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批评

【苏新宁】学术评价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的辩证观

 

长期以来,学术评价一直是科研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1]、中国社会科学院[2]、教育部[3]等有关部门近十年来印发过许多相关文件,主要从加强学术规范、端正学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等方面进行治理和引导。2015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发文,指出:要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并提出了若干建议[4],随后,2015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阐述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5],其中尤其提到我国的“学术评价和导向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求“健全激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导向机制。”这一系列的文件,充分说明了国家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我国学术环境的净化以及学术评价的导向问题。

学术界更是尤为关注学术评价,对学术评价领域的讨论十分火爆,笔者特别对中国知网资源库(CNKI)进行了查询,采用“学术评价”和“科学评价”的“或”关系组配,以主题方式并采用精确检索条件检索,得到检索结果25000多篇。经统计,2011年以来每年都超过2000篇。同样的检索词,如果改为关键词(文章标引的关键词)精确检索,仍检索出4500多篇,并且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300篇以上。这些文章遍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甚至一些自然科学学科都有涉足。由此可见,学界非常关注学术评价研究以及学术评价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学术评价的有关讨论中,有肯定、有疑惑,更有反对。尤其对造成的“学术乱象”的原因所在的讨论中,或多或少将其归结于学术评价所造成的。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7日发表的一篇学术成果问题调查报告中报道[6],有48.7%的被调查者认为,造成的学术问题的根源是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南京大学朱剑则深刻的分析了由学术评价造成的“学术乱象”的根源,认为科研体制是导致学术之乱、评价之乱的根源[7];浙江大学苏宏斌直指,当今学术评价中的诸多乱象已经对正常的学术研究造成了严重干扰[8];湖南师范大学的张曙光认为,当下学术乱象横生,过度量化评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警示,同行评价也有演变为“情谊衡量”或“情利评价”或“情益评价”的可能性,需要制度约束[9];湖南理工学院余三定教授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直指学术评价是造成当前学风浮躁、学术垃圾、学术造假等“学术错乱”现象的推手。[10]

在对学术评价的讨论中,许多学者对当前学术评价提出了质疑。例如:董尔丹等人指出,目前的学术评价较注重形式,因而导致一些问题,应从以形式为主的学术评价向以内容为主的学术评价转变[11];福建师范大学陈颖对当下盛行的量化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学术评价、期刊评价的结果作为机构和有关部门的学术评判的依据,并且和制度、政策联系在一起,就使得问题变得严峻和复杂起来了[12];大连理工大学姜春林对学术评价中的重量轻质,学术奖励中的重外轻内、重载体轻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亟待治理[13];大连理工大学李冲、苏永健撰文呼吁,我国的学术评价应当摆脱迷信“量化模式”的桎梏。[14]

学术界对学术评价提出了许多批评、质疑,但他们在批评的同时也期盼着学术评价的重建[7],学术评价的改革[15],评价环境的治理[13],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6]。由此可见,学者们的批评是善意的,期盼是由衷的。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学术界会对学术评价那么敏感,有如此多的质疑。为什么20年前讨论的很少,近10年突然火爆?其实,在这些学者的行文中,或多或少涉及学术评价成果对各类人才评选、学术绩效奖励、学术水准的评判、职务晋升、学科评估等等。可以认为,学界对学术评价的质疑,是因为目前各级学术管理机构几乎都将某个或某些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这种紧密联系促使一些学术评价体系成了学术研究的指挥棒,给学术上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所以,当前学术评价受到质疑,在所必然。因此,我们必须厘清学术评价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的功能和目的,辩证地看待学术评价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的关系问题,使学术评价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沿着各自的轨道健康发展。这也是笔者撰写此文的主要目的。

一、学术评价与学术奖励的目的解析

学术评价与学术奖励是既相关又独立的两项活动,相关是因为评价得出的优秀者,在奖励中可以获得体现,独立是因为两项活动完全由不同的主体操作。但两者的愿望和目标都是希望能够促进学术发展、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

()学术评价目的

无论学界对学术评价有什么看法,但从学术评价本身出发,它的目的是明确和积极的。学术评价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评判,即判断学术成果、学术载体(如期刊)、学术方向、研究的技术与方法等是否存在学术价值。评价者希望通过学术评价推出学术精品,发现优秀学术人才,探寻学术成果的优秀载体(如期刊),回顾和展望学术进展等等。同时,通过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鉴别学者的学术贡献,对学术伦理的监控、学术规范的遵循,以及学术成果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经济促进、决策制定等有何帮助和指导作用。评价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学术发展,规范学术研究、激励学术创新。

学术评价多通过评价体系来实现的,评价体系内通常制定一些规则、设置若干指标,每一个指标表征着被评价对象(学术成果载体、学术成果、学者、学术机构等)某个方面的特性,这些指标根据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即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各类指标体系通常标准不一、重点不同、评价对象各异,但他们的评价工作对学术活动或多或少都在发挥积极作用。那么,为什么这个具有良好愿望出发的学术评价,如今在学术界并非受到欢迎,往往得到的是被“痛斥”。这确实需要我们很好地反省。

()学术奖励的目的

奖励,顾名思义,给予荣誉或财物以达到表扬、鼓励或激励之目的。奖励,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奖励机制就是奖励所遵循的规则、措施、制度和方法,学术奖励是针对学者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给予的奖励。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能极大地刺激人的潜能,缺乏科学的学术奖励机制可能影响学术发展。本文所论及的学术奖励是指更加宽泛的奖励,主要涵盖由于学术成果的因素所获得的精神、物质、经济等方面的奖励和利益,也包括职称晋升、学术称号评选、科研绩效考核、学位获取、学科评估等对学术成果要求的变相学术奖励。之所以把后者也列入学术奖励之中,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学术评价的异议,大多数来自评价体系与这些方面的科研评估奖励相关联的。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总则第一条明确写到,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制定本条例[17]。可见,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的奖励机制,其良好的目标和愿望毋庸置疑,它激励着我们许许多多科研工作者奋发向上,潜心科学研究。但近些年来,对科学评奖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出现了一些质疑声。究其原因,今天在中国的学术奖励已经完全和利益捆绑在一起了。过去(可以认为20年前),学术奖励看重的是荣誉,奖励的作用体现在“励”字上,激励学者奋发向上,而今天我们的奖励已经更多的体现在了“利”字上,因为利欲熏心,奖励活动也受到一定污染。另一方面,也是一些机构为了管理简单化,把评价体系的结果简单的和奖励机制关联为一体。这一关联引发了许多问题,致使学界把矛头更多地指向了学术评价体系。

二、辩证的看待学术评价与奖励机制

如上所述,学术评价与学术奖励主观上都是从促进科学研究良好的愿望出发,那么为什么近年来会遭到一些非议,良好的愿望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这需要的理智的深思,辩证的看待。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之解析

曾几何时,一些学术评价体系还是受到学术界十分欢迎的。但时至如今这些评价体系无不受到学术界的指责甚至是痛斥。

25年前,北京大学推出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可以说,学术界和图书馆界对此成果齐声赞扬,因为通过该期刊评价体系,图书馆可以用有限的经费订购各学科最适合的期刊,学者借助《总览》,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来选取对自己科研帮助最有参考价值的期刊。正如《总览》第一版的前言中所陈述[18],“我们编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用意之一,即是为各图书馆确定自己的馆藏重要期刊或馆藏核心期刊提供便利”。这样的目的后来被演化为许多机构的学术奖励标尺以后,《总览》则不再淡定,接踵而来的质疑、反对声逐渐多了起来。

20年前,当我带领我的团队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时,当时我们对CSSCI的设计目标有三个方面[19]:其一,探索科研规律,促进科学研究,即借助引用关系发现科学研究的源流;其二,科学组织数据,促进科学评价,即利用引文索引的统计数据进行定量评价;其三,深究学科特征,指导规划管理,即分析引文索引中数据隐藏的一些规律、特征和相互间的关系,挖掘出学科研究特征。当CSSCI2000年在北京首发时,无论学界还是科研管理机构,亦或科学评价领域,给出的是一片赞扬声。但时隔几年后,赞扬声少了,更多的是“质疑”和“痛斥”声,为何如此大的反差?同样的原因,还是因为CSSCI被大多数高校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绩效考评、职务晋升、学位授予等学术考核的重要指标。

可以认为,各类学术评价体系的创建目的都是良好的,主观愿望是希望通过评价能够促进学术发展,能够帮助学者研究,加强学术规范,指导规划管理,等等。那么,为什么具有良好出发点和愿望的学术评价近些年来饱受争议,除了评价体系本身可能存在着某种缺陷,更重要的是,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不做鉴别硬套奖励上,这就出现了问题,正可谓评价体系“越俎代庖”。

()问题与思考

学术评价理想的结果是,通过评价择优表扬、鼓励、奖赏,从而激励学者奋进,监督学术规范,最终促进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发展。学术奖励也是一样,通过各类精神、物质和荣誉奖励达到激励的个人、组织及相关群体创新潜能,最终促进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发展。可见,学术评价和学术奖励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但为什么当两者关联在一起时,则出了问题呢?是否如古人所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就是说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如果不考虑环境、不考虑奖励背景和对象就完全用于奖励机制,恰恰出现了“水土不服”,有时甚至导致不良结果。

虽然学术评价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指标僵硬,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是造成学者们对评价体系的质疑的原因之一。例如,不分学科的对所有期刊采用统一的影响因子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是早期运用在科技期刊的计算上,但现有评价体系几乎不做改动直接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很明显不同的学科特征,反映出的引用速率是不一样的,这一指标对一些学科是不适用的,或者说这一指标对不同学科需要根据各学科特征重新设计计算模式。又如,影响因子的计算是按年度来计算的,发表在每年1月和12月的论文,相差接近一年。由于论文从撰写、投稿、审稿、修改、发表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那么12月发表(出版)的论文(期刊),其计算影响因子的时段只有1年,这也是目前影响因子计算模式的一个弊病。再如,期刊影响因子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年的期刊环境、学术环境和文献产出量以及科研队伍规模与今天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原有的计算模式应该说不完全适应现今的期刊评价。

现有的许多学术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完全以量化统计论“英雄”,是学术界对其质疑和“痛斥”的主要方面之一。以数量来考察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并给予学术奖励,使“十年磨一剑”的成果难觅了,“一年磨十剑”的“学者”大有人在,许多学者自诩改变不了这种机制,只有顺应它。因此,目前学术界造假、抄袭等违反学术规范行为泛滥,学术浮躁及有违学术伦理行径充斥于学界,学者的那种学术追求、勇攀学术高峰的执著精神少见了,追求数量以谋取职务、职称、绩效奖励在学术界已成为常态,以量论英雄已普遍在评估奖励机制中畅行。出现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定量的学术考核机制。

套搬评价体系的评估结果用于学术考核奖励,造成考核只论成果的“出身”,而非论成果本身的学术质量和贡献。例如,要求在某类期刊(核心期刊、来源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才被计入考核与奖励范围,而其他期刊上的论文,即使质量再好、水平再高、创新再强、影响再大,也不被计入考核奖励范围。这使得作者把精力更多的花在迎合一些期刊,而非全部用在学术创作上。造成唯量化、唯刊化充斥于学术考核奖励机制中,促使学风日趋下滑,学术浮躁之风弥漫。

如上所述,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能与时俱进,以及将评价体系的评估结果套用于学术考核奖励之中,必然会引起学术上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国家科技发展的进程。

()学术考核奖励机制与评价体系捆绑带来的不良学术影响

由于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奖励机制不妥善的捆绑一体,造成一旦进入某一评价体系的资源(例如期刊),就“身价”百倍。因此,一些期刊杂志社为提升自己“身价”,不顾学术规范制假造假。一些学者为了通过考核或获得科研绩效,不能专心深入研究,学术浮躁。更有甚者,一些科研考核机制已严重影响到中国科技强国战略。具体负面影响归纳如下:

(1)积淀深厚的成果难觅,学术垃圾成灾

由于许多机构的考核机制要求具有一定职称的学者每年要发表多少篇论文,晋升某一职称至少发表多少篇论文,获得某个学位前至少发表多少篇论文,等等。在这样一种要求下,学者不是在做深入研究,而是在做表面文章,不客气的说,是在制造学术垃圾。在“数量”的“逼迫”下,少有学者敢“十年磨一剑”,否则需要十数年才能博士毕业,数十年或百年以后才能晋升教授,何其的“恐怖”,造成积淀深厚的成果实在难觅,而“一年磨十剑”的“垃圾成果”则泛滥成灾。这种学术浮躁之风对学术界的杀伤力很大,可能的大师被“数量”埋没,而“数量之星”则得到无上的荣耀。

(2)学术泡沫激增,学术腐败加剧

由于量的考核机制,刺激着学者的发文“激情”,表面上看,机构的学术成果数量增加了,国家的论文数量也增加了,学术繁荣了。但在这种繁荣之下,是大量的低水平论文重复,巨大的学术泡沫隐藏在其中,抄袭、造假等学术腐败浮现出来。例如,井冈山大学原讲师钟华和刘涛为了得到职称晋升和经济奖励(井冈山大学当时规定,一篇SCI论文奖励5000),竟然在两年时间里,造假70篇论文在SCI的期刊Acta Crystallographica(《晶体学报》)上发表[20],这对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限定期刊范围奖励机制,促使一些期刊学风下滑

许多高校的科研成果绩效奖励及职称晋升、学位获取要求,理工科要求在SCI等评价体系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人文社会科学要求在CSSCI等评价体系收录的期刊上发文。因此,对于没有收录到这些评价体系中的期刊就可能存在生存危机。例如,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在CSSCI中排名较后的期刊以及没有进入CSSCI的期刊之中,就有一些期刊在制造引用造假,为了躲避查处,从两家期刊“互引”,转向了多家期刊“接力引”,在这些“互引”和“接力引”中基本为期刊自造引用。再如,一些高校学报及专业期刊,鼓动甚至买通学者引用自己期刊。这些学术不范的行为目的只有一个,进入CSSCI。这些行为大大影响了这些学术期刊在学界的声誉,例如,就有高校专门列出了CSSCI中“期刊黑名单”,对这些期刊中的论文不予认定,这虽然打击面有些大,笔者并不完全认同。但该机构的这种勇气,这种精神,笔者完全赞同和肯定,因为他没有把一个评价体系原封不动的用于考核奖励机制,假设有更多的机构采取这类行动,相信对那些有学风不端行为的期刊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4)一些评价体系的实施,影响中国科技强国战略

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求理工科的论文考核与奖励范围为SCI上论文,这使我国大量优秀论文流向SCI收录的期刊上,虽然中国也有接近200种左右的期刊被SCI收录,但许多高校的竞争迈向更高级期刊,也就是只奖励SCII区、II区期刊上论文,而中国的SCI期刊绝大多数被排斥在III区之外,也就是说中国大量最优秀的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外出版的SCI期刊上。这种状况造成中国的优秀期刊和国外的优秀期刊差距越来越大,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的许多优秀和创新成果首发在国外期刊上,造成版权流失,受控于国外。可以想象,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科技期刊群,缺少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将会有很大的障碍。另外还要提醒的是,这种考核与奖励机制已经蔓延到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引起警觉,国家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

结束语

客观的说,学术评价(量化)与奖励在早期对繁荣科学研究、激励学者创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近些年来,学术评价所造成的学术浮躁、学风下滑,并非完全归罪于学术评价,奖励机制的导向起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学术评价体系(尤其是量化评价体系),有其专门的作用,但并不能代表学术奖励的全部,我们必须辩证的运用评价体系,科学的实施奖励机制,真正通过学术评价和奖励机制的科学实施,促进我国科学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繁荣发展。

另一方面,极端量化、唯量化的学术评价与奖励机制应当终止,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的科学结合。当然,定性评价的评奖机制中出现的机构间利益关系、利益分配,评奖者之间存在的“情谊衡量”、“情利交换”等问题,也是困扰定性评价奖励机制的重要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同行评议制度的健康运行,不能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可能参与评议的专家进行学术考核和道德考核,重点选择学术造诣深厚、学术道德优秀的德高望重的资深学者,建立评议信用机制,对评议者打分记录,确保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奖励机制更加科学和公正。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Z].2007-02-27.

[2]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Z].2010-07-29.

[3]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40号,2016-06-16.

[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Z].科协发学字[2015]83号,2015-11-04.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Z].国办发[2015]94号,2015-12-29.

[6]唐红丽.学术成果问题根源于“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07(A01).

[7]朱剑.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从“学术乱象”根源问题说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8]苏宏斌.中国当代人文学术如何“弯道超车”——从评价乱象和创新焦虑说开去[J].探索与争鸣,2016(3).

[9]张曙光.学术评价乱象:表征、诱因与治理——基于量化评价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

[10]余三定.做学问莫买椟还珠[N].人民日报,2013-04-16(24).

[11]董尔丹,胡海,张俊.学术评价应更科学[J].科学通报,2014(1).

[12]陈颖.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若干问题之我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3]姜春林.学术评价:研究成效、问题与治理体系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5).

[14]李冲,苏永健.学术评价量化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2).

[15]熊丙奇.学术评价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1).

[16]刘文山.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与学术评价[J].岭南学刊,2016(2).

[17]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Z].1999-5-23发布,2003-12-20第一次修订,2013-7-18第二次修订.

[18]庄守经主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9]苏新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设计与应用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