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孟伟】认知科学哲学基础的转换:从笛卡儿到海德格尔

 

1 引言

欧洲大陆哲学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当代西方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伴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海德格尔哲学引起了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揭示了海德格尔哲学对认知科学研究的反思和批判作用, 而且开始明确其在认知科学纲领转换中的建设性作用。

2 正统认知科学与笛卡尔主义心理学

正统认知科学 (orthodox cognitive science) 可划分为两大阵营:古典 (classical) 认知科学与联结主义 (connectionist) 认知科学。古典认知科学以西蒙、纽韦尔、福多和皮利辛等为代表, 联结主义认知科学以鲁梅哈特和麦克兰德等为代表。古典认知科学利用人类语言的抽象结构作为研究心灵本质的理论模型, 而联结主义则利用了生物大脑的抽象结构作为研究心灵的模型。古典认知科学把内在的表征系统称为“思想语言” (a language of thought) , 而联结主义则发展出一种“分布式表征” (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 。不过, 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接受了心灵表征理论 (the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mind) 和认知活动计算理论 (the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的前提假设。

笛卡儿主义被视为正统认知科学的重要哲学渊源, 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原则构成了正统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这些原则被哲学家韦勒 (Michael Wheeler) 统称为笛卡儿主义心理学 (Cartesian psychology) 。笛卡儿主义心理学不同于笛卡儿主义实体二元论, 后者是一种形而上学, 而前者则是解释认知活动的一种理论框架。正是这种理论框架所具有的一套系统原则主导了正统认知科学的研究。韦勒概括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八条原则:

(1) 主客二分是智能主体所处认识论情境的首要特征。

(2) 心灵、认知和智能的解释依赖于表征状态以及管理、转化这些状态的方式。

(3) 人类大多数智能行为呈现为一种通用推理活动, 这些活动检索与当下行为处境相关的心理表征, 进而通过合适的方式管理和转化这些表征并由此决定相应的行为。

(4) 人类知觉本质上是推论性的 (inferential)

(5) 知觉引导的智能行为展现为一种感官-表征-计划-活动的循环模式。

(6) 在典型的知觉引导的智能行为中, 环境的作用仅仅表现为引发智能主体要解决的问题, 仅仅是 (通过感觉) 向心灵提供信息输入的来源, 仅仅是产生一系列预先计划行为 (推理的输出信息) 的背景。

(7) 尽管身体感知携带的信息内容以及某种原初知觉状态可能不得不通过特殊的身体状态和机制得以详细阐述, 但是, 认知科学对智能主体产生可靠和灵活智能行为的活动原则的理解, 仍然在概念和理论上独立于对智能主体物理涉身性 (physical embodiment) 的科学解释。

(8) 心理学解释没有并且不能对于极富时间变化的 (richly temporal) 认知心理活动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解释[1]

尽管不是所有的科学家全部认同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这八条核心解释原则, 但是这八条原则的确主导了正统认知科学的研究, “正统认知科学 (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数认知科学, 古典的和联结主义的) 都是笛卡儿主义的, 具体地说正统认知科学就是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现代变种”[1]

正统认知科学的研究确实体现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八条原则。首先, 不管是古典主义依据语法规则加以组合的原子符号表征, 还是联结主义的分布式表征, 只要它们认可智能行为必须通过表征加以解释, 那么就可以说这些认知科学研究接受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原则 (1) (2) 。第二, 机器人沙基 (Shakey) 设计以及马尔的人类视觉研究是正统认知科学研究的代表, 前者采纳了感官-表征-计划-活动的构架, 而后者则把视觉理解为对外部世界的三维形象表征, 这典型接受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原则 (3) (4) (5) 。第三, 尽管一些科学家看到了环境在认知中的作用, 例如西蒙曾经指出蚂蚁的行走可能更多依赖复杂环境而不是蚂蚁的内在机制, 但是这种思想并没有坚持下来并且为大多数正统认知科学家忽略了, 这体现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原则 (6) 。第四, 正统认知科学家通过神经网络模拟来研究认知活动, 这体现了一种神经中心主义 (neurocentrism) 的解释模式。不过, 非神经身体因素 (nonneural bodily factors) 却被忽略了。这说明正统认知科学接受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原则 (7) 。第五, 正统认知科学特别是联结主义把认知系统视为一种动力学系统, 不过, 这种动力学研究采纳了一种动力学计算。如果心理现象是极富时间变化的, 那么这种计算解释策略就未必适用。正统认知科学的计算解释体现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原则 (8)

笛卡儿主义心理学主导了正统认知科学研究, 正统认知科学研究的发展反过来强化了笛卡儿主义心理学。随着现代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正统认知科学和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原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一方面, 现代哲学中对主客二分认识论模式的批判已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反笛卡儿主义思潮, 另一方面, 正统认知科学自身理论瓶颈的突显也已经催动了认知科学研究的革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作为现代反笛卡儿主义思潮重要构成的海德格尔现象学产生了与当代认知科学之间的理论互动, 特别是催动了认知科学哲学基础的转换。

3 海德格尔认知观与笛卡尔主义心理学批判

海德格尔本人并没有明确概括笛卡儿主义心理学原则, 更没有专门批判这八条原则。但非常明确的是, 海德格尔对心灵、认知和智能的理解的确与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理论存在系统差异。正是基于这一点, 韦勒做出这样的理论判断, “海德格尔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表述一种非笛卡儿主义认知科学 (non-Cartesian cognitive science) 的哲学基础”[1]

相当多的海德格尔哲学研究者认为, 海德格尔哲学与心灵的科学解释之间缺乏理论关联。不过, 致力于探究欧陆哲学与认知科学关联的众多现代哲学家和科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休伯特·德雷福斯 (Hubert Dreyfus) 早就表述了这种看法, 即如果现象学揭示的是人类体验现象, 那么所揭示的结果应当与对人类的科学理解密切相关。《现象学与认知科学》杂志的主编和哲学家加拉格尔 (Shaun Gallagher) 也提出, 现象学的方法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具有建设性的一种方法论的现象学区别于非方法论的内省。后者可能会成为一种恶意的怀疑, 而方法论的现象学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事实体验[2]。即使是海德格尔本人也表述了同样的观点, 在讨论对人 (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 的存在论分析与人类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科学分析的区分时, 海德格尔主张人类学等科学分析离不开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 “当今之时, 上述各学科的科学结构——并非促进这些学科的工作者的‘科学态度’——极端地成问题, 它们需要新的动力, 而这种新动力只能来自存在论问题的提法”[3]。韦勒认为, 海德格尔的观点实际上是在处理对此在的两种不同解释方式, 一种是构成性的解释策略 (constitutive mode of explanation) , 一种是经验性的 (empirical) 解释策略。前者是对此在的现象学解释, 而后者则是对此在的科学解释。在这个问题上, 海德格尔表述了两层意思:一是构成性解释不能还原为经验性解释, 二是构成性解释塑造了相应的经验性解释, 好的科学解释必须建基于好的构成性解释基础上[1]

依据现象学分析与科学解释的这种理论关系, 同时基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解释与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差异, 海德格尔认知观就可能为认知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构成性解释。海德格尔意义上的认知可称为日常认知 (everyday cognition) , 其认知观包含了对认知机制和认知处境的两方面理解。

首先, 海德格尔对日常认知的机制作了现象学分析。韦勒将这种分析概括为这几个方面内容。

(1) 人类个体在世界中与周围事物最初的关系不是一种静观而是一种遭遇或上手的状态, 或者具体地说是一种“用我们的身体以合适的方式熟练地掌控事物”的状态。韦勒把这种状态称为“流畅应付” (Smooth coping) , 对“流畅应付”的现象学描述从根本上消解了笛卡儿主义主客二分认识模式。

(2) “流畅应付”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尚没有主客二分的寻视 (circumspection) 意识状态, “只对物做‘理论上的’观察的那种眼光缺乏对上手状态的领会。使用着操作着打交道不是盲目的, 它有自己的视之方式, 这种视之方式引导着操作, 并使操作具有自己特殊的把握。……这样一种顺应于事的视乃是寻视”[3]

(3) “流畅应付”及其包含的寻视意识共同构成一种此在的知识——涉身知识 (embodiedknowledge-how) 。涉身知识展现了人们对世界的最初认识[1]

除了展现海德格尔日常认知的内在机制, 韦勒还概括了日常认知的外在处境, 即进一步揭示了海德格尔对智能主体处境——“在世之在” (Being-in-the-world) 的现象学描述。韦勒认为, 海德格尔的描述至少包含三层重要内涵。

(1) 智能主体与世界处于一种牵引或者因缘 (involvement) 关系中, 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处于牵引或者因缘整体性 (totalities of involvements) 之中。海德格尔说, “某种上手东西何因何缘, 这向来是由因缘整体性先行描绘出来的”[3]

(2) 承认认知活动的牵引整体性前提, 并不否定认知活动具有规范性 (normativity) , 正是在文化环境所表现的牵引整体性中, 规范性才展现出来。由此, 韦勒说:“确切地说, 海德格尔认为, 包含规范性的牵引整体性或者牵引网络构成了认知主体的世界。因此, 仅仅是在认知主体处于界定文化的一整套实践和习俗的社会化之中, 我们才能说认知主体嵌入于世界中”[1]

(3) 基于上述理解, 人类日常认知首先并且本质上是一个共享的世界。任何个体的主观世界都只能是一种次级现象, 因为, 它们都奠基于更为根本的文化嵌入性的社会条件之上。

海德格尔对日常认知内在机制和外在处境的描述体现了对认知活动的一种整体理解, 这种理解明显区别于以主客二分对立为本质特征的笛卡尔主义认识论模式, “总的说来, 海德格尔总是将那些由境域引发的和相互牵引的认识方式看作是更原本的和更在先的;而视那些以主客相对为前提的和依据现成的认知渠道 (比如感官) 的认识方式为从出的和贫乏化了的”[4]

针对海德格尔的认知观具有的反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特征, 韦勒明确概括了海德格尔认知观与笛卡儿主义心理学八条原则的理论对立。首先, 如果日常认知根本上是一种流畅应付, 那么主客二分就不能描述认知者最初的认识论寻常处境。第二, 如果主客二分对于表征理解是必要的, 那么表征理解未必适合于解释日常认知。第三, 流畅应付是针对感官刺激产生灵活反应的一种实时互动过程, 这些反应不是基于表征或基于推理的。第四, 由于不存在表征和理性驱动的规划, 流畅应付不能被视为一种感官-表征-规划-运动的循环活动。第五, 由于不存在表征和推理, 流畅应付中的知觉就不能被理解为基于推论的活动。第六与第七, 对智能主体的理解发生转换。基于表征和推理的笛卡儿心灵转化为基于嵌入环境的涉身行动的海德格尔认知主体。最后, 如果流畅应付、内在状态与过程不能脱离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 那么正确地理解认识活动就需要整合极富时间变化的现象[1]。基于这些对立, 海德格尔的认知观可能为认知科学的发展提供一种哲学基础。

4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一种海德格尔主义认知科学

笛卡儿主义心理学是正统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而海德格尔哲学的确展现了与笛卡儿主义的理论对立, 那么, 是否可以将海德格尔哲学视为认知科学发展的哲学基础和动力?韦勒不但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原因。首先, 德雷福斯的哲学探索已经体现了海德格尔哲学对认知科学研究的批判与启示作用;其次,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 (embodied-embedded cognitive science) 的发展则提供了海德格尔哲学取代笛卡儿主义心理学的实证支撑。

德雷福斯在《计算机不能做什么》和《计算机仍然不能做什么》这些著作中, 深刻阐述和批判了古典认知科学和联结主义认知科学对人类智能的理解和建构。一方面, 他明确指出了正统认知科学本质上接受了笛卡儿主义哲学假设, 特别是接受了一个独立于环境的认知主体的观念;另一方面, 他通过考察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等哲学思想批判了笛卡儿主义哲学假设, 并且间接指出了正统认知科学遭遇困境的原因。韦勒也认可德雷福斯通过海德格尔哲学对正统认知科学理论困境的揭示, 不过, 他同时指出, 德雷福斯的哲学批判还不能充分说明海德格尔哲学足以充当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他说, “海德格尔针对笛卡儿主义哲学的纯哲学批判并不能说明正统认知科学必然失败。因此, 如果德雷福斯以此为基础来批判正统人工智能, 这种效果是微弱的”[1]

尽管德雷福斯指出正统认知科学本质上是笛卡儿主义的, 并且海德格尔哲学能够提供一种非笛卡儿主义心灵和智能的说明, 但是, 如果要充分证实认知科学哲学基础发生了转换, 就还需要提供相应的、更加积极的实证支撑。这种更加积极的证据就是韦勒视为具有库恩范式革命意义的一种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研究新进路。

区别于正统认知科学,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的基本纲领是:认知科学需要把认知置于大脑中, 把大脑置于身体中, 把身体置于世界中[1]。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的主导思想包含七个方面:

(1) 在线智能 (online intelligence) 是智能的首要形式。涉身-嵌入认知科学区别了在线智能与离线智能 (off-line intelligence) , 并且更好地解释了在线智能。在线智能主要指认知主体通过对感官和运动的实时协调对输入刺激做出的流畅和灵活反应, 例如人们从事的各种运动及其当下的交流互动等。而离线智能则主要指数学和逻辑等反思性思维活动。

(2) 与笛卡儿主义的内在心理表征假设不同,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主张, 产生在线智能的机制可能是一种行为导向的表征 (action-oriented representation) 。在人工智能领域, 布鲁克斯 (R.Brooks) 修正了笛卡儿主义内在心理表征, 其基于行为的机器人设计方案印证了行为导向的表征理解。

(3) 在线智能生成于大脑-身体-环境扩展系统的复杂因果互动中。心身因果关系不再仅局限于大脑, 而是以复杂的形式扩展到大脑、身体与环境的系统中。

(4) 重视生物学感受性 (biological sensitivity) 的认知作用。认知主体是进化的, 随时间演化展现的生物学感受性是理解在线智能的重要因素。

(5) 生物大脑、心灵和认知系统首先不是某种独立实体, 相反, 它们是面向行动、基于行动、产生行动并且在行动中展示认知的生物系统。

(6) 采纳动态系统理论 (dynam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的认知建构。发展心理学家塞伦和史密斯 (Thelen and Smith) 通过对婴儿学步研究, 表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并不产生于神经和基因中枢控制, 相反, 它形成于高度分布于大脑-身体-环境的动态系统的自组织活动。这种动态系统理论为批判正统认知科学的计算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撑。

(7) 与笛卡尔主义以及正统认知科学对智能的理解不同, 一种嵌入环境的涉身技巧和能力取代了笛卡儿主义的非涉身、非嵌入的智能和心灵。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的确展现了对正统认知科学的发展, 这种发展呼应着海德格尔哲学与笛卡尔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对立,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的理论体现了对海德格尔认知观的一种科学解释。结合作为正统认知科学核心的形式化计算的构架 (frame) 问题, 韦勒展示了海德格儿哲学在重新规划认知科学蓝图中的哲学基础地位。他主张,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的发展需要我们做到这三点。

(1) 抵制笛卡儿主义强调内在心理表征而忽视智能行为环境敏感性的理论路线。

(2) 提供一种海德格尔描述认知主体处境的被抛 (thrownness) 状态的实用解释。

(3) 保证智能的灵活适应性从而充分解释认知主体对环境的开放性适应, 而不必返求笛卡儿主义基于表征的通用推理[1]

这三点体现了一种海德格尔主义认知科学 (Heideggerian cognitive science) 的基本特征, 同时坚持这三点也能够保证海德格尔主义认知科学研究的发展。

5 余论

正统认知科学与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的理论区别在认知科学许多领域得到展现。语言学家拉克夫和哲学家约翰逊用两代认知科学研究来描绘这种状况, 即第一代的非涉身心灵的认知科学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the disembodied mind) 和第二代的涉身心灵的认知科学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the embodied mind) 研究[5]。正统认知科学 (包括古典和联结主义) 主张, 智能主体的主要任务是知觉推论和通用推理;独立于环境的主客体二分是认知活动的根本处境;内在表征活动是认知的本质;身体不过是认知系统寄住的装置, 等等。涉身-嵌入认知科学则另辟蹊径, 主张智能主体的主要活动展现为一种实时的适应性行动;身体不是认知载体, 环境也不是行动发生的背景, 相反, 两者都是认知系统不可分割的构成;认知活动产生于大脑、身体和环境的复杂因果互动中;认知活动根本上是一种富于时间变化的动态现象。

两种认知科学研究的差异以及涉身-嵌入认知科学的发展, 使得探索认知科学相应哲学基础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 欧洲大陆哲学, 特别是海德格尔现象学进入了认知科学家和英美哲学家的理论视野。他们在阐述海德格尔哲学与笛卡儿主义理论区别、利用海德格尔哲学质疑正统认知科学以及建构一种海德格尔主义认知科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在认知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海德格尔哲学的确扮演了批判者和建设者的角色, 不过,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可能还存在其它的哲学渊源与基础, 例如相当一部分认知科学家还提到梅洛-庞蒂、杜威、后期维特根斯坦以及罗蒂等。因此, 对于探索认知科学哲学基础的复杂工程而言, 仅仅聚焦海德格尔哲学似乎是不够的。此外,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本身尚处于发展之中, 而认知科学哲学基础的探索离不开更强有力的实证科学支撑, 因此, 涉身-嵌入认知科学哲学基础还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

[1]Wheeler M.Reconstructing the cognitive world[M].Cambridge:MIT press, 2005:23-53, 55, 121, 125-126, 130, 149, 133-135, 171, 11, 275-278.

[2]Gallagher S.How the body shape the min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212-213.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 王庆节, .北京:三联书店, 1999:54, 82, 98.

[4]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三联书店, 1996:97.

[5]Lakoff G, 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1999:37.

         (原载《心智与计算》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