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现实关切

【金焕玲 崔子修】加强德性伦理研究,促进个人品德建设——全国德性伦理与个人品德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了更好地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方针和政策,20081227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东北林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德性伦理与个人品德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举行。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顾问魏英敏教授及众多伦理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围绕德性与个人品德的概念、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关系、中西德性理论的比较、个人品德的养成、个人品德建设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关于德性与品德概念

关于德性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王小锡教授通过追溯西方有关德性的不同提法,如快乐即德性、自由即德性等,认为德性作为一个习惯的理论范畴,可以理解为体现道德主体卓越品质的崇高道德境界和善行的习惯与趋势。高国希教授则认为,德性是人类幸福所需要的品性、性情,一种德性是一个人的状态或性情。德性不只是像习惯,它是为某些理由而行动的性情、禀性,因而是通过行动者的实践理性而起作用的,它由作出选择而形成,并在作出未来的选择中而运用。实践智慧是德性的核心,德性不简单地是行为的性情,而是能够展现有着特定情感的行动的性情。不过,对于德性概念,学者们也达成了一定共识,即普遍认为德性是关注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人应该做什么;它关注的是道德的人,而不是道德的社会。德性具有几个特征:它是规范的内化和积淀,道德主体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主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是自觉不自觉塑造道德人格的过程,是一种目的和归宿。

关于品德的概念,余达淮教授认为,品德不同于道德,道德一般是指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品德是指个人对于道德规范的认知,这种认知经过长期的伦理行为最后表现为一种稳定的道德心理且具有人格化和个性化的认知。因此品德是属于心理、个性和人格的范畴,个人的品德结构也因而由个人道德认识(理性)、个人道德情感和个人道德意志三部分组成。

关于德性与品德的关系,龚群教授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德性即品德,儒家伦理即德性伦理。江畅教授则区分了德性与品质的概念,他指出品质有德性和恶性之分,品质是德性的一部分。

二、关于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

要想弄清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德性与规范的关系。关于这一问题,魏英敏教授认为,德性与规范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是相对应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原则三者密不可分。他还引用了弗兰克纳“德性无原则是盲的,原则无德性是空的”的观点给予佐证。晏辉副教授也指出,德性与规范的关系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德性无规范则空,德性无规范则罔。德性作为一种品质乃是道德的主体形态,规范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乃是道德客体形态。

关于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龚群教授认为,从狭义上讲,规范伦理学包含义务论和功利论,它们均侧重对人的行为及行为规范的研究,而德性伦理学则侧重对人的德性的研究;而若从起始意义以及更宽泛理解的角度,德性伦理学则可以包含在规范伦理学之内。吕耀怀教授认为规范伦理是依凭规范的伦理,它是以原则、准则、制度等规范形式为行为向导并视其为道德价值之根源的伦理。德性伦理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即以个体的德性为自因的伦理。德性伦理注重行为者自身的德性或道德品质,把德性的形成、美德的培育看作是道德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规范伦理注重规范,但履行规范的人并不一定具备了相应的道德品质。德性伦理是较之规范伦理更为卓越的伦理,但同时德性伦理的实现又需要以规范伦理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如此,才能既表现出道德的普遍性、共性、客观性又凸显出个体道德的主体性、个性和独特性。杨豹博士认为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的斗争焦点在于德性和规范何者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德性和规范何者能够独立地进行诠释,而另一概念处于其从属概念。应该坚持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思维方法来对德性和规范的关系作出分析。德性伦理的发展方向应是与规范伦理的融合,逐渐形成完整的伦理学样式。

董群教授则从佛教思想的角度阐述了他关于德性伦理的认识。他认为佛教伦理从本质上讲是德性伦理,慈悲乃为佛教伦理的根本精神。慈悲为佛法根本的具体体现,既是教化的根本,又是修行的根本,也是佛德的根本。从为善去恶的伦理行为的价值趋向看,慈以劝导行善为追求,悲以劝诫去恶为追求;从慈悲的不同基础看,慈心体现的是无嗔本性,悲体现的是不害本性;从慈悲指向的佛教美德看,慈是仁爱之德,悲是同情之德。

三、关于中西方德性伦理

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复兴离不开对传统德性理论的继承和批判,所以学者们对于中西传统德性理论中可资借鉴的资源以及如何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关注。徐嘉谈到了中国传统德性伦理的形上基础及其现代转型。中国传统伦理中以三纲五常为主导的价值观念,皆是建立在德性伦理基础之上的道德规范,其形而上的基石是所谓的德性主义人性论,而德性主义人性论的形上意义缘于传统伦理中“天人关系”的基本思维范式。杜帮云梳理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赞许的美德品质,其中包括完美的谨慎之德、合宜的仁慈之德、必备的正义之德和完善的自制之德。詹世友分析了康德的美德理论及其内在困难。康德认为善与恶不是伦理学的最高范畴,只有来自本体界的道德法则才能使意志成为善良意志,美德就是按照道德法则来决定行为动机的意志的力量。但正因为他的美德理论绝对排除情感的来源,所以其美德理论中也有一些内在的困难。杨豹着眼于当代西方德性伦理视域中德性概念的诠释。他认为,目前从西方德性伦理学独立地解释德性的两种方法来看:一种是目的论的方式,即以人类繁荣(或幸福)或者人的本性来作为解释德性的基础;一种是非目的论的方式,即从其自身价值来解释。

四、关于个人品德的养成

学者们普遍认为,个人品德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主客体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它具有主客体交互作用、知情意行相协调、反复性、实践性等规律。魏英敏教授就指出,在个人品德养成过程中,主体的理性能力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理性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对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应该是情感因素,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关于个人品德的形成机制,周斌认为需要激励、道德内化和良性互动等是个人品德形成的最为基本的作用机制。他指出,需要激励是社会道德建设对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外向作用机制,是培养公民优良道德品质的基本前提;道德内化是对公民个人品德建设施加作用的内向机制,是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关键环节;良性互动机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机制,良性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教化、培养中施教和受教双方的互动;二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整个工程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互动。

关于个人品德养成的路径和方法,陆道平认为个人品德养成有如下的途径和方法上: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第二,道德楷模的示范作用尤其重要;第三,要抓住关键人群,即青少年的品德建设;第四,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关于个人品德的养成,一些学者还从自然科学理论出发,阐述了对该问题的看法。陈文斌教授从系统熵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个人德性养成的过程就是控制系统熵变化的过程的观点。他指出,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增强系统负熵的输入是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改进引导工作,促进系统正熵的输出是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强化管理措施,规范系统正熵的输出是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保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扩大系统开放度,是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措施。刘经纬则从生态位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个人品德的养成过程也就是人自身提高自身生态位竞争力的过程。

五、关于个人品德建设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学者们普遍认为个人品德建设的提出既体现了伦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需求使然。周斌认为把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同时作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探索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个人品德与“三德”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支撑起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大厦。宋成鑫认为,个人品德建设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使道德建设由“三德建设”变为“四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辨证统一的道德整体。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是个人品德建设的社会前提,实现个人品德建设是统筹兼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的途径。肖群忠教授则对德性品质中的敬业精神及其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做了详细论述。他指出,敬业精神从狭义上说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一种总体态度和精神状态,它是职业道德的精神内核,广义上说它也是一定民族国家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敬业精神的培养是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建设、文化精神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敬业精神可以包含如下内容:第一,对职业价值与意义的高度认同,第二,热爱职业的情感态度,第三,积极主动的意志品质,第四,勤业精业的行为意向。

除此之外,与会学者还就感恩、关怀、勇敢等具体德性问题以及学者德性、公共危机对个人品德的影响、青少年道德教育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而又热烈的讨论。

 

(原载《伦理学研究》20092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