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通俗读物

【马靖云】欣然于无名劳动——记钱锺书先生二三事

何其芳先生曾经说过:“名人的成就中包含了大量无名的劳动。”钱锺书先生就是一例。但据我所知,这位世界著名的大学者不但承担过国家交给他的繁重的任务,而且还在文学所做过许多不为人知的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初,文学所刚刚建立就承担了国家赋予的繁重的编写任务,但是图书资源却极其稀缺。于是,先生代所拟函递交国家领导人,函中如此写道:“国家交给文学所编写各国文学史和编选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的繁重任务,原书尚且缺少,更何从编选?所内工作需用的书籍极为短缺,而尤以外文书为甚,限于外汇经费,添补极少。况有些绝版或珍秘的书籍,即使有经费也难以购到。”他在信中还反映:“文学所渴望已久的书籍,在现存单位却束之高阁,并没有在学术研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积压着大量的珍贵财产,一方面作为国家唯一的研究机构,我所却得不到应用的书籍,不能很好地进行研究,这是很可惜也是极不合理的现象。如果将这批书刊拨给其他藏书丰富的单位,则是‘锦上添花’的重复存储,不如‘雪中送炭’拨给我所以应急需。”在信的最后,钱锺书先生还声明:我们打扰总理是因为“曾屡次向有关部门请求没有得到答复……我们实无他法,只有写此信以求解决。”这封信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发出后不久,一批急需的图书便顺利地调拨给了文学所,解决了当务之急。此外,先生还经常为图书馆提供国内外图书出版信息,并建议采购人员及时收集图书资源,使得文学所的藏书日渐丰富。

国家编译审定《毛泽东选集》的过程中,先生担负了非常重要的译审工作。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筹备委员会请他参加各种报告发言的文译和口译审定。他早出晚归、身体力行,辛勤工作达半月之久。

“文革”后,文学所负责主持召开首次国际性的“十年文学学术讨论会”与“鲁迅研究讨论会”。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国内对外国文学界研究中国文学的知名学者不甚了解,因此,拟定邀请外宾名单一时成为难题。幸而,先生提供了详细的名单和建议,使与会者较全面,会议最终取得圆满成功。这样详细中肯的建议,也许不为人知,像上述这些工作,先生也都是默默承担。或许,至今只有像我这样的知情人还对此铭记于心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