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龙恒勇】“以德为先”的哲学解读

胡锦涛在2009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任用人原则。这一重要讲话和要求,明确指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

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相区别而又相联系的客观存在,两者区别和联系的中介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形态、水平、层次、方式和目的也呈现出丰富性和高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践中,无论是个体层面,还是群体层面,都离不开管理者和管理机构发挥服务、组织、引导和管理等功能。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干部素质,规范干部队伍建设。它也可以是对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提高社会主义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最基本的内核。不同于以往旧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对象化的物质性活动,所以实践集客观性和能动性于一体。社会主义实践也不例外。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目标客体之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素质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为社会主义实践规定了价值标准,进而为社会主义实践的目的、方式和结果作了规定和规范,这就摈弃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错误观点和做法,使社会主义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突破了以往社会形态的局限。中国目前处于矛盾多发的转型期,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培养道德素质非常重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使精神生活充实,GDP的增长率不能代替幸福指数,必须积极主动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消除了异化现象,其根源就是消除了异化劳动和劳动异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和劳动异化为逻辑起点,全面揭露和批判了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异化问题,将异化归结为抑制人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的异己力量,并且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异化问题必须立足于社会生产方式加以系统考察,从中寻求其产生根源和消除路径。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异化只是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终将消亡。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既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去巩固和发展,也为培养这些人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提高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方面文明的规定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贯穿于这四位一体的文明建设中。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焦点之一就是妥善处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正确处理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素质水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主观条件。所以,德才兼备不仅仅是对干部的要求,也是普通公民自我素质提升的努力方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然产生“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高级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德才兼备既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促进他人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实践证明,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追求对于提高才干具有自我激励作用。这是因为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之所以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挥反作用是因为它自身触及到文化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必然而且能够渗透到知识和思维活动的诸要素中,对其产生激励、规范、感悟等作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和选拔要求,不仅可以提升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更好地彰显其主观能动性,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可以成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的助推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密切干群关系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如何激发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问题干部”主要表现为道德缺失,群众对“问题干部”所提的意见也主要集中于道德缺失的问题。避免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避免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要求。对此,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地位观。江泽民曾经指出:“领导同群众之间发生了矛盾,领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在领导。”所以,越是长期执政,越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越是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就越要对干部从严要求、从严选用,避免其品德操守缺失而出现问题。通过举报制、问责制、追究制和畅通沟通平台等措施,完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机制,可以增强干部密切干群关系的主动性:倾听民意、了解民情、爱惜民力、集中民智,促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实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干部要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德才兼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清醒地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干群的鱼水相依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此,要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运行体系

社会主义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社会形态。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社会主义社会运行体系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联系广泛。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子系统的内部运动及其之间的运动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宏观运行体系,道德、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力和保障力则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微观运行体系。前者为后者规定了空间和范围,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协调德才关系,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完善社会主义运行体系:一是强化道德标准的地位和硬性约束力。任何重才轻德、以德蔽才、削弱道德约束力的言行都是与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趋势相悖的。二是拓展主体素质信息收集渠道,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维系正确的价值观。当前中国的物流和信息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运转。其中,关于主体素质的信息质量对于评价效果乃至实践的方案、过程、效率和结果至关重要。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素质评价机制应加大改革力度,拓宽个人素质信息的收集渠道,完善其收集、筛选、整理、传递、反馈、共享等重要环节,确保其相关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提供客观公正的主体素质评价提供完善的机制。三是提升群众的话语权和监督力,有利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主体的德才素质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要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畅通沟通平台,扩大群众知情权,提升群众的话语权,使其监督作用落实到位。四是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形成健全的人格。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揭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性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对实践主体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探索真理、发现事物的规律,又要充分利用事物的属性和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主体的合理需要。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实践主体必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健全人格。科学精神侧重求真、求实,而人文精神侧重求善、求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社会主义实践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这决定了人们应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有机层面上实现自觉意识和自觉实践。五是妥善化解矛盾,将改革、发展和稳定有机统一起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归根结底,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良好素质能够使实践主体正确摆正权利和义务、自律和他律、局部与全局的位置和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社会运行体系的完善。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有丰富的哲学意涵和现实意义。德,体现的是文明程度和人文精神;才,体现的是智能水平和科学精神。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方向,大力培养新型干部队伍,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条件。(作者单位:贵州省中共黔南州委党校)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9页。

 

(来源:《人民论坛》。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