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书评书讯

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欧阳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前景》(北京出版社200211月出版)一书是徐素华同志潜心10余年,广泛搜集资料,认真思索的力作。作为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年来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兴盛到曲折再到繁荣发展的艰难历程的新书。

该书从传播、应用、形态变化和前景展望四个侧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在结构上具有新颖和独特性。这样的设置安排,有利于较为深入地讨论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该书突破以往这类著作所惯用的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分期法,而采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具有代表性、转折性的重大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为深入剖析的对象,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动态发展过程。作者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中出现的重大历史现象,如五四时期唯物史观传播热潮、20世纪30年代唯物辩证法风靡全国、延安整风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新中国建立初的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学习运动、五六十年代的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70年代末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哲学体系改革、实践唯物主义的探索、价值论研究的兴起等,来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历程的基本风貌,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动态的立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历史。

由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变化和发展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中加以考察,使得该书的研究视野十分广阔。例如,该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在中国传播、生根的基础和条件是,中国具备了有利于外来文化传播发展的大环境;有适合外来文化落脚、生长的土壤;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批杰出人物的作用和贡献。书中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国际形势出发,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国孤立的现象,而是世界潮流的一部分。在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的途径时,作者明确指出,日本、欧洲、苏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来源地,并且从这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渠道去追根寻源。在论述20世纪30年代哲学大论战时,作者不仅说明了这场论战的国际背景,而且剖析了国际背景的正、负面作用。

该书资料丰富、详实,具有较强的实证说服力。例如,书中在介绍国统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特点时运用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其中介绍《读书月刊》当时开展的对新民主主义哲学以及整个文化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讨论情况,是以往此类研究所没有涉及的,具有史料价值。再如,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时,引用了一些新材料。过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史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中,通常提到的是郭沫若、吕振羽、范文谰等人,该书在不忽略他们的同时,还特别提到了活跃在20世纪30年代国学研究领域的经学大师吴承仕,专门介绍了他是如何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传统国学研究领域的,从而较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该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的前提下,具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开拓的特点,发掘了新史料,讨论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观点。例如,书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通俗化、教科书、当代四种形态的说法就很有新意。关于在中、西、马三大哲学思潮相互影响的基本格局中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作者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09.09。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