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东】《资本论》的哲学意义

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只是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一生只是一个经济学家,《资本论》没有特殊的、重大的哲学意义;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只在于证实了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它没有独特的哲学创新。这两种观点的共同问题在于,都忽视了马克思《资本论》在哲学创新中的独特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重新发掘《资本论》的哲学意蕴。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而且是他一生哲学创新的主要著作。通常认为马克思哲学创新在19世纪40年代就一劳永逸地最终完成了,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或《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中。实际上,《资本论》哲学才是马克思一生哲学创新的中心点与制高点:19世纪40年代的哲学创新还只是初步完成,只是《资本论》哲学创新的奠基与铺垫;马克思晚年笔记也不是《资本论》创作的中断与放弃,而是《资本论》续篇的准备材料,它是《资本论》哲学的续篇与升华。因此,应当全面发掘《资本论》文本群的哲学意义,把握支撑这个思想大厦及其哲学意义的四大支柱:《资本论》4卷本、6大手稿、相关笔记、相关书信。

今天,我们必须注意发掘《资本论》手稿的独特哲学意义,尤其是作为《资本论》第1大手稿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其哲学意义并不次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者堪称“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外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资本论》的最初手稿和雏形,它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与经济学综合创新的“姊妹篇”、“上下篇”,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的两部主要代表作,后者比前者更成熟、更丰富、更深刻。比如,后者不仅讲了异化劳动原有的四个规定,而且还补充了本质上非常重要的四个新规定。

比较于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蕴涵于《资本论》及其3大手稿、3卷手稿中的唯物史观,才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正制高点,在总体结构、范畴序列、基本原理、整体内容上,都有超越前者的重大发展。《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整个《资本论》创作中起了决定意义的奠基作用,并且有完全独立、非常独特的哲学意义。18578月写成的《导言》是写作这一手稿的直接铺垫,甚至可理解为包括这一手稿在内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它集中探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包括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文中提出了相应展开的“5篇计划”:一般的抽象规定;现代资本主义三大基本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国家;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的危机。

这部手稿整体应当称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包括7个笔记本,按3章结构展开。其中第3章“资本”分量最大,是整个手稿的重心。这一章包括3大篇:“资本的生产过程(选自资本的流通过程(选自资本是结果实的东西(利息、利润、生产费用等等)”,这是《资本论》理论部分3卷结构的最初萌芽和雏形。这一手稿包括两大突破、两大创新,一是第一次明确形成了劳动两重性理论,分析了物化在商品二重性中的劳动二重性,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一把钥匙、一块基石;二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展开了资本范畴,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区分了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为《资本论》核心内容乃至整个体系奠定了基础。

这一手稿的独特哲学意义,在于把“人的劳动实践活动自我创造过程(选自社会发展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选自现实的人的发展过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升华出现实的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贯穿这部手稿的这条哲学红线,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在哲学上的一大创新。

马克思哲学创新不是19世纪40年代中期一次完成的,它经历了1843-1883年长达40年的三部曲,其中《资本论》哲学是思想制高点与当代重要生长点。

(选自《哲学动态》2008年第11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