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学术研讨会侧记

近年来,追问生态危机根源的声音不断升级,表达了人们期望获得救赎的心理,而一直担当救赎使命的美学必须对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作出思考、寻找答案。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华美学学会与浙江省开化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生态文明的美学思考”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学学会2011年年会,于国家生态县——开化举行,全国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老中青学人就生态文明问题坐而论道。

生态灾难需要审美救赎

在现代哲学与生态学的影响下,美学领域中的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或生命活动得到确认。生态的视角同时为美学增加了一个生态美学维度,一个生态美学门类或支派。生态美学从生态哲学的视域、生态科学的原理、生态伦理学的情怀,来观照和研究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

讨论中学者认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待生态问题,总会超越功利的、实用的立场局限,从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从自然的审美价值出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进而在根本上改变人对自然的片面索取、征服等支配性关系,从根基上解决生态问题。在异化的社会中,审美的功能是拯救人类灵魂,使其免于沉沦。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存体验是社会苦难,审美以崇高感来提升心灵、战胜苦难,从而获得救赎。现代社会的生存体验是社会异化,审美以荒诞感来对抗异化,促使人类觉醒,获得救赎。后现代社会人们摆脱了苦难、忘记了异化,生存体验是无聊,人们以身体的放纵来麻痹心灵,人类陷入空前的精神危机。风险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导致空前的灾难,人类陷入生存危机。灾难警示人类重新审视生存意义,恢复人的自我意识,复归人性。生态灾难的审美救赎唤醒人类良知,呼唤人们走出消费代替审美的怪圈。

传统文化蕴藏着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艺术形式,甚至生活器物,都贯穿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智慧。正如有学者所说,在《诗经》、《书经》和《易经》中,生态智慧表现为自然美的天籁自鸣以及人与自然深情交注、和谐融贯的关系。老子的“天人合一”、“任物自然”体现出其自身和谐的自然生态观,“少私寡欲”、“赤子之心”体现出其纯朴的精神生态观,“至德之世”则体现出心灵与自然交汇的生态社会理想。庄子尚取法自然的自由精神,注重人的超离之心,“不以物易其性”、“不以物挫其志”,讲生命情趣发于通灵之心,以达“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孔孟学派则在修身养性、成就君子人格的过程中,竭力求仁、精诚不二而达到内心极端和谐的人格生态美,由“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重要主张而体现出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美、自然生态美。禅宗讲宁静、节制、简单、素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一草一木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可见,中国人生存文化蕴含“乐生知命”的生存态度、“天人合一”的存在方式、“直觉体悟”的艺术思维等生态审美智慧。

城市整容勿毁容

城市规划与发展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城市生活能否让人们幸福,这些成了研讨会的重点话题。学者们从生态美学视角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建立以“文化”为魂的个性城市。有学者指出,当今中西方城市趋同,其发展模式千篇一律,许多城市因“整容而毁容”,因“改造而破坏”,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看不出历史的痕迹、岁月的沧桑、文化的积淀、地域的特征、乡土的味道,完全是“通用城市”。权力美学作祟、设计美学不给力、大众要求不高、感性欲望膨胀、商业文化霸道等都是“通用城市”现象的成因,另有后现代艺术中所流行的制作方式——“拼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新旧相宜”的合理化“拼接”,旨在提高城市的人性化设计与功能建设,而随意化“拼接”,则无异于“山寨版式”的“杂凑”,会造成杂乱无章的城市形象。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有机整合的综合体,审美强制性、形式同质性、设计单一化以及随意性杂凑等问题值得人们警示。城市是文化实体,每个城市都该有自身的文化特质。城市建筑不是为了单纯满足视觉美学的需求,而是为了营造一个人性化合宜的生活空间,以便满足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情思意趣。

拆除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城墙”。有学者提出乡村的美学可以对城市的美学有所补充和有所匡正,通过美学研究关注环境和生态,提高与自然的亲近感,尤其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连续性。

“生态立县”的开化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藩篱淡化了。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干扰和破坏,为生态建设增加更多“无人区”;另一方面,把生态资源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农村人居方面,开化县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这里的山林更加郁郁葱葱。对此,学者指出,基于乡土和生态环境打造出来的城市美是智慧的,其孕育的民间艺术也构成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植被”。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