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书评书讯

“大众”再诠释 ——《欲望修辞与文化守夜——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欲望修辞与文化守夜——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范玉刚/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7月第1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文化研究一直在中国人文学术研究领域占有显赫地位,而作为文化研究重要内容的大众文化,也因其自身的世俗化、娱乐性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广受欢迎,并已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大众文化,我们见得多、说得多,然而真正从理论的高度对它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把握和研究,国内尚不充分。不过,近读范玉刚《欲望修辞与文化守夜——全球化视域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感到这是目前国内大众文化研究颇为扎实的一部著作。此书内容涉及大众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而且作者没有限于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象扫描,而是始终将自己对大众文化的理解、立场与判断融于其中,并以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民族良知,对中国大众文化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等都作了令人信服的阐释与思考。

本书以“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精神来切近研究对象。无论是对“多维文化视野中的大众文化生成”的阐述,还是对“中国大众文化秀”众相斑斓的展示,抑或对大众文化运作的市场机制和程式配方的分析,以及对大众文化崛起与文化领导权重构的理论思考,都始终以遵循“事实本身”的科学态度进行理论探索与研究。

另外,本书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对“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就显示了作者对中国语境中“大众文化”特征的准确把握。作者指出,这里的“大众”已不是革命史叙述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大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被主流排斥或边缘化的、作为草根阶层的“底层民众”,而是市场经济下世俗化日常生活中“涌现”出的特定消费群体,是新崛起已成形、但尚不成熟的“中产阶层”;而这里的“文化”也不再是将重心放在美学的策略上,或简单地放在人文价值的评判上,而是放在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上。将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对应于新崛起的“中产阶层”并强调这种文化的政治诉求意识,是本书论述中国大众文化的理论亮点。由此展开的对于大众文化的性质、地位、局限等理论思考,也就显得立意明确、切中要害,直指中国当下文化消费的实际状态,并以此来审视大众文化在当前多元文化格局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何以担当“中产阶层”的“欲望修辞学”和“文化守夜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丁国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