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分支学科>>宗教学

【姜守诚】新范式道教史给道教研究带来的新思考

 

 

  日本学者对中国道教的研究起步较早、成绩卓著,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汉学界对道教的重视和研究达到高潮,涌现出一批杰出学者,出版了大批学术专著,提出不少创新性见解,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小林正美教授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位学者。小林教授出生于1943年,1980年开始从事道教研究,1989年提交博士论文《东晋、南朝时期葛氏道和天师道的研究》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其后以《六朝道教史研究》书名出版[1],从而引起学界瞩目。此后,小林教授又相继出版《六朝佛教思想研究》、《中国的道教》、《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等多部专著,受到学界广泛赞誉。在诸多学术成果中,小林教授尤其看重他的道教研究“三部曲”,认为这三部书能够体现其“新范式道教史”的创新性学术贡献[2]。其中,《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一书更是融汇了小林教授关于道教研究最新成果,书中提出构建“新范式道教史”的理论设想,不仅对道教研究的传统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而且大胆地提出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和论断,推翻和颠覆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传统结论。该书于20145月由齐鲁书社出版中译本,译者为国内道教研究学界的新秀王皓月博士[3]。王皓月博士曾师从小林教授在早稻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对小林教授的思想的把握应该是准确和到位的,中译本文字流畅,是难得的日文翻译佳作。

  《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一书共计七章,蕴含了丰富的学术信息和前沿问题,是小林教授关于“新范式道教史”理论构建的总体叙述和翔实论证,也是作者一贯主张的以新思维、新模式研究中国道教史的全新尝试。本文以该书为中心简要介绍小林教授“新范式道教史”的主要观点和学术贡献,并对当前道教研究存在的困境与误区加以检讨和反思。

一、敏锐的问题意识

  小林正美教授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他率先提出“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这一革命性议题。显而易见,小林教授试图用一种区别于以往道教叙述的“新范式”来重新建构和书写中国道教的历史,进而推动道教研究走向更加规范和客观的理论叙述。小林教授采纳美国学者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其同样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在《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序言”中,小林教授独创“新范式道教史”的提法,藉此与以往“旧范式道教史”相区别。

  小林教授关于“新范式道教史”的理论构建,是基于对“旧范式道教史”的质疑和批判。在小林教授的研究视域内,“旧范式道教史”主要是指传统的道教史研究,即通过中外几代学人的学术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教条式、经验性看法。在《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一书的序言里,作者有清晰的表达:

  道教史的传统的范式并非像科学研究的范式那样牢固,但是多数的研究者在研究道教史问题的时候都基于该传统的范式进行研究。按照道教史的传统范式的说法,道教始于后汉的张陵的五斗米道和张角的太平道。还有,研究者之间关于道教的概念定义虽有不同,但都一致认为其是追求不老不死的宗教。在追求不老不死的宗教之中,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也被包含在内,所以道教史的传统范式将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的神仙思想视为道教。还有北魏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也是道教。另外,始于东晋杨羲和二许(许谧、许翙),大成于梁代陶弘景的上清派(茅山派),是南朝道教最重要的流派,唐代道教之中,上清派也是主流。[4]

  在这一段话中,小林教授精炼概括了传统道教研究范式中被学界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基本结论,认为人们虽然对于道教的含义理解不同,但都是以认可这些基本结论为前提而展开研究的。他认为传统的道教研究范式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导致很多“反常事例”的存在。正是这些“反常事例”促使小林教授对道教研究的“传统范式”产生质疑,从而激发出构筑“新范式道教史”的想法。小林教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国道教的历史和传统进行梳理和研究,得出一些不符合“传统范式”的结果。小林教授认为这些“反常事例”深刻地证实“旧范式道教史”存在结构性缺陷,这就需要构建新的研究范式,才能使道教的学术研究及理论框架更加符合历史事实。小林教授认为“旧范式道教史”的致命缺陷,就是将一些不属于道教的内容也纳入研究范畴中,从而导致道教研究严重违背客观事实、偏离轨道。小林教授表达了对传统道教研究范式的不满,并执著于文献史料的梳理来重新诠释和界定“道教”概念,在新的“道教”概念下构建新的研究范式,以期使道教史的研究“更加符合历史事实”。所以,小林教授的道教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宏观的理论视野。

  小林教授关于“新范式道教史”的理论构建,首先着眼于解决“什么是道教”或“道教是什么”这一关键性问题。有鉴于此,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符合历史事实的道教”,并以此为出发点推导出新颖论点,进而展开“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工作。小林教授对于“道教”概念的理解与传统观点不同,他对道教的理解可谓是抓住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使道教与其分支的区分变得清晰起来,也促使我们反思和检讨以往学界在对“道教”概念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此说,在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宏观的理论框架的指引下,小林教授通过对传统文献的细致研读,精心打造出一种“新范式道教史”,建构出不同于以往的道教叙述模式。

二、新颖的学术观点

  小林正美教授从传统道教研究中的“反常事例”出发,通过对文献材料的细致阅读和深度解读,得出一些新颖的学术观点。通览小林教授的道教研究“三部曲”,我们发现对“道教”概念的界定,是小林教授道教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由于对“道教”概念进行严格界定和诠释,“新范式道教史”的叙述框架与传统观点形成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教”概念的重新界定。传统研究通常将“道教”视为一种宗教的泛称或总称,以东汉末年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为创始标志,认为其宗教信仰是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信仰。小林教授从严谨的思想史的立场出发,要求从严格的“道教”概念诠释入手论述道教的形成过程与历史发展。对于“道教”这一概念及其含义,小林先生有以下几段论述:

  所谓道教,是指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之中的道教,该道教在中国历史资料之中被称为“道教”和“老教”。儒、佛、道三教之一的“道教”的称呼,是大道这个神格的教说的意思。“道教”这个称呼被创作的时代,大道(无极大道)和老子(太上老君)被认为是同一神格,因此意思是大道的教说的“道教”,也被称为意思是老子的教说的“老教”。因此,新范式道教史之中,即使是追求不老不死的思想,在历史的资料之中只要不被称为“道教”或者“老教”,都不能被认为是道教。[5]

  在这段话中,小林教授对于“道教”的含义做了论述,文末明确指出那些不属于“道教”的内容,亦即“追求不老不死的思想”、“只要不被称为‘道教’或者‘老教’,都不能被认为是道教”。进而小林教授又阐述说,“拥有‘老教’或者‘道教’称呼的思想就是‘道教’(即是道教)”。[6]这两句话分别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道教”含义,强调“道教”称谓的重要性,即“道教”是实指而非泛称。那些没有明确拥有“道教”称呼的思想、观念,不能视为“道教”。仅此而已,我们尚不能彻底理解小林教授定义“道教”的用意。接着,他又进一步解释说:儒、释、道三教中的“道教”,是以“道教”或者“老教”之名,实际存在于历史的思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林教授对于道教之“名”的重视程度。当然,在小林教授对道教的理解中,仅仅拥有“道教”这个称呼的思想也不能被认为是道教的。另外,即使是没有“道教”的称呼,但是在历史文献中所指的就是“道教”,也可以算是道教,譬如其在注释中做了如下说明:

  “道教”的同意语有老教、道法、道家、道门、玄门、道家之教、老氏之教,但是这些词语并不是一直都被用作为“道教”的同义语。这些词语是不是“道教”的同义语,有必要从文脉判断。还有,“道教”与其同义语是主与副的关系,在为主的“道教”形成之前的道家、道门等语不是“道教”的同义语。[7]

  综合上述两段文字,我们得以了解小林教授所理解的“道教”概念,应该具有如下几个要素:第一,中国道教应放在儒、释、道三教当中去理解,三教之一的“道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道教,也是道教的主流。第二,“道教”是大道神格(老子)的教说的意思。第三,在历史资料中,只要不属于“道教”或者“老教”的范畴,即使是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也不能被认为是“道教”。第四,“道教”也有同义语,即使不被称之为“道教”,若确实所指儒释道三教中的“道教”则也是道教。由此可知,小林教授关于“道教”概念的核心,在于儒、释、道三教之一的“道教”与大道神格或者老子的教说。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比推,后汉的五斗米道、天平道,东晋葛洪的神仙思想,北魏寇谦之的新天师道,南朝的灵宝派与上清派等,都不应被称为“道教”。表面上,因为这些道流或思想没有道教的名称,根本上则是因为这些与“道教”具有不同的构造和内容。理解了上述“道教”概念的要素,我们就不会误认为小林教授仅仅是以“道教”这个名称的确立作为道教确立的标准,很多人正是因为这个误解而从一开始就质疑小林教授的观点。经常有人以是否佛教称呼的确立是佛教确立的标志来反驳小林教授的“道教”概念定义方法,但小林教授对中国的佛教概念的确立也进行了精彩的分析[8],指出中国思想中的“教”以圣人和经典为核心,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教”的概念[9]有深刻的理解。我们必须将小林教授提出的“道教”概念置于这种大的思想背景之中,否则无法理解其背后的理由。可以说,小林教授不是去自己定义道教,而是挖掘历史材料之中的词义,这种词源学式的考证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其次,“道教”的成立时间与信仰主体。对“道教”的概念做如上的理解后,小林教授通过分析《夷夏论》、《道学传》等经典文献,认为真正的“道教”(即被认为是儒、佛、道三教之一的“道教”,大道、老子神格的教说的“道教”)的成立时间是刘宋孝武帝时期。在此之前都属于“道流”,虽然它们与“道教”有关,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使用“道教”的称呼,不能被视作为“道教”。接着,作者对于“道教”的信仰主体也进行了考证,得出与传统道教研究不同的结论。一般而言,学术界认为道教始于东汉末年,其信仰主体由历史上各个道派组成。但在“新范式道教史”的话语系统中,“道教”的信仰者是刘宋时期信仰“三天”思想的天师道改革派。小林教授认为,传统的道教研究误将一些不属于“道教”的内容包含进来,而没有对“道教”进行严格界定。真正的“道教”应该是指刘宋天师道改革派对于各个“道流”进行吸收、容纳以后形成的宗教。小林教授主张对“道教”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将刘宋天师道改革派之前的“道流”统统排除在道教的信仰主体之外。由于刘宋天师道改革派对于以往“道流”进行吸收、容纳,此后的“道教”主体就是指“天师道改革派”。所以“道教”的教团组织仅是由天师道派的道士构成,经过改革后的天师道已经容纳了其他“道流”,或者说刘宋以后的其他“道流”——如上清派、灵宝派等都成为天师道的一部分。当然,小林教授证明的这种“容纳”应该被理解为天师道吸收了其他“道流”的经典,一些“道流”当然还有各自的传承,至于其与“道教”组织的关系,则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小林教授质疑的是那些传统观点中的教派分类,按照他的理解,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不但自称为“道教”,同时也被称为“道教”的宗教组织,学界的研究就是要真正勾勒出这个宗教组织的演变轨迹。

  再次,“道教”的经典体系与位阶制度。小林教授在论述了“道教”的含义、成立时间及信仰主体以后,对于道教的经典体系“三洞四辅”与建立在此经典体系之上的位阶制度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道教的经典“三洞”是信奉“三天”思想的刘宋天师道在元嘉七、八年间基于“三天”的天界说而创立的,其道教信仰的经典——三十六部尊经是创立“三洞说”并信奉“三天”思想的天师道的经典的总称。其后,小林教授又对道门中人的位阶制度予以论述。他认为道门中人的位阶制度仅是天师道改革派道士的位阶制度,从正一法师到三洞法师都是天师道士,传统观点所谓的天师道、太玄派、三皇派、上清派等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被吸纳进天师道改革派中,成为了天师道的一部分。关于道教的经典体系与位阶制度,也是小林教授构建的“新范式道教史”的重要方面。正如小林教授所言:“(旧笵式)不将三洞四辅说视为天师道所信仰的经典的分类法。因此,旧范式道教史之中不认为基于三洞四辅说的道士的位阶制度是天师道道士的位阶制度。旧范式道教史之中的道士位阶制度是由各道派构成的位阶制度。”[10]

  最后,“道教”的斋法与仪礼的形成过程。小林教授通过对原始的经典文献进行研究,对于道教的斋法仪礼的形成过程也进行说明,认为:“道教的斋法仪礼原型的指教斋法是基于刘宋初期的天师道的‘三天’的思想与上章仪礼形成的”。[11]作者从斋法仪礼方面论述了“灵宝斋法”是模仿指教斋法做成的天师道的斋法仪礼。另外,作者对于仙公系《灵宝经》的编纂时期与编纂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仙公系《灵宝经》是刘宋元嘉七年(430)至十四年(437)时期由天师道改革派编纂”。正是由于信仰主体、宗教经典、仪礼、位阶等要素都是信奉“三天”思想的天师道的教理,所以作者认为,“新范式”道教史就是信奉“三天”思想的天师道改革派创立的“道教”的历史,而“道教”的信奉者在刘宋之后,直到南宋末和金代也都只有天师道。

  至此,我们应该清楚了解“新范式道教史”的基本观点与叙述框架。小林教授认为,历史上真正存在的“道教”始于刘宋孝武帝时期的天师道改革派。在天师道改革派之前都属于“道流”,虽然与真正的“道教”有些许联系,甚至可以说是“道教”的前身或者信仰来源,但不能称之为“道教”。只有在刘宋初期,天师道改革派通过模仿佛教的“三宝说”,创立了道教的“三宝说”,进而在“三天”思想的基础之上,对以往各“道流”经典进行整合,类比儒教与佛教的经典体系,创造了自身的“三洞四辅”经典体系。在此经典体系之上,又形成了天师道道士的位阶制度。从此以后,道教的位阶制度都是天师道的位阶制度,其他“道流”都被天师道改革派吸纳整合进来了。所以历史上真正存在的“道教”,其实就是刘宋时期的天师道改革派,他们的确也以“道教”自称。正如作者所言:“刘宋中期后半(大约452-464),天师道所信奉的宗教被称为‘道教’或‘老教’。而且,天师道也将自身信奉的宗教称为‘道教’或‘老教’。因此,刘宋中期后半开始被称为‘道教’或者‘老教’的宗教就是指天师道信奉的‘道教’”。[12]

三、多元的研究方法

  传统道教研究者大多集中于道门经典文献的解读,尤以《道藏》为主要依据。但随着考古学与田野调查的兴起,如何拓展道教研究的资料范围则显得尤为重要。小林教授对于“新范式道教史”的建构是建立在对原始资料的严谨细致的解读基础之上,从而提出前人所未发的新颖观点。

  小林教授非常善于利用新近发现的资料,采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将传世经典文献、地下考古材料与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展开综合分析。他在说明刘宋天师道的“三天”思想时,利用《三天内解经》的经典文献来说明“三天”思想的最早提出者为刘宋时期的天师道改革派。在此基础之上,小林教授又利用二重证据法进一步证明南朝天师道改革派的真实存在。譬如,他十分留意各地出土的南朝镇墓券、买地券等考古资料,通过详细分析、比对新型镇墓券与旧型镇墓券的区别,他认为新型镇墓券的制作者是信奉“三天”思想的天师道改革派,并且通过新型的镇墓券进一步判定了天师道改革派的活动地域,认为其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以及三吴地区。另外,小林教授还利用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基于金录斋法的道教造像过程展开论述,藉此说明“道教”造像的神格是天师道实施的具有代表性的灵宝斋法中的神格。小林教授通过对四川地区绵阳、安岳和大足等地区遗留的隋代至南宋前半期的道教造像进行分析,认为这一地区的道教造像的供养人是天师道的“道教”,藉此印证从隋代开始至南宋中期,四川地区流传的道教是天师道的“道教”,反映出刘宋时期创立的“道教”在隋唐时期就辐射到四川。作者对于四川部分地区留存下来的隋代神像、唐代神像、五代神像、北宋神像和南宋前半期的神像进行分析,说明了四川地区现存的隋代到南宋前半期的道教造像几乎都是天师道的“道教”信仰的诸神的造像。

  小林教授对“道教”的概念做出严格界定,并援引丰富史料对他提出的“新范式道教史”的各种观点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视野开阔。在充分利用传统文献的基础上,小林教授还十分重视考古出土实物和田野调查资料,力图用“三重证据法”来展开分析和论述,无疑为后来学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正得益于材料、视野和方法上的多元化,小林教授在建构“新范式”道教史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结语

  小林教授提出的“新范式道教史”学术观点,迄今尚未得到中国学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甚至遭受了误解和质疑。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在具备“宗教”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具有中华文化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道教的研究是否能用单一的范式进行统摄的确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现代学术意义上的道教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学术史,并且逐渐形成了诚如小林教授所说的某种“范式”,其中的一些观点甚至成为了我们从事道教研究的基本立场。小林教授通过对“道教”概念的重新界定,试图重新勾勒出一部“符合历史的”、“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道教史,这种努力理应受到学界的尊重和肯定,其打破一切成见的勇气和批判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当然,他所提出的某些具体见解尚有讨论和商榷之余地,但这些论断背后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则不得不令我们认真思考和反省。从整体来看,小林教授从纷繁复杂的历史文献材料出发,重新勾勒、构建了新的道教研究范式,对于我们深化道教的认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小林教授的《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一书是对“道教”的概念如何理解、如何定义的基础之上展开的,似乎侧重于论述“道教”的定义,但我们认为其对“新范式道教史”的论证过程更应该引起重视。小林先生的研究结论是开放的,是需要学术界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新范式”不意味着惟一的范式,所以即便小林教授构建的是一种具有高度统一性的、忽略了很多历史细节的道教史,这也不会阻碍其他研究者以不同的方法和角度研究道教。在道教研究多元化的今天,小林教授的学说是重要“一元”,是其他道教研究者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对自己的研究有了反思的契机,所以无论是否赞同小林教授的观点,我们都无法否认其研究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价值。

  

【注释】

[1]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创文社1990年初版,中译本《六朝道教史研究》(李庆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 []小林正美教授的道教研究“三部曲”是指创文社1998年出版的《中国的道教》(王皓月译,齐鲁书社2010年版)、知泉书馆2003年出版的《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王皓月、李之美译,齐鲁书社2013年版)与《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王皓月译,齐鲁书社2014年版)

[3]王皓月(1983-),男,山东东营人。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哲学专业博士,师承小林正美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六朝道教史及经典,翻译出版小林正美教授的《中国的道教》、《六朝佛教思想研究》、《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等四部专著。

[4][5][]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前言”。

[6][]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前言”。

[7]同上,第1页。

[8][]小林正美:《六朝佛教思想研究》,第291-312页。

[9]同上,第486-514页。

[10][11][]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前言”。

[12][]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第29页。

 

(原载《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02期。录入编辑:斌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