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批评

【邢东田】重新审视我国学术评价体系

目前学术腐败愈演愈烈,其原因除了学术行政化之外,就是评价体系本身出了严重问题。

一、对现行评价体系依据理念的分析

1.认为科研评价可以制定出明确的量化指标,并以此评出水平高低。实际上,这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科研本质上是一项个别人改变绝大多数人观念的创新活动,真理往往先由少数人掌握。当年共产主义学说作为一个“幽灵”出现在欧洲上空的时候,哪一项既有标准又有资格评说?因为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标准,就是自己的价值尺度。但我国现行学术评价的主要方式如“同行评议”、“核心期刊”、“引用率”等,其原则都是少数服从多数,对于突破常规的创新成果,具有天然的否定倾向。少数服从多数并不是学术的原则,只有在代表个人或集团利益时,才能少数服从多数,科学研究的原则是多数服从少数。即使没有创立新标准、新范式,只是旧有成果基础上的增量,也要提供新资料,提出新看法,相对而言,虽然比较容易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也首先是少数人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的公正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

其次,只有同类事物才具有可比性。工业产品按统一标准成批生产,所以具有可比性。而每一项科研都是独特的与唯一的,无法批量生产,它们相互间缺乏共同性,不具可比性。同是历史学,研究中国史与研究世界史,如何比较?都是中国史,明清史与秦汉史又如何比较?即使相同的课题,也必然会因人因时因地以及因其他条件而异。科研与生产产品不一样,就在于他的唯一性,除了外在形式比如课题级别、经费额度、主持人职称、字数多少等,各个科研项目内在水平的高低很难或根本就无法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制定出明确的评价标准。

2.以为不搞学术评比,不拉开档次,就无法促进学术发展。这又是一个认识上的偏差。

就学界实际来看,特别优秀者和特别差劲者都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属于平常之人,水平相差无几。对于那些确实得到学界公认的有重大突破性的成果,当然应予以特殊奖励。即使有异议,也涉及面很小;如果确实名不副实,也容易得到纠正。但对于那些水平和工作努力程度差不多的平常之人,就没有必要拉大距离,分出档次。若是强行将这些人拉开档次,评出高低,由于缺乏明确的指标,其后果必然是人为增加矛盾。这样做不仅不能促进学术发展,反而会因“窝里斗”而影响科研工作。

至于所谓“几年不发表文章”的学人,也不要急于先下什么结论。实践表明,搞研究的学人,只要按照基本规范踏踏实实去做,多少都会有所成就。而由于个人情况不一样,研究的项目有难易,必然是有少年得志,也有大器晚成;有人年年出成果,有人十年磨一剑;有人成果生前未被学界认可,过世之后才获殊荣;有人甚至一辈子不出成果,甚或出了错误“成果”……这在科研领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因为科研就是探索,是探索就有成功也有失败。更何况,科研也需要有适合的生态环境。某科研领域保持一定数量的学者,是有关科研得以进行的前提,是科研发展的需要。许多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他们都是保持良好的学术生态不可或缺的分子。在科研领域,即使没有成就,或失败了,也有教训可以吸取。这样的学人,也应当受到起码的尊重并得到相应的生存所需的物质保证。除非有明显证据,不适于搞科研,或尸位素餐,我们宁愿养几位勤奋的“懒汉”。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不然的话,被淘汰的很可能就是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正是依据上述理念,管理部门才不断推出新的评比项目,不断制定新的评价指标,并论证只要规定得严密,程序公正,严格执法,就可以达到“科学”、“客观”、“公正”。然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随着有关规定的不断出台,新的评比项目的不断设立,评价指标的不断细化,不公正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名目繁多的评比,将学者对学术的关注引向了对名利的追逐,排座次争资源成了学术最终的目标。在耗费宝贵资源的同时,为学术腐败制造了可乘之机。长此以往,势必阻碍学术发展。

二、减少学术“评比”,强化学术批评

1.彻底清理各项评比指标。无数事实表明,程序的公正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不少学人的道德水平下降,也不仅仅是规定不严密,更不仅仅是缺乏有效监督。当然,上述这些都是问题,但根本性的问题是整个方向搞偏了。在“评比学术”大泛滥的环境下,即使制定再多的规则,设立再多的奖项,如果不改变评价方向,而是一门心思盯在评比排座次上,离学术繁荣的目标会越来越远。因此,“评比”要多做减法,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还学术以本来面貌,让学界从评比的狂躁中冷静下来,以彻底改善我们的学术环境,净化我们的学术空气。

由于在目前“单位所有制”条件下,评委很难完全做到凭良心投票,在不得不进行级别划分(比如评职称)时,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在绝大多数学人中实行类似公务员晋升的“年资制”也就是论资排辈,或许更符合实际。他们在学术水平上的差别以服务时间的长短衡量更为客观,时间长在经验上在贡献上正常说来都要更大些。这样做的优点是,标准比较明确,易于操作,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最终为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其中如有脱颖而出者,则特殊安排——特优人才超常拔擢,平常之人搞点“论资排辈”,既鼓励了人才脱颖而出,又稳定了科研队伍。

2.开展真正的学术批评。批评是学术的生命,没有学术批评,科研就是一潭死水。只有在充分批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学术评价。而学术批评与学术评比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它很难制定出严密而又精确的指标,但它更有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一项成果,一篇论文,一部专著,要有其他学人提出看法,作出评价。被批评者对于批评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可以自我批评,也可以反批评。对于那些一时难以辨清的问题,未被内行普遍认可的创新成果,也必须在不断的批评中为学界所认识,而不是找几个同行简单评一下、查查引用率就可以匆忙做出结论的。

3.在充分批评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什么是充分批评?就是要让大家评头品足。而要大家评头品足,就得有充分的公示。目前已进入网络时代,真正的公示,就要在网上公布。我们上面提到同行评议的不足,但同行毕竟是内行。现在的同行评议,实际上已经蜕变为外行评议,是同一小单位里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人们凭着感觉走。所以我们必须实行网上公示,打破单位所有制,向全世界的同行公示。而且至少公示几个月,因为你总得给人家深入检验、研究和批评的时间。评委的评论必须同时具名发表,要对自己的评价负连带责任,不然就别做这个评委。

4.评价指标要实事求是。现在学术评比中不仅程序很难保证公正,更糟糕的是,许多评比规则尤其评比指标本身就是“歪经”。其最突出表现就是不根据工作性质确定评比指标,而是大搞“万般皆下品,唯有科研高”。只要是与学术沾点边的职业,高校辅导员甚至行政人员也好,图书管理员甚至资料员也好,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教师也好,统统都要发表论文作为评比条件。这种不鼓励做好本职工作,而是鼓励学术泡沫的做法,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评比指标的不实事求是,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思想根源,这就是对科研特殊性缺乏基本的认识和尊重。我们不反对行有余力搞科研,工人也可以成为发明家。问题是我们设计的评价指标到底要鼓励什么?

5.建立网络互动评价机制。参加评价的论文要在网上“公示”,任何人都可以从学术角度予以评论。而且,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有价值的批评意见皆应作为该论文评价的一部分附录其后。这样既可以吸纳全国甚至国外学者参与,打破“单位所有制”,使学术评价“社会化”,又可以促使作者与推荐者更加规范。更重要的是,批评是学术的生命,只有真正实现批评与被批评的良性互动,才能促进学术进步。网络的飞速发展,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充分的技术前提,就看我们如何利用。

邢东田,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编审

(原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6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