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人们的思想领域蔓延着“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其哲学基础,适应国内外敌对势力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而泛起的一股政治思潮。”[1]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已经被学界高度关注。有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等言论的扩散,“必然搞乱理论,搞乱思想,诱使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动摇党的领导地位,危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2]学者们纷纷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背景、表征特点、实质危害等角度对坚守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我们注意到,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提出关于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对应策略,学界的研究还有些分散薄弱。因此,我们试图在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危害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意识形态作为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发挥着对历史现实的解释力和对未来的预测力,具有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当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新时期中国意识形态建构有三大基本价值取向: 一是世界眼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是时代潮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是中国特色( 前两者在当代中国的结合) 。”[3]可见,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常以主张西方列强侵略有理,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肆意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用“三论”之说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点早已被历史所证明,被理论所论证。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无视这些真理性认知,积极推崇欧美文明,“认为中国的文化都是愚昧和落后的,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中国文化的出路只能是‘向西看’,只有采取‘全盘西化’的模式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4]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这些观点,不仅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历史发展规律相背离,而且缺乏现实说服力。
其一,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强化“欧洲中心论”弱化古老的中华文明。“欧洲中心论”产生于古希腊时期,经地理大发现、殖民运动、启蒙思想运动逐步成型,于 20 世纪确定概念。一些学者把欧洲当作全球发展的中心,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进一步提升欧洲的优越性,把欧洲看成世界发展的主轴,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会永远繁荣,极力推崇 “海洋文明”,藐视“黄土文明”,企图弱化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二,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全盘西化论”消解社会主义东方的历史成就。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无论在政治思想上,还是宗教文艺上都比中国好,就连衣食装扮都比中国人讲究。历史虚无主义者大肆吹捧欧美模式,甚至通过国内的一些代理人或受蒙蔽者,借助媒体播放《河殇》《告别革命》《走进共和》等歪曲历史真相的影片,试图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消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
其三,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中国威胁论”魔化我国快速发展的现实成就。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和伟大复兴的屈辱史、苦难史、奋斗史。新时期我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行无任何附加条件的援助。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叫嚣中国是喊着援助的口号在推行殖民主义,图谋将我国对世界发展所作出的现实贡献妖魔化。
2.用“改良”之论挑战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真理性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在阶级社会中的突出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虚伪地主张社会改良主义,认为改良才是真理。他们认为社会的发展并不需要阶级斗争那样的极端手段,通过温和的改良完全可以实现社会的变革。这种听起来多少有些罗曼蒂克的论调与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的阶级斗争和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等观点完全相悖,虚化意识形态间的差异性和斗争性,其实质在于淡化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其一,他们主张西方列强侵略有功,淡化意识形态的斗争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甚至“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良知,他们不但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而且公开走上称颂帝国主义侵略,称颂殖民统治的道路。”[5]他们利用民族和国家间文化与科技的交流,遮蔽民族与国家间的阶级利益之争,无视血腥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民族耻辱,从而否认我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意义。
其二,他们主张回到旧中国的状态,虚化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承认“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打土豪分田地等社会革命的历史贡献,反而公开称赞袁世凯的“历史功绩”,认为袁世凯没有通过阶级斗争进行社会变革,而是“顺势而为”,并没有造成社会的动荡。他们借此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否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宁愿主张回到旧中国民不聊生的苦难状态。
其三,他们主张中国姓“资”,否认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关于姓“资”还是姓“社”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世界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轨道。”[6]认为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经济建设的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却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过是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试图否认意识形态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3.用“歪曲”之法挑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党的领导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一种关系状态,不是党强迫的,而是人民群众自愿地与党形成的。”[7]而历史虚无主义者抹黑、污蔑、攻击我们党和人民高度评价的历史人物,甚至是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试图通过歪曲历史事件、故意抹黑党和国家领导人、扩大历史问题等手段,搞乱人心,迟滞甚至阻止我国人民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
其一,故意扭曲已经定性过的历史事件。社会发展往往表现为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就像每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某些历史事件虽然造成了局部的社会问题,甚至可能是社会损失,但从另一面看,却具有唤醒人们批判性思维的认知的效用,增强人们对历史问题的警觉意识。比如,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等历史过程,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认识显然缺少历史视野,用局部的损失遮蔽全局的收益,尤其忽略了这些历史事件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警示作用。
其二,肆意歪曲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一些被我们党和人民高度评价的英雄人物,比如雷锋、邱少云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却极尽夸张之能事,恶意丑化、抹黑、污蔑诸多历史人物。认为他们的贡献都是被吹捧出来的虚假的故事,试图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
其三,恶意放大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敢于挑战,勇挑重担,勇立潮头的巨大政治勇气和执政水平。但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刻意放大历史失误,无视我们党的历史成就,恶意攻击和诋毁我党的执政合法性,试图动摇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产生危害的原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国内外的发展环境造成的。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这一方面使国人精神振奋,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前行。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之人; 贪赃枉法,背叛信仰之人; 缺少政治敏锐性,为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之人。这些都客观上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提供了现实可能。苏东剧变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发酵营造了国际空间。
1.国内社会发展的负面存在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渗透提供了土壤环境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有人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以此得出结论: 现在的中国必须‘补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这一课。”[8]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人虚无了历史对现实的奠基作用; 一部分入党动机不纯和思想建设不牢的党员同志,让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了诋毁共产党的机会; 一些学者主张“学术无禁区”,企图打着“重评历史”的旗号歪曲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超越了对历史事实的关注。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触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当下,我们的美好生活也是从人们的历史贡献中获得。历史不该被遗忘更不能被诋毁,历史虚无主义者鼓吹虚无历史的错误主张,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更没有看清历史对于现实的重大意义。
其次,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一些不合格党员使历史虚无主义者有机可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党的利益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千百万优秀的中共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用生命谱写入党的誓言,用伟大的贡献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脊梁。但是,毋庸讳言,正是我们党如此的光辉,一些利欲熏心的投机分子钻进党内,借着工作的便利条件,损害人民利益,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给诋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提供了口实。
最后,在学术自由的名义下,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一些缺乏政治敏感性的学者。历史虚无主义者奉行“学术无禁区”,吹嘘“自由”的学术研讨氛围,利用一些缺少政治敏锐性的学者,鼓吹“重写历史,重评历史”等观点,扰乱一些学者的思维; 利用人们懒于求证,乐于听信的思维劣性,不惜编造史实,传播谣言,试图用割裂、静止、片面的方法讨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粉饰过去来诋毁现实。这一做法不仅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客观上污化学术自由的空间。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提供了舆论环境
苏东剧变后,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轰然塌陷,解体后的国家一边倒地加入资本主义阵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从表象上看,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风生水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愁云惨淡。受此国际背景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者趁机攻击共产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强。以虚无主义、改良主义、怀疑主义的不同面目,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制造舆论。
首先,以虚无主义解构历史的必然规律。20 世纪末,东欧国家相继发生剧变,各国先后转入资本主义阵营。其中,以波兰正式走上奉行西方式议会民主的道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布停止存在、正式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际影响为最大。历史虚无主义者们趁机公然反对社会主义,大肆传播解构历史的言论,借此否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所说的那样,而是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无所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认为,东欧剧变不是历史的倒退,不是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挫折,而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类似言论一时甚嚣尘上,在苏东剧变的大背景下,让很多人无言以对,视听混淆。
其次,以改良主义淡化意识形态的斗争。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现实变化,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倡改良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现实依据。他们无视历史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反复的社会发展规律,趁机大做文章,用改良主义的论调为苏东剧变作注解。事实上,苏联解体是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其中“意识形态的变异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的解体和苏维埃政权的丧失是意识形态演变的结果。”[10]反观当时苏联领导人倡导的所谓“新思维”的改革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影响了他们的“新思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淡化了意识形态的斗争,才使得世界上第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崩离析。
最后,以怀疑主义为幌子试图颠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苏东剧变的一个现实结果是让东西方的冷战局面走到了尽头,世界多极化发展一时间遮蔽了人们对政治格局的思考和判断。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东剧变之后的世界政治走向。关注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最大政治。正是在这种国际政治背景下,东西方经济实力的悬殊,让历史虚无主义者们有机可乘,他们打着怀疑主义的幌子,怀疑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怀疑他们过去创造的历史,甚至怀疑在过去的历史中所树立的时代英雄。试图通过抹杀历史,达到煽动人们颠覆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地位的目的。
3.国家间的频繁交流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入提供了国际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1]西方国家乘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东风,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较量。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西方国家凭借着跨国公司的产品优势削弱了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 各国的频繁交流,使政治、经济和文化间的对话加快,同时也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挑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反动言论提供了国际平台。
首先,趁机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份额,挤压民族产业的生存空间。历史虚无主义者借此鼓吹改革开放等于资本主义化的谬论,试图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
其次,趁机煽动鼓动国内外敌对势力。历史虚无主义者鼓吹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制度,一方面,寻找合适的敌对势力在国内的代理人选; 另一方面,鼓动民族分裂分子,支持“藏独”“疆独”“台独”等反动势力,西方国家企图分裂我国和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罪恶图谋昭然若揭。
最后,趁机攻击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在两种制度较量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成为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主要对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由、民主、平等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则是闭塞、专政、独裁的。他们到处变着法子宣扬社会主义消亡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试图混淆视听,消解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
三、积极应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意图瓦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革命建构起来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意义逻辑。”“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用抽象的人性论取代阶级论,大肆宣扬‘革命破坏论’‘革命告别论’,同时用‘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以烘托和支撑对于革命的遮蔽和否定。”[12]可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种种谬论势必会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和危害。
1.遵循历史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指导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13]我们要自觉清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解构历史规律的不当观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其一,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复古论”影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者对立统一,当社会意识不适应社会存在时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当其顺应社会存在时就会促进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者主张回到旧中国的观点明显与时势不符,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关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
其二,遵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补课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总体上是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但并非一帆风顺,存在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状况。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旧中国未经历资本主义,当下是在补资本主义课程,这一谬论显然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14]等观点相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效仿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而是符合社会形态更替和人民选择的道路。
其三,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消除历史唯物主义思潮的“等同论”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无本质不同。中国施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翻版。这种认识试图用蓄意的主观相同来抹杀事实的客观差异,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
2.抵制改良主义,坚信革命与斗争的历史作用
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历史成果,主张“革命破坏论”“革命告别论”,颂扬改良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时的产物。社会革命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起着调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其一,坚持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要矛盾虽已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我们仍要承认阶级斗争对于推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动态、准确的阶级分析法,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者宣扬的“革命告别论”和“革命破坏论”。
其二,明确社会革命对人类发展历程的现实作用。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革命势力推翻反动分子的政治活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古今中外,社会革命屡见不鲜,取得的现实成绩也十分明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其三,辩证认识改良对历史发展存在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社会革命的推动作用,但承认改良作为社会革命一种补充手段为人民谋求美好生活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奉行改良主义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唯一手段,既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又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坚守主流意识,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这一科学论断既可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也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能动作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和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符合国情民意。因此,我们必须坚守这一主流意识形态,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我国新时代的革命和建设作贡献。
第一,学国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以会在国内有一定的市场,就是因为一些人缺少历史基本的常识。对东西方的认识,只会通过简单的当代结果进行机械的横向比较。因此,只有认真地学习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增加对民族的了解,才会正确辨别历史虚无主义的别有用心,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自信心。
第二,学党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为中国劳苦大众鼓与呼的历史产物,是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时代呼唤,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奋斗史。因此,只有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才会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人民心声,才会时刻警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中国共产党的蓄意诬蔑,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第三,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新时代步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势,面对国内外各种复杂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大学生要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害,就必须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牢记历史使命,担当时代大任,自觉维护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梅荣政,杨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1) : 67-69.
[2]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2009( 7) : 42-47.
[3]侯惠勤,本刊记者.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上)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8) :4-8.
[4]毕昌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养成的危害及应对[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10( 1) : 92-96.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10) : 120-128.
[6]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11.
[7]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 1) : 4-17.
[8]张尚宇,王新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透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5) : 69-7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603.
[10]马岩.意识形态与苏联解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 3) : 2-13.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 学习出版社,2016: 32.
[12]庞超.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基本路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 4) : 160-165.
[1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 .
[14]列宁选集: 第 4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776.
(原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