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小娟】新世纪中国文化哲学的发展趋势

跨进21 世纪, 中国文化哲学在深化理论问题研究的同时, 其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开始从零散走向系统与自觉。涌现出一批直接以文化哲学为研究论题的成果, 其中包括一些比较厚重的文化哲学论著, 比如衣俊卿的《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月版) , 洪晓楠的《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等。同上个世纪末的文化哲学研究成果相比, 新世纪开端的文化哲学研究特点如下:
一、对文化哲学本身的自觉反思
1关于文化哲学的定位和形态
把文化哲学界定为新世纪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是研究文化哲学的学者的主要倾向。现代文化哲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学科或研究领域, 而是内在于众多现代哲学流派和学说之中的哲学主流精神和哲学发展趋势。20 世纪的后20 年的文化论争、发展哲学、交往理论、人学、新儒学、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研究领域的进展推动了文化哲学走向自觉。文化哲学是一种旨在回归生活世界, 作为人类社会内在的批判性的文化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哲学范式。[1]这种哲学范式一方面有助于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沟通和交融, 有利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结合, 另一方面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三大思想资源之间的视域融合。[2]也有的学者把文化哲学定义为哲学自身认识的方法和哲学自身的反思性思考的一种存在方式。相对于存在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哲学的自身存在形态和自身反思方法, 也可把文化哲学称为“哲学文化论”。[3]
期间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相应地有三种基本的文化哲学形态。80年代为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的第一阶段, 主要是“文化的哲学研究”; 90 年代文化哲学研究进入第二阶段, 主要表现为“哲学的文化研究”, 其特点是把哲学本身定位于文化的层面, 改变传统哲学完全栖身于抽象的形而上的理念王国的状况。上述两种形态的文化哲学都没有超越文化与哲学的外在关联, 没有从根本上揭示文化和哲学的内在本质性的一体关系。因此,作为第三阶段的发展, 真正的文化哲学应是以文化与哲学的互融互动为基础, 表现为人之生存模式为底蕴的文化哲学。[4]
2关于文化哲学的主题
在新世纪, 文化哲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 表现在文化哲学研究不再停留于关于文化哲学一般性论题的一般性学理研究。有的学者把文化哲学的主要论题归结为三个: 文化模式、文化危机、文化转型。[5]特别强调从哲学的层面探讨文化模式的重要意义。文化哲学所探讨的是在较大尺度上在特定地域、特定时代、特定民族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主导性文化模式在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决定着个体的行为; 构成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的内在机理; 在深层次上标志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6]
有的学者在文化形态意义上探讨文化模式问题。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辩证发展三阶段理论确立了文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群体性文化、个体性文化、类主体性文化。三种文化形态规定了三种基本的社会类型: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三重文化背景: 个体性文化是主体文化背景, 类主体性文化是前瞻性文化背景, 群体性文化是历史性文化背景。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三重文化的本质规范相统一。[7]
同样引起学者关注的是文化冲突和文化转型问题。进入21 世纪的中国正在面临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由此在价值和现实层面将产生一系列矛盾和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在文化价值层面主要表现为, 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 经济与道德的价值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个体与整体的价值冲突。而从文化现实层面考察, 其冲突则表现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三种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追求的文化群体之间。它们既有矛盾冲突, 又有融合借鉴。中国文化亦将在新的价值层面开始新的整合, 这也将是今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8]有的学者认为, 当代中国文化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具体表现在普世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总体本位与个体本位、发展商品经济与共同富裕、发展科学技术与遏制科学主义蔓延、激进主义的文化心态与保守主义的文化心态之间的矛盾。摆脱上述困境的出路在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建设新的文化精神。[9]有的学者认为, 发展的宗旨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发展, 而人的发展在最深的层次上体现为文化的转型, 即新文化精神和新文化模式的确立, 这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也即是人自身的现代化。[10]
一些研究者从微观上探讨文化转型或文化模式重建问题, 认为文化哲学的当代主题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从关注人与自然的统一、警惕科学技术的自律发展培养全球意识,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促进交往与对话, 扩充弘扬人文精神的现代内涵, 科学合理地规划社会发展, 培育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 增加社会的文化含量; 实施素质教育战略, 培养人的个性与善待意识, 促进人格转型。[11]有的学者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揭示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机制。指出当下中国文化转型面临着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背景。日常生活批判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层面的文化转型应当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在新世纪的文化转型过程中, 必须加强自我批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批判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到来;在制度文化层面, 要加大力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限制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运行规则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干扰; 在社会机制上, 要把能力机制、利益机制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 严格限制各种传统日常生活的关系对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干扰。[12]
二、文化哲学体现了中外哲学研究的共同发展趋势
文化哲学已经成为目前西方哲学研究中的趋势或主流。有的学者认为, 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意识哲学到文化哲学的发展过程。并且认为, 文化哲学有两个本质特征: (1) 以生活世界为基地, 绝不离开这个基地, 也就是以文化世界为基地, 绝不放弃这个基地⋯⋯ (2) 承认意义并不源出‘心里的观念’或印象, 或者心里关于外物的表象。意义倒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实践, 由讲话、交谈的活动所创生的。”[13]
有的学者认为, 文化哲学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是20 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依据人类的三种基本存在方式, 西方文化哲学可相应区分为三种基本形态: 研究个体状态的人的文化特质的人的文化哲学; 研究群体状态的人的文化特质的社会文化哲学; 研究人的类总体的类的文化哲学。它们的主要理论形态和构成各不相同, 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 在完整统一的哲学人类观指导下, 三种方式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以形成对人类文化特质的全面审视和对人类前途的正确预见。[14]
与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文化哲学在中国哲学界也越来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 世纪的后20 , 中国哲学理性的主要发展趋向和走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实践理性的复兴、主体意识的成熟、发展观念的更新、文化精神的重建。在众多新兴的哲学研究领域或生长点中, 文化哲学占据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它不但成为许多哲学研究者自觉关注的领域, 而且, 它通过文化精神重建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而把自己的影响渗透到发展哲学、交往理论、价值学、人学、历史哲学等研究领域。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理性正在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研究范式, 重新为自己定位, 其明显特征是哲学理性定位的下移: 向生活世界回归。哲学不再冷落生活或远离生活, 不再是纯粹的思辨, 而是现实生活世界的文化精神的自觉显现与自我发展。[15]文化哲学的走向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学说的本质精神。马克思学说在本质上是基于实践之超越本性的历史性和实践性的文化精神。这一基本理解一直构成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核, 也成为他的全部学说的价值追求。这种批判性的文化精神是人的生存和历史演进永远不可或缺的本质性维度, 是人的生存得以继续、价值和意义得以不断生成的根据。马克思学说作为关于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 已内化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中, 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人类的精神状况, 也成为我们在新世纪开展文化批判的主要精神源泉。[16]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哲学研究
关于文化哲学的思考必须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不少学者开始比较深刻地思考文化全球化为文化哲学研究所带来的深层课题, 以及文化全球化对于文化哲学研究本身的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存在着文化的普遍化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冲突。现代是一个普遍化和趋同化的时代, 全球化只不过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体系, 以其无情的逻辑消灭异己因素, 但是, 文化全球化不会造成文化一体化。实际上, 只要还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全球民族, 就必然存在着各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认同或文化认同。这一文化认同也不是对全球文化的拒斥, 实际上, 文化认同将产生于我们与传统, 我们与其他文化, 我们与现代性的积极的互动关系之中。[17]有的学者还提出,“全球化”不是一个全球单一化的过程, 而是一个逐渐地尊重差异性的过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全世界一切的意识、一切的文明被同化, 多元的历史被终结。相反, 全球化是一个学会尊重差异性的多元化过程, 是东西方共同组成人类性的过程, 也是西方中心主义习惯自己成为多元中的一元的过程。[18]
另有学者认为,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化和民族认同的矛盾、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冲突, 在学术层次上是通过分别主张“普遍伦理”和“特殊伦理”的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两种范式表现出来。文化哲学必须正视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 确立合理的方法论原则。主张超越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立, 确立一种“生成论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视角”。这一方法论视角一方面否认存在普遍有效的文化标准, 同时也认为, 欠发达民族的文化必须以发达民族的文化为参照系, 以调整和改进自身的生成过程; 另一方面, 我们既认为各种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也认为它们需要经过扬弃过程而不断生成; 既认为人类社会及其各个民族都处于以发达民族及其文化为参照系的生成过程之中, 同时也认为科学技术的高度民主发达与文化的“先进”与否并不完全是同一个问题。[19]有的学者从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的角度思考文化全球化对于文化哲学研究的影响。认为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 存在着否认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的文化进化论和以本土文化特殊论为基本内涵的文化相对主义的冲突。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和哲学理念, 从哲学的高度综合文化进化论和文化相对主义, 同时又扬弃和超越它们。而这一新的文化哲学理念应当是文化进步主义。文化进步主义主张在不同民族的交往、对话中, 在彼此面临的共同问题的作用下, 逐渐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普遍价值乃至终极关怀, 并以此为核心涵纳不同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和个性,创造一种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富有活力的、丰富的新型文化——世界文化。[20]
 
参考文献
[1] 衣俊卿:《文化哲学: 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江海学刊》2000 年第1 期。
[2] 洪晓楠:《文化哲学: 21 世纪哲学研究的新范式》,《求是学刊》2000 年第4 期。
[3] 李鹏程:《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哲学使命》,《求是学刊》2002 年第5 期。
[4] 荆学民:《文化哲学三形态检讨》,《求是学刊》2000 年第4 期。
[5]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6] 衣俊卿:《论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模式》,《北方论丛》2001 年第1 期。
[7] 胡存之:《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求是学刊》2001 年第3 期。
[8] 邹广文:《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求是学刊》2001 年第3 期。
[9] 俞吾金:《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与出路》,《浙江学刊》2000 年第5 期。
[10]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与建构文化哲学》,《求是学刊》2001 年第1 期。
[11] 周丽昀:《文化哲学的当代主题》,《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 年第3 期。
[12] 王 勤:《现代化、全球化与文化自觉》,《求是学刊》2001 年第6 期。
[13] 江天骥:《从意识哲学到文化哲学》,《哲学研究》2001 年第1 期。
[14] 李晓东:《西方文化哲学的理论形态探析》,《唯实》2001 年第7 期。
[15] 衣俊卿:《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理性的走向》,《求实》2001 年第1 期。
[16] 衣俊卿:《马克思思想: 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3 期。
[17]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1 年第2 期。
[18] 王岳川:《全球化语境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求是学刊》2002 年第5 期。
[19] 霍桂桓:《全球化与文化哲学方法论》,《社会科学论坛》2001 年第12 期。
[20] 丁立群:《文化进步主义: 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求是学刊》2001 年第5 期。
 
 
(原载《哲学动态》,2002 年第12 期。录入编辑:神秘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