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批评

【王友良】学术批评的道德思考

 

 “批评”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有四:一是评论、评判。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 评定其是非优劣。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用呢, 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 便渴望批评, 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生。”二是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三是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四是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批判”一词和“批评”在语感上似乎有些差别, 但实质意思也没什么根本不同, 也是“评论、判断, 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之意, 在英文中, “批评”和“批判”都是一个词 (criticize) , 没有什么两样。“批判”这词被误读得太久了, 以往那黑白不分的政治运动对它的特别使用使人们心有余悸, 讳莫如深, 以致此词的本意已深埋多年, 只要给谁冠上“批判”二字, 那无异于坚决打击, 一笔抹杀, 彻底否定, 这是典型的对“批判”一词的内涵异化。“评论先代是非, 批判末了公案”, 批判的本意是评论是非之意。

一个人创作什么, 如何创作, 这是创作者的人身自由。但是, 作品一旦面世, 不仅以其客观化的“文本”与作者分离, 而且以其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学术性的优劣良莠接受着读者的评价。对读者来说, 作品一经出版, 就变成了商品, 每一个消费者包括读者和评论家, 都有权对它说三道四, 评头品足, 这是一个批评权的问题, 也是消费者的权益问题。所以, 人们对某一学术研究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的所作的证伪、辩驳和争论、分析、认识和评价, 就是学术批评。说得严肃一点, 学术批评相当于学术执法, 虽然没有法定的条文和准则, 但也有约定俗成的艺术法则和长期形成的鉴衡标准。虽然学术研究的对象包罗人类生活的全部, 由此学术成果所反映的内容必然广泛而复杂, 但历史上对学术作品的评价一般都是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是考察辨析该作品对人类生活、社会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这是社会评价;二是考察辨析该作品本身的成败得失, 这是艺术评价。当然社会历史的条件不同, 时代的审美理想不同, 艺术发展的水平不同, 批评标准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它从来就是历史的、具体的。所以, 学术批评应以求真崇实为内容, 以尚析重评为形式, 以促进发展、繁荣学术为目标, 摆事实讲道德, 客观分析, 无畏辩驳, 公正评价, 以理服人, 这才是有道德的真正的学术批评, 这种有德性的学术批评才是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术的发展渴望着“导游”、“桥梁”、“磨刀石”、“内动力”、“清道夫”似的批评, 然而, 时下的批评却五花八门、形形色色, 有令有眼花缭乱的数量, 却不少是令人兴味索然, 倦怠不已的质量, 有柳暗花明的生机, 却也有无拳无勇、积弱不振的危机。有的批评, 政治似的翻云覆雨, 商业似的朝秦暮楚;有的批评, 仓猝地敷衍塞责, 玄弄地信马由僵;有的批评, 齐刷刷以“后”字当头, 不断煞有介事地宣判划时代的告别和诞生;有的批评, 贸贸然以“新”字领起, 以时尚和浪潮的追逐为激进, 为前卫, 奇招迭起, 不一而足。还有令学术黯然神伤的多种多样的假批评、滥批评、恶批评。比如, 友情出席的“圈子”批评, 凡圈内的人的作品就互相吹捧, 你好, 我好, 大家都好;王婆卖瓜的“广告”批评, 媒体肆虐、炒作盛行, 看起来好象是举国上下的热评, 为的只是卖点;追风逐浪的“工具”批评, 笔头上插着风向标似的, 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花团锦簇的“歌德”批评, 独创的、全新的、集大成的、超一流的等等, 不着边际的吹捧词汇令人躺在软乎乎的云端上沾沾自喜而不惧天壤之别;还有呼朋引类的“门户”批评, 为守“门户”之见, 在动辄言类、言代、言派的鼓噪中制造着无物之阵的幻想。……凡此种种, 俱是学术批评之“失范”、失德的典型表现, 应调侃之, 揶揄之, 鄙视之, 唾弃之。

为提高学术批评的质量, 加强学术批评的力度, 走出学术批评的困境, 重在立德, 提倡有道德的学术批评。有道德的学术批评的实现:

一、批评主体的自律自持

学术批评应是来不得半点虚浮。你对学术作品评判公正与否、准确与否?广大的读者亦在评价你。批评主体的观点、学识、才情、态度都显露的批评文章中, 一篇好的批评文章, 是对一个批评者学术储备、道德良知的全面检验。

学术批评要有真知灼见。从历史发展的高度看, 我们都是站相对真理的面前, 没有谁只能得出唯一的结论。无论是宏篇巨制, 还是雕虫小技, 批评者能发人之所未发, 解读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又切中要害, 入木三分, 即便失之尖刻, 亦是件令人耳目一新、痛快淋漓的事。亦正如“隔靴搔痒赞何益, 入骨三分骂亦精。”亦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批评与介绍不同。介绍只把这书的要点标好处提挈出来便够了;批评, 不单是如此, 要对原书别有贡献。”批判的基础是理解, 而理解的前提是反复对比地多看别人的作品, 深入了解作品, 把握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 欢千剑而后识器。”唯有如此, 才能凭高向远, 慧眼独具。特别是学术作品, 论述策略与缜密的学术话语密不可分, 包括概念、范畴、经典、训诂、考证、推理、摘引、校勘、注释等等, 学术话语的概念集聚依循着特定的运作, 所以, 批评者必须先有“操千曲”和“欢千剑”的知识储备, 决不可轻率地滥用概念, 曲解术语, 一知半解同时又夸夸其谈, 任凭想象而无力论证。我国著名的断肢再植教授陈中伟说:“知识好比桑叶, 我们应当像蚕儿那样不断吃进知识的桑叶, 经过自己的消化, 吐出银闪闪的蚕丝”。学术的发展正是这些绵绵不绝的“银闪闪的蚕丝”织出的五彩锦缎。

批评要求真崇实。学术研究就是追求真理, 就是探寻认识的主观形式与客观规律的一致性, 求真是学术最崇高的语言, 学术批评就是在学术作品的海洋里辨析“珍珠”与“鱼目”。求真崇实是学术批评的根本任务, 是学术批评的最高贵的道德。以求真崇实为目标的批评者, 不可避免地要随来自上下左右的压力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所以, 批评者要有一付铮铮脊骨。如曾钊新教授书:“脊骨又叫骨气、气节、节操, ……为目标的实现对原则的恪守而表现出来的坚定性、一贯性和牺牲精神。”荀子说:“权利不能倾也, 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汤也, 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 夫是之为德操。”有脊骨的人, 不会趋炎附势, 不会盲从尾随, 不会望风使舵, 不为权势左右。作家沙叶新曾撰文说:“士, 重道义轻王候;说大人, 则藐之, 威武不屈, 贫贱不移;以天下为已任, 从道不从君;不曲学世, 不奉命而作, 不惜以生命捍卫真理。”批评者也要有一腔宽阔胸怀。中国文人历来注意人品修养, 一向反对“爱憎由己, 高下在心。”“假人之美, 藉为私惠”、“诬人之恶, 持报己仇”的行为, 历来为正人君子所不齿。学术批评忌讳师门之间的地位冲突, 学科之间的门户之见, 大学之间的山头之争。中国的文化争强好胜, 逢古就有“文人相轻”的陋习。如果仅仅只是一两个人之间, 某几个人之间互不服气, 发生龃龉到也罢了, 无伤学界大雅, 然而“文人相轻”变成打着学术批评的幌子下“名望”争夺战, 那就会令读者齿冷了。现在不少学人为名所慕、所累、所苦、所害, 因为名望会带来权利, 能批来经费, 可以揽来商业赞助, 名望经过鼓噪和炒作, 地区名人会成为全国名人, 国内名人会成为国际名人, 某行业、某学科的名流会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 所以就有人乐此不疲地在学界搏名、争利、弄权, 这种学人形象不美, 信誉不佳。同行望而生畏, 读者退避三舍。以求真为己任的学术批评要求批评者治学严谨,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要“指英雄为英雄, 说娼妇为娼妇”, 才说得“刚刚合式”, “批评家的错处, 是在乱骂与乱捧, 例如说英雄是娼妇, 举娼妇为英雄”, 批评的失了威力, 由于‘乱’, 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目前实有些批评文中, 虚张声势的题目, 故作狂放的说辞, 惊世骇俗的结论, 却缺乏条分缕析的论证, 一针见血的评析, 一语道破的辨伪。如此浅尝辄止, 华而不实甚至信口开河的批评文章, 不过是一纸空文, 劳而无功。求真, 是学术批评的精神所在。

学术批评要着眼发展。批判是革命的科学的前进的必由之路, 批判是否定之否定, 没有批判精神, 学术也好, 创作也好, 都无法进步。学术批判的着眼点在于理论的建设, 目的是建设新的理论, 为新的学术理论催生。学术是处于“襁褓”中或将要成为科学的理论。所以在分清知识中的良莠和真伪之前, 大可不必对新出现的或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妄加评说或贬斥, 否则, 你倒掉的可能不是澡盆中的污水, 而是坐在盆中的婴儿。经济学家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和经济学家孙治方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曾被宣判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剧毒品, 并发动全国声势浩大的对它进行的讨伐和围剿运动。现在, 这两位学者的著名理论所具有的真理权又“物归原主”了, 但是由于对它采取的错误宣判而造成的实际损失, 却无法补偿。这个有血有肉的教训, 只能作为史实成为科学发展史上有血有肉的内容。宣判不是批判。批判的意义是讨论、争鸣和商榷, 是考察、分析和清理, 如果不咬文嚼字的话, 争鸣、争论、争辩、讨论、分析、批评, 其实质意义是相融相通的。正如古人云:“地气上齐, 天气下降, 阴阳相, 天地相荡, 鼓之以雷霆, 奋之以风雨, 动之以四时, 暖之以日月, 而百化兴也。”学术批判亦如“相磨相荡”构成学术的生成、发展。

二、批评客体的诚心诚意

真理和错误共同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之中, 是人类认识的两个不同质的方面。真理同错误, 失败同成功, 如同睡梦同清醒, 黑夜同黎明一样紧密相关。一个人从错误的“梦”中醒来, 就会以新的智慧和力量奔向真理。黑格尔曾很有见地地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 那你也必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大门之外。所以, 学人之与学术批评要以平常之心、平等之心、真诚之心对待, 被批评者有虚心学习、从善如流、知错必改的姿态, 努力从对立和争鸣中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并最终促进学术的发展和繁荣。

可是, 现在有的人只有对其作品大加赞赏之时, 哪怕是不实的瞎捧、虚吹, 就面若桃花, 一听到对其作品批评, 哪怕有中肯的分析、论证, 也冷若冰霜, 更有甚者, 要对薄公堂, 伤和结怨。其实, 人要少犯错误, 就要善于认识错误, 总结错误, 改正错误。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与胡适之间公开的学术批评就是学术批评之佳话。胡梁之间早都互有崇敬和嘉评之心, 大有惺惺相惜之感。20年代初梁先生将自己的新书稿《墨经校释》呈送胡先生写序时, 胡先生一反“叙作者之意”的常例, 对《校释》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同样, 1922年梁先生应邀到北大讲学时, 发表了《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讲演, 对胡适的《大纲》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毫不留情的批评, 尖锐地指出了若干毛病和众多枝节问题。两人之间的批评是真诚、友善而尖锐的。他们在批评中所表现出来的虚心、诚意和他们视批评为相互切磋学问的思想, 都应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鲁迅先生也曾说, 要“感谢”批评家似乎过多的“微辞”。

学术批评当然包括诚意的反批评, 被批评者在为自己作辩护时, 当然不要以“主观动机”、“辛苦劳作”和“时间仓猝”之类的理由来求谅解, 也不要以“本研究跨学科, 本人对其它学科知识准备不足”来推卸责任, 应根据学术研究规范的要求, 认真地审核批评文本, 准确完整地理解对方的文句与辞义, 就不中肯之处逐条进行解释或反驳, 通过争鸣, 各抒己见, 共同商榷, 相互砥砺, 取长补短。

学术批评当然也包括诚实的自我批评。当研究者发现自己以前的研究存在错误或不足时, 诚实地在以后发表的文章中加以说明, 并予以印证, 这是令人钦佩的尊重科学、推崇真理的学术精神。

三、社会环境的宽松宽容

学术批评需要自由, 需要一片任鸟飞的天空, 需要一种无拘无束交流对话的气氛, 这样才能激活思想的创新灵感, 撞击思维的创新火花, 才能敢于超越前人, 敢于像亚里斯多德那样实事求是:“我爱老师, 但我更爱真理”;才能敢于怀疑、敢于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学术批评不能冲决固定的、祖宗的旧法、旧框框、旧教条、旧思维、旧价值观的网罗, 而笃守经典之言, “祖宗之法不可变”, 不可越雷池一步, 学术批评着实谈不上了。中国自秦时的“焚书坑儒”到汉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元化的文化专制政策以来, 春秋时代那种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气氛便荡然无存, 此后漫长的两千多年封建史里万马齐喑、暮气沉沉。可见, 学术批评需要宽松的、正常的社会政治环境。学术尽管在一定时期与一定政治思潮有某种联系, 但它毕竟是学理范围内的事情, 必须按照学术的规则在深入的探讨与争鸣中, 去鉴别、去矫正, 而且还需经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要动辄将比较敏感的学术问题政治化, 并从政治的角度展开居高临下的、雷霆万钧的批判。由于百年来的特殊国情, 中国学术在走向“现代”的进程中, 始终与政治纠缠在一起, 并且常常受到政治的强行干预, 而历史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 政治的干预往往对学术造成伤害。故欲求学术的健康发展, 必须确实创建一个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要确认学术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为此学术必须自立, 学者必须回到学术。当然真正的学术决不会只有一种声音, 斯大林曾说:“谁都承认, 没有不同意见的争论, 没有批评的自由, 任何科学都不可能发展, 不可能有成就。”只有全社会上下真正言行一致地遵循“双百方针”, 表里如一地鼓励“百家争鸣”, 才能迎来“百花齐放, 斗艳争妍”的学术盛景。

总之, 综上所述, 学术批评的道德是学者本着虚心、诚心欢迎学界对自己的作品提出质疑和批评意见。批评者本着公正、善意以求真崇实、着眼发展的态度展开批评, 社会要以宽松宽容、自由民主的环境对待批评和被批评。只有这种道德的学术批评, 才能真正有利于构建学术规范, 建立良好的学风, 推动学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毓璜.批评在何处陷入困境[N].光明日报, 1999-09-02.

[2]史末.倡导学术书评[J].新华文摘, 2000. (7) .

[3] 饮冰室文集 (38) .50, 51.

[4]白云.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J].学术论坛, 2000, (2) .

[5]曾钊新.教育哲学断想录[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原载《现代大学教育》200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