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丁来先】自然之美的理论还原

 

      

     在当今所谓的文明时代,让自然还原已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人类的现代文明在遇到各种麻烦之后,终于意识到自然的真正的价值。大自然的原貌有其固有的生命、韵律与美。起初的自然就充满完善,充满了不可解的神秘的法则。这种未经人类触及过改造过的自然对人类具有寄托的意义,也具有潜在的最高价值。以这种自然粗糙为由而试图将人类的愿望、计划与目标强行加之于它,就会犯一系列的错误,而自然也会悄悄地通过各种形式给自负的人类以警示,告诉人们:征服的愿望与姿态是不可取的!人类对自然的这种征服欲将导致自然生机的衰减直至死亡。我们从一系列环保著作的名字能够感受到这一点:“自然的死亡”,“自然的终结”,“自然不可改良”等等。说自然是不可改良的,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放在自然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来理解,就会明白。要想还原自然或让自然还原,人类就必须放弃自负,放弃过于主动的主体性,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严,尊重自然的原貌。

    让自然恢复其原貌的心理也反应出人们的一种新的审美需要,这种美学意识和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一起,构成人们新的精神境界。自然原貌是美的,自然全是美的,自然的原貌从来不丑。这种自然全美的意识是一种全新的视点,它打破了传统的对自然美的看法。这种新思想和伟大的诗人们的言语不谋而 :歌德在其著名的《谈话录》中说,自然永远是美的;丁尼生在其优美的《恋人的故事》中说,大自然之中,没有不美的事物;西塞罗在其神秘的《底奥卢姆的诞生》一文中也说,大自然使万物达到完美境地的能力远非艺术所能比拟。这些都是对自然原貌的全面的肯定。许多美学研究者也立足于当代的生态与环境思想提出了与此类似的学术观点。美国学者卡尔松就主张全部自然世界都是美的:

     按照这种观点,自然环境,就它未被人类触及或改变的意义来说,大体上具有肯定的审美性质。例如它是优美的、精致的、浓郁的,统一的和有序的,而不是冷漠的、迟钝的,平淡的、不连贯的和混乱无序的。简而言之,所有未被人类玷污的自然,在本质上具有审美的优势。对自然世界的恰当或正确的欣赏,在根本上是肯定的,否定的审美判断是很少有或完全没有。 1

     但在实际上,卡尔松也未能理解自然之所以美的实质。舍弃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的感情关系,仅从形式角度来理解,就会造成对问题的根本的忽略:自然是有生命的,闪耀着理念之光的,而这一点是无法从逻辑上加以证明的,只能从现代人的心灵或灵魂深处去寻找答案。“深刻的生态认识只能来自深刻的灵魂。”“生态学……是家的科学。” 2](p278) 这一简单朴素的观点才道破自然全美的根本。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复活了中国道家关于自然的看法。

    国内关于自然美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许多美学家从自身的角度对自然美谈了许多看法。诸如自然事物的个别性显著地表现了一般性,典型的自然物即是美的;也有人认为自然事物本身无所谓美,自然的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外加上去的,自然美根源于客观自然物契合于人的主观情趣;还有人主张自然美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自“自然的人化”。这也代表着中国美学界的主流观点。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的逐渐增强,随着人们审美人类学的眼光的强化,再仔细地想想如上的有一点武断的哲学思辨,只会产生一种空泛的印象。事实上,自然之美的问题不能单靠哲学论证来解决,必须联系到基于社会变迁而来的生态意识与审美人类学眼光,作更具体的研究。估且以最具影响的“实践美学”为例,这种观点在谈到自然美时说:

    自然事物的美,其本质并不在于自然属性或自然生命,而在于它通过人类社会实践所积淀的客观的社会生活内容。人类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从原来与人对立的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变成与人相关的,对人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一旦自然开始被人类征服,使它成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成为“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人类就能够从自然对象中“直观自身”,“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即实践。只有这样,人类才和自然发生审美的关系,自然才对人类具有审美的意义,成为人的自我确证和自我观照,人类才随着自己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与扩大,随着“自然的人化”的不断实现,逐渐地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形成了自然的美。 3](p165

     这种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关于自然之美的看法,和关于“自然全美”的观点真是大相异趣,代表着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美认识的差别,显示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不同态度。

    在一个大的范围来看,“实践美学”关于自然之美的看法,是整个现代文明世界对自然认识的一部分,其基本思想就是征服论。尽管这种观点有马克思《手稿》中的思想为依据,即“人化自然”以及关于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论述。但只要仔细分辨就可看出:自然在实践美学派的眼里是没有真正的主体地位及其伦理尊严的;自然只有经过人类的不断地开发才能成为对人有用的部分,而自然自身是无所谓价值与美丑的。这种思想强调人的实践力量的主体性,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优越性的一面,而忽略了自然的同样的主体价值。自然不是质料与场地,自然是有机的,它本来就是一个生气盎然的生命,人的 生命与精神之活力来自自然。

    按照“实践美学”关于自然之美的看法,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扩大,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日益进步,人类对自然之美的审美情怀应该更加浓厚。但事实是:自然的生机因为人类的科学技术的作用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自然之死”恰恰是科技文明,工业化的成果之一。伴随着这种现代文明,人类对自然的审美经验不是更多,而是更少。和自然的退隐一样,人类对自然的美学情感已愈趋消失,剩下的是对自然的似是而非的风光消费。这种现代时尚没有对自然之美的心灵感悟,没有敬畏与热爱,自然的美及其生命也没能进入现代人的灵魂。所以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情感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与扩大不是成正比的,它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情形。

    在谈到自然之美的成因时不能只从生产实践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理解,事实上,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情感从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就不是那么简单。麦克斯·缪勒在研究宗教的起源与发展时,把大自然的现象对未开化人的心理作用放在了重要位置,自然宗教的起因也同时是自然之美的起因。

    尽管伟大的、最初显得压倒一切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的心灵中激起畏惧、害怕、赞美与欢乐,但由于同一现象的每日重现,日月交替的准时无误,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周期变化,季节的前后衔接,以及众星之有节期的飘移,都使人养成一种宽慰感、宁静感和安全感。 4](p4

     这种宽慰感、宁静感和安全感是一种对自然的信任与服从的感情。大自然启示了人类的精神并构成他们的精神支柱。自然的生命、价值与美也来自我们日益养成的对它的信任与依赖里。现代生态学非常重视人们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来自自然原本的生机与和谐,原貌的自然,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或许更能使人产生一种宽慰、安全与宁静。

    基于人们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觉醒,现代人认识到:自然的未经人类改造与触及过的原貌具有了更大的价值。让自然还原,返回其原初的状态,是饱受生态侵害的现代人的一个心理愿望。原本的自然和谐而充满生机,而经过人类触及与改造,自然之美可能会受到人为污染,尤其是在滥用科技文明的情形下,自然原本固有的美会遭到更大的伤害。所以许多伟大的诗人以及现代一些学者提出“自然全美”的思想是有道理的。放在“自然之死”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人大力张扬自然的生命性、美、价值与尊严,对于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有益的,代表着人类自我意识与智慧的觉醒。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阿多尔诺曾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面:1)自然作为认知的对象,自然成了自然科学;2)自然作为实用的对象,自然成了生产资料;3)自然作为审美的对象,自然成了“文化风景”,成了艺术。阿多尔诺的这种观点全面地说明人与自然不同性质的关系。审美人类学也是从第三个层次上来观察自然状态的,这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在人类学视野中的特殊体现。

    自然之美和审美人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残存文化,审视接近消失了的过去的人类经验(或文化经验),就会看到一种自然自在的生活状态。在残存的文化中包含着人类早期的生活、情感与思想,和现代文明化了的生活经验很不相同。这种生活有许多自然特性,大自然的许多特性都延续于其中,和现代化了的生活相比,那是一种自然状态生活,是一种“自然风景”。

    现代人在谈到自然的时候,更多想到的是自然界。国内的各美学派别也都是在这个层次上来谈自然之美的。这种看法源自西方哲学传统对自然的认识:自然是客体世界,是外在于我们人类生活的对象;自然具有一种客观属性,有时等同于自然规律与必然性。西方哲学中另一种对自然的思想却因各种各样的因素,没有受到重视。关于自然的这一面含义源自更为古老的哲学传统,它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即原初的样子,本来的样子。在古希腊的哲学中就有这方面思想,只不过在后来哲学思想史的演变中,这一方面的思想没有得到发扬与光大。倒是中国的哲学史对自然的阐释,与之极为相近。

    道家在中国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庄哲学传统对于“自然”的论述极为丰富,含义也很庞杂,但它的基本思想是明确的:它是指万物的非人为的本然状态,“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5](《渔父》) 它是事物的无意无目的无为无造的状态:“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5](《德充符》) 这和西方的哲学传统也有了交汇点。

    如果我们把自然之美理解为一种“本然状态”,那么就可以看出,审美人类学和自然之美的关系是多么贴近。正如在生态美学中有“自然全美”的思想一样,审美人类学也是基于同样的思路:残存文化是一种自然状态中的文化,是人类较为古老的经验。审美人类学倾向于用艺术的美学眼光看待这一文化与经验,尊重这一文化与经验的价值,而不是用“野 蛮”、“无知”、“粗野”等观念来理解和描述它们。残存文化倾向于自然状态,和现代文化(科技文明、都市文明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是一种自然状态中的美,是本然之美。而现代人与它的关系,用阿多尔诺的思想来概括,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关系。事实上,自然特性和土著人的生活在许多方面都是可以相互比拟的。自然的韵律与节奏,自然中的安宁与恬静,自然的相互联系与神秘性等等,都被延续于“野蛮人”的生活之中,换句话说,大自然与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一种连续性。他们的生活的特性有许多自然特质。

    当我们说“残存文化”的自然特性时,事实上也同时在说它们的艺术的与美的特性。尤其是当我们站在这个时代——科技与都市文明占主导——基于文化对比的基础之上,对其加以审视之时。“残存文化”代表了人类消逝了的过去的童年状态,或者说是一种自然状态。在现代人的怀念与追寻之中,他们的生活与文化是一种艺术,活的艺术,是正在消失或趋于消失的“自然风景”,充满了许多美的“韵律”。

    当最早的欧洲移民到达澳大利亚时,他们问当地的土著居民:这块土地是属于谁的?那些土著居民无言以对。这样一种观念对他们是陌生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土地没有地主。在这种文化中,人属于土地,是土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动物,像树木一样。这个观念非常美好,具有重大的伦理和美学价值。 6](p165

     审美人类学隐含一种审美趣味:即对“未开化的”“野蛮的”“无知与后进的”残存文化有着浓厚的审美倾向,爱好与兴趣,这是一种向后转的审美眼光,对过去的古老的生产与生活状态,有一种怀念与追寻的情思,对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深深的眷恋。我们人类早期的艺术活动有一种质朴的自发的创造力。审美人类学对于这种古朴原始的生活、生产与艺术有着一种喜好倾向。对乡土场景、原始歌舞、宗教礼仪以及各种风俗都有一种赞许的眼光,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人类早期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里充满了现代人类已经丢失的自然与淳朴,那是人类生活的原貌的或原初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古朴的本然状态。在文化对比的历史与心理背景下,我们可以说那是一种自然之美。也许它表现得“未开化”、“野蛮”、“原始”,但英国人类学R·R·马雷特说得精彩而简洁:“自然人,即原始人。” 7](p42) 原始之中包含着人类早期的自然特性及自然之美。

         

     生态学与审美人类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许多结合点,也有着共同的文化转向的历史和精神背景。生态学说以自然为中介重新把浪漫精神带给了人类。审美人类学的眼光也包含浓浓的诗意。生态学对大自然的未经人类改造与触及的状态有一种向往,认为那是自然之美的体现状态,那种状态包含着一种古朴原初的美。生态学经常以过去的自然为蓝本,诉说着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审美人类学也经常把目光投向过去,怀念与追寻我们人类的早期的生活经验或残存文化中的诗意与生活韵律。

    首先,生态意识是一种对生物圈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意识,是对于大地生命和谐特性的意识,这种意识提醒人们要善待地球上脆弱的生命。审美人类学也是召号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予以重视,提醒人们要用珍惜的态度、美的眼光来审视那些残留的趋于消失的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之一就是和谐的美学意识。生态学就是关于地球各个部分和谐的科学,也可以说就是关于地球内部与外部美的科学,是关于大地与海洋之美的科学。美国神学家L·K·奥斯丁认为:美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

    人类对自然美的知晓促成环境伦理学的建立。美的体验能创造并维持事物间的各种联系。自然美是将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支持生命、个性和美的一个方面。美使体验与伦理结合起来……生态学能科学探索自然美的各种关系。生态学可称之为关于地球之美的科学。世界之美对于世界的存在是必要的。 8](p19

     审美人类学可以说是关于对残存文化所作的诗意研究与美学研究,是关于神话、仪式古朴的生活状态之美的一种视角与眼光,甚至可以说整个的文化人类学都包含着一种艺术与审美的倾向与兴趣,都潜含一种质朴的美学意识。

    其次,生态学或环境学说通过强调自然的生机与价值把一种浪漫精神又带回给人类。浪漫精神的特性之一,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认为她是反映人类理念、情感与精神的镜子,认为自然具有一种蓬勃盎然的生气。而生态学的先驱们都恰恰是一些诗人,如美国的浪漫主义诗人亨利·梭罗,他是一个对环境具有先知性的觉悟者。

    同样,审美人类学的目光也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有一种面向过去的倾向。从欧洲的传统来看,浪漫情怀往往包含着对过去的历史与岁月的怀念与追寻。浪漫主义的先驱——18世纪法国思想家 卢梭的复古主义情调是最明显的。他的思想和审美人类学有许多一致性:对过去的兴趣,对过去的潜存着的关注与喜好,并存有一种把过去了的生活诗意化的倾向。残留文化和现代文明相比更有一种自然特性,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生态学与审美人类学以浪漫思想为中介找到了彼此的一个结合点。

    

     到目前为止,还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对自然之美的研究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存有很大的漏洞,最后的结果都不能令人满意。这是由自然之美的特殊性以及美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的。

    自然保护的意识与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所以许多学科都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们更偏重于用科学的眼光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因科学技术的滥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美学怎样找到自己视点的特殊性?美学不是科学,试图把美学科学化的任何尝试都会削弱美学作为美学的存在特性,都会使美学失去其存在的依据。在自然保护的问题上,美学更应坚持自己的立场,尽可能地找到自己独特的视点,弄不好美学就成了其他学科的传声筒,迷失了自己的特性与方向,诸如大谈特谈什么生态系统及子系统,或论述社会可持续发展,或谈论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等。美学不应该在这些问题上和其他科学赛跑,而应该找到自己的角度。

    现代的许多美学家试图把心理学的方法引入到自然之美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鲁道夫·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方法就是其中的尝试之一。阿恩海姆认为,大自然之中的事物,大至天体、山岩、海水、沙滩,小至树干、贝壳、游鱼、飞鸟,其形貌都是自然力长期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力的式样”。但他的研究方法还是太注重形式了,忽略了自然的生命性。基于现代生态学及其审美人类学的意识与观念,我们认为在自然之美的研究上,科学的方法与意识不可走向极端,那样会造成人们美学意识的“危机”。美学毕竟不是科学。相反,现代的一些热点学科,比如生态学,恰恰潜含着美学的前提与美学的眼光。为了能把这种对自然的美学眼光更好地表达出来,我们认为美学应回归一些传统的方法,并在现代条件与现代意识的背景下,对自然之美作更好的研究。(一)美学也应当是一种理念的探寻。美学中的科学倾向似乎越来越盛。美学最初的实验,目的是要发现那些令人感到愉快的简单的形式。其中的一些方法尽管有些机械与繁琐,但总还没有脱离人类的经验,特别是和愉悦、快乐、快感相关的那么一种心理感情。而此后美学领域中掀起的股股科学热浪,诸如“新三论”、“老三论”之类,大有肢解美学的意味。

    正如反省技术至上对自然构成的伤害一样,美学家也应反省科学倾向对美学构成的伤害。美学的生命性与有机性面临着同自然环境一样的危机。美学中的机械化趋势也使美学失去了其盎然生气。用所谓系统论、信息论美学来研究自然与环境,只能使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与观念更加混乱,更加失去其自然心境,也更加偏离自然的本性。

    我们认为在对自然与环境的研究方面,也许应当把美学当作一种理念的探寻,即从对自然-环境的沉思、探求及体察中,收集美的理念之光,体会自然之中所包含着的生机、诗意及其韵律等。美学要从自然-环境之中探寻那些正在日渐减少或已趋消失的美。这些正在减少或已趋消失的美正是当代环境问题中的一种更加和人心、人的情感相连的突出事件与现象。美学要从对自然-环境的重新沉思、探求与体察中,找回失掉了的一些理念。

    (二)多一点描述与抒情的眼光。

    自然保护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自然的魅力,恢复自然之中潜存的生机与美,恢复自然的原初的光环。让自然在人的心目中具有一些往日的神圣性与神秘感。为此,美学的视点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但这种对自然的透视,不能仅依靠逻辑,也不能把实证当作研究自然之美的主要手段。美学家要把他对自然之美的体察、探求与沉思用描述的方式表述出来。对

    自然之美的描述力突出地反映出美学家在这个问题 上的特殊倾向与贡献。我们应该努力恢复美学的生动与诗意,就像现代人试图还原自然的原貌一样,来还其美学的原貌。

    如果一个美学家能够把他对自然的沉思的那些思想通过这种详尽描述的方式加以解释,那些思想会更接近自然,更有一种和自然一样的生机,而读者读了也会领受到一种美感,并渐渐培养起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之美进行探求,不应该轻视或忽略传统的方法,就像现代人不应该轻视与忽略原貌的自然一样。这种传统方法的回归,同现代生态学与审美人类学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有一种面向自然的诉求,都对现代科技文明的负面影响有所认识,都试图恢复一种生机,一种未被现代科技侵害的自然的活力与诗意。对于美学而言,就是恢复美学之为美学的特性,包括沉思、体察与描述,包括智慧、哲理与诗意。我们研究自然之美,如果方法上过分科学化与理性化,就容易使美学失去平衡与和谐的面目,使美学陷入危机,就如同自然所面临的危机一样。

    【参考文献
    1]彭锋.“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4:46-54.
    2]托马斯·摩尔.关注灵魂[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3]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安德烈·朗加内.最动人的人类史[C.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
    7R·R·马雷特.心理学与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8L·K奥斯丁.环境美是伦理学的基础[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1.

   

(原载《文史哲》200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