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成立暨《黄枬森文集》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111129,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国人学学会、北京大学哲学系、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成立暨《黄枬森文集》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科院等中央科研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会上,由当代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黄枬森领衔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宣告正式成立。同时,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黄枬森文集》举行了首发式。

在会议开幕式上,北大哲学系资深教授黄枬森首先作了大会主旨报告。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哲学社会科学不强,中国就难以成为文化强国。哲学工作者应该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的哲学教师则应以哲学的学科建设作为我国哲学自强的突破口。他提出,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辩证唯物主义有信心,继续研究它,丰富它,发展它,提高它的科学性。这种自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经典根据、实践根据、科学根据的。对此我们要有自信。没有自信,就不可能有自强。总是跟着别人跑,不可能跑出一个哲学强国。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史秋秋、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等在会上致辞,对中心成立和《黄枬森文集》的出版表示祝贺,并与德高望重的黄枬森教授一起,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举行了揭牌仪式。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代表中央编译局领导和文集编委会在会上讲了话,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何对《黄枬森文集》的出版作了说明。《黄枬森文集》共八卷,包括著作部分2卷、论文部分4卷、评论部分1卷、手稿部分1卷,将收录黄枬森教授从1950年起在北大执教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刚刚出版的《黄枬森文集》第125卷,主要收录了黄楠森教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术成果,其余5卷将陆续出版。

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许志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树发、武汉大学教授朱传棨、黑龙江大学教授张奎良以及各兄弟单位、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代表,分别在会上讲话,对中心成立和这部文集的问世表示热烈祝贺。

黄枬森教授深情地说:“我的学术生命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发展观联系在一起的;对我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哲学创新,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的,我有幸赶上了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时代!”这次出版的《黄枬森文集》,加上此前不久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4部书,不仅是新时期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

这次大会着重对黄枬森教授建议研究的“马克思与辩证唯物主义”关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庄福龄、侯树栋、张奎良、许志功等专家作了主题发言,王东作了大会简要总结。

大家认为,这次会议在学术上的一个创新点,就是为辩证唯物主义“溯源”:过去往往认为它源于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继而追溯到恩格斯晚年之作《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这次会议则提出其源头正是马克思本人早期的原创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新唯物主义实践观是其逻辑起点与理论细胞,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包含了新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萌芽。

这次会议的又一重要创新点,是为辩证唯物主义“正名”:今天我们党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等,不是所谓“斯大林主义旧哲学”,而是马克思首倡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

这次会议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集体发声,而且发出了时代精神与哲学创新的中国主旋律。这是21世纪哲学创新的中国主旋律,也是中国创新的哲学主旋律,昭示着当今时代发展大势:当代全球资本主义正遭受着空前深刻的普遍危机,中国创新大势已成——中国创新,哲学奠基,哲学创新,中国奠基。中国现代化创新的腾飞之道,没有文化之光、哲学之光、智慧之光,就行之不远;只有插上哲学创新的智慧翅膀,才会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来源:人民网。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