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高校领导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二)

  尊重内在规律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马敏
\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核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创新的视野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意见和措施,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提供了宽松的学术创新环境,是一个既具有纲领性质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它和另外几个重要文件的出台以及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奏响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号角,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这一决策充分表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高等学校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必将推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迈向更高的水平,迎来一个更加繁荣发展的局面。

  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但必须看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尊重其内在发展规律,尊重学者的自由探索,给学术研究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经在一些关键环节作出了重大改革,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其中,科研评价办法的改进,就是充分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内在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评价体系对于推进科研创新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术研究中的诸多不良现象都可以从评价体系那里找到原因。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体系,其首要目的在于优化科研创新的土壤,形成崇尚创新、倡导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学术氛围,使研究人员克服浮躁心理,避免短期行为,有时间和精力在学术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打造学术精品。《意见》提出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把握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将创新和质量导向贯穿于科研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从根本上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同时就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良好的导向、激励与诊断作用,必将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升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学术乃天下公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既要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与世界前沿学术界展开平等、深入的对话,在广泛吸取当今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繁荣。“走出去”计划的实施,敏锐地抓住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必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扩大国际社会影响力,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学术话语体系中占有更大的分量和更多的话语权。为此,我们必须主动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最新进展,参与重大的国际学术活动和国际学术组织,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的中青年学术人才。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理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树立精品意识,潜心钻研学术,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和使命。

  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性

  南开大学副校长 朱光磊
\

  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固守过去的东西,照搬和因循守旧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探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好人才,才能真正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相关高等教育工作提高到新的阶段,也才有可能逐步形成既有自己特色、特点,外界又能“听得懂”、“听得进去”的中国话语体系。

  如何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规律性。一是要认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个社会基本面的变化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全局性影响。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水准的提升、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功能的要求变化了,研究主体、资金来源、资助方式、检验成果的角度都在日益多样化。然而,我们目前对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并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需要不断进行摸索。

  二是要把握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情况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规律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是给各个阶级阶层阅读和欣赏的,说到底是解决人的问题的。改革之前和转型初期,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其中属于意识形态工作和普及的部分,主要面对的是工人和农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社会成员是大多数,人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发展至今天,我国社会结构不仅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且成人识字率已超过94%,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阶段,中高收入者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社会流动增加,网络成为社会科学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些变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尤其是对它的意识形态功能的要求、对科普的要求,也自然会发生深刻变化,但我们还不很适应,甚至还没有坦然面对由此引起的变化。比如,现实生活中出现很多新事物,我们大家也很支持新事物,但我们是在用很多比较 “老”的词汇、概念和表述方式来表达,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很不协调。如何把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化与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协调起来,寻找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任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院校如何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其实也有很多规律性的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如何处理好目前大学的四大职能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与自然科学队伍构成状况不同,社会科学队伍主要集中在大学,成果80%以上出在大学。这就对高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国内外社会生活基本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理解自身的重大责任,适应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实际需求,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

  处理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涉及的重要关系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蒋述卓
\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对于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具体到这个目标的落实上,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要处理好特殊性与一般性、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有它的特殊性,必须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研究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同样具有世界的一般性,正如中国解决好自己的经济发展问题,保持在金融危机中逆浪而上,同时还要解决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难题,具有特殊性,但又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它们的解决可以给世界各国的发展以启示。这种研究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即中国特色,但同时也是具有国际性的。因此将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放到整个世界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去研究,就能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具有国际性。

  二是要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当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等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强调得比较多,似乎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真正的创新的突破点,往往又都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要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样少不了基础问题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三是要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与环境,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质量。营造氛围与环境,主要是为研究者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与环境。现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主体已逐渐向50岁以下的中青年转移,他们当中很多人从海外学成归国,外语能力强、研究方法新,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采取得力的培养与支持措施,必定会使这支队伍的素质变得更好、更强。

  在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基本方面。首先是要坚持以创新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保证研究的质量;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而不是泡沫式的虚假繁荣;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既在国内领先、也可在国际上领先,实现文化“走出去”;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使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要的支撑。

  其次是重视研究多元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贡献。在多元文化交锋交流交融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以包容大度的气概去对待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中也有给主流价值观提供积极因素和启发的地方,研究多元文化可以为主流价值观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应对策略,甚至还要容纳并接纳多元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保证主流价值观更强的活力。

  再次是要立足于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文化输出以及文化留根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有了创新和质量,文化才可更好的“走出去”,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作用,积极为中国文化经典的翻译作出系统的安排。鉴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变得越来越多,如何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实行文化留根工程,也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对海外新移民的下一代,怎样进行有效的华文教育和中国文化教育,高校应积极参与并有所作为。

  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几点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校长 赵心愚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文化强国”战略,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要任务,全国正在掀起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高潮。民族高校作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在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目前,我认为应抓好三个工作。

  第一,继续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化事业的改革、文化产业的振兴等作了非常全面深刻系统的论述,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并作了部署。《决定》的内容丰富全面,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学习,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再与学校任务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为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民族高校必须继续坚持“二为”方针,以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同时,民族高校要始终坚持“为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方针。因此,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既要时刻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及重大现实问题,又要以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深入当前民族地区发展当中,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对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发展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解决民族地区发展进程的实际问题,同时带来民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繁荣与发展。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责任。

  第三,充分发挥民族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振兴。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大学作为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民族高校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功能和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并将文化传承创新与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努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总结以往经验 关注重大问题——访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

  (本报记者 宋晖)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11月17日,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教授就如何领会贯彻好一系列文件精神接受了本报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请您结合自身情况谈一下如何深入关注和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宋冬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所谓重大现实问题就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前瞻性、趋势性和公益性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重大现实问题通常具有普遍存在意义和规律性,往往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就我个人而言,关注社会需要才能发现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发现问题是最重要的,它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源于研究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反应和强烈的问题意识,而通常情况下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就是社会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您在这几个方面总结一下经验。

  宋冬林: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经验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是提高认识。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自然科学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等重要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二是增加投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在逐年加大,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立项经费就有很大的增加。

  三是建立制度。政府主管部门考评体系的政策导向和各高校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

  四是构筑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各高校自行建设的各类研究机构,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搭设了各级各类学术平台,由于建设目标明确、管理规范、队伍稳定和强化考核,因此研究成果丰硕。

  五是加强交流。近年来,各高校从海外及包括社科院等各个研究机构引入的人才壮大了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海外人才的引进和国外学术交流带来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报》: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请您谈谈我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借鉴人类文明成果走出创新之路,使中国对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宋冬林: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研究中走出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成果,古为今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现代文明成果,洋为中用。首先要基于国情和传统文化做好国内特色文章,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其次要基于人类共同的文明理念做好国际文章,建设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哲学社会科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