存需求。近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以及工业革命,共同成为作为世界2的个人生成以及社会构建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一时期被称为“科学世纪”,实际上即“人之初”的写照。“在科学上是最初的东西,也一定是历史上最初的东西”看似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宣言,然而对于人和社会的生成而言,世界3的增长就等同于主体自身即世界2的发展过程,在此意义上,黑格尔有其道理。
对经济人、机械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批判、担忧和种种实践活动,即世界3沿着知识阶梯上升,同时也就是世界2即人自身的生成过程。早在1789年,边沁即提出“功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组织和法律都必须按其对社会是否有用来衡量并取舍。穆勒一方面承认规律,另一方面要求按是否有利于社会大多数人来调整分配。规律不再左右一切,价值开始介入其中。亚当·斯密论证,诚信和道德由经济交往内在地产生出来。“价值”的源泉是劳动而不是土地,意味着人超越自然界。“经济人”假设也得到修正。随着“边际效用”的提出,单纯的计算者有了思想,心理学进入市场。工业化先行一步的英格兰在1819年枪杀示威工人的“彼得卢”事件后,政府迅速妥协,促进立法、改进刑法、成立社团,教会也参加进来,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狄更斯等小说家则以笔墨唤起良知。(巴尔赞,第479页)这就是社会由“自然状态”提升。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逐步提炼出来并成为社会的榜样,反之,现代社会的生成过程也就是中产阶级的自我塑造和社会塑造过程。工人的情况也在改变。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培育了具有特殊技能的工人,获得较高的工资并达到一定的生活水准,逐步进入中产阶级并接受其观念。随着英国政府的妥协,工人代表进入议会,“参政议政”。新的秩序就是这样“涌现”出来,人与社会渐次生成。世界2的生成与世界3的发展同步。
大体看来,人的生成主要沿着以下路径进行。其一,价值地位的上升及其对规律和事实的选择和组织;其二,修正作为“人之初”的简化的抽象如“自然状态”和“经济人假设”,引入心理和精神因素,以及将抽象的理论与因时因地的语境相结合,与主体相结合;其三,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博弈和妥协。
在上述过程中特别是第三点,就涉及知识之间的交流,这对于人与社会的生成同样至关重要。知识如此丰富,个人竟其一生也只能掌握沧海之一粟。因此,为了成为完整的人,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际必须互相交流。纵向交流就是前述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低层知识(科学技术、经济学、社会学等)为社会知识的基础,构成了社会可能发展的水准。要是拥有这些知识的学者被废黜,社会就会失去理智,陷入虚幻甚至狂热之中。拥有高层知识(伦理学、文学艺术等)者则是社会的精神所在,引领社会的发展。这部分人一旦失声,社会就可能迷失方向。“两种文化”这一论题道出了知识纵向交流的迫切性,“科学大战”则凸显出交流的困难性和复杂性。(邢冬梅)这种迫切、困难、复杂显示出知识的张力,而知识的张力到头来只是人的内心张力,以及社会内部张力的外部表现,毕竟知识是人的存在方式。
确实,知识是人的存在方式。知识阶梯上各类知识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相关知识持有者的写照。拥有低层知识者严谨乃至刻板,似乎与他们所创造的非嵌入编码知识一样远离生活、非嵌入;与其研究对象一样远离人间,远离社会。这些学者们与其所创造的知识一样编码,于是“成为小孩子,而后成为白痴”,因为“生活比梵文或化学或经济学难得多”。(贝尔纳,第153-154页)相反,拥有高层知识者如同他们所创造的知识和所研究的对象,各具个性,开放、活跃,但却易于陷入浪漫乃至神秘的境地,因而有必要多进行跨领域交流以汲取营养,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比较和交往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并以自身的独特视角关照和启发他人。交流“并非走向‘世界大同’或‘舆论一律’,而是尽可能地完善自家立场,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得自己的地位”。要求拥有高层知识者如文学家完全与国际接轨,“既无可能,也没必要”。(陈平原)同时,个性又只有融入到共性之中方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为世界3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就是为世界2、为人与人之间内心和情感的沟通作出贡献。高层知识的嵌入性,要求高层知识的拥有者注意其研究领域、语境以及自己立场的独特性,不致将自己的观点无限放大,甚至强加于人;并要求对他人的观点保持宽容。知识的实践性要求他们参与进而改变生活。高层知识的实践性决定了有更多人以自己活生生的言行参与其中。如果说低层知识所对应的世界2主要由精英组成,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那么高层知识所对应的世界2则渐次平民化、扁平化、网络化,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的写照。
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高层还是低层,知识的交流都是人的交流。因而学术交流不仅是资料、观点的交换,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与“友情”(陈平原)。在此意义上,交流已超越世界3,进入世界2,这就是人的生成。
对应于世界1和世界3的阶梯,世界2的阶梯的特征是:位于低层者强调客观,处事严谨乃至自我封闭,其成员边界清晰,他们是世界2的基础;位于高层者主体性强,较为灵活、开放,积极参与,善于交往,并以此作为自身的存在方式。下表概括了三个世界各自的特征:
世界1
世界2
世界3
自身
关系
自身
关系
自身
关系
高层
复杂 多样
变化 模糊
宽松
依赖
主体性强
灵活 开放 参与
交往
嵌入 隐性
松散 实践
关联以与其他知识的
关系为自身的依据
低层
对称 一致 不变
束缚
严谨 封闭
边界清晰
客观 非嵌入
严密 形式化
波普尔所区分的三个世界存在各种关联。世界1,即作为对象客观存在的人、人的史前史和全部环境;世界3,即知识,亦即认识的结果;以及世界2,,即认识的主体,这三者在过程和关系上一致,同步生长。随着认识对象日益进入大脑和意识领域、进入人的意志和情感世界;随着知识对于对象、语境和主体日益深刻的嵌入,三个世界之间也就愈益相互结合而不可分割。
前文论及逻辑与历史的关系,若进而将主体结合在内,那么逻辑的东西之演化与主体之生成同步,二者的内在结构相一致。主体同时即对象或历史的东西。于是历史、逻辑以及主体三者一致。
【参考文献】
巴尔赞,2002年:《从黎明到衰落》,林华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贝尔纳,2003年:《科学的社会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波普尔,1984年:《无穷的探索 —— 思想自传》,福建人民出版社。
卜晓勇,2007年:《中国现代科学精英》,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陈平原,2007年:《视野·心态·精神 —— 如何与汉学家对话》,载《南方周末》4月5日。
陈其荣,2000年:《关于技术创新的哲学分析》,载《复旦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丁云龙、远德玉,2001年:《缺失与局限 —— 寻绎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视野》,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5期。
黑格尔,2001年:《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
路甬祥,2007年:《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载《中国科学院院刊》10月11日。
吕乃基,2006年:《论非嵌入编码知识》,载《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期。
马克思,2002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王运良、赵宗强,2007年:《放羊娃·波普尔·文博人》,载《中国文物报》9月28日。
吴建国,2004年:《从私有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载《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2期。
邢冬梅,2003年:《“科学大战”之根源》,载《自然辩证法研究》第6期。
于光远,1996年:《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江西科技出版社。
2000年:《中国如何面对21世纪的世界历史大调整 —— 于光远访谈录》,刘学文编,载《当代经济科学》第1期。
赵汀阳,《知识论之后》,http://www.hcclib.net/online/203/ObjectiveKnowledge002.html.
(原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