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要

白刚

由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学院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联合主办的“ 《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26日在云南大学举行。来自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黑龙江大学、深圳大学和云南大学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和《学习与探索》杂志社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一、哲学改革与世界观革命

《哲学通论》是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的重要著作。自1998年首次出版发行以来已经印行10万余册,在哲学教育界有很大影响。在研讨会上,孙正聿教授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哲学通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科书哲学改革” 的基础上,适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哲学” 本身的反思和追问中“应运而生” 的。对“哲学” 本身的反思和追问,在根本上就关乎到“世界观” 的革命。教授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哲学改革与世界观革命” 的关系。第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合理的世界观只能以实践观点的原则解释。第二,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源于哲学的形上本性和本体论追求。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基本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更是存在论问题。第三,世界观与哲学的本体论追求。我们不抛弃本体论追求,本体论追求本质上是对人之为人的追求,它是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所以本体论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就是本体论追求。第四,世界观与哲学的解释循环。世界观既是历史的,又是无限开放的。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统一,也即时代性和人类性的统一。每个时代的哲学,总是凸显了人的存在的某个方面、部分和环节,也即以理论的形式论证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第五,世界观与哲学的工作方式和存在方式。哲学的工作方式,就是要做到从名称到概念、从苦读到笨想、从有理到讲理、从学问到境界。哲学的存在方式,就是以“表征”的方式去实现“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也即反思,而反思本质上挺立的是人的个性。这五个方面集中到一点,就是世界观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论图景,它实际上体现的不是“神的目光”,而是“人生在世”、“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

二、学术特色与哲学教育紧密联系

《哲学通论》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是教科书和专著的结合。与会学者对于其学术特色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吉林大学孙利天教授认为,这部著作以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辩证法思想为理论基础,重视其强调哲学自觉的取向,极其重视哲学观念自身的变革对于哲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意义。这部著作还集中表达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自觉,体现了“后教科书时代”的“论坛哲学” 的积极的理论成果。东北师范大学的胡海波教授在发言中概括阐述了《哲学通论》的学术特色:一是体现了关注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哲学智慧和哲学理念,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体现了思想史研究与经典著作研究的深度挖掘,对史论结合的重视;三是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教育实践和经验,是哲学研究与哲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哲学通论》的学术特色的历史承继问题上,吉林大学的吴宏政博士认为,这部著作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媒介而展开的哲学史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提批判的形而上学原理”,重视哲学研究中的前提批判本身,既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哲学自身学习和教育的重要问题。

三、哲学观变革在哲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哲学通论》的哲学观作为批判常识、超越科学的“哲学反思”,实际上体现了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学重构”,也即“人的反思”,因而具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启蒙”意义。《哲学研究》常务副主编朱葆伟编审在发言中指出,《哲学通论》重视哲学观变革在思想和学术界的重大意义,并强调要以关注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吉林大学贺来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哲学通论》的巨大成就,在根本上就是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变革”,这些哲学观具有明显的个性。清华大学宋继杰副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哲学通论》重视哲学观变革, 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一种作为“面向哲学本身”的“元哲学追问”。黑龙江大学的王国有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哲学通论》强调了哲学活动、哲学理论、哲学教育的自觉。黑龙江大学胡长栓教授在发言中则总结了《哲学通论》所强调的哲学观的五大变革:一是从科学到人文,二是从知识到思想,三是从原理到理论,四是从说事到说理,五是从说明到理解。深圳大学张以明副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哲学观变革是在近代哲学曾经放弃的地方重新开始,并将其彻底化,也就是将反思彻底化,把反思的思维方式确立为一种哲学观。《学习与探索》杂志社高云涌博士在发言中也强调了当代哲学观变革和哲学史发展的紧密联系,认为《哲学通论》为代表的一些探索,是在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哲学” 的地方和现代西方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开始哲学思考和言说的。吉林大学漆思博士认为,《哲学通论》强调的前提批判与创造意识,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哲学的自我超越本性与哲学观自觉”。

四、后教科书时代的教科书努力与哲学教育

吉林大学张盾教授在发言中提出, 《哲学通论》所尝试的哲学是从一种纯粹“学术” 向人民“学养”的深刻转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学说”、“学术” 和“学养” 的有机统一,其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学术性的,即这部著作中熔铸了哲学理论与哲学史的深厚内涵。黑龙江大学马天俊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在公共教育中哲学有两种自我展现方式:一种展现为智慧,另一种展现为爱智慧。两者实际上是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中一般性地向大学生引介哲学的两种方式,前者引向哲学的规范性表达,后者导向哲学的描述性表达,《哲学通论》即属于后者,这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云南大学李兵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哲学通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哲学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吉林大学的曲红梅博士在发言中则提出,《哲学通论》的哲学观变革对传统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带来了冲击,那么,这两种体系的关系需要我们给予重视。严格来说,哲学通识教育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是不同的。

 

(原载《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