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第八次中国逻辑大会综述

第八次中国逻辑大会于20081031-113在天津召开,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四年来学会与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以及逻辑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听取和审议了中国逻辑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进行了大会和分组学术交流、颁发中国逻辑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以及理事会换届选举。

一、学术交流

  大会学术交流以两种形式进行:大会学术报告、分组宣读和讨论论文。

  (一)大会学术报告

  大会安排了十个学术报告。瞿麦生在题为“经济思维原则论”的报告中阐述了经济逻辑学的性质、方法、历史和意义,认为经济学的发展需要经济逻辑学的理性辩护与支持。任晓明指出了归纳逻辑的困境与出路,认为归纳逻辑面临新旧归纳之谜、归纳逻辑与认知之谜、必然性与概然性等困境,摆脱困境的出路有:发展非经典的归纳逻辑理论,探讨归纳逻辑的认知基础,重新审视归纳逻辑的元理论,拓展逻辑有效性概念。叶峰从一种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希尔伯特方案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意义,说明一种对希尔伯特方案的修改有助于实现希尔伯特数学哲学的目标而不受第二不完全性定理影响,说明第一不完全性定理不能支持数学实在论。刘奋荣从信息变化引起知识更新出发,探讨了如何使用动态认知逻辑方法对知识更新、信念修正及偏好改变进行建模,介绍了动态偏好逻辑的内容和特点及当下国际逻辑研究的几个动向。熊明辉在谓词逻辑的论证评价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法律中的“证明责任规则”,给出了一个法律论证评价的逻辑框架。黄华新讨论了隐喻句的真值条件,通过对吉纳比和斯坦哈特关于隐喻句真值条件的分析的比较研究,提出有必要通过引入可能世界语义学,对隐喻句真值条件的相对性做深入探讨。张建军的“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构图”试图为分析哲学传统上的言语行动理论、欧陆哲学传统上的胡塞尔型意识行动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客观行动理论)提供一种新型整合路径,用以解决当代哲学及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难题。陈慕泽“逻辑学与通识教育”的报告认为,逻辑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素养,其实质部分是有效思维训练,案例思考与分析是课程的结点,案例教学是其基本方法;承担逻辑通识课角色的是传统形式逻辑,而非数理逻辑(一阶逻辑)。刘新文以“图形与逻辑——传统与现代”为题,介绍了逻辑学中图形的发展史以及逻辑图在当前的一些研究方向。西南大学郭美云报告了“分布式知识的研究进展”,认为用语言刻画群体的分布式知识就是该群体所有主体知识的逻辑后承,用语义刻画群体的分布式知识就是群体成员共同的可能世界所产生的知识;只有符合完全交流原则,两者才是一致的,而只有完全交流模型才真正完全地刻画了完全交流原则。

  (二)分组宣读和讨论论文以及各组总结发言

  会议分“基本逻辑(符号逻辑、形式逻辑、归纳逻辑)”、“应用逻辑(科学逻辑、语言逻辑和符号学、法律逻辑、经济逻辑和辩证逻辑)”、“逻辑史(中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史和因明)与逻辑哲学”三个分会场。会议时间内安排了90余位代表发言。刘壮虎、蔡曙山和周山分别代表三个分会场,就各会场情况在大会上做了总结发言。按大会安排顺序简述如下。

    在基本逻辑分会场,何向东、吕进提出了归纳的四因素模型,论述了其解题功能。付殿英论述了模糊概念引发的难题及解决思路、模糊综合评价的多维视角以及模糊决策的可行方案。潘天群论述了有关意向性、心智模态和心智逻辑的若干问题。谷飚提出了一种融贯论和基础论的信念修正模型。陈琳琳、于坤讨论了专家系统的逻辑。周训伟区分了隐性假言推理和显性假言推理。余俊伟探讨了非经典逻辑中的否定。裘江杰对知道等认知词进行了模态处理。马明辉报告了模态逻辑的对应理论,给出了初等类模态可定义的充要条件。杜国平、周艳提出了“可接受逻辑”概念。曹发生阐释了Description logic。史璟报告的是用非良基公理来刻画循环现象。杜文静报告了在四种不同的良基公理下的外延公理。吴格明指出对传统逻辑进行严密化和完善的必要性。刘壮虎严格定义了否定联结词的语义条件。袁正校、冉思伟关注了空间逻辑及其研究现状。李娜提出了一个含有原子的自然模型∑(A)。胡怀亮评述了以主观概率为基础的条件句的意义理论。王湘云讨论了基于谓词逻辑的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及其在Prolog中的实现。施恩亚讨论了战略思维对于民企发展的重要性。王习胜讨论了亚相容性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张家锋阐释了粗糙集代数和正则剩余格的联系。费定舟讨论了二阶量词的消去的算法与Forgetting理论以及与二阶谓词逻辑上的内插性质的关联。张金成在矛盾的等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容纳矛盾的新系统。戴细华讨论了博弈中的支付函数和必胜策略的关系,并证明了刻画两者关系的定理。文学锋为克服自然语言的丰富性的困难,为自然语言逻辑提出了一种极小程序。郭佳宏基于概念空间理论提出了一种概念进化模型。董英东就多主体自认知逻辑进行了研究。刘壮虎在总结发言时特别提到参加分组发言和讨论的研究生,认为这是中国逻辑学的希望,是中国逻辑研究持续发展的保证。

  在应用逻辑分会场。张学立、颜中军关注了我国西部地方本科院校逻辑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情况。霍书全就批判性思维教研中几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要点进行了讨论。王建芳、蒋正峰、薛平均关注了悖论,分别从否定与否认、谎言与悖论、说谎者悖论与增强型说谎者悖论的解决角度提出见解。夏年喜关注了外延逻辑与内涵逻辑。娄永强描述了信息流推理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逻辑表征。贾国恒以名称为例阐述了语言表达式的情境意义。李永铭简述了法律逻辑30年发展史。王洪阐释了法律逻辑研究的主要趋向。印大双讨论了侦查假说建构与确证的逻辑方法。张斌峰就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做了新的定位。王源生研究了并案侦查的逻辑基础。赵刚讨论了新律师法实施后的控辩逻辑情况。廖备水讨论了可废止论辩的形式化问题。王磊在哲学背景下分析了因果逻辑的逻辑属性。陶文楼探讨了管理逻辑中的“管理问题”。吴坚就逻辑学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提出了看法。刘明明揭示了墨子经济思想对于逻辑的诉求。杨渝玲将情境分析作为经济学假说检验的可能路径进行了研究。张维真讨论了创新思维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张义生阐释了求解思维的逻辑操作方式。资建民提出直觉理性是创新决策的思维路径。张盛彬介绍了其新著《认识逻辑学》。邹崇理、李可胜探讨了逻辑和自然语言的互动。徐慈华探讨了溯因推理与科学隐喻生成的关系。黄卫星探讨了现代汉语偏正复句之间的逻辑顺序。金立、刘云婷就汉语指令行为进行了逻辑语义分析。聂文龙讨论了Partiality内涵的时间逻辑与汉语动词的时间体。栾兰关注了语义的模糊性及其功能。蔡曙山提出应重新思考“逻辑是什么”,提出“认知逻辑”的研究框架,他还回顾了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的情况。在安排的发言之外,主持人还现场邀请一些前辈如朱水林、吴家国等即席发言。蔡曙山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应该准确理解“应用逻辑”,认为如何正确看待和鼓励科学逻辑、哲学逻辑、语言逻辑、逻辑符号学这些有独立理论和体系的新学科,应是中国逻辑学界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逻辑史与逻辑哲学分会场。周建设关注了先秦的语言哲学。王健平探讨了塔尔斯基关于“真”的定义标准及其与语义悖论的关系。陈爱华就法兰克福学派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进行了评析。毕富生探讨了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关系。今年是沈有鼎先生诞辰100周年,刘培育深情回忆了先生的逻辑研究生涯和充满情趣的日常生活。张燕京阐释了丘奇兰德关于意义和理解的理论。付敏研究了普利斯特的解悖方案。李卒探讨了崔清田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观。郭桥关注了逻辑东渐对于梁启超史学研究的影响。田立刚探讨了中国古代名辩学与传统道德伦理观的关系。王克喜阐释了训诂学对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意义。刘邦凡分析了隋唐数学发展情况与“推类”的关系。翟锦程探讨了西方逻辑的传入及其对逻辑观念在中国近代以来的意义演变的影响。郭永良阐述了儒家正名逻辑的社会功能。张晓芒研究了逻辑的求善功能。周山强调“多元”视野下的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意义。韩国建讨论了《墨经》“单称矛盾命题”的形成。林胜强结合公孙龙和荀况探讨了先秦约定论语义学思想。张存建阐述了罗素对杜威命题思想的批判。刘叶涛论述了克里普克关于同一性的必然性论题。龙小平探讨了专名的同一性命题的逻辑属性。宁莉娜分析了严复逻辑观的价值取向。王盈盈从数学逻辑思想、知识逻辑思想和哲学逻辑思想探讨了弗雷格的逻辑思想。孙中原以止式推论为例从辩论中总结逻辑,并匡正了青年学者的一些不妥当研究思路。张忠义总结了《墨经》对排中律的三次抽象。郑伟宏讨论了印度逻辑的第一个演绎体系,即法称的因明学说。曾昭式认为因明研究应把因明置于佛教哲学方法论基础上。汤铭钧介绍了对《正理滴论》所做的梵汉对照和研究工作。张晓翔分析了吕才“去体留依而为喻”的合理性。周山在总结发言中重申了中国逻辑史研究需要“多元”关怀的观点。

  另有40余位代表提交的研究成果收入大会论文摘要集。

二、颁发中国逻辑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

  自1978年全国逻辑讨论会和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以来,我国逻辑学教学和研究逐步走上现代化。为全面展示改革开放以来逻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逻辑学教学和研究,中国逻辑学会继2004年颁发第一届优秀成果奖后,继续举行第二届(20041月—200712月)优秀成果奖评奖活动。

  “中国逻辑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设“科研奖”、“教材奖”、“普及读物奖”和“译著奖”四类。奖项经“中国逻辑学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投票选出,在学会网站“逻辑中国”上公示,最后共27项成果获奖。科研奖20项,其中一等奖空缺,论文“An Intuitionistic Characterization of Classical Logic”(熊明)、“多模态范畴逻辑研究”(邹崇理)和专著《逻辑学思想史》(张家龙、刘培育、郑伟宏、邵强进)、《弗协调逻辑》(张清宇)、《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研究》(张学立)等获得二等奖;“基于主谓项涵义联系的概称句推理的几个逻辑”(张立英、周北海)等15项论著获得三等奖。《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杜国平)、《批判性思维教程》(谷振诣、刘壮虎)、《数理逻辑的思想与方法》(李娜)、《侦查逻辑能力》(王仁法)、《科学思维常识》(张建军、王习胜)等获得教材奖。《诡辩——思维的陷阱》(张晓芒)和《逻辑大全》(王路)分别获得普及读物奖和译著奖。

三、理事会换届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会每四年选举一次。本次会议选举了中国逻辑学会第八届理事会,92人当选新一届理事,常务理事30名;新一届理事会选举张家龙为会长,刘壮虎、何向东、陈慕泽、邹崇理、张建军、黄华新、曹予生、 蔡曙山、鞠实儿为副会长,邹崇理为秘书长(兼),周北海、瞿麦生、刘新文为副秘书长,夏素敏为学术秘书。

本次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天津商业大学、天津逻辑学会和南开大学承办,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毕节学院逻辑和应用逻辑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中心、清华大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心、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西南大学逻辑和智能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以及中国政法大学逻辑学研究所协办。

(原载《哲学动态》,2009年第3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