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田平】心灵内容外在论和自我知识相容性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普特南和柏芝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语义外在论的观点,主张信念、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内容是宽的,是由心理状态持有者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在外在论观点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外在论与自我知识的相容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如果心理状态的内容是宽的,我们如何可能对自己思想的内容拥有直接的和具有权威性的知识?在这场讨论中,柏高先针对柏芝的相容论论证而提出的记忆论证是非相容论的重要论证之一。在这一论证中,柏高先站在外在论的立场上,对自我知识的权威性提出了质疑。然而,这一看上去具有一定逻辑力度的论证,却因为其对记忆所持的内在论立场而受到相容论者的反击。相容论者们指出,柏高先的外在论是不彻底的外在论,如果我们将记忆内容也看做是宽的(受环境条件决定的),那么,外在论与自我知识的相容性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辩护。然而,虽然外在论的记忆观在记忆内容与语境的关系以及记忆的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这种观点由于混淆了记忆内容和信念内容,混淆了记忆和对记忆的解释,而赋予了记忆过重的负荷,从而动摇了记忆应有的认知地位。可以说,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外在论的记忆观在外在论与自我知识相容性的辩护方面缺少了力度。

针对柏高先的记忆论证为相容论辩护的一个出路,是在于一方面将记忆内容看做是窄的,另一方面用具有语境约束性质的自我知识取代笛卡尔式的自我知识,将自我知识看做是宽的。

首先讨论记忆的内容。在对外在论记忆观的辩护中,拉德娄曾经这样对记忆的任务加以限制:“记忆的任务不是记录内容,而是提供与当下环境条件相应的关于过去事件的信息。” 在他看来,记忆的内容是在回忆发生的时候确定的,“因为对确定这段记忆的内容至关重要的正是这段记忆的嵌套条件”。然而,我们在这里需要进一步追问:记忆传递的是什么?不可否认,记忆传递信息。而且,记忆传递的信息是有认知内容的信息,否则,记忆就没有认知的意义。因此,说“记忆不记录内容”似乎并不恰当。那么,记忆传递或者记录什么样的认知内容呢?是宽内容,还是窄内容?“记忆”作为一个具有认知意义的概念本身必须是一个跨语境的概念,记忆将某种知识内容从t1保持到t2,而并不要求t1t2的语境相同。那么,能够跨语境的内容,就是窄内容。拉德娄似乎对记忆任务的限制过多了,对记忆发生时的嵌套条件对记忆内容之确定的意义的肯定,也不尽恰当。如果记忆不记录内容,它就无从传递关于过去事件的信息。另一方面,如果记忆的内容是宽的,是由每一次记忆发生时的环境条件决定的,那么记忆也同样难以传递关于过去事件的信息。所以,只有将记忆传递的内容看做是窄内容,我们才能确保记忆的认知意义。

然而,如果如外在论所主张的,信念内容是宽的,那么,关于信念的记忆的内容又如何可能是窄的呢?在这里,我们需要将信念本身和关于信念的记忆区分开来。笔者认为,关于信念的记忆的内容不仅可能是窄的,而且只能是窄的。信念的内容固然是宽的,是由信念持有者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的,或者说,是以特定的环境条件为预设的,但是记忆却不能记录信念的环境预设,它所能记录的是在信念中得到明晰表征的、不依赖于环境预设的部分,记录信念内容的环境预设并不是记忆所能胜任的事情。原因在于,没有得到明晰表征的东西也无从记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拉德娄关于限制记忆任务的主张是可取的。

此外,我们还需要区分对记忆内容的解释(或关于记忆的信念)和记忆本身。记忆本身只涉及相关思想的窄内容,而对记忆内容的解释或理解则必须在特定的语境预设之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记忆必须被放到某个嵌套条件之下,其内容才能得到解释。在缓慢转换的情况下,使记忆内容得到解释的嵌套条件(或语境预设)就是记忆持有者在记忆得到解释时所处的环境。当这个环境与被记忆的思想发生的原初环境一致时,记忆内容就可以得到正确的解释。如果这两个环境不一致,“准确的(就窄内容而言)”记忆就会向我们提供“不准确的(实现于一定语境中的)”信息。在布鲁克纳的讨论中,S记得p但是在此记忆的基础上不知道p的原因,是在于S不再拥有对p的充分辩护。可以说,这进一步的原因正是在于S不再知道不能为记忆所传递的语境预设是否仍然成立。

那么,自我知识的情形又怎样呢?笔者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对于一个彻底的外在论者而言,自我知识决不是笛卡尔式的单纯的“我思”,它本身就是具有外在性的自我知识,是宽知识。也就是说,自我知识本身也具有语境约束的性质,它在某种意义上就像索引词一样,以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与语境联系在一起。就自我知识的权威性而言,自我知识的语境约束性质就意味着它的权威性只能是一种弱化了的权威性(相对于笛卡尔式自我知识的权威性而言)。

正是因为自我知识是建立在特定语境预设之上的宽知识,因为记忆不传递知识的语境预设,故关于自我知识的记忆并不传递相关自我知识的宽内容。更确切地说,记忆本身不能传递严格意义上的自我知识。

在这样的考虑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柏高先论证中的前提(1)有一个问题:如果记忆自身不能完全、可靠地传递自我知识,那么,如果S没有忘记任何事情,St1知道的事情(自我知识),他在t2就可能不知道,因为相关的语境预设没有得到传递。笔者部分同意拉德娄的观点,认为柏高先的前提(1)的问题确实与记忆有关。但问题不是在于记忆内容的改变,而是在于语境预设本来就不包含在记忆的内容之中,所以记忆本身不能传递自我知识的语境预设,也就不能传递严格意义上的自我知识。也就是说,在t2的时候柏高先的S之所以不知道他在t1想了什么,并不是因为他从来都不曾知道他自己的思想(如柏高先所主张的),也并非因为他的记忆内容发生了变化(如拉德娄所主张的),而是因为原初的语境预设已经不复成立了。

那么,必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自我知识的传递才有可能实现呢?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看到,自我知识传递的关键问题是语境预设的传递,而这不是记忆所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我们可以设想,对于自我知识而言,语境预设的传递可以以两种方式实现:在对早先的自我知识的表述中让原初的语境预设明晰化,或用加引号的方式将原初的语境预设封闭在引号之中。

在“缓慢转换”的情形中,在时间t2,当S被问及他在t1时的思想时,他可以说(1) 我在想那里的水是湿的。或者说(2) 我在想“水是湿的”。这里,(1)是对S的过去思想的间接表达,在这种表达中,通过在“水”之前加进“那里的”而将过去思想的语境预设明晰化了,而这种语境预设的明晰化是必要的,否则关于过去思想的知识就无法传递。(2)是对过去思想的直接表达,在这种表达中,表达过去思想内容的语句的现在时态将原初的语境预设保留了下来。引号将原初的语境预设封闭在了表达原初思想内容的语句中。

简言之,由于自我知识是宽知识,要对过去的自我知识进行再陈述,我们必须或者通过加进提示原初环境的“那里”、“我所在的地方”等短语使原初的语境预设明晰化,或者通过对陈述原初思想内容的语句加引号从而保留陈述原初思想内容的语句的现在时态,而将原初的语境预设保留下来。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柏高先的记忆论证中,表达S关于其过去思想的知识的陈述不能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选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4期,原题为《窄记忆和宽知识——外在论和自我知识相容性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