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现实关切

【李茂森】电梯里的公德启示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高楼大厦,到城市去工作或旅游,电梯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说飞机、轮船、火车、汽车、自行车是交通工具,大家容易理解;电梯没有带人走出楼外半步,也算交通工具则令人费解,何况电梯也不归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在我国,电梯被定义为垂直交通工具,安装在住宅、办公楼、商店、机场和地铁站等人流量集中的多层建筑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在实际管理使用中,电梯作为特种设备由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电梯运行须配备电梯司机,以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和电梯的正常运行。虽然电梯的面积不大,人们在电梯里逗留的时间不长,电梯里却每天上演着社会公德的“喜怒哀乐”,反映着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电梯的环境具有人少流量大、相处时间短的特点。大多数乘客能够安全使用电梯、文明使用电梯,就算看到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只要能忍过去也就不再去计较。这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宽容大度的胸怀,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在另一方面却有可能助长那些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反映了道德正气的虚弱。

道德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愿望。过去大家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比较熟悉,彼此相识,见面时点头打招呼,比较热情。现在大家都不认识了,人际关系变得冷漠,经常看到互不理睬、互相蔑视甚至互相敌视的表情。电梯里人们相处短暂,更容易变成情感的冷库。关键是没有找到开启人们情感之扉的金钥匙。我觉得这不是一把钥匙,而是多把钥匙的复杂组合。

遵守道德规范应该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乘客出入电梯时不得拥挤,应该遵守先出后入的秩序;电梯内严禁吸烟、吐痰和丢弃垃圾;乘客在电梯内不准打闹蹦跳等,这些都是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不遵守规范、让别人提醒后遵守规范和自觉遵守规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不同层次。农民工进城怕赶不上电梯,没等别人出来就挤进去,有情可原,因为他们不经常坐电梯;小孩子在电梯里激动得打闹蹦跳,拿电梯按钮当玩具,这也有情可原,因为他们是成长中的下一代,对他们当场进行纠正和教育一般是有效的。不可原谅的是那些控制不住自己的烟瘾,执意要让其他乘客接受“熏陶”的人;是那些对电梯拳打脚踢、乱写乱画,拿着电梯撒气的人;是那些拎着破垃圾袋让油水在电梯地板上横流的人;是那些把电梯的空间据为己有,毫无顾忌地去侵犯其他乘客权利的人……

对那些不讲道德、不讲文明的人,我们在短短的乘梯时间内很难与他们理论一番,这需要他们具有起码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素质。就算自己缺乏思考而做出不恰当的举动,当别人提醒时,要能够虚心接受并及时更正,必要的时候要说声道歉的话。我们中华民族在为人处事上讲究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人对别人的善意批评大肆反击,是因为他觉得他比别人“横”,但是总有一天会有一个比他“横”的人来教训他。遇到这种情况,奉劝其他乘客一定要站在正气一方,团结起来就会压倒那个横行霸道的人,让他在电梯里无地自容,出去好好反省。

我们一直批判功利之心,有些研究西方伦理学的学者对此极为不满,认为功利之心人人有之,批判功利的伦理学乃虚伪的伦理学,其实他们忽视了中国现实生活中一个非常致命的伦理问题,即互惠关系的盛行所造成的人际道德关系的贫乏。

“关系”的功利性早就在我国发展成了“关系学”。“关系”存在的机制在于其互惠性,一般源于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同乡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但是互惠性要求的极端发展则摆脱了这些关系,发展到了俗话说的“认钱不认人”、“认官不认人”的程度。当一个人觉得对方没有帮助过他,而且也看不到将来有任何利益回报的时候,他绝对没有任何帮助对方的动机,甚至没有任何善意的表示。这就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和恶化。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功利之心。

获取功利本身并没有过错,我们都希望把日子过得更好、更方便,都希望能够享受到便利化的交通等生活设施,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也在于更好地满足我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过错在于自己贪图功利时妨碍和损害他人的利益。吸烟者能不能克制一下自己,在进入电梯之前就把烟灭掉,不把余味带入电梯;携带宠物乘坐电梯时能不能避开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当电梯出现超载时,后进入电梯的乘客能不能多退出一个,自己晚走一会儿以保证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一些人长期为生活所困,对社会失去信心,总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一旦遇到利益冲突,便毫无理性地顾全自己,排斥他人,并通过“耍横”和“耍赖”达到目的。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来克服和改变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功利心态。当一个人的行为和想法遭到大家非难的时候,他的大脑里就会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从而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果这种新的认知结构是大家的观点和社会正义所认可的,那就意味着他的道德思维通过认知冲突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社会的宣传和教育就是这样促进道德发展的。

合作互惠是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特别是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一个人的善意行为常常不能得到直接的回报,更难得到物质利益的回报。单纯的互惠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在社会公德中还要大力提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关爱社会等美德。

规则容易使人联想到束缚、外在制约等问题。这反映了道德规范的客观性质,即他律性。人们应该明确规则的内在价值,以便实现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变。规则是为了防止错误行为和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其道德价值在于引导人们在具体行为中有章可循,从而使人们有效地调节利益分配和解决人际冲突等问题。电梯厢内严禁吸烟、禁止随地吐痰和随意丢废弃物,是为了保持厢内卫生和维护乘客的健康;电梯开门后,乘客应先下后上,站在门口的乘客应先下,按顺序走出电梯,如果因拥挤堵在电梯门口,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和电梯的故障,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规则的建立需要符合现实条件,满足现实需要。我们经常会发现规则制定得不合理,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忽视社会公德的应有地位,在实际生活中消解了规则的权威性和规则应有的力量,削弱了规则的权威性,甚至影响群众的生活,让群众产生逆反心理。且以设立电梯工的有关规则为例说明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电梯工的必要性。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制性要求配备电梯工,作为专家的电梯工能够意识到电梯的危险性,因此在监督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同时,要把电梯安全责任的主体落实到使用者身上,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所造成的人身伤亡远远低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但是从国外发生的事故能够看出,电梯一旦发生人身伤亡事件,其负面影响远远大于交通事故。这里强调的是设备和人身安全。

(二)电梯司机的资格。按照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电梯司机是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男性或55周岁以下的女性,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并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电梯安全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基本技能,在本岗位实习三个月以上后才能上岗。这是一般的临时工录用标准。

(三)电梯的运行时间。电梯必须有电梯工值守,电梯工三班倒的成本太大,夜间值守的意义不大,因为一般情况下电梯不可能24小时运行;有的城市规定,不能做到24小时运行的住宅电梯,在 24点以后到凌晨6点,必须提供呼叫服务。也就是说,在电梯停止运行期间,可以打电话叫电梯工。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做法,电梯工不是机器人,很难随叫随到,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耽搁几分钟,谁也承担不起由此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夜间留一部电梯自由使用的做法,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却违反了电梯运行必须配备电梯工的规定。

(四)是否可以取消电梯工?既然夜间都可以不需要电梯工,为什么白天非要电梯工不可。在实际工作中,“电梯司机”的称号转化为“电梯工”的称呼之后,电梯工也随之转化为帮助乘客操作按键、监督乘客的不文明行为的临时工。有些年龄大的老人不知道如何正确按下目的楼层的按钮,或者可能会看不清楼层按钮的数字而错过楼层,这需要电梯工帮忙;有些会开电梯的人可能会按直驶键,中途不停就到达底层,让其他层的人白等,这需要电梯工制止。有责任心的电梯工会向乘客提示,进入电梯后请向里走,不要站在电梯门口;带宠物的乘客不要让宠物随意活动等。电梯工在这里是秩序管理的象征,起不起作用要看电梯工和乘客双方的素质。如果乘客的道德素质太差,就不能取消电梯工。

在携带宠物乘坐电梯的规定方面也有类似的现象,明明有规定却没人执行。某地对携犬乘坐电梯的规定是:应当避开乘坐电梯的高峰时间,入梯时给犬戴嘴套或者将犬装入犬袋或犬笼。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不遵守这些规定。电梯工没有执法能力,也不敢劝诫阻拦。

电梯工为什么不敢劝诫阻拦那些违反规则的人?因为她(他)们大多数是外地务工人员,没有“正式”的地位,没有能力“斗恶”,更没有资格“恶斗”。“斗恶”就是与恶势力作斗争,在电梯的环境中只是用于比喻而已,一些具有不道德、不文明行为的人算不上是恶势力。所谓“恶斗”一般是指凶猛激烈、你死我活的争斗。我这里再给它增加一层含义,那就是抱着“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态度,处处表现出“你狠,我比你更狠”、“你贪,我比你更贪”的言行。这些人在利益争夺中,如果没有获取利益的正当途径的话,就要通过“恶斗”来争取,哪怕结局是双方俱败也心甘情愿。

乘客之间的恶斗:巴掌大的空间互不相让,什么便宜都想沾,看着不顺眼就相互敌视。

物业和电梯工之间的恶斗:物业要求电梯工不管有无乘客都要呆在电梯里,电梯工呆在电梯里尽量什么都不管。

把发生在电梯中的恶斗之风延伸到社会,我们即会看到,有些人与社会恶斗,则疯狂造假冒伪劣产品、发巧取豪夺不义之财;与自然恶斗,则肆意开采矿产、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环境。

恶斗之风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是创建和谐社会航道上的暗礁。恶斗的心态根本不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破坏了道德规范在人们心中的落脚点。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人们自愿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在接受约束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心信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行为的自觉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要抑制恶斗之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手硬的方针,通过社会宣传、教育和法制等外力来矫正一些人的不道德行为,使他们能够达到一定的道德规范要求。只有通过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能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达到新的自律。道德环境的强化有利于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创建和维持和谐的社会秩序。

人都不是坏人,在家里是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在单位里是好员工,甚至是好领导。但在家庭与单位之间,却好像出现了道德的真空地带,表现出公共意识薄弱、公共管理失控和公共道德匮乏。有时过分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忽视侵蚀公共财产的危害。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经常看到有人把家里的旧家具、自行车、拖布等放在过道里,长期占用公共空间。再加上恶斗之风的习染,有人就把可以不放在外面的东西拿出来占据一点地方。有些东西明显是垃圾,他也要放在那里满足自己霸占公共空间的私欲,至于是否影响正常通行、是否影响环境美观、是否容易引发火灾等,他全然不顾。

我曾经在一个发达国家工作过一段时间,发现在商店里规定运送货物的员工或其他施工人员都走步行梯或专用梯,不可使用客梯,以避免影响顾客;有的商店里甚至不允许员工使用店里的公用厕所,即便在迫不得已要使用同一厕所的情况下,墙壁上通常会有一个说明,意思是本店的店员在外面见到顾客都要说欢迎光临的话,在厕所里就免了,请顾客谅解。这种公私划分的理念可谓已经深入人心。

我国社会的公私划分不清、损公肥私的现象涉及比较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强化角色承担的教育问题。所谓角色承担,是指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的态度、思想和感情,它具有移情或同情的作用,使人们在对社会关系的思考和实践中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定的道德知识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能直接推动道德发展,因为人们只有在社会交往中理解了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他们的行为才有目的性,懂得作为居民如何关心社区的生活环境,作为公民如何关心社区的政治建设,作为乘客如何共同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知行不一、知识与修养脱节,是我们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后遗症,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难以突破的瓶颈,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家都知道是好事,就是做不到;都知道不是好事,还是有人做。

公共领域的道德冲突尚须依靠公共舆论来解决。各级各类媒体应该以多种形式向社会提供善恶评价的道德尺度,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导向和教育功能,扬善抑恶,扶正祛邪,预防和纠正社会生活中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

公德之衰的最可悲之处就是社会运行成本的增加。电梯需要看护工、大街上需要交通协管员、各单位都需要保安员,等等。严格意义上讲,这些都不是正常的职业,既不是规范化的服务业,也不是生产企业,更不是管理部门。好像是增加了社会就业,实际上是“以毒攻毒”,在社会公德之衰的负担上又增加了新的负担,增加了社会的运行成本,绝对不可视为增加了社会就业率,不可视为给人们带来了社会福利。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当这些临时工。我们要考虑社会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维护每个公民的尊严。

五星级宾馆和高档百货商店里有电梯司机,她 (他)们不叫电梯工,而被尊称为礼仪小姐,是服务水平的标志。而某些小区和服务场所的电梯工,说句极端而不好听的话,她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以丧失自己的尊严来换取一条生存之路,因电梯门按慢、按快,没有听清乘客所去楼层而遭受辱骂的大有人在;电梯工多为女性,经常有人遭受肢体和语言上的性骚扰,甚至有人在值夜班时惨遭强暴;在狭小黑暗的电梯间里,不但百无聊赖,还要受到流动人群带来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而工作只是为了每个月三五百元的生活费。在这个层面上,她(他)们是某些规章制度的异化所造就的电梯的奴隶,幕后的祸首是那些不讲伦理道德、缺乏文明礼仪的电梯乘客。

电梯工的文化知识不见得很高,她(他)们的存在说明电梯的安全运行不是由人们的文化素质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道德素质决定的。随着社会教育的加强和公民文明素养的提高,大部分小区的电梯工肯定会取消,或改变工作形式,不再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憋在电梯间里。无论她 (他)们以什么方式工作,她(他)们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

社会公德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把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看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公民道德建设,再到“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无不贯穿着社会主义公德的需求。实现社会主义公德要求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需求,让人们负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社会的道德规范。

本文对于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几点看法,好像是消极成分多,积极成分少。其实不然,它是以小见大,抓住问题、放大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说明问题的实质。我们要让全体公民认识到,道德就是生产力,公德强则社会强,公德衰则民众哀。许多社会消极问题的产生是社会公德缺失的代价,受害者是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谁也不会侥幸逃脱。你可以在自己家里安一部电梯,但你开车上路不可避免别人让你堵车而堵心;你可以自己开一口井,保证自家的饮水安全,但你不能消除空气污染,不能每天看见蓝天和呼吸清新的空气。正确引导每个公民的社会公德理想、信念和行动,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

(原载《道德与文明》20082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