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复旦大学举行“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52526日,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成功举行了由该学院主办及《复旦学报》协办的“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海内外儒学研究专家25人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

中国儒学曾经远播东亚乃至欧洲,发生过长远影响。如今,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地域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儒学的传统价值和当代意义正需要海内外儒家学者共同反思。有鉴于此,此次会议由五项议题组成:一,中国海外新儒家思想研究;二,中日近世儒学的交错;三,中韩近世儒学研究的交错;四,美国中国儒学研究的交错;五,台湾地区及越南的儒学研究。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以下敬称略)、台湾师范大学潘朝阳、日本关西大学吾妻重二、韩国成均馆大学崔英辰、香港城市大学艾文贺分别围绕当代新儒学思潮、台湾庶民社会的儒家教化、中日文化交涉与日本私塾、韩国朱子学以及如何理解传统中国哲学文本等问题作了主题发言。

景海峰就学界未免忽略的熊十力与马一浮之间的思想交往及学术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杨泽波对牟宗三的“无相”论及其“相即式合一”论提出了商榷,黄丽生讨论了牟宗三的现代化论述及其超越现代化的关怀意识等问题,黄玉顺揭示了现代新儒学研究中的思想视域问题,主张“生活—存在”视域尤为重要,杨祖汉认为可从“主理”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朱子的义理形态,以为朱子的理亦可作为实践的根据,李妍承揭示了韩国近代儒教宗教化运动的思想特色在于试图建立独立于国家公权力的“教会式儒教”,李庆龙对韩国阳明学始祖霞谷学的良知说和生理说进行了梳理,王鑫磊以异域文献许篈《朝天记》为据探讨了16世纪后期朝鲜士人如何审视阳明及薛瑄从祀的问题,张昆将关注于中日阳明学者对“真我”的体证问题并展开了比较研究,水上雅晴告诉我们近世琉球士人如何从事汉籍学习的方法,刘岳兵的论文涉及京都学派创始人狩野直喜与“湘学”之关系的有趣话题,吴震就近世日本古学派代表人物荻生徂徕的形上学批判以及“制度重建”的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分析,杨儒宾、游维真有关清代台湾儒学发展及其孔庙之问题的报告图文并茂,丁克顺介绍了越南儒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佐藤瑞渊提供了越南儒教中有关“孝”思想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目录,黄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实践,探讨了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如何可能的问题,安靖如在分析“自我坎陷”的同时提出了“进步儒学”的主张,Franklin Perkins对欧洲如何接纳儒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Kurtis Hagen的报告则涉及人道干预与出于仁道之酷刑的问题,白彤东主张中国先秦思想乃现代政治哲学。

在大会综合讨论之际,郭齐勇指出儒学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落实,这既是学者的个人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因为儒学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故有必要紧就下层来推动民间儒学、城市儒学乃至社区儒学的发展,以使儒学回归真实的生活。黄玉顺和吴震对郭齐勇所做的努力表示敬佩,并相信立足于基层的儒学运动必将是利在当代而功在千秋。杨祖汉坚信只要人性没有泯灭,儒学就有存在的价值,若能解决好“返本”和“开新”的问题,儒学的复兴定能实现。吾妻重二介绍了日本朱子学研究在当代日本至少有九项议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从东亚视域出发来开展东亚朱子学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黄勇以为当代儒学研究亟需转换思路,可以试着从儒学出发来审视或回应西方哲学的问题。安靖如主张应从多元视角来看待儒学,儒家是一个活的传统,如同在美国有活的佛家传统一样,儒学在美国也能成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张昆将指出应该建立民间平台,以使学界与民间自由沟通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以推动儒学复兴。潘朝阳呼吁学者要亲自践行,用行动来普及儒学理念。

会议论文集将在2014年底集结出版,以飨读者。

(来源:复旦大学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