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批评

【张星宇】浅析当代哲学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工业

 

哲学, 这个词每次说出口来, 即使是接触哲学至今已然十一年的我, 依然会感到一股浓厚的乖离感, 一种与此时此地此岸, 与人的生活相悖的意味, 这是诚实的交代。对一个人解释说我是学哲学的, 我就能从对方的眼神中感受到这样的味道。只不过在这种场景下, 脱轨的不仅是哲学, 也是我自己。哲学从业者亦是一个很有趣的词, 我十分喜欢使用这个词, 这个词表达了哲学是一种行业, 它以行业的形态与人连结起来, 以哲学自身而言, 这个词从头到脚都充满着讽刺的幽默感, 与之前那种彼岸的自知形成对子。哲学真的可以是一种行业吗?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什么, 也无论部分有志于哲学的学者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它, 如今的哲学确实如此。

因此, 作为行业的哲学”, 与作为从业者的”, 这对组合相遇时的奇妙反应时常让我……说是魂牵梦萦并不过分:我时常思考二者, 思考自己以及其他同行与哲学的关系。不得不承认, 我喜欢讽刺和乖离感, 从事哲学这个选择就印证了我如是的倾向性。或许一旦这样的乖离被指出, 正常情况下对于哲学从业者而言就是一种冒犯, 会令他们感到挫败, 但我的喜好则另有深层次的哲学的理由。

当代哲学已经发展为一种学术工业, 自拥一套严谨的体制, 诚然, 它丧失了古时的自在魅力, 它就像我读研以后写的文章一样, 力图精准与科学性, 谋求在新时代里能被人认可的新位置。它就像一个老人, 一个不甘落后的老人, 一个不甘落后却不再泰然的老人, 时间跨度上看它也确实是老了:它的老态随分析哲学这个流派的产生展露出来, 它的老态暂时不会消失, 可以期待一个光怪陆离魔幻现实交织的未来, 换句话说, 一个科学或科学方法不再统御文明的未来, 它能够涅槃重生。它又像一个孩子, 一个急于得到认可的孩子, 一个不再可以忍受离群的孩子, 它看到科学被顶礼膜拜, 它心生妒意, 但它不介意照着科学的样子改变自己, 从哲学工业的诞生来算, 它也确实只是个孩子。然而科学只要依然有效, 依然扮演着为人类创造价值的主角, 哲学就无法在如是的自卑感中抽离自身, 而科学与科学方法至今并未展露出一丝一毫的疲态。

于是我提到了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于我, 于哲学本身而言皆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它诞生的初衷之一是使哲学人不自说自话, 为了让哲学人真的能群策群力, 共同推着哲学往前走, 这是美好的初衷。可另一方面, 为什么哲学人突然需要群策群力了呢?为什么哲学人突然迫切的需要交流了呢?为什么哲学人突然认为个别哲学家已经无法独力推着哲学往前走了呢?

答案是哲学在这个时代的自卑感与自恃甚高的矛盾, 答案是哲学对科学的妒忌。

分析哲学仿照科学建立了哲学的范式, 创造了分析哲学的学术共同体, 推进了哲学的产业化。哲学因此渐渐剥离了自身的艺术感与生命力, 它有了内部的话语体系, 它被赋予了复杂的技术, 变成了一个允许集体运作的学术——同时它也不再允许圈外人的介入。它改变了哲学人, 从此哲学人应当被称作哲学从业者”, “民哲这个词汇像民科一样有了自己的所指, 并且不被包含于哲学从业者之内。

人是哲学的什么?就哲学本身而言, 人是哲学的对象;就哲学学术或哲学行业而言, 人是哲学的主体。毫无疑问, 不是只有哲学变成了行业”, 一切学科亦然, 但为什么偏偏哲学的行业化是难以被人接受的?不得不承认, 哲学与人本身就是疏离的, 一本500页的哲学史, 30页以后的哲学就已经不再是求知欲这样的人性可以概括的东西了——显然这是一种浪漫主义, 一种只在概念上为真的事情。与哲学在这一点上类似的还有”:迄今为止, “不曾被证明其客观存在, “作为人的造物, 概念上亦理应与人疏离, 但谁又不曾被理神论说服过?我们只能充当两面派, 一方面觉得神理应无关与人, 一方面同意神是人的造物。哲学亦是如此, 21世纪的大科学学术建制之下, 在大学与研究所中, 我们没有为哲学挑选其他存在形式的余地, 哲学只能如此存在, 必须如此存在, 但许多哲学人也同时明白, 哲学不应该如此存在着。某种程度上, 哲学这个学科中很大一部分应该被理解为固有成分的部分, 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就像时代已经淘汰狩猎与注定淘汰农耕这类生产生活方式一样。

哲学从业者亦是如此的两面派, 他们一方面难以放弃哲学至上的执念, 一方面又不得不努力使哲学成为允许被集体运作的、契合本时代的学术工业。后一句话并不是一种选择, 是无奈。在国内的在线问答平台知乎, 几乎所有表现活跃的哲学从业者, 其文章都表现出鲜明的分析风格, 这也不是因为分析派势众 (虽然分析派在国内确实势众) , 而是因为非分析的套路根本无法在知乎这种以构建交流”“传播知识为己任的问答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或许意识到这一点的答主, 其本人并非分析派, 只是精通分析技术罢了, 另一部分则倾心于分析哲学本身, 但绝大多数人, 则并非倾心于哲学, 而是倾心于身处哲学行业”——哲学是一种工作, 成为了一个糊口的行当, 虽然它本不应该如此。

当平台从国内扩大为整个国际哲学圈, 结论依然类似。世界上有多少哲学从业者, 是哲学作为产业所需要, 而哲学作为哲学所不需要的呢?有多少高校哲学研究人员以产业谋生计, 而无法为哲学本身贡献哪怕一丝一毫呢?哲学工业这个词立于哲学来看已经足够不堪了, 那哲学商业呢?

哲学实然是人的哲学, 但我以为的应然则是:人对待哲学, 能够像对待艺术、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某种生命体一样。哲学应是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的追求, 是源于闲暇的兴趣。哲学应是作品, 在这之后它才可以成为产品或商品, 而非仅仅成为产品或商品。不得不承认, 在学术工业的体制, 在大科学的时代来临之前, 几乎所有的人类学术成就皆是研究者的兴趣与个人追求的产物, 为什么只有哲学在学术工业建设的时代潮流之下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它的魅力?最底层的原因自然是:哲学根本不是一种科学, 哲学的方法与科学方法根本不同, 纵然当代哲学人正在极力仿照科学的方法塑造哲学的共同体, 从结果上和工作方法上来看, 哲学依然没有在如此形态之下产生过什么整个学术圈都认可的学术成果, 哲学从业者的工作方法也从来也不是多人协作的。

而最有趣的问题恰恰是:哲学这个东西, 真的会在交流中成长吗?它真的像数学及科学一样, 适合被当做一个集体运作的对象得以进步吗?今天的多数哲学从业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与魅力承认哪怕讨论哲学是否是个人性的这个命题呢?

这些问题最终将发展为如是的两个问题:选择从事哲学时, 人应该选择什么, 应该放弃什么, 又难以放弃什么?假设从事哲学的门槛并非仅仅是高考与考研, 又应该是哪些条件呢?

(原载《汉字文化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