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参加“第六届中日哲学论坛”

  2019年9月21-22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与日本哲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日哲学论坛在中山大学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等近百名各国学者齐聚中山大学锡昌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 

  在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代表主办方阐述了本届论坛的宗旨:在文明冲突愈演愈烈的当下,曾被视为主流历史进程之外的地方性区域“东亚”其实本身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明内涵,因此历史地看待哲学在东亚接受与发展的历程、哲学地思考作为“方式方法”的东亚并揭示其文明的典范性,就是东亚学人致思的根本所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立胜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词,他首先从人文交流对于加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乃至于对亚太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稳定和平的重要性高度上肯定了中日哲学论坛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究竟有没有“哲学”的质疑,这反映出对于“何为哲学”还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定义,但是“哲学”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东西方文明可以平等地参与这个讨论的过程。日本的西田几多郎正是从这个立场出发,以西方近代哲学的概念和逻辑,对古老的东方佛教思想进行了重新阐释,从而确立了融和东西方思想的“西田哲学”,作为日本独特的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享有一席之位。但是西田哲学的基础是佛教、道教、儒学等中国的传统思想,这提示我们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哲学理论体系,并不能完全脱离各自的思想文化背景,而应该在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性研究基础上,将其精华部分吸收转化为新的思想资源。中日两国具有近两千年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贯重视哲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希望中日哲学论坛成为中日两国哲学领域长期而稳定的交流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青研究员代表我国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领域的一级学会中华日本哲学会在开幕式上致词,介绍了中华日本哲学会以及中日哲学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支持下得以创立的历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高度评价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与日本哲学会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在规模上和国际化方面达到了空前未有,研究范围也突破了中日哲学的比较研究,拓展深化到哲学的根本问题、普遍问题以及当前世界性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本届论坛邀请了八位中日两国哲学界的知名学者进行了主题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志强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哲学的机遇与哲学的历史性——试论叶秀山先生的哲学观》的演讲。演讲从叶秀山先生在遗著《哲学的希望》中提出的“中国哲学的机遇”问题入手,从“中国哲学”概念的内在矛盾性入手,指出为了回答中国究竟有没有作为philosophy意义上的哲学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必须既回到希腊,又突破希腊的限制来理解哲学的含义。现代欧洲形而上学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性重构,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哲学的内涵,叶秀山先生的哲学观同样是这一努力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深入到混沌-太极的层次上把握哲学问题,那么中国和欧洲始终围绕这一问题在展开自己追本溯源的学与思。中国不仅有自成系统的哲学,而且这种哲学更接近欧洲现代形而上学。因此,我们不必在中国重建一种希腊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也不必直接把中国自身的学问方式称之为哲学,而是可以围绕混沌-太极的根本问题整理出中国自己的哲学传统。这种意义上的哲学传统恰恰构成了哲学统一运动的必要的历史性展开,哲学的中国形态是哲学形态的一种开显方式,它的存在圆满了哲学的世界形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与欧洲哲学可以在哲学问题当中会通,更可以在统一的哲学运动当中相互推动和彼此沟通,而这一点正是叶秀山先生哲学观的时代意义。 

  日本京都大学藤田正胜教授作了题为《哲学是什么——在东亚重新思考其意义》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哲学的本质是探究普遍的原理,但人的思考都以各自固有的语言为基础,是长期积累的文化和历史的行为。东亚到了近代才接触并接受了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并在与传统思想融和的基础上,独自发展出了东亚的“哲学”。长期以来,从西方中心论的视角出发,东亚“哲学”只能算是西方哲学之外的变形,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东亚学者认为需要重新审视“哲学”的定义。我们总是在看待事物的方式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在其框架之中思索,并将意识朝向思索的对象,而不会意识到框架本身,更不会审视我们思考的框架(参考系),意识到思考框架中隐形的前提,必须是与不同框架的思想相遇之时。哲学正是在接触不同的思想、从中看到自身缺乏的东西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因此东亚哲学必须通过与他者的“对话”,才能超出原先的框架,发展自身,最终丰富自我。日本哲学会前会长、一桥大学加藤泰史教授作《围绕政治与法的康德和哈贝马斯》主题演讲。演讲紧紧围绕康德的“理性的公共运用”问题以及由之而生的“作为法律的政治”(politics as law)和“作为政治的法律”(law as politics)这一康德哲学中的尖锐问题而展开。通过分析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讨论,加藤教授指出:哈贝马斯一方面在现代政治语境中复活了康德的“理性的公共运用”问题,另一方面在面对来自文化多元主义的“政治性事务”的挑战之时,哈贝马斯的理论暴露出了极大的缺陷,明显的就是他所提出的“非建制化公共领域交往网络”只不过是一个幻想。若想打破这个幻想,必须形成一个特定的群体,其中的特定的个体应具有回应被建制排除在外的“他者”的丰富的感受性和力量。加藤教授认为,这样的个体恰好与康德设想的“自律的道德主体”相呼应,进一步凸显了康德哲学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有效性。日本京都大学出口康夫教授用英文作题为“Entrustment of Agency and Self-as-We”的主题演讲,以中国禅宗和西田几多郎为代表的京都学派倡导的“真我”(true, authentic or primordialself)观念为蓝图,运用现象学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对“托付机构”和“身体机构”的分布进行了考察,最终提出了“作为我们的自我”(self-as-we)的观点。这个报告是出口教授正在写作当中的《自我与矛盾》(Self and Contradiction)一书的一部分,这项研究旨在唤醒英语世界对东亚哲学中“整体性”(holistic)、“具身性”(embodied)和“非双重性”(non-dual)的“真我”观的哲学可能性的重视,将“自我”背后蕴含的语言、文化和历史意识推到前台。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岭秀树教授作《田边元的绝对辩证法——日本接受辩证法的一个方面》主题演讲,指出京都学派哲学家田边元切入辩证法的问题与当时日本大学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有很大关系。田边元建构的“绝对辩证法”成为他哲学的基础,他接受西田几多郎辩证法意义上的“绝对无”,是他的绝对辩证法能够成立的重要契机。通过对田边元《黑格尔哲学与辩证法》的文本分析和考察他对西田哲学的批判性吸收,可以洞察田边元趋向绝对辩证法立场的思想历程,展示日本接受黑格尔哲学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日本东京大学中岛隆博教授作了《作为世界哲学的中国哲学》主题演讲,他主要探讨的是如何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哲学理解,将东方哲学作为“世界哲学”来重新理解的问题。中岛教授主张“世界哲学”不是“世界的诸种哲学”或“世界性的哲学”,而是一个“复合词”,也就是要重新审视“世界”概念和“哲学”概念本身,并从这两个概念的复合开始展开新的哲学实践。“世界哲学”概念的提出旨在重新审视西方--东方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对欧洲中心主义式的哲学观提出挑战,最终把东方哲学从地域哲学的定位中解放出来,以新的方式锻造为对普遍性有所贡献的学问。中华日本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林美茂教授作了题为《“哲学”的接受与“中国哲学”的诞生》的主题演讲,他分析了东方学界在近代接受来自于西方的“哲学”概念的过程中,存在着对于“哲学”理解的偏颇,这是从西周翻译“philosophy”这个概念时就出现的问题,这种把思想与哲学混淆理解的倾向直接影响了东方传统学术进行近代转换的问题,“中国哲学”这个概念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从井上哲次郎建构“支那哲学”开始,在“中国哲学”领域,思想与哲学的混淆一直持续至今,而中国学界自从接受了“哲学”这个概念以来,在对传统经学进行近代转换的过程中也未能克服这个问题,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因此在21世纪我们应重新审视东方的学术传统,对于这些误读或者偏颇加以深刻反思。上海儒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哲学院吴震教授作了题为《作为哲学方法论的“本来性——现实性”――关于荒木見悟的<佛教与儒教>》的主题演讲,指出“本来性—现实性”是日本著名学者荒木见悟的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在儒佛思想构造中,正如“本来成佛”或“本来圣人”所示,都表现出对这一本来性问题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出世间性的佛教对现实性问题亦并不缺乏关心,相反透过现实性以肯定本来性,这是华严学特别是宗密哲学所关注的重点。儒教对本来性与现实性的理论建构更是其核心主题。故以本来性与现实性的问题关切来整体审视儒佛两教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进而为未来文化发展指明“现实本来性”的方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两天的密集日程里,各国学者们以汉语和英语、日语为工作语言,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日本哲学和思想史、科学哲学、伦理学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发言既有对哲学基础理论的讨论,又有对人工智能、正义与宽恕等当代热门话题的探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学者都自觉地采用了比较哲学的方法,希望进一步发掘出作为思想资源的东亚思想对哲学本身所可能提供的有益贡献。本届中日哲学论坛,哲学所共有九位研究人员在分科会做报告,王青研究员做题为《井上圆了与梁启超》的报告;段伟文研究员发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Emerging ofAnalytical Society”;王齐研究员发表“History andProblem of the Early Chinese Reception of Nietzsche”;蔡肖兵副研究员发表《汤川秀树与日本的科学哲学》;张励耕副研究员发表“The Possibility of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Nishida and Wittgenstein”;助理研究员李剑发表“Forgivenessas a Capability”;李亚明发表“Kant’s CategoricalImperative and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Equality of Human Dignity”;韩骁发表“The Conception of ‘Dao’ in Chinese Phenomenology”;贺雷发表《中美贸易战的一点思考——其所折射的东西文明冲突论》。这些报告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水准引起了与会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在大会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王齐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王齐研究员指出,本届论坛的主题“哲学在东亚的接受、转化和发展”直指中日两国哲学家对自身哲学合法性的困惑,但从论坛的形式和内容上看,中日两国哲学家在直面问题的前提下,立足于未来,以积极的态度寻求哲学的发展,不仅努力使哲学成为复数形态,而且愿意在交流和对话的循环往复之中,对哲学事业本身做出自己的贡献。不管与会代表使用何种语言发表,学者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仍是自己的母语。通过母语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中日学者恰恰会开启出对异于我们母语的文本的全新阅读的可能性。这个工作其实中日两国学者已在不同的程度和范围内做到了,只是囿于与世界哲坛的交流,我们东亚学者的努力还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可。因此王齐研究员最后呼吁,“今天,中日两国学者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明天,我们将作为盟友,共同在世界哲坛上发出来自东亚的声音。”本届论坛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王立胜书记和张志强副所长不仅亲自率领哲学所九位同仁参会发表,王书记的开幕式致辞为论坛主旨定下了基调,张志强副所长的主题发言向世界哲坛阐述了叶秀山哲学观的时代意义,哲学所九位学者的精彩发言和流畅的外语能力在国际学术交流舞台上展示了我所强大的科研队伍,日本学者们对于王齐关于中日哲学工作者要共同在世界哲坛上发出来自东亚声音的呼吁反响热烈,积极筹划下届论坛由日方主办,继续推动中日哲学交流事业向前发展。 

  (王齐、王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