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分支学科>>美学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

人类的消费,这里指狭义的生活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类的消费行为与人类的需要密切相关,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目前,人类的消费审美化进程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表明了消费审美化所达到的新阶段,以及审美经济在现代的重要地位。消费审美化是美学研究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美学在经济领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契机。

一、消费审美化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早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即提出,我们正从满足物质需求的制度迅速过渡到创造一种与满足心理需求相联系的经济。这种“心理化”过程是后工业革命的中心课题之一,但一直为经济学家所忽视。这就是“会有更多的经济力量转向满足消费者对美和气派、个人爱好和感官享受等方面变化无常、五花八门和因人而异的需要。制造部门将投入更大的财力、物力有意识地设计心理优势和心理满足。商品生产的心理成分将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P189)。也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所假设的,当消费发展到某一限度时,凌驾一切的兴趣也许是在于美感。托夫勒所说的“对美和气派、个人爱好和感官享受等方面变化无常、五花八门和因人而异的需要”以及加尔布雷斯所假设的“美感”消费的需要,用美学术语来说,就是审美需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的需要作了总体上的层次划分,将其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生存需要是作为生物的人存在的必要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生理需要称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P78-79)。中国人讲“食、色,性也”,也是强调生存需要是人固有的需要。享受的需要是在劳动使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需要。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3](P22)墨子所提出的在“常饱”、“常暖”、“常安”的基础上出现的“求美”、“求丽”、“求乐”的要求,即享受的需要。享受的需要也有高低之分。低级的享受是指与生存需要相联系的物质享受,它往往是生存需要的高级满足。在吃饱的基础上求精,在穿暖的基础上求舒适等,都属于物质享受。高级的享受是指精神、文化的享受。墨子所说的“求丽”、“求乐”就包含着精神、文化享受的内容。它们虽然与人的本能需要相关,但更多地表现了人类文明的程度。精神享受的最高层次表现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即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需要。马克思说:“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4](P129)这就是发展的需要,是人的一种永恒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人的全部生命活动以及整个人类历史活动的动力和根据。

人的审美需要不是一个独立的需要层次,而是在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派生的一种特殊的需要。人在劳动中发展了人的生命运动中自发地追求自由与和谐的一面,最后形成审美需要。

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样式,对人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劳动作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或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人的需要和目的。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4](p38)他提出了劳动是生命的自由表现这一特征,并肯定在劳动中,个人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是一种对劳动本质的认识。在劳动中,人不仅把自己与客观外界物区分开来,把外界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同时还把人与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对象。这样,人在劳动和其他生命活动中所感到的自己的力量及成功的快乐,所获得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在人类的主体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中,会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命需要——有意识地追求快乐、追求生命的自由与和谐的冲动,这就是审美需要。

因此,人的审美需要产生的过程,是人的追求快乐的生命要求在人类劳动实践中逐渐地被意识到、被对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是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的,或者说,审美需要具有层次性。它有与人的生存需要相对应的层次,也有与人的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相对应的层次。在各个层次上,凡属于人对生命的自由活动及快乐的追求,都是人的审美需要的表现。由于人的本质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上,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审美需要与精神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层面的联系更加紧密。

审美需要必然具有超越性,它超越动物性和凡俗性以及人所特有的文化、文明,体现出人的社会性与精神性本质。精神性的享受是人们在受到社会的认同、赞赏和尊重时才能获得的,是心理、情感上的满足和愉快。而当人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我价值时,更会有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和愉快,这也是一种精神性的享受。因此,审美需要在本质上是人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的需要,表现为人对感官、情感、心理、精神的愉悦的追求。

在历史进程中,人类早就开始以消费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类的需要的侧重面是不断变化的,人类的消费重心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在现代生活中,消费的倾向日趋模糊不定的“无主流化”。但是,在这种“无主流”中仍然存在着主流,那就是人们的消费需要已从对物质需要的满足迅速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发展,向审美需要发展。在今天,现实的消费水平已经基本上为更高的精神、文化、审美方面的消费提供了基础,精神、文化、审美方面的需求日益成为消费的主流,现代消费日趋审美化。人类消费已从生存型享向着享受型、发展型快速转变,现代消费审美化已经在消费的各个方面表现了出来。

实用消费品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存需要或物质需要的,然而,在实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现代人不仅有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更有对造型、色彩甚至音响的要求,就是在好用的基础之上要求好看、好听,要求获得各个方面的审美满足。甚至包装与品牌名称,如果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就伴随着对产品的肯定。如“红豆”衬衣上市不久,就在国内占有了很大的消费市场,除了它的质量外,更有其品牌名称所起的作用,“红豆”让人马上记起王维著名的五言绝句《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此无论是买给自己穿还是送给亲朋好友,都会与爱心、思念、祝福等情感相联系。“可口可乐”饮料之所以能够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与其品牌的中文译名不无关系。这一品牌名称读音响亮上口,传达出“味道可口,使人快乐”的意思,对于消费者来说,有这一条就已经足以对这种饮料抱有好感了,而不一定去追寻其英文名称“Coca cola”所包含的这种饮料是用Cola豆所制、原配方中含有Cocaina的原意。而产品的哪一项特征不符合消费者内心的审美标准,都可能会导致对产品的否定。日本一位市场学家在调查“不畅销的高质量商品”时听到了一位家庭主妇奇怪的说法:“我知道爱柏利肥皂质量很好,但我喜欢卡秀西阿牌肥皂。”很明显,这种喜欢的感情是针对“卡秀西阿”这一品牌名称而发。

1980年代,湖南作家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在民风古朴的湘西王村拍成了同名电影,这部电影不仅使名不见经传的湘西山乡王村成了有名的旅游胜地,还使刘晓庆扮演的剧中主人公“米豆腐西施”玉音卖过的一种极普通的小吃“米豆腐”一下子有了名气,在王村竞相出现“刘晓庆米豆腐”、“真正刘晓庆米豆腐”、“正宗刘晓庆米豆腐”小店,米豆腐的价格也上涨了七八倍。尽管从米豆腐的物质层面来看,还是原来的米豆腐,但电影赋予了它新的文化意义,使每个看过电影来品尝米豆腐的顾客都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或感受到玉音的坎坷复杂的人生经历,而那些没有看过电影的顾客也会在品尝的过程中,了解“米豆腐西施”的故事,体验着剧中人的情感。故对米豆腐的“涨价”便不难理解了。

对营销环境的要求也是基于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肯德基”与“麦当劳”这两家美国的快餐店在中国遍地开花,尽管与其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洋”风味有很大关系,但就餐环境的高雅与有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肯德基”餐厅中椅子、桌子之间用竹子制成的隔断,头顶柔和的照明,墙上的现代风景画,抒情的轻音乐,都体现着西方餐饮文化环境的文明优雅。“麦当劳”餐厅里的光线明亮热烈,音乐欢快跳荡,没有隔断的坐位非常随意,站立门口的那位小丑罗纳德•麦当劳像亲切而滑稽,是美国儿童心目中仅次于圣诞老人的第二位最熟悉的人物“麦当劳叔叔”,因此,带着小孩子的消费者往往更多地选择去“麦当劳”就餐。

现代人进商店,常谓“逛”商场。亦即什么也不买,一有空闲照样去逛,这种无目的逛,甚至成了不少青年女性的休闲方式。看着橱窗里精心的陈设,浏览着玻璃柜台中五彩斑斓的物品,试试衣架上五花八门的时装;而后再步入设在商场大厦的快餐厅,点一份自己喜欢的食品或饮料,听着美妙的音乐,细细地品味生活的乐趣。因此,人们逛商场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受消费意识支配的行为,已经渗透了更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成为现代消费者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去绍兴旅游,总会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1981年,绍兴借这一店名在其旧址开了一家“咸亨酒店”。黑瓦白墙,曲尺柜台,粗木条凳条桌,粗木铺板,店内服务员身穿老式长袍,头戴毡帽,呈现出一番当年“鲁镇”的景象。中外游客听说咸亨酒店再现,纷纷赶来参观,亲眼看一看孔乙己常去的酒店,学他的样子,要一碟茴香豆,二两老酒,温热了,尝尝个中滋味。此时此刻,许多熟悉鲁迅作品的人能够进入特定的历史层面,体验到孔乙己倚着柜台喝酒的心情。这时,人们会获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即特定情景再现体验下的审美感受。因为具有这种文化内蕴,咸享酒店开后一直营业兴隆。

浙江湖州市有一家茶庄,生意格外兴隆。同样的茶叶,同样的价钱,人们都愿意去这个茶庄购买,原因是茶庄的名字叫“陆羽”。唐人陆羽精通茶道,是世界上首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他的大半生是在湖州度过的,被世人奉为“茶神”。店名“陆羽”使人感到这个茶庄悠久的文化传统,产生特殊的好感。茶庄经理还在店内刻意营造了浓郁的茶文化氛围,装饰古朴清雅,墙上挂着陆羽画像及陆羽手书的卷轴,烘托店堂有一种高逸、淡泊和宁静致幽的茶文化意境。因此,陆羽茶庄宾客盈门。浓郁的茶文化意境,可以引起人们的审美共鸣,引导消费者乐意去这种特定环境享受消费。

最高层面的审美需要是与发展需要相关的,是人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宇宙真谛的追求,是人的理性精神层面的审美需要,是动物不可比拟的。正如费尔巴哈所言:“动物只为生命所必须的光线所激动,人却更为最遥远的星辰的无关紧要的光线所激动,只有人,才有纯粹的、理智的、大公无私的快乐和热情。”[5](P210)

显然,人的这种理性的审美需要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所能满足的,这种消费是精神层面的消费,需要涵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或能激起对宇宙、人生与社会整体的思考的精神性的产品来满足。许多企业关注人们对这一层面的审美需要,于是诸如“长城砖”、“柏林墙”之类的产品应运而生,它们像名贵的画作一样被嵌框起来,并像真正的艺术品一样用锦缎盒包装,其价值因其文化的内蕴而形成。这类产品的不断出现并增多,必然伴随着审美文化产业的形成。

二、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

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是消费审美化的最鲜明的表现。审美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核心。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出现于20世纪后半期,主要指由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中发展起来的产业。由于第三产业的涵盖面广,各国和地区对于其内部各行业有不同的划分。如日本政府的“经济白皮书”把第三产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源供应服务,包括电力业、煤气业;第二类是对企业的服务,包括运输业、通信业、批发商业、不动产业;第三类是对生活的服务,包括零售商业、服务行业。中国大陆在199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并且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日益明显,也提出了对第三产业的再划分,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邮电、商业、物资供销、仓储和对外贸易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房地产业;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广播电视、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军警等。

第三产业还可以从服务的对象即消费者出发划分,将其分为满足人生的理需要、智力需要和情感需要的三大类,如医疗卫生、保险、交通运输等行业属于第一类,教育、信息业属于第二类,旅游,广播电视、娱乐业则属于第三类。有的行业既可以属于第一类,也可以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如饮食业、零售百货商业等,如讲究烹饪的美食业、快餐业,购物环境高雅的百货零售业等,都可以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提升到心理、情感需求的层次。以文化内涵来满足消费者智力、情感需求的服务产业,就是文化产业。日本是较早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国家,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饭盛信男提出,文化产业主要是指“消费服务+个人服务”的行业,具体指旅游业、游戏娱乐业、各类商品零售、批发业、广告业及闲暇产业等。

凡能满足消费者审美需要特别是精神性的审美需要的产业,就是审美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旅游产业、美容产业、电影电视产业、广告产业、时装产业、休闲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工艺美术品产业等。这些产业都以生产或提供审美产品和审美文化符号作为自己的主要产品。

旅游产业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行业,以及世界各国的“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没有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服务,想欣赏大自然的瑰宝,诸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非洲南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的“声若雷鸣的雨雾”——维多利亚瀑布、英国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美国“迷人的深渊”——大峡谷、澳大利亚乌卢鲁国家公园中的艾尔斯山与奥加尔山、越南的“海上桂林”——下龙湾、中国的“天下第一水”——九寨沟的美景,或想观赏人类创造的奇迹,诸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埃及的孟菲斯及其墓地和金字塔、智利复活节岛上巨大的石雕人像、希腊的雅典卫城、法国的凡尔赛宫、柬埔寨的吴哥古迹、中国的故宫和长城等,都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旅游产业成为热门产业,是现代人的精神层面的审美需要上升到新高度的反映。

在消费审美化的前提下,以审美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审美文化产业已在事实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一,审美文化产业顺应了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大量吸收劳动力和资金,如这个产业的各行业并不特别需要体力,这意味着大量的女性可以在接近平等的条件下和男性竞争。其二,这个产业最能直接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因为从手工业社会转向大规模工业生产后,工作“非个人”化了,工人与自己的工作逐渐疏远,但随着服务业的出现,这种倾向开始逆转,这类工作由于直接面对消费者,因而使从业人员与自己的工作密切相关,是高度个人化的工作。消费对象的反映会很快反馈给工作人员,他们会从各种满意的反映中获得自豪和愉悦,为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其三,可以用审美的力量推动科学的进步,为科学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审美文化氛围,提供蓬勃向上的精神动力。其四,重视发展技术中的审美因素,可以大大提高审美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带来人类生活方式全新的审美革命。目前,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的融合正在形成一股国际性的潮流。

三、“审美经济”的形成与美学的作为

“审美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消费的审美化和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来看,“审美经济”的提法是有其合理性的,事实上,审美经济也正在形成之中。

“审美”一词源自于西文“Aesthetic”,其希腊文的词根含义为“感觉”、“感兴趣”、“感性的”等意。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用这个词为他所著的论述感性认识(指依赖于感觉、想象的文学艺术或“自由艺术”)的专著命名,创立了美学学科。在此,不从理论上去作烦琐的论证,但可以看出“审美”与感觉、兴趣、文学、艺术等的密切联系。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与人类主要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中的科学认识活动、宗教信仰活动,以及社会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活动等都不相同的活动。从现象上看,它具有超功利性、主体性和感性特征。从本质上看,审美活动出自于人的内在需要,与欲望、兴趣等感性生命的要求相联系,是为达到需要的满足而进行的活动,因而它是人类的一种价值活动,体现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把审美活动的现象与本质联系起来看,审美活动虽然是一种价值活动,但它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价值,其出发点也不是人的实用需要,因此可以超越物质功利性的束缚,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审美活动中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使主体超越外部力量的各种局限,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审美活动体现、满足着感性生命的要求,使主体不仅有高度发展的理性,也有着感性的丰富性和生活的热情,因此,审美活动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

“审美经济”可以理解为由人的审美活动的展开所产生的经济活动与经济效应。如“奥运经济”的提出为理解审美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奥运会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希腊城邦,其原初宗旨是在战争年代里出现的“和平休战日”。在这一和平的日子里,人们放下武器,来到运动场,甚至交战的双方也会同时参加运动会。因此,最初的奥运会所表达的是人们渴望和平的心愿,而在运动场上的各种运动也就有了游戏的意味。在这里,人们只是比试着自己所具有的体能与技艺,追求着快乐与有趣。而“奥运”与“经济”结缘则是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的。从这一届奥运会起,人们意识到奥运会可以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从而获得正面的经济效应。此后,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充分利用这一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动本地经济规模取得大幅度提高,各种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举办国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对外经济交往更加活跃,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奥运经济”一词也由此而生,是指由奥运会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与经济效应。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后奥运时期经济”问题被提出并得到重视,这是“奥运经济”的深化与发展。“奥运经济”概念的使用与被承认,表明“审美经济”的提法是具有合理性的。从“奥运经济”来看“审美经济”,就会发现,它们都是现代人的一种消费需求的表征,这种消费市场所要求的消费品的很大一部分不仅包含体育,还包含休闲、娱乐、旅游、文学、艺术甚至是游戏。

审美与经济联姻,是现代消费审美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审美文化产业崛起的前提。然而,审美与经济的联姻也带来了不少疑问,因为审美活动一直被认为是超功利的活动,超功利的活动何以进入创造功利的行列?是否一旦与经济或功利相联系,审美就不再纯洁并贬值了呢?试举以下两例进行分析。

一是1990年代初期,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作出向每位凭吊者收费一元的规定,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反对者居多,赞同者有之。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烈士陵园作为追悼、纪念革命烈士的场所,收费是一种亵渎,是不应该的。而维护陵园所需的费用应纳入社会公共福利,由国家财政支出。这其实涉及了一个如何看待精神性的文化消费的问题。到烈士陵园凭吊、参观,可以感受一种悲壮的情感,接受精神的洗礼,是一种非实物形态的、精神性的消费。这种消费与听音乐会、看电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可以赢利、收费,前者为什么不行呢?1970年代中期,英国国会曾就是否应该通过该国纪念性场馆收费的法案,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舆论大争论,争论的结果是不但顺利通过了该法案,而且参观者也并未因收费而减少,场馆的设施因有了收费而得到更新和改善。这里涉及的审美活动创造功利和效益与审美活动自身的超功利性其实并不矛盾,审美活动的超功利性是指超越物质功利性,即这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满足的是人的精神性的审美需要。而人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时,则要有相应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产品,提供或生产这样的对象和产品是有成本的,也是需要赢利的,是由审美文化产业来完成的。如烈士陵园等纪念性场馆,如果不纳入文化产业范畴,仅靠国家的有限财政扶持,结果必然会使场馆设施日渐耗损,精神性产品的再生产难以为继。

二是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看法。在1990年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中国经济起飞地区人们的“口头禅”。而且不久文化就从配角走上了主角的位置,成为“文化搭台,文化唱戏”。当然,这“唱戏”的文化仍然是能创造经济效益的。如山东潍坊的经济起飞,是靠“风筝节”等地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弘扬而启动的。人们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看法同样褒贬不一,而且贬多于褒。其理由无非是觉得文化不应该与经济为伍,更不应该服务于经济认为这样做是文化的悲哀与堕落。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人确实看到了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初鱼龙混杂的状况,例如借文化之名,把一些已经扬弃的文化糟粕重新拾起来,宣扬封建迷信,打“鬼”的主意,这的确是一种文明倒退行为悲哀,是需要制止的。但从整体的社会需要来看,文化与经济联姻是必然的,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否则,高雅文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文化的“塔尖”上,永远只能为少数人服务或被少数人利用。当然,文化是有“精华”与“糟粕”之分的,所以,各类审美文化产业须明确文化与经济联姻的长远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为了帮助人超越动物性和凡俗性,这样文化产业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

从消费的审美化到审美经济的形成,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美学问题。这一方面表明,时代与社会需要美学,显现出美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巨大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给美学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美学能否回应社会的呼唤,能否在经济领域中真正有所作为?

回顾新中国美学建立六十年来的历程,从当代中国美学初建时定向与定型过程的回顾中可以发现,定向对于一个学科建设尤为重要。当时,中国美学的定向是由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所决定的,以美的本质问题为中心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可以说,美学研究有为意识形态服务的目的。因此在20世纪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出现,也带动出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中国美学的转向,出现了面向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消费多元化语境下的美学多元化的局面。那么,现在的转向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即由谁或由什么来为美学的转向定向,美学向哪个方向发展,才是合理的和科学的?

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美学多元化的局面中,已经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绝非来自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是来自于当代中国美学自身的学术性、逻辑性和生命力,因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学科发展、学科定向均已脱离美学所不应附着的过强的政治性和对单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依附,其内容和形态都在发生较大的转变。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当代中国美学体系已经融入了与现代文明历史走向相一致的现代文明价值学和人学的内容,并在不断地吸收新的思维方式。这是真正属于中国美学发展路程的开始,换句话说,中国美学开始解决自己应该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对于人类为什么会有审美活动,如何解释审美过程、审美现象等方面的研究,是符合美学的学科本性的。这样建立起来的中国美学学科具有普适性与强大的理论力量。可以说,中国美学的定向首先应该是学科本身为自己的定向,中国美学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美学是能回应社会的呼唤的。

中国美学要真正在经济领域中有所作为,还需要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美学研究必须具体化。比如,对审美需要的层次性研究,从感性生命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出发研究对象的形式——造型、色彩、材质等,对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的研究——具体的时代、地域、经济、政治、年龄、职业、性别等,以及企业的审美文化研究等,都是美学研究的具体化对象。中国美学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将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总之,人的审美需要作为人的本质需求所在,无处不在。所以,美学研究的视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艺术和理论层面,而应走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原载《河北学刊》20103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