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国有】文化哲学的问题域限

文化哲学问题域限的晦暗不明是目前影响文化哲学学科定位和理论深化的重要原因:人们无法把文化哲学区别于其他的部门哲学,也无法把文化哲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研究,似乎有关文化的研究就是文化哲学研究,有关人的哲学都是文化哲学,人们在纷乱的文化哲学问题视域下,无法进行有效的对话,这不仅影响到了文化哲学的学科合法性,而且影响了文化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文化:文化哲学的问题所指

文化哲学首先是关于文化的哲学。因此,“什么是文化”便构成了文化哲学的对象性前提。目前,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和理解存在三种主要趋向:一是在与自然对立的意义上,把文化等同于文明,泛指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所有成果。这种理解看到了文化的超自然性,然而却割裂了文化与自然的内在关联,使文化失去了自然基础,从而贬损人作为文化存在的自然性。二是在与物质文明相对立的意义上,把文化等同于意识形态,泛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文化的意识形态化理解意味着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疏离,意味着文化与人的进一步疏离,使人的自然的丰富性游离于文化之外。三是从人的对象化活动出发,把文化理解为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理解以文化人类学家柯亨、哈里斯为代表。这种理解建立了文化与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总体的、本质的关联,克服了文化与自然和人的自然性的疏离,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更加合理地理解和阐释文化概念的视野。

以对文化的第三种理解为基础,文化就是指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凝结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人的对象化活动包含三个重要层面:一是人指向自然的生产、消费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消费活动和人口的生产、消费活动;二是人指向人的交往活动,即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活动;三是人指向思想的思维活动,包括常识、科学、宗教、艺术和哲学思维活动。文化,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就是蕴含在生产、消费、交往和思维活动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统一体。

在文化哲学的诸研究对象中,具有最高层次、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作为思维方式的文化,因为人的思维方式蕴含在生产、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之中,既是生产、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升华,又是生产、消费和交往方式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生产、消费和交往方式。因此,文化哲学的核心,即把常识、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作为文化的重要层面进行哲学研究和追问,文化哲学涵盖常识哲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和元哲学的研究。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哲学研究,保证了文化哲学作为文化哲学的合法性,这使文化哲学区别于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以及其他诸如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哲学、历史哲学等部门哲学。

二、哲学:文化哲学的提问方式

文化哲学是对文化做哲学研究,这意味着,当面对文化问题的时候,文化哲学的提问方式必须是哲学的提问方式。无论文化哲学是一种哲学形态,还是一种哲学范式,文化哲学必须首先保证其提问方式的哲学性。哲学的提问方式取决于对哲学的不同理解,目前在文化哲学研究中存在几种不同的哲学观,这决定了人们以不同的提问方式面对文化问题。一是在常识的意义上理解哲学,把哲学看成是以日常经验为基础,以生活习惯为依托的生活常识。以此为基础,文化哲学就是试图透过对文化现象的经验描述和分析,获得可以共享的文化常识。这种哲学观以对哲学的常识化理解为基础,抹杀了哲学的个体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等非常识性特征,把文化哲学研究等同于文化学研究。二是在科学的意义上理解哲学,把哲学看成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和内在本质的探求。以此为基础,文化哲学就是通过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形成关于文化的本质性的科学解释框架和知识体系。这种哲学观超越了文化研究的经验性,但没有意识到文化问题的历史性和个体性以及哲学的非知识性,把文化哲学研究等同于文化科学研究。三是在伦理学和宗教学的意义上理解哲学,把哲学看成是对人类价值的终极关怀。以此为基础,文化哲学就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对文化价值的系统研究。这种文化哲学观,超越了文化研究中的事实解释的理论框架,突出了文化作为人的生存寓所的理想性和价值性特征,试图把文化哲学和自然哲学区别开来,然而,这种哲学观往往忽视和抹杀哲学作为爱智之学对文化价值的挑战性和颠覆性,把文化哲学等同于文化伦理学或文化宗教学。四是在美学的意义上理解哲学,把文化哲学看成是以审美鉴赏为基础,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这种哲学观看到了哲学与美学的一致性,把文化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批评,试图通过文化的审美化促进审美文化的生成,然而,这种哲学观往往忽视哲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经常陷入审美创作和审美鉴赏的技术层面。

第五种哲学观以哲学最原始、最根本的规定性,即反思性为基础,强调哲学与常识、科学、宗教(伦理)和艺术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差别,认为哲学是“爱智”的理论,它的独特性和重要价值恰恰在于通过对常识、科学、宗教(伦理)和艺术中所蕴含的自明性前提的不断追问和反思,为人类知识、价值和生存方式的创造提供可能性空间。哲学虽然常常变成常识,也曾以科学名义追求客观普遍的真理,也像宗教、伦理一样关注人的价值,像艺术那样关注人的审美生存,但是哲学之为哲学的重要规定性是其反思性。因此,应该从哲学理论的反思性出发理解和阐释文化哲学。以反思作为文化哲学的提问方式,不仅抓住了文化哲学作为哲学的研究方式的特质,把文化哲学与文化学、文化科学、文化宗教学(伦理学)和文化美学区别开来,更重要的在于,这种文化哲学研究看到了文化的自在自为本性,使文化研究更加切近于人的存在。

文化哲学的问题域限在于对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式的研究。具体说来,文化哲学并不等同于文明或意识形态的哲学研究,而是自觉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哲学研究,这使文化哲学区别于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和其他的部门哲学;同时,文化哲学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生产、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是通过对已有的生产、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反思和追问,揭示其基础,昭示其限度,为文化的创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使文化哲学区别于文化学、文化科学、文化宗教学(伦理学)和文化美学。

(摘自《求是学刊》2006年第4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