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明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 以研究科学技术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 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它在时间上, 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 也包括其发展;它在内容上, 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 又包括其继承者的科学技术观, 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既包括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模式和动力, 也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自然辩证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版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大纲[1]和教材[2]将其列为三章, 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如此编写虽然各有侧重, 突出重点, 但是, 把本来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前两者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内观”和科学技术“外观”;后者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中国化) 割裂开来, 既难以显示其内在联系 (内容上有重复且在前两章之间插入一章, 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 难以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也在教学实践中, 不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因此, 笔者通过调整其内容和结构并撰写此文, 仅供参考和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指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创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过程及其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是其重要标志。

() 社会背景

1. 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近代科学革命包括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和以19世纪自然科学全面发展为主要表征的第二次科学革命 (或者还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 。近代技术革命包括以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主导技术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动机和发电机为主导技术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们的成果都引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注:“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 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3]777恩格斯也如此。例如, 他们称赞“星云假说”的创立是在“形而上学思维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4]61, 地质“渐变论”的创立“把知性带进地质学”[4]415, 人工合成尿素填平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鸿沟,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4]469,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证明了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形式都能够相互转化,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5]251, 促使马克思“呼吁写一部以进化论学说为参照的技术史评著”[6]23;他们称赞“分工、蒸汽力和机器的运用”, 是“工业用来摇撼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7]406, “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8]579。这些评价蕴含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观点。他们自然以上述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创立自己的科学技术观。

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被传播到欧洲以后, 对当时欧洲的社会变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引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注并受到高度评价。马克思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9]338恩格斯指出, “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 而且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10]21;火药“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 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作用”, “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10]32。这些评价也蕴含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观点, 他们也自然以此为基础创立自己的科学技术观。

() 理论基础

1. 科学基础

置身于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时代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吸收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 创建其科学技术观。其主要体现在:马克思阅读格罗夫的《物理学的相互关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尤尔的《技术辞典》和《工厂哲学》、贝克曼的《发明史》、波佩的《工艺学历史》等著作, 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 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并以此为基础撰著了富含科学技术思想的经典巨著———《资本论》 (引用605部科学技术文献) 。恩格斯阅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肖莱马的《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柯普的《现代化学的发展》等著作, 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撰著了富含科学技术思想的经典著作———《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

2. 哲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科学技术观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 他们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 从自然界出发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主张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形式的反映”[4]454, 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技术延长了人的自然肢体, 它揭示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和实践关系。他们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 批判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 主张科学和技术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技术是物化的科学、融入资本的科学, 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资本致富的手段。 (2) 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把科学技术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存在, 考察它们的历史演变及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主张“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1]602, “机器的发展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器官进化的人类工艺史”[12]211

() 思想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技术观的思想来源主要有: (1) 近代理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近代理性主义传统 (包括近代经验论和近代唯理论) [13]157, 并能够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实证与思辨、经验和理论的关系。他们既吸收了近代经验论思想, 主张“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 才是现实的科学”[14]308, 又反对将经验极端化和庸俗化, 反对把科学看作经验的归纳。马克思指出, 作为科学基础的感性, “不是由‘日常的经验’构成的, 而是以科学实验和工业这两大实践活动为基础的”[13]157。他既吸收近代唯理论思想, 指出“实证科学原则上是理论建构的”[13]158, 又反对科学中的思辨, 注重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思维。 (2)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自康德以来的哲学家的科学技术的论述尤其是康德对牛顿力学的批判;批判地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进行了辩证分析。马克思同意黑格尔关于“科学并不是现成的, 而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东西”[15]32的观点;他称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14]314。恩格斯批判地运用黑格尔阐发的“辩证运动规律”, “对数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概括性的叙述”[4]13 (3) 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方面赞扬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巨大价值, 另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的“非道德化”。马克思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文明制度“随着工业的发展而败坏风俗”[16]290 (傅立叶) 等观点, 形成了他的技术异化或劳动异化理论。

() 主要内容

1. 基本观点

(1)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第一, 科学的本质及其特征。他认为, 科学是实验的科学, 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 科学是应用于生产的科学, 科学是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的科学, 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 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主体是个人和共同体;科学对象是科学实践的客体或产物;科学理论以科学概念为基础, 由抽象、具体和中间环节构成演绎逻辑体系;自然科学以工艺学为桥梁与人的科学发生关联, 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将统一于历史科学;科学具有实证性、客观性、可重复性等特征;科学体现人和自然界的理论关系。第二,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他认为, 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它延长了人的自然肢体, 它是人实践的中介, 它是认识的基础, 它是现实生产力;它具有中介性、实践性、能动性、目的性、延续性等特征, 它体现出人和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技术“发明是一种建立在许多微小改进基础之上的技术积累的社会过程, 而不是少数天才人物个人英雄主义的杰作”[6]23。第三,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他认为, 科学和技术是统一的, 即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是物化的科学, 是科学的一种特定形态。第四,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他指出,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1]602, 自然科学推动生产力发展, 自然科学改造人的生活并解放人;技术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革命, 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家的社会”[7]602;“借助于蒸汽机、铁路、电报和各种机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 在一个世纪里工业资产阶级成功地超越了过去所有时代的文明所取得的成就”, 资本家“靠从不间断的技术革新打破停滞稳定的社会, 代之以一个充满动力的社会”[6]121;技术异化来自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技术将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

(2) 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第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他认为, 科学的对象是物质的运动形式, 科学具有可检验性、可证实性、真理性等特征, 科学分为研究无机物的科学和研究有机物的科学, 分为经验科学和理论科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是绝对的以地球为中心的”[17]112-113的科学, 科学发展的模式是从分化走向综合;技术的本质是人的目的和自然规律的统一;技术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第二,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他指出, 科学的发展“归功于生产”[9]427, 社会革命尤其是科学革命推动科学从神学中被解放出来, 科学实验促使科学从哲学中被分化出来, 自然科学推动哲学前进,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成”[18]224, 科学家如果蔑视理论思维, 将走向神灵世界并受到惩罚;技术 (工业) 是实验科学的基础, 技术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9]668, 技术的发展改变人的智力, 工业 (技术) 推动哲学家前进, 技术异化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2. 主要特征

(1) 辩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重视研究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及其特征, 而且重视研究它们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和社会的辩证关系。他们不仅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面作用, 而且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作用。他们关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如认为技术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 在劳动共和国的社会制度下, 科学技术的作用将得到充分的积极的正面发挥。

(2) 批判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辩证地论述科学技术的同时, 更注重批判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社会应用。他们主张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作用不是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 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造成的, 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科学技术的作用才能得到积极的正面发挥。

(3) 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孤立地看待科学技术, 而是把它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即放在当时的社会革命尤其是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背景中来看待的, 从而否定了形而上学的科学技术观。

(4) 实践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基础上, 并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他们在考察科学技术革命的过程中, 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在考察工人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异化劳动中, 看到了技术异化及其社会危害, 主张通过社会革命纠正技术异化的顽疾, 使之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后继者以其科学技术观为基础, 研究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发展建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列宁等苏联领导者的科学技术观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笔者仅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 扬弃国外学者的科学技术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 在分析和批判国外学者的科学技术观的基础上, 剔除其糟粕, 摄取其精华, 为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创造了前提 (限于篇幅, 这里仅简述)

1. 扬弃国外学者的科学观

(1) 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牛顿以因果决定论取代目的创造论, 他主张科学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解释事物运动的原因和结果,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爱因斯坦主张科学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他既反对极端的经验主义又反对极端的理性主义, 凸显出辩证性特征。维纳所持有的关于自然科学中的机遇 (偶然性) 是客观存在的观点具有补充作用。哈贝马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统治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思想虽然关注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但他极端扩大了它的社会功能, 回避了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是人存在的方式, 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他虽然看到了科学的社会作用, 但过分强化了科学的思辨性而忽视其实践性特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 科学无独立的文化基础, 科学不追求真理, 科学知识没有客观性, 科学价值没有中立性, 取消科学划界, 科学和宗教不是对立的。他们颠覆了传统科学观, 走向了极端和全面的“反动”。

(2) 科学的划界和分类。第一, 科学划界的标准。逻辑实证主义学派主张以证实为标准, 批判理性主义学派主张以证伪为标准。他们只注重评判科学知识本身而忽视其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历史主义学派主张以社会历史因素为标准, 但同时强调评判标准的心理和宗教因素, 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无政府主义学派则主张科学划界无标准, 反对科学划界, 否认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的合理性, 凸显其极端片面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第二, 科学的分类。其内容如下:科学=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 ;科学=记忆的科学+想象的科学+理智的科学 (培根) ;科学=数学+无机体物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有机体物理学+生理学 (圣西门) ;科学=数学+无机体物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有机体物理学+生理学+社会学 (孔德) 。这些分类大都受其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对于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3) 科学发展的模式。逻辑实证主义学派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线性累积模式:经验→归纳→假说→科学理论;批判理性主义学派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证伪模式:P1 (问题) TT (试探性理论) EE (批判检验) P2 (新问题) 。他们只关注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而忽视其外部因素的影响。历史主义学派提出了“范式”转换模式:前范式 (前科学) →范式 (常规科学) →范式转换 (科学革命) →新范式 (新常规科学) 和“科学纲领”转换模式:科学纲领进化→科学纲领退化→科学纲领转换→新科学纲领进化。他们强调了科学发展的外部社会和历史因素而忽视其内在发展的逻辑。日本学者提出了“三阶段”模式:现象论→实体论→本质论, 强调了科学发展的实践因素并将其与认识活动相结合, 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 扬弃国外学者的技术观

(1) 技术的本质。E.卡普关注了技术与自然和人体之间的联系, 提出了器官投影说:技术是人体器官的外化, 向大自然的“投影”, 对自然的“置换”。他注重分析技术的内在成分, 是工程主义技术观的代表。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埃吕尔认为技术是一种自主的、理性的有效活动。他们极端夸大了技术的自主性及其对社会作用的绝对性, 成为人文主义技术观的代表。杜威主张技术是科学的技巧, 是制造人工物的过程。他强调了技术的工具主义特征, 消除了技术主体和客体的分离,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J.博德里亚和B.拉图尔都主张技术没有单数只有复数;F.费雷主张技术是智慧的实用性实现;J.皮特主张技术是一种人类的劳作。他们都承认技术具有解释的相对性和人为约定性, 表现出相对主义的特征,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技术论研究者围绕“技术是什么”的问题, 相继提出了方法技能说 (技术是一种操作方法和技能) 、劳动手段说 (技术是劳动手段的总和) 、知识应用说 (人对自然规律的有意识的运用) 等观点。他们过分强调技术中的某一个要素而忽视其他要素的存在和作用, 虽然促使对技术本质的研究, 但他们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难以全面把握技术的本质。

(2) 技术的分类。芒福德把技术分成单一技术和综合技术, 强调了技术及其发展的人本性特征, 对实现技术向人性的复归具有启示作用。埃吕尔关注到了技术的体系化特征, 他将技术系统分成通信系统、航空系统、电力生产和分配系统、市政系统、军事防御系统;罗波尔把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看成是一个系统 (“社会-技术”系统) , 主张该系统由人工产品或实物系统、生产该系统的人的活动和设施、使用该系统的人的行为等组成。他们的技术分类对于理解现代技术的本质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技术发展的模式。技术自主论者提出了技术发展的自主模式:技术是自主、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我扩展的。他们忽视了技术发展的社会动因。技术建构论者的则提出了技术发展的社会建构模式:技术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 社会因素在技术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他们忽视了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因。日本学者从技术史的角度, 并以其各时期发生的技术革命为依据, 提出了技术发展的体系模式:第一技术体系 (蒸汽机等) →第二技术体系 (电力和内燃机) →第三技术体系 (电子计算机等) , 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3. 扬弃国外学者的科学技术社会论

(1)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A.托夫勒认为科学技术以掀起“浪潮”的形式推动社会发展至今:第一次浪潮 (农业革命) →第二次浪潮 (工业革命) →第三次浪潮 (信息革命) D.贝尔认为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生如下演变:前工业社会 (渔业社会、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 。他们都从历史的角度, 宏观概述了科学技术影响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结果,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科学技术成为统治社会的意识形态, 它使人变成了“单向度人”, 使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 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通过生态危机换取和延缓经济危机。他们虽然看到了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及其后果, 具有警示意义, 但夸大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忽视了影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其后果的社会制度因素, 从而削弱了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力。技术统治主义者或专家治国论者主张, 科学精英或技术专家统治社会, 不需要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唯科学主义者主张用科学的标准衡量人类的认识和生活, 从而衍生出科学技术乐观论和科学技术万能论。他们都极端夸大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 具有片面性等特点。

(2) 社会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第一, 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胡克要求科学共同体致力于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并为社会服务;默顿强调科学家具有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的文化和精神气质。但是, 他们都因忽视规范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社会制度要素而使其限于空泛。第二, 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它要求科学共同体从事人体试验研究, 要遵守《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东京宣言》等规约;它要求科学共同体从事动物实验研究, 要减少其不必要的痛苦和数量并尽量寻求替代动物的材料;它要求科学研究要以增进人类的福祉及其生存环境的可持续为目的, 要对其应用的自然和社会后果负责。这些规范虽然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 但其规范的本身具有合理性且有未来意义。第三, 关注科学技术不平衡运行的社会成因。女性主义者认为, 社会性别文化的偏见导致科学技术的性别分层;生物殖民主义者认为, 殖民主义国家的科学不能给殖民地国家带来发展;后殖民主义者或后殖民科学者认为, 欠发达国家如果盲目引进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将会阻碍其发展;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 科学技术是社会建构的, 是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谈判和妥协的结果;默顿认为, 清教为科学的合法化提供基础, 从而推动了科学的体制化 (“默顿论题”) ;李约瑟提出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李约瑟难题”, 促使研究者从科学技术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

()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 科学技术战略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形成了如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人本性等特点的科学技术战略: (1) 不搞科学技术, 生产力水平无法提高;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建立宏大的工人阶级科技队伍;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3)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关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设;科技进步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注重科技与环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民生科学技术。 (5) 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人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之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道路。

2. 科学技术思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理论, 贯彻上述科技发展战略, 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学技术观。

(1) 科学观。第一,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是一种社会建制, 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第二, 科学具有客观性与实证性、探索性与创造性、通用性与共享性、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第三,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 前者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组成, 后者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等组成。第四, 科学的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分化与综合、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2) 技术观。第一, 技术是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技术理论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技术进步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第二, 技术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与客体性、跃迁性与累积性等特征。第三,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前者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 后者由经验形态技术、实体形态技术和知识形态技术构成。第四, 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的矛盾, 其直接动力是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化对技术发展有张力作用。

(3) 科学技术社会论。第一, 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发生如下转变:基础理论研究 (纯理论研究) →基础应用研究 (应用导向的基础理论研究) ;非战略性基础研究 (自主独立性基础研究) →战略性基础研究 (国家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 ;学院科学 (大学科学) →后学院科学 (产业科学和政府科学) ;高校独立研究→“官产学”协同研究;“机械连带”式研究 (用相同的仪器研究相同的对象) →“有机连带”式研究 (用不同的仪器研究相同的对象) ;正式学术交流 (规范建制的学术交流) →非正式学术交流 (无形学院和创新者网络) 。第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社会建制化, 建构包括组织机构、社会体制、组织机制和行为规范等社会建制。第三, 科学技术的运行需要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的支撑;它要符合国家目标, 依赖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机制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它需要协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抵制“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等思潮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意义

() 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正是以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即“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也正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批判理论 (劳动异化或技术异化理论等) 和生态批判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五大发展”理念等科学技术观,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 为“扬弃”国外学者的科学技术观提供了指导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国外一些科学技术思潮尤其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潮纷纷传入国内, 给我们在新的历史形势下,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因此, 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基础, 分析与批判国外学者的科学技术思潮, 吸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 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丰富和发展。

() 为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指引了目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其科学技术观, 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做出了如下预见:第一, “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 科学才能起它真正的作用”, 即科学才能“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 “科学家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 变成自由的思想家”[11]20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 从而既使多方面的技术训练也使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得到保障”[4]339。第二, 只有通过“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现今的社会制度进行完全变革”[17]315, 建构“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 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17]23, 才能有效地评估人类自身行为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 并能够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 进而减少“未能预见的作用”和“未能控制的力量”[17]22对我们的影响, 才能使“人类自身以及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 尤其是自然科学, 都将突飞猛进, 使以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17]23。这些预见虽然距离我们还相当遥远甚至遥不可及, 但是, 它们为我们确立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引导我们为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9[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周光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8[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0]管成学.千古科坛话精英[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3]曹志平.马克思科学哲学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15]陈先达,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16]傅立叶选集:2[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中央编译局, 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原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