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书评书讯

孙承叔著《真正的马克思》

 

孙承叔著 人民出版社 20099352千字

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我们国家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教科书虽然受到了学界各方面的批评,不少学者也做了很多修订,试图尽可能地反映时代的要求,但是总体框架没有变,理论视角没有变,这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由两部分构成,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的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应用。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强调的重心是人以外的自然,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因而用自然规律解释历史必然走向唯心主义,它虽然也坚持唯物主义,但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关注的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而是与人密切相关的现实自然,因此,作为一种理论,哲学不是关于纯粹自然的学问,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学问,它是为历史服务的。哲学也研究自然,但是是在与人相关的那一点上才研究自然,把自然看做人的活动的前提、要素、结果,看做人的无机的身体,也就是说,现实的自然界或“人类学的自然界”是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实践为前提的,它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马克思不是抽象地研究自然,而是以实践为前提,实践的观点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在这个意义上,不是历史科学从属于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从属于历史科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从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从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统一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的,把辩证唯物主义看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背离历史科学原则的。因此不应该孤立地研究自然或社会,而应该把它看做一门科学,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复旦哲)

(来源:中国哲学年鉴2010。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