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现实关切

【徐铭青】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进步的过程。然而,是什么力量使人类历史不断地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究竟是怎样的?本文将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一、唯物史观创立之前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始终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前,人们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作过很多探讨,从总体上说,大体提出了以下观点:1、自然动力论。从自然界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把社会发展动力归结于某种自然必然性。2、神学决定论。把超自然的力量,比如神和上帝的意志作为决定世界一切事物(包括社会)产生发展的决定力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一种特殊的神秘力量。3、人性和理性动力论。从人的本性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人的精神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例如伏尔泰、维柯、康德、孔德、费尔巴哈等人的观点。

这些观点,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社会发展的外部寻找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比如自然动力论和神学决定论。另一类是从社会内部寻找社会发展的原因,比如人性和理性动力论。不论哪一类理论,往往都容易陷入最终从精神因素去寻找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倾向。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总体上也属于从社会内部寻找发展动因的类别,但是却和其他理论派别有着根本的区别。

事实上,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应主要从社会内部去寻找,因而只是从社会外部寻找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各类人文主义者试图从社会自身寻找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努力方向是可取的,但是,只有努力揭示出隐藏在“历史动力背后的动力”才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历史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优秀成果,结合历史条件和实践的新变化,从社会发展的各种直接动力因素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发现了隐藏在“历史动力背后的动力”,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使社会发展动力观建立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一般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以生产为基础的种种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社会历史的发展表现为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时候要受到社会物质关系发展状况的制约。5、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通过“历史合力”的方式实现的。6、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思想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该理论指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根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根源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由此就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然后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地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一些学者认为,基于它,才能充分揭示人作为主体创造历史的二重性(主动性和受动性);基于它,马克思的社会进步理论才能建立在稳固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总之,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思想的提出和系统论述,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最终建立在了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对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特别是根本动力思想的科学补充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无疑是正确的,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所在,科学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但本人认为,马克思以及后人归纳的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特别是其根本动力思想,例如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等的论述稍微有些笼统,应该进一步分化的更具体一些。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出发具体分析了影响社会发展的五种重要因素:物质生产、人的生产、精神生产、生产方式和人的需要,勾勒出社会运行的大致轮廓。他由比较表面的具体的五种因素的作用进一步深入下去,将其浓缩聚焦在比较抽象的、且相互之间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三种因素上,从而提出或者说倾向于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种做法是基本合理的,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主体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把微观领域的具体的人的需要作为一个动因内化于宏观领域的抽象的社会生产力之中,从逻辑上讲是行得通的,但在实际上,易于让人有忽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即要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没能从根本上凸显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的印象。一些西方社会哲学学者错误的批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它忽视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作用,有经济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的倾向,容易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即在于此。其实,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始终都在突出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论中,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具体或直接动力是人的需要、科学技术和阶级斗争等。从这种表述中可以认为,两者应具有内在的因果决定关系,具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但是事实上,这种表述很成问题,让我们分析一下。

人的需要起源于一般生物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是在长期的生命进化和人类不断的改造自然社会环境的社会化劳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需要不像一般生物需要那样可以直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满足,而是要在对自然的社会化改造中才能得到满足的,它引发了社会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又使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和提高,两者相互促动,螺旋循环上升,或者波浪式的前进,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更快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相比较而言往往会更有利于一部分人),逐渐产生和发展出分工和交换等多种社会生产交往形式,例如包括后来的以及近现代出现的狩猎采集及捕鱼生产、养殖种植生产、农牧业合作生产、手工业生产、机器大工业生产、跨国公司和世界工厂、合伙入股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等,还有货币流通、行会集市贸易、租赁、典当、借贷、钱庄银行信用存贷、投资融资、基金股票债券等证券交易及期货期权等交易、地区和世界自由贸易等。于是便产生和发展出相应的社会生产、经济关系,形成一定的经济基础,进而建立起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组织等对应的上层建筑。由此看来,人的需要并不是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才从根本上导致其产生和发展,而恰恰相反,正是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才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人的需要,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的矛盾运动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根源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两者的矛盾运动促使生产力和社会交往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着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发展与变革。而后者,又可以反作用于前者,激发形成循环或者超循环 的社会运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所以,不难看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必要把需要和生产力的矛盾补充进去。

按照一些学者的讲法,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似乎也要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可见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成分,恰恰与其他要素一起决定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不是相反。

那么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其发展的根源在哪里呢?很明显,是源于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正是由于人的需要,才促使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才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马克思生活于阶级矛盾尖锐、阶级斗争剧烈的时代,劳动异化和需要异化现象严重,社会几近于病态,动荡不稳,劳动人民生活于苦难之中。他感同身受,一生的追求和创立其学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变革那个罪恶的社会现实,从根本上实现全社会的革命与进步,实现全人类特别是处于苦难中的劳动群众的解放与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科学的社会革命学说,虽然比较片面,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些许道理的。

马克思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的正是为了要突出阶级斗争这个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个社会变革的强大武器,正是要唤起最广大的劳动群众,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起来斗争、革命,去变革和改造那个不合理的旧社会,去解放自身,解放全人类。

这种符合当时时代特征的务实理论,在今天从历史的角度看仍然是根本正确的。只是理论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所以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着它,是真正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身处于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变革在即,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转折时期,他感到的更多的不是社会稳定渐进发展的情景,而是社会动荡突变的情景。

在他以及后人补充完善的社会发展规律论特别是五形态理论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发展应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即某种社会形态内的社会稳定渐进发展的量变时期,和新旧交替的社会形态间的社会剧烈变革的质变时期。在他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由于受时代的影响,不可避免的自然会更关注质变时期的社会变革问题,而稍微忽略了社会量变时期的渐变发展问题。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只是在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质变时期,才表现的特别突出,才作为社会变革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着社会的剧烈突变。而在某种社会形态内的社会渐进发展时期,生产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基本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并不是此时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主要根源于需要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

在社会渐进发展的量变时期,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促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着需要的种类和层次的增多与提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是两者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社会发展由量变时期逐步进入质变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有的需要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化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这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明显更替,人类社会的飞跃发展。

四、构建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及后人归纳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特别是其根本动力思想,从根本上讲,是科学正确的,但也稍微存在着一些含糊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适当补充,进一步阐发的更明确具体一些。还是先从自然界的动力问题谈起。

(一)、矛盾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然辩证法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下面着重考察这一规律在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中的不同表现。

1、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是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

在非生命世界中充满着以吸引和排斥为对立两极而不断展开的矛盾斗争。恩格斯指出:“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中。”在这里,吸引和排斥主要指非生命界事物相互作用中两种相反运动趋势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对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凝聚和扩散、吸收和辐射、化合和化分、聚变和裂变等特殊矛盾运动所作的高度概括。看来,恩格斯是把吸引和排斥作为非生命世界的基本矛盾来把握的。

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是非生命世界各种事物运动的源泉,并在不同的运动中有不同的表现。从存在的自然界到演化的自然界,从基本粒子到总星系,都存在着吸引和排斥的矛盾,它是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自组织理论指出,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2、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更确切的说,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生物条件及环境条件的供求矛盾是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

关于生物进化的动力即生物进化原因,科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完全在生物体的内部——内因论;(2)、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完全在外部环境里——外因论;(3)、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生物进化发生在变化的环境和变化的生物两者的相互作用之中。它把生物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力过程看成是自然选择。这种观点同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外因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下面依据这种观点来分析一下生物进化的动力问题。

第一,内因是生物进化的根据,就是说生物体遗传和变异(适应)的对立统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或根据。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微小的变异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得到保存,并在繁殖下一代的时候转化为遗传。这样经过历代的积累,终于成为显著的变异,最后形成新物种。

第二,外因是生物进化的条件,就是说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外因或条件。遗传和变异的内部矛盾或内因,只给生物进化提供了可能性。要使进化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外因,这就是外界环境条件对生物体的选择。对生物进化来说,外界环境条件就是自然条件,因此这种选择叫做自然选择。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正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从而推动着生物进化的持续进行。

可见,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另外,从矛盾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角度看,非生命世界运动发展的动力是吸引和排斥的矛盾,那么生命世界运动发展即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样的矛盾呢?

很显然,生物和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关系,这种作用分别表现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制约及选择等。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例如趋利避害等,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可以认为,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生物的主体性,是否有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的本质区别之一。

从根本上讲,生物进化的动力应该是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生物条件及环境条件之间的矛盾运动。当一些生物自身的遗传变异的条件及变化着的环境条件恰巧能不断满足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时,就能实现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从而推动这些生物的持续进化,反之则导致部分物种的衰落及灭绝。

所以,生物进化的动力可归结为是需要和条件的矛盾,也可认为是一种供求矛盾,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求”,生物条件及环境条件是“供”。

(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超越的动物,人是唯一懂得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社会环境以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并发展自身的高级智慧生命。是否能够通过劳动交往等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社会环境以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并发展自身,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像其他生物一样,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及结成社会的根本目的,首先也是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虽然两种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社会的形成及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探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不可能不考虑人的需要。

事实上,结合前述分析可知,社会及其主体人的根本矛盾首先也应是一种供求矛盾,即人的需要(求)和社会生产力(供)之间的矛盾。一般生物的需要体现了其对自然的直接根本依赖关系,是对自然资源的直接需求,生物进化的供求矛盾是需要和自然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而人的需要是对自身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所得成果的需求,人的劳动实践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形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人的需要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间接依赖关系和人对社会的直接依赖关系,社会生产力充分体现了社会对自然的改造关系,社会供求矛盾集中体现为需要和生产力的矛盾。需要和生产力的矛盾恰巧从根本上把人、自然及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必然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社会发展根本动力不可能离开社会内部结构来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即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所以其运动的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方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社会的主体即人的需要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可以概括为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当社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社会处于剧烈变革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和社会进步的具体实践就可以紧密的联系起来,使现有理论中的有关不同社会形态及不同社会阶段的社会基本矛盾及主要矛盾等的观点得到很好的统一。例如,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讲是完全正确的。

(三)、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点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有关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传统提法一般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决定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内的社会生活;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对抗性的社会制度,它必将被将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很显然,这种论述略微有些粗疏,只强调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社会形态交替的问题,而忽略了社会稳定发展时期的社会形态内部的问题。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点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要对不断发展的需要的满足导致社会生产力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规定和制约着需要的质的水平和量的程度,需要和生产力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需要本身就具有客观的性质,需要的表现属于人的主体意识范畴,生产力属于社会客观物质基础范畴,人从属于社会,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从根本上讲,生产力决定着需要的质的水平和量的程度,决定着需要的发展情况和满足程度。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需要产生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形态内的逐渐进步和社会形态间的明显更替,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社会处于某一社会形态内的稳定渐进发展的量变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逐渐进步;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不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就会由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升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此时社会处于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剧烈变革的质变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明显更替。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决定着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内的社会生活;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对抗性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导致社会生活中的人的劳动的异化和需要的异化,它必将被将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未来社会应该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它应该能够实现人的劳动和需要异化的扬弃,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充分促进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社会,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新的理论补充,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明白为什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指导共产主义革命常能取得成功,而照搬照抄的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却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资本主义的内部自发运作机制,明白其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更加坚定的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活动中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更好更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更加坚定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结束语

前面已经提到,探讨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要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本文中,把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恰好把人、社会与自然从根本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充分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充分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及其共同作用的特点,准确的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

本文突出了人的需要的作用及地位,目的是要强调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最高级智能生物,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就是要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需要对于生物而言,对于人而言,意义非常重大。正是由于自然创造出了一定的生物条件,能够不断满足并发展生物的生存发展的需要,才使生物得到不断的进化,最终进化出懂得通过劳动实践满足自身需要、创造并发展自身的人。正是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得到不断的满足和提高,才使得社会持续的进步。

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起源于一般生物生存发展的需要,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指出,一般生物的需要只是生存的需要(其发展需要是通过长期的遗传变异而被动满足的),而人既有生存需要,又有发展需要。人的生存需要就是维持人的生命机体正常运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发展需要是人建立于生存需要基础上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高级需求,它使人的需要超出了动物的水平,是人的重要属性,包括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衣食住行用与装饰收藏的各种物质条件及休闲旅游等享受的需要,娱乐健身的需要,生活情趣的需要,整洁秩序的需要,忠诚信用的需要,自信自立的需要,自律自强的需要,身心健康健全教育优化的需要,关切好奇的需要,期许向好的需要,轻松幽默的需要,友好包容的需要,交流、归属、爱与尊重等情感的需要,求知、美、道德与信仰等文化的需要,搜集处理有效信息的需要,保质保量高效能的工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需要,综合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欣赏、展示、提高自己与他人个性特长、实力及才华的需要,高洁贤雅的需要,仁厚通达的需要,市井民俗的需要,融入民众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知己互动的需要,合作共赢的需要,创造创新的需要,公益慈善救助的需要,职责坚守的需要,奉献社会的需要,追求自由、公正、平等、民主等真理正义的需要,文明进步的需要,科学可持续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需要,等等。一般生物的需要具有无意识的自发的生物性特征,其满足方式是靠自然资源的直接供给;而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具有有意识的自觉的社会性特征,其满足方式主要是靠自身对于自然条件的社会化劳动实践改造实现的。所以,从需要的角度看,是自然选择了人;从需要的满足方式的角度看,是劳动创造了人。因为需要是现实要求的反映,所以人的社会生产实践相对于需要而言,具有更根本的决定意义。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众人需要)等。由于人是由生物种群进化而来的,人结成社会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更好的满足需要,所以人的产生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的劳动的异化和需要的异化是社会生活的两大难题。在社会发展的起始阶段,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以满足需要,此时的劳动和需要处于均衡化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分工和各方面的分化不断得到加强,劳动和需要有非均衡化发展的倾向。一部分人开始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导致劳动的异化,人们之间的利益的矛盾,以及由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合作、交换等,推动着阶层与阶级现象的形成及私有制、所有制的产生;一部分人的需要过度膨胀,抑制甚至剥夺了另一部分人的需要,或者人的某一些低级需要及虚假需要的过度膨胀,抑制甚至剥夺了自身的其他需要,导致了需要的异化。例如古代的活人殉葬和宫廷宦官现象,就是需要极度异化的表现。儒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主要是针对需要的异化现象而言的。

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医治这个社会病症,马克思特别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开出了如下药方。他指出,劳动和需要的异化根源于剥削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私有制社会制度,要实现劳动和需要的异化的扬弃,就必须变革旧的私有制社会制度,建立一个无剥削无压迫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劳动和需要的均衡化发展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马克思才突出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阶级斗争这个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剧烈变革的强大武器。

由此看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特别是其根本动力思想,是在人的异化现象严重的病态社会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明确的当时时代的现实针对性,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指导意义。在这方面过分的挑剔及批判,是不公正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深刻系统的揭示了这些本质问题,是开放、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当然,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例如,把社会粗分为病态社会和健康社会两种情况,认为病态社会就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而健康社会,其运作方式一般是进行社会化的生产,即合作创值, 创造出一定的社会财富,并主要通过等价交换等方式实现资源及财富的有序配置,满足社会各群体的合理需要,各得其所。

上述健康社会及病态社会的观点,虽然并不太科学,但与本文中的社会量变时期和质变时期的观点是有一点点接近的。在社会生活中,自然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各种不合理的现象,例如社会资源及财富的私有垄断现象,合作创值中的侵占价值现象,非等价交换现象,供求失衡现象,损害他人及社会的过度利己现象,强权侵犯现象,病态混乱的破坏性现象,以及其他经济、政治、意识文化领域中的病态现象等等。要大致区分病态社会与健康社会,一般就需视上述现象的情况而定;要解决好各种社会问题,就要找到本质的原因,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进步。

社会发展的量变时期和质变时期,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片面机械的评判。量变时期可能会有一些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质变时期也可能会有短暂的稳定发展的过程。

本文中提出,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几对矛盾不能割裂开来看,它们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相互作用彼此促进,一起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例如,需要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与前进,然后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促使生产力和需要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本文突出了人的需要的作用,及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进一步论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的正确性。构建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观,作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重要推论成果,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加深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系统理解和全面掌握,有利于进一步确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本文强调的主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力机制,其实人类由于有自我意识,必然就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类的不断创新和变革大力推动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创新动力论和改革动力论指出,创新与改革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另外,社会发展异常复杂,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把任何一种因素绝对化或无限夸大都是荒谬的。

人们越是清晰的认识到需要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运行发展的基本矛盾,就越是有利于清晰的发现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正确的前进方向。近现代的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的财富有较大的丰富与扩展,人们的劳动创造能力得到相当程度的锻炼与提高,人们的各种需要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与发展。同时,这种社会化大生产所赖以维继的各种自然资源,例如化石能源、水和一些矿藏物质资源等,逐渐会显现出适度限制性利用的局面。另外,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人们一方面要努力寻求发展出相应替代性的能源及资源,另一方面,更要进一步努力优化社会生产交往方式及人口控减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教育、管理、建设,努力形成良性对话互动机制,积极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逐渐引导、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成长进步。显然,人们的需要也要相应的调整改进,逐渐由偏重于物质需要向适度性物质需要和丰富性精神需要的方向发展。人们在牢牢构建起适用性物质家园和绿色环保的生态家园的同时,更将会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共同构建起无限美好、精彩纷呈的精神家园!

总之,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复杂有机体,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才能逐渐得到更多的发挥与提高,人的需要逐渐得到更好的满足与发展,人类会更加的觉醒,终将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1-118.
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112-114.
(德)M•艾根、P•舒斯特尔 :超循环论[M],曾国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第428.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4.
(美)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M],曾国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0.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74-80.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52-58.
《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撰写组:社会是什么:价值联结的生存单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03-141.

(作者惠寄。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