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高校领导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编者按: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深刻地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境界和文明素质。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日前,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批示。本报特约部分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意见。
 

程天权: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

\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提升,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非常需要文化的力量。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十七届六中全会以繁荣发展文化为主题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创新理论、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火车头,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文化的发展就缺少了主心骨与灵魂。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种自觉与自信应表现为更深邃的理论思考,对现实更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泛泛而谈。比如,怎样更好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教条地、标签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或背弃马克思主义,都是不科学的。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与中国实际情况密切结合。
  又比如,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很多已经成为具有国民性的基本符号,有很多共同的价值认识。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其实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做得远远不够。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一代代人长时间积累的产物,已深入我们的骨髓,因而,弘扬传统文化十分重要。当然,传统文化并非十全十美,也有很多历史局限性,有些是过去统治阶级积极推行的,同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联系在一起,对于“三纲五常”这些文化糟粕,我们就不能弘扬,而要改变。
  又如,共产党人要有广阔的胸怀,应该学习全世界、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对于外来文化要提倡拿来主义,但这不是简单拿来就用,糟粕不能拿来。有些东西在别国文化环境下是合理的,但来到中国就有可能与我们固有的文化环境发生冲突。因而,应当研究如何推动外来的优秀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再者,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创新。创新是现在最美的一个词,但新的是否就等于好的?创新需要厚积薄发,是在对原有东西进行深刻认识和评判的基础上进行的某种改良,实现了从量到质的突变后出现的新事物。但这种新的事物是不是真好、能不能久好、可不可以固定下来,还要通过实践检验。我们的文化自觉、自信要建立在全面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基础上。如果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对于创新,我们都有这样的态度,那么我们的文化自觉性、自信性就不是空口号。
  总之,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要像毛泽东同志讲的那样,总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向前发展,着眼点在我们当前做的事情上面。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应该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识和眼光,惟其如此,才能展示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洪银兴:自觉承担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重任

\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也有一个转化问题。其科学研究要以国家目标为导向,其研究成果则要向决策咨询转化,向和谐社会建设转化,向文化产业转化,向人才培养转化。
  哲学社会科学要能发挥科学的作用,既要站在国计民生全局的重大课题前沿,解决问题、作出回答、直接服务国家目标,又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造福人民群众;既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一流水平,站在学术的巅峰,在世界知识宝库中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又要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贴近政府、企业、社会和人民群众,不断地回答和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碰到和提出的问题。这就需要提出“顶天立地”的战略。
  所谓“顶天”,就是要服务于国家目标。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目标就是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上推出一批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研究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大现实与政策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
  所谓“立地”,就是要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容推卸的责任。为地方服务可以按照“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势,重点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要积极主动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或与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合作研究,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为政府制定全局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前瞻性的咨询服务。
  服务于“顶天立地”的目标,必须有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基本上集中在对论文数、著作数、经费数、课题数和人员数等方面的数量要求上,这不利于科研质量的提高,不利于调动教师坐冷板凳的积极性,助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浅薄的学风。我们应该设计和推行以质量为中心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通过设立具有弹性的指标,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科研水平的评价应该强化质量标准,强调成果的质量、影响和引领性;对于有志于做具有良好学术前景的长期项目、出大成果的人员和团队,可延长考核周期,放宽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尤其是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这是全面提高科研质量的重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学问相一致,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努力从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
 

李元元: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推进高校学术创新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为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发挥自身人才、知识、学术与文化的综合优势,推进高校学术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战略任务。当前,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生命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践选择,对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构建中国范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根植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把研究和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凝练学术方向、构建创新体系、增强创新活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理论成果和战略服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文化体制的深入改革、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国际区域合作的深层推进、民族精神与价值理想的重建等,都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推出能代表中国水准、具有世界影响、引领时代进步、塑造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和动力源的重要作用。
  以学术创新为核心引领时代和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创新的深层动力,而学术思想创新则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和灵魂。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就是要从学术思想创新着手,构建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发挥高校引领文化创新的功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学术思想基础。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选择、理论体系、制度构建的研究,推动根基于社会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塑造社会主义强国的文化形象;要坚持以学术创新为核心,造就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大师,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培育学术精品和传世力作。全面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引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导向功能。
  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校学术发展创新  
  本着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体制,为高校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与学风保障。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评价体制问题,二是学风文风问题。针对科研评价体制问题,要注重完善以学术创新和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把鼓励自由探索和积极服务现实有机结合,构建“以实践为根本、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的科研评价标准体系,让科研评价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南针和推进器;针对学风文风问题,坚持“走改转”的正确方向,切实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体系。
 

李健:服务社会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刘延东同志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3以上在高校,每年约80%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自高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科学化水平,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加强。
  一要更加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有许多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思考并作出回答。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现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生产大国,应如何更加主动地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传统产业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穿新鞋走老路;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凡此等等,都急需我们去深入研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二要更加关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转化。不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存在重研究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的现象,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一方面,高校要进一步做好“资政”工作,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努力将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又要把“资政”和“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转化,在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从而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三要更加关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这既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应有之义。武汉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方重镇,对服务地方一直非常重视。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加快把湖北打造成我国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今年我们推出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的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目标是建成湖北省的重要智库;二是拨款100万元,设立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专项,定向支持本校有关教师,围绕湖北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此举受到了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好评。
 

许宁生:瞄准质量目标 努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对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新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会《决定》和总书记的讲话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认为,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本质上就是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应用对策研究能力、国际交流能力来实现。
  夯实基础条件 促进基础研究能力提高
  基础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内在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很多革命性重大科研成果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基础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基础研究从深层次上探求解决办法。
  促进基础研究能力提高,一方面要树立长远眼光,克服急躁情绪和避免急功近利,改善学术创新环境;一方面要夯实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的支撑条件,支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要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文史哲基础学科进行全面布局,提高基础理论创新的水平;要重点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投入,着力建设基础资料文献和数据的数字化平台,保障基础研究得以长期深入开展;要不断适应基础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学术领域,形成有利于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生长的环境条件;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十年磨一剑,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积累,产生学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提高应用对策研究能力
  提高应用对策研究能力,是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促进应用对策研究,首先要高度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理论概括,推出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机制,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主动承担实际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并开展合作研究,提高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立足本土经验 促进国际交流能力提高
  国际交流和对话能力的强弱,是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标尺。
  提高国际交流能力,一要处理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必须扎根于本土,同时秉持开放的国际学术视野。二要与海外学术机构建立深层次学术合作网络,开展高水平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要采取措施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推向世界,提升我国研究机构的国际影响、打造国际学术新品牌。三要积极应对国际重大问题,加强对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