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命题相关的论文结构而成,框架逻辑整严,呈现了作者近些年对阳明学工夫论研究的新思考。全书14章。第1章“导论”,勾勒了阳明学登场的几个历史“时刻”,揭示了阳明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勾连和绾结。第2章则从“语录体”这一新文体出现的角度阐述“新儒学”(“理学”)的时代特征与精神气质。第3—14章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集中阐发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对阳明思想中*关键性并争讼不已的议题如“龙场悟道”“知行合一”“心外无事”“花中岩树”“良知论”“致良知”,及阳明与儒家修身传统,及阳明对三教之判的看法,都有独创而深入的看法。比如从生存论与比较宗教的视野对阳明龙场悟道这一关键事件予以重新诠释;认为知行合一既是根源意义上的合一,也是完成意义上的合一,更是即知即行这一跟行动一体而在的“照察意义”上的合一;揭示了阳明良知论之中“气”的面向,有别于将阳明良知论进行过度的主体性哲学、意识哲学解读的普遍倾向;从“道一而已”“吾之用”“现世取向”“中国意识”与“终极认同”五个向度系统而深入地阐释了阳明致良知教与二氏(佛教、道教)之间的交涉,等等。另外,对阳明学与宋明理学之间的异同处、陆王心学的“师心自用”问题,作者也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澄清。
内容简介
阳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并呈现出跌宕起伏之态势。近代以降,阳明学中的心性话语成为民族国家建构、革命运动开展、政党政治运行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阳明学的命运也由此更是潮落潮涨,极尽功罪褒贬之曲折。
本书旨在跳出惟“成功”是瞻的现代价值视域,以“龙场悟道”“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致良知”等阳明学著名论题为焦点,追本溯源,疑义与析,从修身工夫的向度体会阳明学的义理内涵,领略致良知教的本地风光,管窥阳明学精神的本来面目,重返“为己之学”这一传统儒学的生命世界。
作者简介
陈立胜,山东莱阳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儒家修身学、宋明理学、宗教现象学。著有:《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从宗教现象学到儒学宗教性》等。
目录
鸣谢
第1章 阳明学登场的几个历史时刻(代序)
一 明清之际
二 清末民初
三 共和国前后
四 中国梦时刻
五 阳明学与“现代性”
六 “良知只有一个”
七 附录:通向阳明精神世界的路标
第2章 语录体与理学家
一 语录体与宋代印刷业
二 语录体与理学结社活动
三 理学家为何青睐语录体
四 语录体的三大问题
五 语录体流行之弊
六 结论
第3章 龙场悟道论
一 悟道的地点
二 悟道的时间
三 悟道的内容
四 悟道的性质
五 悟道与修道
第4章 知行合一论
一 引论
二 “异质的时间差”与“同质的时间差”
三 无时间差的“合一”
四 结论
第5章“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个入圣之机命题
一 通行解读:克念工夫命题
二 另类解读:入圣之机命题
三 “一念之间”:一个生存论的时刻
四 结论:人之有限与无限
第6章“心外无事”:作为生活态度的格物论
一 “心外无事”命题之提出
二 “事”即“心事”
三 知—意—物(事)
四 “事外无心”
五 “事”即“人情事变”
六 “为何事”与“如何事”之辨
七 “泛道德主义”辩难
八 作为生活态度的格物学
第7章 心外无物论:“岩中花树”章新解
一 引论
二“物”与“事”
三 “花树”与“看花”之辨
四 “看花”之“看”
五 “心外无物”之“心”
六 结论:“新解”之为“新”
第8章 良知论(Ⅰ):作为“知情意”三位一体的良知
一 引论
二 良知之为“知”
三 良知之为“好恶”
四 良知之为“真诚恻怛”
五 小结
第9章 良知论(Ⅱ):作为“虚寂之体”的良知
一 良知之为“虚无”
二 良知之为“无知”
三 良知之为“未发之中”
四 小结
第10章 良知论(Ⅲ):作为“造化的精灵”的良知
一 “造化的精灵”
二 “至灵至明而为心”
三 “发窍之最灵处”
四 结论
第11章 “致良知”工夫论
一 致良知是“第一义工夫”
二 “信”之、“觉”之、“悟”之
三 “依”之、“循”之、“顺”之
四 良知见在,当下具足
第12章 如何守护良知
一 所谓心学一系工夫之“流弊”
二 省察之心
三 以经印心
四 从师亲友
五 “自力”与“他力”之辩证
六 余论:朱陆异同
第13章 王阳明工夫论的路径与特色
一 与朱子比照:头脑工夫之辨
二 与象山比照:象山“只还粗些”
三 新圣人图像之两面
四 阳明工夫论的现代意义
第14章 王阳明三教之判中的五个向度
一 引论
二 道一而已
三 “吾之用”乃第一义
四 现世的生命关怀
五 中国意识
六 终极认同
七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