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的“上帝”概念:上帝与道德
在费希特的1792年出版的《试评一切天启》中, “上帝”是天启信仰, 是“至善”, 是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需要的一种必然存在。
首先, 这部作品是在康德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创作出来的, 尤其是在康德的三大批判深刻的批判了传统神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自然神学证明和宇宙论证明之下, 且康德所提出的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的理性公设纯粹是为了增进人们的道德而具有的实践理性的意义。1
所以我们从最高道德的角度来理解他的前期“上帝”概念是可能的。
其次, 仔细梳理费希特在《试评一切天启》的思想脉络, 尤其在一般宗教的演绎篇中, 我们可以看到:
费希特认为如果“至善”与最高幸福结合在一起, 那么必然是在存在者的身上存在一种必然的道德规律, 因而“至善”作为道德规律的最终目的被达到是从一种目的论的角度试图证明“至善”会“至福”。因为人存在这样一种按照规律达到目的便会幸福满足的因果律。然而他又接着提出疑问:“道德规律的最终目的是可能的吗?”他认为这种“至福”无法设想它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 又是如何可能的。如同我在前面提出按照规律达到目的会幸福, 但这种幸福不一定是最高幸福。费希特也说了, “我们这些理性存在者虽然在理性本质方面也被假定为仅仅取决于道德规律, 但是我们那种对我们的幸福具有巨大影响的感性本质却不是取决于道德规律, 而是取决于另外一些迥然不同的规律。”2所以, 因着我们的意志 (不受客观根据的强求, 而为我们渴望实现最终目的的欲求能力的必然性规定所推动) 3要我们一定要找出“把最高道德完善与至福结合于自身的”存在者, 我们必须假定有这样一个存在者, “他自身不仅不依赖于感性本质, 而且感性本质反而依赖于他;因为这必定是对道德规律的依赖性, 所以这个存在者就必定全然取决于道德规律。”4而这样我们假定的存在者就是费希特心中的一个至圣、至福和全能的上帝。只有这个上帝, “通过他, 在他之内, 理性才驾驭着感性本质。”5
即“上帝”的出现是因着“道德”而出现的概念。
然而, 值得关注的是, 费希特此时的“上帝”概念仍旧只存在其思想的逻辑推理中。这一切都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正确不代表就一定正确, 如同“存在”只是逻辑谓词而非实在谓词。上帝如同康德的物自体一样永远存在超验界而我们活在现实世界的人类永远无法触碰。
二、后期的“上帝”概念:上帝与思维
在费希特1860年发表的《极乐生活指南》中, “上帝”是本真生活所爱的对象, 是同质同源和一成不变的, 是唯一、不变和永恒的绝对存在;且只能通过高级纯粹的思维去理解。并且在此时提出如果你们看不见他, “请上升到宗教的高度上来, 这样, 所有的面纱都会掀开, 世界及其僵死的原则从你的眼前消失, 神性本身再次光顾于你。”6
首先, 在体会费希特此时的“上帝”概念时, 我发觉费希特此时的这种“上帝是自我完满不变的永恒绝对存在”这个观念有点类似中世纪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安瑟伦的上帝概念:上帝是无法设想还有比之更大的一个存在者。7上帝概念是人们所能设想的一个至高、至善的概念, 上帝纯粹是一种思维存在。8只不过在《极乐生活指南》中的“上帝”概念不在具有“至善”的必然绝对性, 而主要强调“上帝”的永恒不变性。
其次, 费希特重点强调了“上帝”只能通过思维去理解, “本真的上帝与本真的宗教只有借助于纯粹的思维才能加以把握和理解。”9“我们只能通过思维方式理解永恒, 除此之外, 我们无法理解。”10在费希特看来, 试图用感官去把握上帝是不可能的, 因为神性只有在思维发展到顶点时才会出现。“这种深思熟虑的严肃认真, 这种高度的精神集中与依存自身, 是极乐生活能够接近并降临到我们这里的唯一条件, 它也定会确定无疑地降临到我们这里。”11所以, 人必须有自己的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精神生活, 才有可能摆脱纷繁杂乱、永无止歇的嬗变的表象 (假象) 生活。
最后, 可以发现, 在《极乐生活指南》中, 费希特提出我们就是上帝存在在这个世界的存在:“当我们说‘上帝存在’的时候, 我们感到他实质上是虚无的, 并且恰恰因为这种表达本身, 他便成为虚无。”12
三、“上帝”:落在生活
但是, 上帝只能在费希特提出的持第四种世界观的人的生活中降临与显现。
在费希特提出的对永恒世界这个客体观点的分裂的结果有五重性, 即有五种可能的世界观, 而上帝所在的这其中的四种世界观分别是:第一种是最低级的世界观, “即把那种外部感官容易察觉到的东西当作世界与真实在场的东西, 当作最高级、真实和独立不依存的东西。”13第二种是认为世界是作为维护秩序的法律的存在, 在这样的世界观里, 法律第一, 自由第二, 最后才是感性世界。第三种是从较高的伦理观点出发的世界观, 在这样的世界观里, 第一位是至圣、至善与至美, 第二位是人性, 第三位是维护秩序的法律, 第四位是感性世界。并且, 费希特表示这种世界观在历史上的痕迹都稀少, 除了文学领域的几位诗人除外, 古代哲学家中只有柏拉图对它有过预感, 近代哲学家中只有雅可比有时触及到这一领域。
第四种世界观从宗教立场出发, 从第三种世界观中产生, “是作为光的上帝的内在本质在我们中间的直接示现。”14这种持第四种世界观的人活的是一种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宗教生活, 这样的人是上帝的信徒, 是圣人:“在圣人做过、生活过和爱过的事情当中, 上帝显现了, 他不在受阴影的包围, 不再为外表所遮蔽, 而是示现他自己、直接的和有效的生命中。”15在这样的世界观里, 费希特认为只应有上帝的存在, 存在即上帝, 除此以外的皆不存在。
所以, 如果想要感知“上帝”存在, 只有建立第四种世界观, 选择真正意义上的本真生活, 也才有可能得到极乐和幸福。
四、总结
早期的“上帝”概念是形而上的, 是因“道德”而出现的, 只要人类有着对“至善”的追求, 上帝就必然需要存在, 但我们仍旧无法经验到他;而后期的“上帝”概念只能通过思维通达, 但其实是落实在生活里的, 也是“Sein (存在) ”, 在费希特那里存在与极乐、爱、生活是同一的。在本真生活里可以感受上帝在场, 因为我们本身具有神性, 我们本身是上帝的生命, “我们的那种在上帝之中的存在尽管在根源上是我们的存在, 但对我们来说永远是陌生的。”即上帝永远就在我们的存在中, 但我们却无法知晓。按照费希特的话, “永恒之子只有在上帝那里有居所”16, 永恒在, 上帝即在。
【注释】
11.谢地坤著.《费希特的宗教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第3页.
22. (德) 费希特著,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 第7页.
33. (德) 费希特著,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 第6页.
44. (德) 费希特著,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 第8页.
55.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90页.
66.安瑟伦《宣讲篇》, 英译本, M.查尔斯沃斯译, 牛津1965年, 第141页;转引自谢地坤:《费希特的宗教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第8页.
77.谢地坤著:《费希特的宗教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第8页.
88.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23页.
99.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12页.
1010.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15页.
1111.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89页.
1212.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83-84页。
1313.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88页。
1414. (德) 费希特著, 于君译.《极乐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年, 第11页.
(原载《大众文艺》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