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分支学科>>美学

【曹晖】中国美育现代性问题与反思

中国美育现代性研究是在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学人对美育的本质、概念、合法性、实施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出路所进行的研究。它是中国美学现代性研究在教育上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对近10年中国美育现代性① 研究有关资料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以期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脉络和前进趋势。

一、10年来中国美育现代性研究的描述

10年来(19982007),我国关于美育现代性问题研究以较为复杂而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它既包括现代性视域下的美育性质和合法性的形而上研究,也包括在各门学科中美育的渗透和实施等操作性较强的问题研究。此外,近年来对美学现代性的研究中,美育被作为子问题也略有涉及。同时,教育的现代化问题、国家近年来美育政策方针变化等问题都是美育现代研究的主要内容。但这些研究成果并不完全被明晰地冠以“美育现代性”字眼,虽然它们是对近10年现代生活状况下美育问题的思考、提问、看法和解答。这事实上为美育现代性问题的梳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为美育的现代性研究与非现代性研究划界、如何做到资料的翔实可靠等都是本文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的观点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归纳分析:第一,通过具体名称进行检索,如输入“美育现代性”或“美育+现代性”进行撒网筛查。第二,对10年来美育的著作和文章进行整体检索,并对结果分类,对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

首先,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源进行了数据采集,以期掌握10年来关于美育和美育现代性的出版情况;同时,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10年来的有关论文和报纸文献进行了梳理。此外,网上数据搜索也是本论文研究采用的辅助方法。结果如下:

著作类:中国图书馆19982007年检索“美育”,得到301种图书(含学位论文)。下表是近10年来美育现代性和其他美育问题研究的比例关系。

10年来美育现代性和其他美育问题研究的比例关系种类   

 A     B     C    D    E    F    G

数量   115     53    9    5    72    25   22

比例   38%    18%   3%   1%   23%   8%   7

 

 

注:A、美育原理、意义和基本问题研究;B、美育具体实施研究;C、美育史研究;D、美育心理学研究;E、各部门和学科美育研究;F、美育和素质教育研究;G、美育现代性研究。

 

10年美育现代性研究的比例关系效果图

纵观上述资料,其中有关A(美育的原理、意义和基本问题研究)的文献最多,占全部资料的38%,这类文献对美育的原理、合法性、可能性、意义等基本问题给予了阐释和作了具体的研究,如仇春霖主编《大学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王旭晓《美育探微》(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张法《美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方珊《新世纪美育》(河北少儿出版社2003)等。有关E(各部门和学科美育研究)的文献次之,占23%。这类文献贯彻美学和艺术教育对各具体学科和门类的渗透作用,将美学原理和学科教育、审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以美育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资华筠《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杨斌《语文美育叙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王旭晓《造化钟神秀:景观美》(河北少儿出版社2003)、牛宏宝《形与色的魔幻:绘画美》(河北少儿出版社2003)、方珊《技与艺的魅力:设计美》(河北少儿出版社2003)、王志敏《声音与光影的世界:影视美》(河北少儿出版社2003)等。而有关D(美育心理学研究)的文献最少,仅占1%,其中包括李天道《美育与美育心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蔡正非《美育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彭华生、翟启明《语文美育心理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等;有关G(美育现代性问题)的著作和学位论文占全部资料的7%,这些专著和论文直面现代性问题,对中国美育现代性的历程、现状和意义都给予了相应的研究,提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其中包括5篇博士论文,如岳友熙《现代性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2004)、杜卫《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现代性研究》(2002)、于文杰:《中国美育现代性研究》(1999)等;17本专著,如刘彦顺《走向现代形态美育学的建构》(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于文杰《通往德性之路:中国美育的现代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曾繁仁《现代美育理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走向21世纪审美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黄良《现代美育范畴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等。其他有关BCF类文献在这里不做一一阐述。

除专著和学位论文,10年来学人对美育现代性的研究也以文章形式在期刊和报纸上出现,但与庞大的美育论文相比,美育现代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进入中国知网(CNKI)输入“美育”,年代=19982007,结果为8100条,而输入“美育+现代性”,年代=19982007,共有120条结果,仅占全部美育文章的1.5%。

论文梳理得知,10年来中国美育的现代性研究表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

1.美育从伦理教化范畴向感性教育范畴的转化

中国传统美育注重对人格的伦理教化,注意进行以伦理道德为内核的美育陶冶,美育往往被纳入道德和伦理教化的范畴。现代美育学人强调个性情感的创造性表现,倡导美育在开发个体的感性能力、激发生命活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注重个体的审美发展(感性发展),促进感性的提升。

王旭晓在《感性、理性、审美与人的完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中提出审美活动的特征和人的完善之间的关系,指出美育是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杜卫在《感性教育:美育的现代性命题》(《浙江学刊》1999.06)中指出,美育作为在现代性进程被提出的命题,其现代性意义是感性教育,这个“感性”是贯通了肉体和精神的个体性概念。在其文章《论中国美育研究的当代问题》(《文艺评论》2004.06)中指出了中国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面临的发展感性、个性和创造性等问题。

2.美育的人本性和人的生存问题的结合

针对理性沙文主义导致的工具理性的不断膨胀和精神世界的日益焦虑,美育成为人文精神的疗治和补缺。如曾繁仁在《西方现代美育转向与21世纪中国美育发展》(《学术月刊》2002.05)中提出我国美学研究需要适应时代,尽快走出脱离现实的抽象思辨窠臼,实现必要的“美育转向”,将美育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前沿课题加以研究和突破。滕守尧在《论生态式艺术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05)中提出“生态式教育”的理论,指出:“生态式教育”是超越灌输式教育和园丁式教育的新兴教育理念,它使得人们由仅仅重视艺术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存在。

3.美育立法和制度的建设

新时期美育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对美育的重视和支持,美育政策的相继出台是美育得以真正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学人欣喜于美育政策的变化对新时期审美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既是历史性的,也是时代性、现代性的。

19492007年间,新中国的美育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在表述方式上经历了“隐性的表述、明确的说明以及明确的表述等不同表述方式”[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国家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局限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美育的作用,肯定了美育的价值和功能。1999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得到了强调。该《决定》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毫无疑问,这预示了中国美育春天的到来,它一方面确立了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将美育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同时,国家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美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2年,十六大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007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工作计划中提出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07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其中在艺术教育方面提出了五点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广泛开展艺术活动、加强体育艺术建设、加大艺术教师培训力度。

同年,中国成立了首个“美育专项基金”,以对国人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全民的审美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以上美育政策的调整反映在学人的研究中,如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北京大学学报》1999.02)、郭声健《从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看美育地位的稳步提高》(《中国音乐教育》1999.05)、修海林《美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存在及其理论表述》(《高校理论论坛》2002.07)、周玉清《从十六大方针看高校美育》(《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和程琳杰《关于我国教育方针中增设美育之立法建议》(《教育探索》2006.06)等。

4.美育对各门学科的渗透加强

除了对美育方针政策的研究,美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和渗透以及美育的具体实施问题也为学人所关注。如《美育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论音乐美育功能的发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美育实施》《谈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育》《浅谈美育课程的艺术设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美育实施》等。这类文献力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作者对美育实施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有较深体验,是探讨现代美育真正走向课堂、走向大众的必备参考。

5.“返本开新”式的研究

此类文献以“返本开新”式的研究,表现为对前人有关现代性思想的重新挖掘和阐释,如对席勒、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等学者的思想研究。借鉴前人美学和美育理论,并结合今天社会文化的新变化来探讨中国美育现代性的内涵和实质。这对美育应对全球化挑战和美育学科的建设都起到积极和有益的作用。如杨平:《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现代性》(《美与时代》2002.12)、杜卫:《美育: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创建——重读席勒《美育书简》》(《文艺研究》2001.06)、程镇海:《试析蔡元培美育观的现代性实践品格》(《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王东:《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江海学刊》2006.06)、潘立勇:《儒家传统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7.01)等。

二、现代性视域下的美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10年来我国美育现代性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薄弱之处:

1.美育现代性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与大量的美育文献和美学现代性文献相比,现代性视域下的美育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有关美育心理学、美育方法论问题的研究较为欠缺。同时,现存文献中,老调重弹、创新性不足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然,许多学人为美育现代性研究做出了贡献,或旗帜鲜明、或振臂高呼,如曾繁仁、滕守尧、王旭晓、杜卫、杨平等,这些学人多对美学有深厚的造诣,对美学的性质、原理等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对与美学联系相当紧密的美育的认识和研究也颇为深刻,对美育在当代中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都有明确的把握,对美育的出路、前途和可能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如美育的生态化转向问题,感性教育问题等,同时,文中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美育使命感。这些是美育现代性研究的根基所在。

2.美育研究的规范性问题

美育作为美学和艺术在教育中的延伸和发展,是否有研究的边缘和界限。不可否认,美育作为交叉学科,它与心理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脑科学等多学科息息相关。同时,学人也难以用科学哲学家波普对科学和非科学“证伪”的方法来厘清美育与非美育的界限。但不可规避的是,“美育”概念现已被无限制的延伸和扩展,这必将对美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带来弊端。如泛美育化问题。在对美育现代性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审美泛化问题同样体现在美育的研究中。泛美育化表现为任何事物都可以与美和美育联系起来,同时,美育往往被当作“素质教育”的修饰词,这些使得美育的概念如同一只永远盛不满的大口袋,在不断膨胀中消解着自身的含义。同时,美育概念和艺术教育的概念也往往相互混淆。王旭晓和徐碧辉都曾撰文认为,目前美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把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有以艺术教育取代美育的倾向,同时这种状况已成为美育发展的瓶颈。事实上,美育和艺术教育在施教手段、受教者的受教方式、受教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3.对美育的贯彻和实施方法研究不足

曾繁仁曾撰文指出:“美育作为交叉学科应立足于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吸收当代心理学、社会学、教育评价体系与脑科学的种种方法和成果,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当代美育研究方法”[2]。美育的理论终将贯彻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达到美育的目的。目前看来,现代美育实施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这表现为:美育内容和形式的滞后性、美育和智育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美育课程设置的缺乏合理性以及美育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等问题。如何针对以下问题对美育的实施和贯彻做进一步的探讨应是美育学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1)美育内容和形式的滞后性

现代美育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如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失衡,高等教育中大学精神的失落与日渐增强的实用主义知识观等,而美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的滞后性使得其无力与这些干扰因素相抗衡。因此,美育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严重影响到美育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2)美育和智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

由于目前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普遍形成了“智育”教育高于“美育”的观念。“智育”教育不仅和升学率紧密相关,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在学校和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上。与此相比,美育则形同虚设,难以真正得到人们的重视,使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窘迫。

3)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

有学者指出,目前高校美育教材,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偏于说教。美育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和合理,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实效性。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中,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美育的质量。

4)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尽管国家对美育的重视日益提高,美育立法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事实上,高校美育的开展还是缺乏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美育学科的合法性需要取得体制内的认同。

以上所列不足之处,也是未来美育发展应突破的瓶颈,审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是美育在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的任务所在。

三、美育的可能出路和前景建构

美育的出路和前景建构是美育现代性问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学人们讨论的热点。这关乎中国美育的存在和命运。事实上,经过10年的研究,学者们对此已达成基本共识,即立足于现代文化情境和当代人性发展,将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现实中人的精神处境联系起来,突出美育的现代内涵,将美育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对人文精神的补缺的重要途径,建立以培养人的“审美力”和建构完整的人性、感性为旨归的美育。

故此,学人们提出人生论美育、生态美育、感性美育等。主张回归生存论美学和生命美学,将美学、美育和人的生存结合起来,将美学中的“人生艺术化”和“生存状态诗意化”思想与美育思想相融合,培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和自然,特别是人自身的人,从而突破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对美育的影响[3]。实际上,美育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发展感性、个性和创造性是—个突出问题,这关系到美育研究如何应对大众文化以及全球化挑战。学者指出,美育作为在现代性进程中被提出的命题,其现代性意义是感性教育,这个“感性”是贯通了肉体和精神的个体性概念[4],审美教育应诉诸人的整个感性生命存在[5]

“生态美育”“生态式教育”也是现代性视野下美育的可行方向。“生态美育”渗透着生态学和传统的和谐思想,可使人类摆脱片面的“理性化”倾向,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增强和提高人对环境的建构能力的同时创造出一种更美好的环境。它通过审美和艺术的途径,唤醒人类对自然的亲和力,唤醒人们对于美的事物和环境的向往,消解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对人性造成的扭曲和精神的窒闷,从而有效地救治现代人的“精神危机”[6]和中国教育体制中美育的“人的危机”。此外,学者提出,“生态式教育”力图超越灌输式教育和园丁式教育,这种教育是既符合人类深层无意识二元对话的生态模式,又符合整个自然的二元对话模式的教育。其主旨是通过二元之间的联系和对话(而不是对立),促成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现代美育的主题应为促进个体感性发展、激发创造能力、提升情感境界和达成精神愉悦,最终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美育的旨归和方向。而无论是人生论美育、生态美育抑或感性美育的提出,都渗透着中国美育学人对美育现状的忧思,同时也体现出对美育未来走向的自觉担当。

综上所述,10年来现代性视域下中国美育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基础理论建构到美育的实践操作等都有较为深入的考察,尽管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但学人对美育的可能性、前景、出路等抱有应有的信心,提出了可行性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国美育前进的方向。新时期的美育将为美育工作者和美育学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研究将不断涌现,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这里的“美育现代性”是指书名和内容直接与现代性相关,因此将其单列出来。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美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存在及其理论表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2(7):60.
[2]曾繁仁.现代性视野中的美育学科建设[M]//转型期的中国美学——曾繁仁美学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03.
[3]曾繁仁.西方现代美育转向与21世纪中国美育发展[J].学术月刊,2002(5):8.
[4]杜卫.感性教育:美育的现代性命题[J].浙江学刊,1999(6):101.
[5]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M]//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68.
[6]彭修银,臧红秀.当代艺术教育的生态美育走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39.

(原载《河北大学学报》20092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