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胡新和】科学哲学三十年_从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看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

HOPS(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是近些年来国际科学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历史尽管不长,但同样大有整理和总结的必要,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HOPS。因为温故可以知新,通过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展望未来。

科学哲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奠基阶段,随着从国外引进科学而开始,至大陆上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阶段中科学哲学与科学并进,以介绍和普及为主,主要代表性成就为金岳霖先生的《知识论》与洪谦先生的《维也纳学派》。严格说来,这一阶段中的大部分相关研究并未从科学中独立,而是作为科学的伴随物而引进和展开的。第二个时期为1949年至1977,这是一个相对封闭和停滞的阶段。与科学哲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在“自然辩证法”的旗号下进行的,对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过分浓厚的意识形态的意识和背景使得科学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研究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甚至根本得不到提倡。主要成就倒是在提供批判资料的名义下,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名著,为科学哲学的传播和研究,做了一些资料上的准备。而只有自1978年以来的第三个时期,30年中,科学哲学在中国才有了真正独立自主,因而也是比较迅速的发展。

分析和总结这30年科学哲学在中国大陆的历史发展,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着眼点。本文选取的只是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这样的一个视角。因为从横的截面上看,两年一届的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确大体上凝聚和体现了当时全国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水准;而从纵的方面看,这一系列会议也可以作为一系列的特征点,勾画出30年来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轨迹和走向。

1 历届会议概况

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自1979年始,至今已举办了13届。其大致情况如下表。

(1)时间

全国科学哲学年会为双年会,两年一届。其中除19896月原定于江苏无锡工人疗养院举办的会议因当年的天安门事件未能举行,1991年气氛尚不适宜未组织外,其余各届会议都如期举行。历次会议时间35天不等。

从季节上看,前期会议时间皆以秋或冬季为主,近几届除2007年第十三届厦门会议外,已逐渐向夏季转移。这与与会代表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和近年来会议主办方以高校为主的趋势相吻合。而厦门会议之所以确定会期为5,主要是为避免与同年8月份的国际第十三届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相冲突,并为此国际大会做学术上的准备。

(2)地点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前四届集中在北京,其后开始向各省市分布。这既表明从历史上看,北京的科学哲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和力量曾经比较集中,也象征着科学哲学事业在中国的不断扩散和发展。从会议组织者的角度,此举则既有利于促进各地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力量的组织,也不乏对吸引会议代表参与的考虑。

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一览表

届次时间地点主题人数〔1〕主办单位〔2

1 1979-11-20-26北京,全国总工会波普尔哲学30余研究会,《通讯》

2 1981-12-21-26北京西直门库恩哲学50余研究会,《通讯》

3 1983-09-04-9北京香山科学发现80余研究会,哲学所,《通讯》

4 1985-12-05-9北京,中央党校科学理论评价80余研究会,哲学所,《通讯》

5 1987-05-16-19四川成都分界,说明,结构等100研究会,哲学所,《通讯》

6 1993-07-1012河南新乡科哲走向,物理哲学90河南师大

7 1995-04-29-05-02山西太原实在论,科学与价值90山西大学*3

8 1997-10-20-23湖北武汉社会科学哲学,前沿90华中科技大学*

9 1999-10-15-18广东广州世纪回顾,自然哲学110华南师大*

10 2001-08-10-13内蒙海拉尔后现代,前沿,伦理80清华大学*与内蒙大学

11 2003-08-18-22浙江雁荡山科技中的哲学,SSK 110浙江大学*

12 2005-08-11-13湖南长沙科学革命,认识论140中南大学

13 2007-05-2527福建厦门方法论,认知哲学,科技伦理160厦门大学*

①人数为约数。

②“研究会”指中国科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要由其下属的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负责此系列会议;“《通讯》”指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哲学所”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要由科技哲学研究室介入。分别代表着学术社团、专业学术期刊和专业研究单位。五届会议之后历届的组织和主办也都有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的参与。

③加*号为具有博士授予权单位,其中除了厦门大学外,皆为主办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后获得授予权。

(3)主题

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主题除第一、二届集中在科学哲学名家的思想探讨外,其余皆为科学哲学中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的问题或问题域。这既反映出科学哲学研究不同于其他哲学分支的集中于问题研究的学科特色,也体现出会议组织者对于本学科国际前沿和时代特征的把握,1983年的第三届会议集中于“科学发现”专题,距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的“发现之友”(1978年著名的美国内华达会议)热潮并不很远;2005年的第十二届会议的主题之一为“物理学百年革命与科学哲学”,也很有时代气息。

(4)人数

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代表人数总体上呈逐届递增的趋势。除了个别届次(如第十届海拉尔会议)可能受地点和主题影响外,可以看出从事科学哲学学习和研究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术事业的发展。当然,出席会议人数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主办地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主办会议为他们就近展开学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每一次本地高校师生的出席都异常踊跃。而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对于会议代表的吸引力,也对出席人数不无影响。

(5)主办单位

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前两届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合办。从第三届起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合办。从第六届起,基本模式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发起组织,一至两所高校主办,若干其他高校和学术机构协办,或由某一所高校单独承办。

2 我所参与的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

从我个人参加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经历和感受,或许可以首先为观察和总结历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提供一个感性,然而却又不乏代表性的角度。

第一,二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召开时,我作为一个78级入学的本科物理系学生,正在外地的高校从事专业学习,当然无缘得以参加这种高水平的科学哲学专业学术会议。说实话,当时我几乎连科学哲学这个词汇都没听说过。但是此后迄今的十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我都不仅无一遗缺地参加了,而且也先后扮演过不同的角色。

1982年初,我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许良英、范岱年、赵中立、刘辽、方励之、汪容、何成钧等先77名招收的物理学思想史和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后经调配,于当年9月份入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何祚庥、范岱年先生招收的物理学哲学方向的研究生。由此,跨入了科学哲学的大门。

第二年9,新学期刚刚开学,作为一个二年级的研究生,我第一次参加了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于北京香山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得益于会议的组织方式和学术氛围,会议不仅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当时有社科院的朱约林和我,科学院的徐兰、田云光,北京大学的吴国盛、孙永平等)完全开放,不收任何注册费用,而且让我们担任了各个小组讨论的会议纪录和整理工作,对于我们这些初涉专业的学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四天会议期间,我们整天都在为会场上火热争辩的气氛,前辈们渊博的学识,和各种应接不暇的新观点、新名词的撞击所兴奋,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成为科学哲学学术共同体成员的欲望和信心。

198512月第四次全国会议召开时,我已经研究生毕业留在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报告题目是以我的硕士论文为基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发现为案例,说明对于科学家个人而言,科学理论的评价与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不游离于科学发现之外。除了会上的学术交流之外,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科学哲学会议的会务工作,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会务部张济老师的带领下,从事收费和材料的分发。会后,应出席会议的报社编辑要求,我第一次为大会作综述和报道,以“科学理论评价的哲学探索”为题,发表在1986120的《光明日报》“理论版”上。

19875月的第五次全国会议在成都召开。我与哲学所的同事吴国盛,和当时所里的研究生林侠、程炼、徐向东等,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会部负责人张济的带领下,承担了大会的组织和会务工作,第一次得到了若干劳务费,并在杜甫草堂门口的餐厅中,演绎了一段有纪念意味的轶事。这次会后,我们与哲学所《哲学动态》编辑部的记者一干人等受大会委托,从重庆顺江而下,到武汉大学拜见和采访了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此次会议的江天骥先生。我提交这次大会的论文《分界标准的二重性分析与理论进化模型的确立》,会后经董光壁老师的推荐,发表于《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1期。

原定于19897月于无锡太湖之滨工人疗养院举行的第六次全国会议,因同年的“天安门事件”影响而告吹。2年后的1991,这口气仍然没有缓过来,学术环境不好,人们的心气也无法聚焦。于是再一次顺延,直到再两年后1993年的第六次会议。此次会议实际上事先并没有明确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当时的想法主要是为了聚拢人心,互通情况,检阅队伍,再图发展。从此次起的第六至十三次会议,我都直接参与了历届会议的组织或主持,尤其是在2003年担任了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以后。而且确实,1993年以来的历届会议也大都比较成功,且各有特色。如第七次会议主办方山西大学的音乐系师生们为会议代表举办的专场音乐会,第九次会议主办方华南师大组织的肇庆七星岩之行,第十次会议海拉尔大草原上的篝火晚会、蒙古包中的开怀畅饮、达赉湖中的劈波斩浪,第十一次会议雁荡山瀑布中穿梭的身影,等等。而在更为实质性的层面上,这些会议的举办,促进了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切实地推动了当地的学术发展,也为新的共同体成员的训练和成长提供了必经的过程和方式。我本人在专业上的成长,不正可以作为鲜活一例,为此作一佐证和补白吗?

3 经验归结与意义分析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已经成为相关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品牌会议。它的主办权的获得也已经甚至到了需要通过申办来竞争的地步。那么,它的成功说明了什么?从中又有哪些经验是可资借鉴的呢?

显然,上述概况的归结和个人的感性例证,尚不足以回答这一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有更多的同行,更多的亲历者来参与,来做理性的反思。就我个人思之所及,我觉得这既得益于国内整体学术环境的渐次改善和科学哲学学科自身的特色这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也是与我国科学哲学界的前辈们一向注重学风培养和共同体建设的战略思维分不开的。

(1)学术环境新时期我国科学哲学的发展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步行进的。发展初期,科学哲学遭受了不少凄风冷雨的侵袭,也曾遭遇过种种曲折,因为从源流上讲,科学哲学基本上属于西方哲学一脉,而按照当时的划线标准,西方哲学都是“资产阶级的”。这就使学哲学的研究在当时似乎先天地就带有异类的色彩,以至于有一位前辈自我解嘲地说:“我们这些人就像是狼群中的羊”。然而事实上,由于科学哲学是以科学理论和活动为对象的哲学学科,由于科学自身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科学哲学的研究恰恰是最为与时俱进的,它所提倡的批判与实践检验恰恰是最为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

因此,一方面可以说科学哲学研究30年来的进展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和日益宽松的学术环境,这种对于外国学术思想的开放的胸怀,理性的眼光和自由探讨的氛围,对于学术研究和人才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而另一方面,科学哲学的理论研究和传播,包括科学哲学界许多领军人物的思想,也都对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对于整个社会观念的进步,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和影响。而历届的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举办,既是与这种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分不开的,其学术成果也客观上推进了改革开放思想的深入人心。

(2)学科特色除了来自科学、关注科学以外,科学哲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问题意识。科学哲学不是一种体系哲学,而是由一系列关于科学理论和活动的哲学问题组成的“问题域”,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学派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因此,科学哲学的研究,突出地表现为对于问题的把握,科学哲学人才的培养,也特别强调批判的眼光和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如前所述,历届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都要确定一至若干个学术主题。这样的主题的确定都是在上届会议上由代表们讨论产生,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最后由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确定的,力求既具有时代性,紧跟国际前沿,也切合中国学者(如主办单位学术方向)的实际。其中如科学发现、理论评价、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等论题的选取,与当时国际科学哲学界的研究前沿的结合是比较紧密的,体现了我国学者对科学哲学问题感悟的敏锐性和对国际学术前沿的把握。客观上,这种提前确定主题的做法突出地培养了与会代表的问题意识,对于会议期间国内科学哲学的研究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3)学风培养历届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都以国际会议的组织形式为模式。对于参加者都要求事先提交论文摘要,经会议学术委员会讨论筛选,会议报告分主题报告,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几种类型,对报告者的报告时间都有严格要求,每一单元报告后都有提问和讨论的环节,鼓励听者的批评和参与。对于研究生参会,也在注册费和发言机会上给予各方面的优惠和机会。

由于对于相关论题会前有充分准备,彼此间也全以学术为准绳,每次会议都能有较为集中和深入的学术讨论和争论,不仅使得彼此的思想、论证和理解在碰撞中得以激发、深刻和升华,同时对于学术传播和传承也大有裨益。可以说,在国内各种学术会议中,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是较早与国际接轨,也较好地与国际接轨的一个。这个领域中的许多年青的学者,正是在这种学术交流的气氛中熏陶和成长起来的。

(4)共同体建设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对于中国科学哲学学术事业的推动作用,不仅在于促进了科学哲学的学术研究与交流,而且体现在推进全国科学哲学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上。如前所述,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前五届基本上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这样一会、一所和一刊三家合办的。但显然,现代社会中主要的学术力量,蕴藏在众多的高等院校之中。如何发挥高校在科学哲学会议中的主导作用,成为进一步办好会议的一个关键。除第六届会议为一特例外,以后的历届会议都是由各(或若干)个高校与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而举办这些会议的各个高校,也绝大部分在会后不同的时间里,获得了科技哲学博士培养点的授予权。这既是因为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选取会议主办单位的重要标准,是当地的学术研究力量发展如何,也是因为每个主办的高校都借举办会议之机,向来自全国的同行专家展示了自身的研究实力,从而获得了学界不同程度的认同。

因此,科学哲学会议的一个副产品,是在不经意中在全国范围内,催生了一批科学哲学的学术基地———博士点,促进了自身学术共同体的成长;而学术共同体的成长返回来,又为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更好的条件。时至今日,全国(大陆)已有科技哲学博士点20多个,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系和上海社科院,山西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南京大学哲学系,南开大学,厦门吉林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浙江大学哲学系,中国科技大学,中央党校,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成为科学哲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力量。

4 存在的若干问题然而,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在举办过程中,或者说通过这一会议,也暴露出我国科学哲学界当前的一些问题:

(1)基础训练

从近几届会议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科学哲学的发展很快,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的话题领域较广,而且体现在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增长较快,而另一方面,在培养要求和质量上呈现出参差不齐,基础训练较为缺乏,尤其是在分析哲学的训练和科学基础的功底上欠缺的现象。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社科院哲学所要求所有的学生必修“数理逻辑”课程。而今天的学生对于比较时髦的论题如“后现代”等倒是耳熟能详,但逻辑和科学的训练则相对较弱。相应地表现为在研究中分析的方法和意味日淡,而文化之类的色彩渐浓。

(2)本土化

科学哲学本身当然是国际性的研究,但既已在中国有30年的学术积累,能否本土化的课题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所谓的本土化,就是科学哲学的研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语境中的展开,在与儒、释、道各家理路及聚焦的核心问题的交流和碰撞中,是否能提出中国科学哲学自己的问题,或是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学派。这种本土化当然不能勉强,但似乎也是研究的真正深入的一种量度,当属应努力的方向。这一问题不断有人在提,但尚缺乏有份量的工作。

(3)与台港澳学者的交流中国大陆的科学哲学研究起步较晚。相比较而言,台港澳的学者及留学海外的学者无论在功底和深入程度上,一般都要较大陆学者为先。因此,加强相关交流很有必要。尽管近几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邀请了如曹天予等旅美学者参加,但台港澳学者的参加还相对较少。而无疑这些学者无论是在学术素养还是在思想的精深方面,相信可以给大陆学者以不少教益。

(4)会议组织由于参会学者日益增多,如何组织会议,让代表们在有限的时间中有更充分的交流成了一个问题。近几届会议也确有代表反映发言时间偏短,相互间的讨论也不充分。但似乎一味地靠增加会议的天数也不是解决的良方。这就对会议的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在两年一届的大会之间,穿插组织一些小型而集中的专题会议,不失为一种互补之策。我们希望,通过发扬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优良传统和积极方面,并能在解决或克服上述问题上有所进展,一届届的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召开,能成为中国科学哲学不断前进向上的阶梯。

【参考文献】
1〕第313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Z].
2〕范岱年,胡新和.科学哲学研究[M]//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254.
3〕胡新和.科学哲学在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5).

(原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0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