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华】历史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随着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切实重视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孕育与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最初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论著中,从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文化的内涵、本质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论述。一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②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马克思说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③ 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意识性的、文化性的活动,因为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具有意识性因而无不具有文化的属性。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甚至认为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就曾提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④,他把艺术、科学等文化因素都包括在精神生产力中。第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上层建筑,不仅不可缺少,并且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结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⑤ 这就既着力阐述了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肯定了精神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由于唯物史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认识和阐发也就必然发轫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虽然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还不够系统,但却足以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萌发的重要标志。

列宁在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理论的建构和文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

1)列宁指明了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提高全体劳动人民和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完成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⑥。在谈到俄国农村的合作化问题时,列宁特别重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他说:“完全合作化这一条件本身就包含有农民(正是人数众多的农民)的文化水平的问题,就是说,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⑦ 列宁还认为,在完成了政治变革、社会变革后,就要把重心转到文化变革上来,“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⑧

2)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的概念,从科学方法论上深刻阐述了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的光辉论断。文化具有传承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对这种文化进行改造,批判地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任务。“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的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⑨

3)列宁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对俄国国情进行清醒分析和对文化建设性质进行深刻认识的前提下,列宁指出,虽然苏维埃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上的革命,但在革命取得胜利以前的俄国,人民群众被剥夺了受教育、获得知识的权利,所受剥削压迫之深在欧洲是最深重的,因而,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俄国的文明程度还够不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文化革命,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但是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粹文化方面(因为我们是文盲)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有文化的人,就要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说来,都是异常困难的”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可能像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的完成那样迅速,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从问题的性质看,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应该使自己适应这个较长的时期,据此规划我们的工作,发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11

从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文化理论,到列宁依据俄国社会主义实践进一步阐发了文化理论,应当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已经初步而又稳固地创立起来。

二、完善与成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断推进到新阶段,逐步形成了完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全面阐发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确地把社会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把文化作为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独立领域,并在洞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的基础上,清晰地阐发了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毛泽东把文化界定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12 第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两个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的概念,并揭示了其丰富内涵。“由于现时的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部分,是它的一个伟大的同盟军;这种一部分,虽则包含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因素,但是就整个国民文化来说,还不是完全以社会主义文化的资格去参加,而是以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资格去参加的。”(13 在强调文化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具有的重大影响和反作用的基础上,毛泽东把文化发展纳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规划和目标: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将出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国家;在我们建设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还要有新文化。第三,指明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吸收中外文化精华,中国文化必须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毛泽东明确指出,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在吸收过程中,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而要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同时,中国文化应该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换言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成为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伟大方针;阐发了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以及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等许多重要观点。这些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大力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中,主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从1978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和任务。1980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14 1982年,党的十二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了系统总结和论述,明确提出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并深刻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从而建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框架。第二,从1982年到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1982年,新通过的宪法充实了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1985年,中共中央又相继出台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该决议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基本内容、根本要求等,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形成。第三,从十二届六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之一。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两条统一的主线,一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一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第一,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而言,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第二,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而言,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从许多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阐述了文化创新的意义;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方略;提出先进文化、健康有益文化、消极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四种文化的区别;强调要坚持弘扬和培育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等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近几年,党中央陆续提出了要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树立新的科学文化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又深刻揭示和阐述了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和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号召。这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科学范畴

从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集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科学的文化理论体系。为了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体系,必须对其内涵进行系统的学理化梳理,从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结构,并进一步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范畴。

1. 切实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结构

马克思曾讲过,他的经济学体系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方式而逐步展开的。这种理论建构的一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建构模式。对于这种建构方法,我们可以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来进一步加以解析。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看,理论系统的功能与理论系统的结构是相对应的:特定的理论功能要求特定的理论结构相适应;特定的理论结构又必然具备特定的理论功能;相对而言,理论结构是基础,而理论功能则是能动的推动力量;正是为了具备特定的理论功能才决定必须建立特定的理论结构,因此,理论体系的生命和作用归根结底要表现在其理论功能上。从理论功能上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就是关于社会文化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说,是指导我们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思想武装,它具有解释文化规律和指导文化实践的理论功能,因而具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特征。所以,从理论的抽象走向实践的具体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和实践功能要求它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结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理论的科学范畴,二是这些基本范畴之间的有机联系,由此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严密体系。所以,我们要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体系,必须遵循其内在逻辑充分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科学范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推进过程,表现为基本范畴的逐步展开,这就是:文化存在——文化关系——文化发展——文化建设。

2. 文化的本质与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对文化本质的认识建立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活动——劳动的“对象化”和“外化”。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15 人类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在劳动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6)。在这里,马克思给文化的本质和存在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与其他文化流派划清了界限。

与关于文化本质的理论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在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上来使用和进一步区分文化的含义。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一部人类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主要是指知识、科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文化成果。马克思把文化与知识相并列:“谈到德国工人总的文化、知识水平或者他们的接受文化、知识的能力,那我就提醒读者注意魏特林的天才著作,不管这些著作在论述的技巧方面如何不如蒲鲁东,但在理论方面却胜过他。”(17 恩格斯指出:“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18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但从把握和变革社会的需要出发,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文化时主要是指狭义上的文化。

3.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特性,文化的特性进一步展现了文化的存在和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说,文化具有创造性、自由性、主体性、历史性等特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这些普遍特性,尤其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突出阐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生产力性和软实力性、民族性以及相对独立性。

1)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第一,在阶级社会里,一般说来文化为特定的阶级所生产、分配、占有和消费,这就决定了许多文化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文化领域中也占据统治地位。第二,许多文化直接构成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19 这表明,宗教、艺术、哲学、政治和法律思想直接就是意识形态。第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也决定了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文化是作为外部的文化环境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对抗的,在过去的文化中,无产阶级是站在一边的,资本主义只把文化给了少数人,因而,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要进行文化革命。

2)文化的生产力性和软实力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三种生产的概念,认为广义的生产系统应该包括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精神生产。列宁提出了“文化的发展是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并具有共同基础”的论断,在科学分析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经济水平”这一术语,并拟定了达到“文化——经济水平”的宏伟纲要。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现出来。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随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民族凝聚力、文化生产力等软实力因素在综合国力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适时地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 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文化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文化的民族性。马克思晚年通过对大量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分析,探讨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一方面,他科学预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扩张必然带来的世界文化的普遍交往和融合;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伴随着世界文化交融的深入和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也会迅速成长和成熟起来,世界的文学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21 而形成,因而,不应以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作为惟一标准,去认识和衡量世界文化和其他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规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不仅是科学的、大众的而且应是民族的,它既要同一切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互相吸收,共同发展,形成世界的新文化;同时它也要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多次强调指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以我为主,赋予其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为世界文化作出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4)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虽然受到物质基础和经济生活的制约,但是它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的独立表现和形态,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规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22 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2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虽然需要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社会物质条件和根本动力,但是它一经产生,又可以对物质文明产生强大的反作用,能够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社会规范。

4. 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经济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结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24 列宁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建成社会主义。他指出:“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是保证整个苏维埃建设获得成功所异常必需的。总之,……要使工业电气化,更要发展文化。”(25 政治上的统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发展文化的条件,保证了人民的话语权,但要使劳动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现实地参与社会事务的领导,又必须以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为前提。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就深入阐述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建设民族的、大众的和科学的先进文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阐述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6

5. 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仅深刻阐述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然逻辑趋向。

1)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新兴的文化必须从已有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了应当如何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分开来。”(27 这些论述都奠定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论原则。

2)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文化的多样性、交融性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每一种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都需要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从而完善和发展自身。毛泽东明确指出,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在吸收过程中,决不能生吞活剥,而要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做到洋为中用。

3)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进步的源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8 这进一步显示了我们党对文化创新的倍加重视和更为深刻的把握。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始终有力地保证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构建和谐文化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不仅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主要目标、根本任务、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措施,而且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指导中国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在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性和伟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迄今为止我们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很不系统,文化理论研究的状况与文化建设的实践需要还很不适应。因此,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极其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建设。第一,深入挖掘整理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进行专人和专题研究,特别是要重视弥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第二,要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具体内容、基本特点、理论贡献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尤其要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作为研究的重点切实抓好。第三,要在深入研究经典作家文化思想和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学理化构建,形成系统化、学科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专著和教科书。第四,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又好又快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在当前,我们要特别加强对党的十七大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的研究,迅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从当今时代全球发展的新特点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新的阐述和发展。第一,从时代特点、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综合国力竞争以及人民的热切愿望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这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热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29 第三,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这主要有:“(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历史必将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30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力推进文化创造,使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新贡献。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07102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⑥《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⑦《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73页。
⑧《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74页。
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2页。
⑩《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11)《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201页。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20)《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25)《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45页。
26)《人民日报》,20071025
2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28)《人民日报》,20071025
29)《人民日报》,20071025
30)《人民日报》,20071025

(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