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分支学科>>宗教学

【张占顺】锡克教:一个没有种姓的社会

 

    种姓是印度教社会传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由种姓划分而形成的种姓制度在印度教中根深蒂固。种姓制度的长期存在,造成了印度教社会的阶层隔离和社会分化,形成了印度教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锡克教是印度的一个年轻宗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宗教,为建立新型的社会提出了平等的教义,建立一个平等、没有种姓的社会是锡克教教义的主旨所在,也是锡克教教义与印度教教义的主要不同点之一。

    锡克教的创始人古鲁那纳克的年代,印度社会王朝变更、民不聊生、动荡不安,印度教社会的种姓不平等制度更是使社会陷入严重的分裂状态。古鲁(注:古鲁(Guru)中的Gu,意为黑暗;ru,意为驱除。古鲁意为驱除黑暗的人。在锡克教中,古鲁有三个含义:(1)古鲁指神,神是最神圣的导师,他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2)古鲁指锡克教中的十位古鲁,所以古鲁便成了锡克教中十位师尊的称谓;(3)古鲁指锡克教的圣典《什礼·古鲁·格兰特·萨荷伯》(Sri Guru Granth Sahib)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I, Punjabi University, Patiala, 2002,p.196; W. Owen Cole and Piara Singh Sambhi, A Popular Dictionary of Sikhism, Curzon Press, the Riverdale Company, p.75.)那纳克首先拿起“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的武器攻击印度教社会的种姓分离制度。古鲁那纳克著名的圣言表达了他反对种姓制度的态度:“在内心寻找神的光芒,不要向神要求种姓,因为种姓本不存在。”(注:Sri Guru Granth Sahib, Volume 3, Singh, Publisher: Shiromani Gurdwara Parbandhak Committee, Amritsar, 2002, p.1164.)“帝国、财富和青春都是稍纵即逝的云彩。躯体、名声和种姓都不会与灵魂同在。”(注:Sri Guru Granth Sahib, Volume 7, Singh, Publisher: Shiromani Gurdwara Parbandhak Committee, Amritsar, 2003, p.4145.)后继古鲁们把反对种姓的思想传承下来,向人们传播这一神圣的教义。古鲁那纳克及后继古鲁在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来反对种姓,实践人人平等的原则。为建立平等的、无种姓的社会,古鲁们创立了一系列公共机构和制度,主要有桑格特(Sangat,公共圣会)(注:桑格特(Sangat)来自梵语词Sangti,意为伙伴、团体、集会。在锡克教中,桑格特是指人们宗教性地集聚在一起,特别是在锡克教圣典前面集聚。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IV, Punjabi University, Padala, 1998, p.41.)、旁格特(Pangat,共餐或免费公共餐堂)(注:旁格特(Pangat)来自梵语词Pankti,意为一排、一队、一群。在锡克教中,意指不分种姓、信仰、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的人们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旁格特是同古鲁的免费食堂具有同样意义的一个词汇,成为了锡克教徒的一种习俗。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d of Sikhism, Volume , Punjabi University, Patiala, 1997, p.273.)和入教仪式(洗礼)。

桑格特(公共圣会)

    桑格特是由古鲁那纳克创立的。古鲁那纳克创立锡克教早期,四处云游,传播他的学说和教义。每到一处,当地的人们便都集聚到他的周围来听他布道,后来不同地区的古鲁那纳克的信徒们便组成了许多不同的桑格特来诵唱古鲁的圣曲,因此桑格特也就流传下来成为了锡克教徒的一种习俗(注: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IV, p.41.)。锡克教圣典《什礼·古鲁·格兰特·萨荷伯》中是这样对桑格特进行描述的:“神就居于桑格特之中,冥思古鲁的圣言,就会认识真理。”(注:Sri Guru Granth Sahib, Volume 8, Singh, Publisher: Shiromani Gurdwara Parbandhak Committee, Amritsar, 2002,p.4336.)“如果没有桑格特,内心的自我将无法消除。”(注:Sri Guru Granth Sahib, Volume 6, Singh, Publisher: Shiromani Gurdwara Parbandhak Committee, Amritsar, 2002, p.3618.

    桑格特的建立是与印度教传统相脱离的一个标志,是反抗印度教种姓制度的一个实际行动。在印度教社会中,种姓是一个自我封闭的集团,种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隔离,低种姓不得同其他高种姓接触和交往,不得进入庙宇、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不得进入高种姓院子(注: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锡克教创立了桑格特,使锡克教成为了一个公共集会的宗教,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都可以集聚到一起,聆听古鲁的圣曲和教义。锡克教的圣地中心——金庙,四门敞开,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来金庙参加桑格特。对于锡克教徒来讲,每天早晨和傍晚到锡克教寺庙加入集会,聆听教义是每一个锡克教徒的义务(注:Sikh Reht Maryada, The Code of Sikh Conduct & Conventions, Article ⅩⅤⅢ, Shiromani Gurdwara Parbandhak Committee, 2002, p.12.)。进入寺庙参加桑格特的人与大家坐在一起,地板上不能摆放任何坐垫,要席地而坐,表明大家没有种姓高低之分,即使是政治地位高的人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定。祈祷圣曲完毕后,要从一个容器里拿出卡拉荷·玻拉萨德(Karah prashad)(注:卡拉荷·玻拉萨德是一种甜软的食物,由淀粉、糖和奶油制成。卡拉荷是一种平底的托盘,现可引申为指神赐的甜食。卡拉荷·玻拉萨德可以看作是古鲁的免费公共餐堂的一种缩影,同时象征着神的慈悲和佑助。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unjabi University, Patiala, 1996, p.432.),进行分发,这是神的命令,任何来参加桑格特的人都必须接受这种神赐的甜食。这就消除了印度教中的不可接触、不可共餐的种姓隔离制度。所有的参与者不分出身贵贱、地位高低和种姓区别都坐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公共事务,一起聆听圣曲、冥思的习俗,在印度教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在锡克教社会中,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成为锡克教中的一个传统习俗和现代锡克教中的一项制度。

旁格特(共餐或免费公共餐堂)

    旁格特是和桑格特一起由古鲁那纳克创立的。古鲁那纳克在拉维河(Ravi)岸边建立了一个宗教寓所(Dharamsala)(注:在早期锡克教中,Dharamsala是指信徒聚集起来聆听古鲁传播教义的地方。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147.),传播他的教义。在信徒们每次祈祷完毕之后,大家要坐在一起共餐。第二位古鲁安戈德继续沿用这种共餐的习俗,并和妻子一起亲自准备好食物让信徒们共餐。即使这样,信徒中一些传统的高种姓印度教徒仍然不肯与低种姓的信徒共餐,惟恐被玷污。第三位古鲁阿马尔达斯(Amardas)严格规定,任何人在参加公共集会、面见古鲁之前都必须与其他信徒共餐,之后,方可面见古鲁,聆听圣曲。自此,旁格特便与免费公共食堂成了同义语,免费公共食堂同桑格特一样,成为了锡克教的一项基本的习俗和制度。阿克巴大帝来面见古鲁阿马尔达斯时,也与其他信徒一样,席地而坐,在古鲁的免费公共食堂里用餐(注:Kartar Singh and Gurdial Singh Dhillon, Stories from Sikh History, Book , Hemkunt Press, 2000, p.34.)。免费公共食堂在锡克教古鲁的开办下,成为反对印度教种姓制度、建立锡克教新型平等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直到今天,免费公共食堂仍是锡克教寺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了免费公共食堂,也就没有了锡克教寺庙,没有了锡克教。从某种意义上讲,免费公共食堂已成为锡克教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今天的旁遮普,金庙里的免费公共食堂发展得愈来愈大,每天来食堂吃饭的人成千上万,特别每逢重要节日,虔诚的信徒来自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有时金庙外面也都成为免费公共食堂。笔者曾去安南德普尔(Anandpur)(注:安南德普尔位于旁遮普境内,是由第九位古鲁德格·巴哈杜尔所建立的一个城镇,第十位古鲁戈宾德·辛格就是在那里建立了卡尔萨体制。See W. Owen Cole and Piara Singh Sambhi, A Popular Dictionary of Sikhism, p.42.)参加锡克人的霍拉·莫哈拉节(Hola Mohalla)(注:霍拉·莫哈拉节(Hola Mohalla)简称霍拉,是在印度教的节日霍利(Holi)之后的第二天举行的锡克人的节日。HolaHoli的阳性形式,Mahalla意为军队随着战鼓的鼓点有组织地前进。霍拉·莫哈拉节是从古鲁戈宾德·辛格时期开始的,锡克卡尔萨团体模拟战场上的战斗,进行武术技艺表演。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282.),沿途不断出现免费公共食堂,锡克教徒们邀请过往行人停下用餐,大家都像兄弟一样坐在一起,吃在一起,彼此照应。

入教仪式(洗礼)

    锡克教的入教仪式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在锡克教发展的早期,古鲁那纳克创立的入教仪式被称为查兰·帕胡尔(Charan Pahul)(注:查兰·帕胡尔是古鲁那纳克制定的入教仪式。Pahul来自Pahu,意为能使某一事物发挥潜能的媒介。Charan是脚的替代词。因此查兰·帕胡尔就是指入教的教徒要喝冲过古鲁脚趾的水的仪式。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263.)。查兰·帕胡尔仪式的过程很简单,就是用一盆水,冲洗古鲁的脚趾,然后将入教的人把这盆水喝掉,这就完成了入教仪式。当然在入教之前,入教的人须是一位虔诚的人,内心已消除自我的人,每天都参加桑格特和旁格特,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喝古鲁洗过脚趾的水,接受查兰·帕胡尔入教仪式。查兰·帕胡尔仪式的意义在于让教徒从内心产生一种谦恭和服从神的意志的感情,消除一切的种姓差别。

    到了古鲁戈宾德时期,一种新的入教仪式被制定出来。这种入教仪式是古鲁戈宾德·辛格创立卡尔萨体制时规定的。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发生在1699330的拜萨克节(Baisakhi)(注:拜萨克节是印度的四月节。印度一年分春、夏、雨、凉、秋、冬六季。印历四月,正值春末夏初,是小麦、豌豆等农作物成熟待收的季节,因此拜萨克节实际上是丰收节。对于锡克人来讲,拜萨克节具有特殊的意义,锡克教古鲁戈宾德·辛格在这一天创立了卡尔萨体制。参见刘国楠、王树英编著:《印度各邦历史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5页。),他传唤所有的锡克教徒来到安南德普尔,他拔出宝剑,要求从聚集的人群中走出五位甘愿为古鲁牺牲的人。首先一位教徒走了出来,古鲁把这位教徒带进了一个帐篷里,一会儿的工夫拿着血淋淋的宝剑出来要求第二位甘愿为古鲁献身的人。其实古鲁并没有杀害这位教徒,而是用宰杀山羊的血染红了古鲁的宝剑。用这种方式,古鲁戈宾德·辛格连续挑选出五位甘愿为古鲁牺牲的教徒,并宣布他们为邦之帕亚勒(Panj Piyare)(注:邦之帕亚勒(Panj Piyare)中的Panj,意为数词“五”,Piyare意为可爱的人,敬爱的人。这五位教徒的名字是:德亚·拉姆(Daya Ram),属刹帝利种姓;德拉姆·达斯(Dharam Das),属于贾特(Jat)种姓;莫格姆·昌德(Mohkam Chand),是一位洗衣工;萨哈卜·昌德(Sahib Chans),是一位理发工;黑莫特·拉伊(Himmat Rai),一位运水工。邦之帕亚勒与印度乡村古老的统治机构潘查雅特(Panchayat),即五人长老会很相似,这构成了锡克教群体的核心。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 282; Ramesh Chander Dogra and Gobind Singh Mansukhani, Encyclopaedia of Sikh Religion and Culture, Vikas Pubiishing House Pvt Ltd, 1995, p.124; Khushwant Singh, A History of the Sikhs, Volum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83;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第120页。),即五位敬爱的人。他们构成一个新的社会团体的核心,这个团体被称作卡尔萨(Khalsa)(注:卡尔萨(Khalsa):来源于阿拉伯语khalis和波斯阿拉伯语khalisahkhalis意为纯洁的、清白的;khalisah意为纯洁的、税务官员、政府直接管理下的土地。在锡克教中,用来专指洗礼过的锡克教徒的总称。所以我们可以称Khalsa为卡尔萨组织、卡尔萨团体、卡尔萨社团等。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473.)。古鲁用一种新的方式当场为五位敬爱的人进行洗礼,他把洁净的水倒入铁盆中,并放入糖,一边吟诵圣曲,一边用一把双刃宝剑搅拌盆中的糖水,这种糖水被称为甘露(Amrit)(注:Amrit源于梵语词amrta,有甘露、神酒、花蜜、美味的食物、甜果等多种含义,同时还有不朽的、永恒的、不可打破的等引申意义。在锡克教的洗礼仪式上,是指入教教徒饮用的甘露。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102.)。这五位敬爱的人属于不同的印度教种姓,古鲁用手向他们的脸上和头上弹洒甘露,然后古鲁让他们每人喝一碗从盆里舀出的甘露,这就意味着他们脱离了印度教种姓,而加入了无种姓制度的卡尔萨大家庭(注:Khushwant Singh, A History of the Sikhs, Volume , p.83.)。邦之帕亚勒饮完甘露后,高声喊道:“哇呵古鲁的卡尔萨,哇呵古鲁的胜利。”(注:See Harbans Singh, ed., The Encyclopaedia of Sikhism, Volume , p.401.)也就是说,卡尔萨是属于神的,胜利是属于神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首先它表达了卡尔萨与神的一种特殊关系,卡尔萨是属于神的,卡尔萨要忠诚于神,要服从神的意志,为神服务;其次,表达了对神能战胜一切的信仰,神的力量能打破一切现实的阻碍,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获得胜利。这句话流传下来,便成了锡克教徒祈祷时的结束语,也成为了锡克教徒见面时的招呼语和问候语。古鲁戈宾德·辛格向聚集的人群宣布:“我们要抛弃印度教的种姓歧视,锡克教的兄弟们应当平等友爱,不允许一些人高于另一些人。从今以后,我们不再崇信印度教的神和经典,不再朝拜恒河和印度教的其他圣地。今天让不同种姓的人都接受我的洗礼,同饮一盆水,从此结为兄弟。”(注:朱明忠:《独具特色的锡克教民俗》,载《当代亚太》1994年第5期,第67页。)古鲁戈宾德·辛格也在邦之帕亚勒的主持下,饮用了甘露,融入了卡尔萨,成为卡尔萨的一员。凡是通过这种仪式加入锡克教的成员,都称为卡尔萨。古鲁戈宾德·辛格要消除印度教种姓的名字,统一规定锡克教徒男性均以“辛格”作为自己的姓氏,意为“狮子”;女性锡克教徒均以“考尔”作为姓氏,意为“公主”。从此以后,卡尔萨就是他们的家,古鲁戈宾德·辛格是他们的父亲,母亲是古鲁戈宾德·辛格的妻子萨哈卜·考尔。古鲁戈宾德·辛格规定每位卡尔萨锡克教徒必须有特殊的身份标志,要求每位加入卡尔萨的教徒必须蓄发(Kes)、加发梳(Kangha)、戴铁手镯(Kara)、佩短剑(Kirpan)和穿短裤(Kachh),即五K。同时古鲁规定了四项禁忌:不准削发(身体上任何部位的毛发都不准削掉);不准抽烟喝酒;不准吃用传统方式杀死的动物肉,不能像穆斯林杀死动物那样使动物流血致死,而是只能采用扎德卡(Jhatka)(注:扎德卡源于梵语词Jhatkarakh,意为猛然一击致动物毙命。用这种方法杀死的动物肉,锡克教徒可以食用。See Bhai Maya Singh, The Punjabi Dictionary, Nationa Book Shop, Chandni Chowk, Delhi, 2003, p.407.);不准调戏或与穆斯林妇女通奸。

    这就是古鲁戈宾德·辛格创立锡克教徒入教仪式的整个过程,古鲁戈宾德·辛格在仪式的一开始就要求敢于为他献身的教徒站出来,勇敢的教徒一个接一个站了出来,甘愿为古鲁献身,因此人们称这个入教仪式为“献身礼”。这个仪式中用剑搅拌甘露,同时每个教徒入教后都要身佩一把短剑,因此该入教仪式被称为“剑礼”。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入教教徒要共喝神赐的甘露,因此这种仪式也被称作“甘露礼”,即Amrit。古鲁戈宾德·辛格创立的这个入教仪式一直沿袭至今。

    古鲁戈宾德·辛格要求每位锡克教徒每天都要吟诵古鲁的圣曲,这是对印度教种姓制度的一种挑战,印度教中规定低种姓的印度教徒没有权利诵读印度教经典,并且规定如果诵读,就要遭受种种迫害和处罚。在印度教中,阅读圣典是婆罗门的专利,而锡克教中,吟诵圣曲是每位教徒的义务。古鲁戈宾德·辛格规定每位入教的教徒要佩带短剑,并且每天都要练剑习武,这就打破了印度教中刹帝利种姓阶层对武士职业的垄断。吠舍和首陀罗阶层可以和婆罗门和刹帝利一样,诵经习武。锡克教徒可以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共同战胜邪恶。

锡克教社会展现出了完全不同于印度教的新型社会特征。在印度教社会中,人们不能坐在一起,不能在一起祈祷,不能在一起诵吟圣曲,不能共食,不能共同习武。种姓是印度教社会的基础,没有种姓区别也就没有了印度教社会。而锡克教社会则是基于平等理论建立的新型社会,并在实践中为实现平等的理想社会而进行不懈奋斗。古鲁那纳克建立的桑格特和旁格特使锡克教徒可以坐在一起,可以一起祈祷、吟诵圣曲,可以共食。锡克教的剑礼仪式又使锡克教徒在一起习武,共同战胜敌人。锡克教社会成为了一个团结的、平等的、互助的、没有种姓的新型社会。

 

(来源:《当代亚太》200511期。编辑录入: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