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19日,第四届中国现象学青年论坛在北京市房山区北方温泉会议中心举办,论坛的主题为“现象学与生命的超越性”。本次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主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参与交流,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思想的碰撞。
开幕式现场
青年学者是中国现象学运动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以视频形式发表致辞,他表示,经过几十年来学者们的接续努力,现象学在中国已经成为一门高度发展的学科。在新时代,青年学者要从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自觉意识出发,让汉语现象学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激发,推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视野、中国问题的现象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朱昌荣致辞中指出,在科教融合战略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与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队伍,作为一所年轻学院,办学时间虽短,但充满朝气和活力,前景可期。他表示,中国现象学青年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古语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任何一项事业开头难,但不是最难,真正难的是坚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朱昌荣致辞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在致辞中指出,通过各位学者对推进现象学运动的不懈努力,在中国,经典现象学研究已具有一定规模,且前沿研究领域正不断向西方哲学史以及中国哲学等更多方向拓展和推进。青年学者是中国现象学运动的未来,殷切期待青年学者在现象学领域中取得更具高水平的成就。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致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倪梁康出席开幕式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倪梁康出席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马寅卯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马寅卯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靳希平在主题发言中指出,中国的现象学运动在哲学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各位青年学者也已经成为现象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他表示,超越性概念是现象学运动中的重要主题,有着丰富的哲学史资源。对超越性的思考,体现了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论原则,也体现了哲学思维的彻底性。将思考超越性问题与中华文明相结合,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思想境界,促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靳希平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在主题发言中指出,现象学研究氛围开放包容,研究风格严谨踏实,研究方法对当今哲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他表示,现象学视域下的生命是具有意义构造、具有开放性、能够容纳更多体验的生命。对生命的现象学理解既有助于拓展生命意义的深度,也有助于现象学在交流中保持活力,“永远年轻”。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增定发言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理解生命现象、感知他者
分会场一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俊主持。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陈巍作题为《何以通眼达心:一种现象学比较心理学进路》的报告。他认为,沿袭现象学传统的直接社会感知理论严肃挑战了读心研究的不可观察性原则,但一直缺少与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与理论解释进行对话并辩护“直接性何以可能”的实例。选择“眼睛”这一器官有助于澄清这个问题。眼睛具有超越物理的现象学功能,这使得凝视或目光交换成为一种不可还原的现象学现实,从而实现知觉交流。在本体论层面,混合心灵所具有的身体表达性奠基了我们在行动中看见彼此的心灵的可能性。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忠伟评议指出,“直通他心”理论并没有完全推翻“间接感知理论”,只需对后者加上“对他人眼神和身体姿态的实践的理解”这一命题便足够为间接感知理论辩护。他心虽然不可观察,但在经验意义上似乎是“可知”的,因而需要更加细致的对他心的可观察性的现象学区分。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俊主持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陈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赵猛在题为《通向主体性的现象学还原》的报告主,分析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的两重维度,并在理解这两个先验维度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批评了修正主义解释和分离主义解释,主张二者在保持区别的前提下,从第一人称视角的意义上统一于先验自我,同时保持主体的生活维度和现象学维度的区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浩军评议时就现象学还原的定义,对两种主义的批评以及先验主体的两重维度能否统一于先验自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赵猛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董乐的报告是《人的悖谬性生存:列维纳斯、克尔凯郭尔与“不可能性成为现实”》,他从“悖谬”概念切入,指出人的生存本身就是悖谬性的:是“不可能性进入现实”。我的世界的范围是我的可能性的边界;而他者是我的不可能性,不是尚未可能、缺乏可能,而是溢出可能。但是,在我的可能性的最深处有不可能性对可能性的打破,即不可能性来到可能性之中,自我之内就内嵌了他者,因此人是“有他者的自我”,人本身就是悖谬性的生存。如果哲学在于创造,那么哲学就要唤醒人的悖谬性生存。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迎辉评议时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思考特殊文化存在的现象学是否能够有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学方法的突破产生?第二,列维纳斯对现象学本质直观的方法论层面是否有突破?第三,分裂的状态如何构成同一性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董乐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邓刚在《生命与世界:从柏格森到当代法国的生命现象学》的报告中,从福柯对于概念哲学和意识哲学的区分出发,阐释了理解生命现象的两条进路,讨论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康吉莱姆对于科学史的研究、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以及巴巴拉斯对于生命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雷思温评议指出,报告简明地介绍了从柏格森开始的法国生命现象学的四个华章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可以从法国当代对生命研究的的神学径路或宗教现象这一维度去研究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波动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邓刚
南昌大学哲学系陈员在《对胡塞尔<观念3>中“躯体学”的另一面向的展开——基于贝珂从前摄、动觉与身体的超越论的关联出发》报告中,主要围绕前摄、动觉和身体三个关键词展开,由前摄的开放性特点导向动觉的本质特征,并认为身体自身的超越性随着动觉、前摄的超越性成为可能。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罗志达评议指出,该报告揭示了前摄在内时间意识三个相度之中的独特性,通过分析前摄与动觉我们能更好把握一种新身体学的开端。此外,他补充说明了胡塞尔的空间意识构造的特点以及胡塞尔对他人问题的研究。
南昌大学哲学系陈员
现象学方法与新的维度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琴作题为《现象学方法的位移与颠倒——米歇尔•亨利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与推进》的报告,她从胡塞尔对于现象学方法的界定出发,并通过米歇尔•亨利对于胡塞尔现象学方法论的观点展开。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子明评议中提出两个相关问题:关于亨利的质料现象学是否退回到了一个更保守的立场?是否能有效继承先验主体主义对于主体性哲学的重建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琴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周建昊作题为《建立文化伦理学的胡塞尔式路径——两种解读》的报告,他讨论了胡塞尔现象学中存在的有助于建立文化伦理学、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丰富思想,如超越论的开端指向的人类只有一个原家乡的观点,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视域融合。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研究员刘环评议指出该报告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多文化之间意义构成层面的视域融合的设想与价值判断的元伦理学构建如何协调的问题。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周建昊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少明做了题为《从精神的永恒到生命的永恒:亨利对黑格尔永恒理论的继承与批判》的报告。他以“永恒”为主题和线索,讨论了亨利在何种意义上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继承和批判,考察了永恒与时间,永恒与真理,永恒与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关系,厘清了亨利与黑格尔在哲学追求和方法上的同一与差异,为永恒哲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王嘉新评议指出,该报告极具启发性,随后就亨利的哲学是否与黑格尔具有如此强的思想联系进行进一步探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少明
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先验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怡怀作题为《先验存在、旁观者与绝对者——论芬克早期现象学形而上学的三重维度及其理论意义》的报告。他从芬克的早期手稿中的先验存在、旁观者和绝对者这三重核心维度出发,结合芬克早期现象学形而上学的基本结构,指出芬克一方面改造了胡塞尔现象学,一方面转化了黑格尔辩证法,不仅有力推进现象学理论革新,还激活了存在、主体等传统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韩骁评议指出,张怡怀博士的研究系统阐述了芬克的思想,体现了芬克思想的特色,同时认为芬克思想中现象学立场与辩证法立场之间的张力和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先验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怡怀
传统与超越: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丰富性与现象学关联
南开大学哲学院冯原做了题为《想象力的‘生成’:海德格尔与康德的分歧及启示》的报告。她首先指出康德和早期海德格尔的想象概念。与早期海德格尔重视康德“想象力”与“时间”概念的存在论奠基缘由不同,“转向”后的海德格尔通过艺术作品,分析物的本源构型。海德格尔对康德想象力的阐释虽揭示想象力在感性层面的原初构型,却也错失了康德对于想象力在认知层面的建构性定位。最后,她引用詹姆逊、梅亚苏的与现象学不尽相同的研究路径来展示不同角度的想象力在认知建构层面的生成机制。中山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谢裕伟评议时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报告要把想象力的中介作用推到联结现象和物自身、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更高的层面,但这在《纯粹理性批判》以及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中都没有凸显出来;第二,从《艺术作品的本源》和《判断力批判》的对照入手来进一步对海德格尔的康德批判来加以解释,而不是从物的生成的角度出发,这是否更加合适。
南开大学哲学院冯原
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梁晓涵做了题为《在场的拓扑学:论海德格尔与德里达视域的交错与悖离》的报告。她首先谈到了海德格尔对在场的突破与重构,即在场的拓扑学,并提到了德里达把海德格尔作为方法,从对海氏阿那克西曼德的阐释重构和解释了正义的不可计算性。但梁晓涵同时认为,海德格尔的在场拓扑学实际是循环论证,而德里达则受制于把“来”(Kunft)直接对应于“未来”(Zukunft)导致理解上的偏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董乐评议指出,该选题结合契合现象学运动的发生历史,并且强调了正义的实质是法律的敞开,是向不可能性敞开,作为赠予而不是交换。
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梁晓涵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李日容做了题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本我论与后人类主体性的重构》的报告。她提出海德格尔的此在哲学是一种存在论本我论思想,因此基于此在得到重构的后人类主体性打破了主体和客体、社会与自然、事实与价值、人与非人等二元区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李涛评议指出,该报告把握了海德格尔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之处,海德格尔关于主体问题的思考对后人类概念的理解有诸多启发。他认为海德格尔对于哲学史的突破不是对主客二分的打破,不是取消或废除主体,而是对先于存在的不变的本质的打破。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李日容
四川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岳富林做了题为《形式直观与存在论综合——试论海德格尔早期康德诠释中“原初统一性”问题》的报告。他首先提及对于范畴直观的既有批评,其次是范畴直观的两个教条,即存在于范畴代现理论中“本质优先于事实”和“形式优先于质料”的教条,以及这两个教条在《逻辑研究》中的文本根据。伴随着对这两个教条的克服,胡塞尔建立了一门超越论逻辑学。在其中,范畴直观的发生和有效性根源最终被回溯到纯粹意识的超越论主体这个“绝对实体”,并以现有研究成果讨论了其内容-立义模式是否有可能成为第三个教条。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宋文良评议指出,要将“本质优先于事实”和“形式优先于质料”这两条研究径路归于“主张”而非“教条”,并且纯粹意识现象学确立起的作为纯粹意识的本质的时间性优先于形式科学。
四川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岳富林
分会场二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迎辉担任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研究员张云翼做了题为《海德格尔前中期思想中的超越——以“此在之存在”与“存在者之整全”为视角》的报告。他分析了海德格尔前中期思想中由“此在之存在”到“存在者之整全”的转变,认为“此在之存在”和“存在者之整全”各有侧重、相互补足,但最终共同指向的是存在之绝对超越性。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刘万瑚评议指出,此报告揭示了海德格尔前期“此在之存在”与中期“存在者之整全”之间的联结与过渡。海德格尔思想的发展不是断裂式的,而是存在着或隐或显的线索;对于存在的超越性,需要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总体中来考察。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迎辉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研究员张云翼
清华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刘任翔做了题为《生的超越与死的内在:论海德格尔Verendlichung二重面向的相容性》的报告。他聚焦于海德格尔在1929-1930年的几部作品中通过提出“有限化”概念对人之有限性的深化,并以内在性、超越性的概念框架来分析“有限化”,最后导向了一种超越内外之分、超越“几何化”思想的设想有限性的方式。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张晋一评议指出,这篇报告借助施泰因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区分了对有限性的内在解释与超越解释两种立场。评议涉及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以及海德格尔哲学中存在和神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借鉴数学的极限概念来说明如何理解有限与无限。
清华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刘任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邓定做了题为《瞬间与无性——海德格尔关于<巴门尼德篇>第三条进路的存在论阐释》的报告。他分析了海德格尔对于《巴门尼德篇》的阐释,展现了海德格尔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对柏拉图的理念学说的复杂态度和内在张力,并重新审视了海德格尔前后期关于柏拉图思想阐释的范式转变。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孙铁根评议时回顾了海德格尔在不同时期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不同态度,并举例说明了一些哲学家不满于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诊断。孙铁根老师认为这篇报告揭示了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与柏拉图的辩证法之间理论对峙的复杂面相,并有助于我们深入西方形而上学的核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邓定
中山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谢裕伟做了题为《形式直观与存在论综合——试论海德格尔早期康德诠释中“原初统一性”问题》的报告。他将原初统一性问题和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结合起来,探讨了惯常的哲学史中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解释,如在康德哲学中难以解决的涉及到直观的难题,海德格尔对此提出的解决方案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冯嘉荟评议时提出这篇报告涉及到问题域的变化的问题,以及海德格尔对主客体关系这种表述方式的看法等问题。
中山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谢裕伟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张晋一做了题为《形而上学的实现与另一开端的侵袭——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思的临在》的报告。他将易学和海德格尔现象学关联起来,围绕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技术哲学、天地神人等观念和周易中的天地人等观念进行讨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文晗评议时指出引用中国哲学思想来解释海德格尔思想体现的内容的丰富性,并对其中关于海德格尔的思和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讨论等方面提出问题。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张晋一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赵瑜做了题为《自然与有限:论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自然概念的解构》的报告。她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出发,探讨了古典哲学体现的有限性和海德格尔哲学中体现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自然概念的误读及其背后的原因。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研究员张云翼评议指出这篇报告清晰地体现出了海德格尔的沉沦和遮蔽思想,并提出了关于海德格尔哲学中体现的无限性是否和有限性相对立的疑惑。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赵瑜
现象与本质:现象学经典问题以及对传统哲学的突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波做了题为《通往他者道路的起点——原真领域、唯我论领域以及本己身体的物体性表象》的报告。他讨论了“原真领域”这一胡塞尔构造他人的起点的概念,通过对胡塞尔不同文本的梳理得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只要解决了“本己身体的物体性”问题,就能消除“原真领域”和“唯我论领域”这两个领域在方法论功能上存在的表面性差异。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张俊国评议指出,“原真领域”和“唯我论领域”代表了理解“绝对者”的不同路径,自我和他人的相似性的重要方面是身体的相似性。但是,关于交互主体性和先验主体性二者的主导问题以及统一关系,这篇报告还需做出更多澄清。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毕波
中山大学哲学系黄子明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意向性:以还原而超越——兼论现象学是否能被理解为一种内在主义哲学》的报告。她指出,意向性的还原涉及“自然态度”和“现象学态度”两种态度和“直接的自然态度”和“自然的反思”和“现象学态度的反思”三个意识态度的层级;悬搁针对的是“自然的反思”,旨在消除自然反思造成的两个世界之间的“隔阂”。现象学以“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张力关系取代自然实在意义上的“内在”与“外在”对立关系来解释意识本质。中止存在设定通过解封超越的世界而实现解锁内在的世界,因此还原是克服主体中心主义和内在主义的必经之途。陈员评议指出,这场报告澄清了许多关于意向性、悬搁和还原的误解。同时他提出了几点问题:第一,如何理解胡塞尔在《危机》等作品中对他早中期的笛卡尔式的悬搁-还原的道路的批判;第二,在还原的基础上是否有得到新的东西的可能性;第三,原初自然如何在悬搁-还原的意义上得到解释。
中山大学哲学系黄子明副研究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齐晓做了题为《<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肉身——基于指引现象的分析》的报告。她讨论了在《存在与时间》当中缺席但是对于理解此在在世运动的极为关键的肉身概念,基于对于“指引现象”的分析,论证其中已隐含了肉身现象,并揭示了海德格尔的肉身与世界、空间以及时间的关联。刘任翔评议指出,关于此在肉身在《存在与时间》中并未缺席的论证贯穿始终,对海德格尔来说,肉身性以空间性或者说世界之中沉沦着的生存为前提。他认为海德格尔在处理涣散是什么以及肉身此在和世界及其空间性的关系是什么时有一定多义和暧昧之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齐晓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笛做了题为《时间与理智能动性》的报告。他以梅洛-庞蒂的时间性学说为中心探讨了时间与主体的关系问题,首先表明现象学视角突破了传统哲学中时间与主体的对立,认为主体是时间化的主体;随后讨论了现象学主张的时间化主体和理智能动性的关系,并指出后者是可以被前者所包含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赵猛评议时指出报告揭示的现象学视角对传统主体哲学的突破,同时就时间与差异化、整体性和敞开性等话题提出了进一步追问。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笛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李明阳做了题为《陌己认识与唯我论:舍勒对利普斯的批评与发展》的报告。她指出利普斯主张通过“代入感”来说明陌己认识,其初衷就在于使陌己认识走出唯我论的困境,但最终他还是深陷其中,未能实现其理论目标。舍勒认为,利普斯的出发点同样也是单纯的物理躯体。舍勒的陌己认识跳出了唯我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陌己体验的实际认知,二是对陌己心灵领域存在的本质认识,它通过现象学的“直观”而被保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黄笛评议时提出四个问题:第一,在认识批判问题、认识的奠基次序问题、本质关系问题这三个问题中,为什么在舍勒看来本质关系问题比认识的奠基次序问题更根本?第二,胡塞尔与舍勒关于“本质”看法的不同,是否足以为本质直观无需范例这一点辩护?第三,“超越论色彩的本质”指的是什么?第四,本质还原和超越论还原似乎没有太大的关联。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李明阳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孙彬做了题为《利普斯与日本哲学——以西田几多郎、阿部次郎的人格主义为核心》的报告。他阐述了西田对利普斯人格主义的接收和批判,介绍了阿部次郎的人格理论和利普斯的同感理论,指出日本学界中西田对利普斯的批评;并认为西田的人格哲学在“本能”“全人格”论域中与舍勒的现象学存在诸多可比较的地方,且可以从中挖掘早期现象学在日本哲学中接受的脉络。最后他认为利普斯理论在日本的接受和改造受到了东亚传统思想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李明阳评议提到Einfühlung的翻译问题,并且认为西田在美学中讨论的模仿本能与表达本能主要是“内模仿”,而在后期实践领域中更多强调“外模仿”。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孙彬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吴娱在题为《在自我与他人交织中重新思考“他性”——梅洛-庞蒂对萨特的他人论证的批评和重构》的报告中,展示了萨特在《存在与虚无》对于他人的存在论论证,并表示萨特的这种论证没有跳出唯我论的陷阱,而梅洛-庞蒂看到了萨特的理论问题,并基于“肉身”概念建立了新的交互主题的理论框架。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温雪评议指出这篇报告在梅洛-庞蒂的理论立场上,通过批评萨特在羞耻感的分析中对他人的论证,来重新思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原初关系。她选择站在萨特的立场上,说明萨特在他人目光理论中所揭示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而“他人即地狱”中自我与他人的冲突需要再思考。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吴娱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渲文作题为《胡塞尔形而上学设想中的客观性和目的论——以<胡塞尔全集>42卷中的两篇文稿为切入点》的报告。他以胡塞尔写于1908年左右的两篇文稿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胡塞尔早期形而上学设想中的客观性与目的论,并讨论了《笛卡尔式的沉思》对于交互主体性的建构,最后转向胡塞尔形而上学中的具体存在方式。四川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岳富林评议时认为这篇报告以胡塞尔1908年的两篇文稿为切入点,详细展示了胡塞尔对超越的客观性和单子目的论的思考。他认为不能把胡塞尔的形而上学设想当作某种人类中心主义,胡塞尔所关注的是意识一般问题,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意识问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渲文
接续与未来:在中西思想中交流
经过为期2天的精彩报告与交流,本届大会闭幕式顺利举行。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秘书长韩骁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王齐祝贺现象学青年论坛的圆满成功。她表示,中国现象学研究堪称用汉语哲学书写哲学续篇的成功范例,它证明了在哲学的层面上,汉语可以容纳来自其他语言和文化的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赵猛认为,本次会议在热烈而真诚的交流互动中推动了中国现象学学术研究的进步,期待未来的中国现象学青年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秘书长韩骁主持闭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王齐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赵猛致辞
下届主办方代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文晗欢迎各位学者前往岳麓书院参加下届中国现象学青年论坛。接续岳麓书院优良的学术传统,在中西思想中展开交流。
下届主办方代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文晗致辞
(撰稿及摄影人:李秀伟、张译宁、李鑫、夏苇杭、尚驰昕[分会场一];丁泉文、李星泓、张明正[分会场二];曹海霞、王锴雯、肖晶[分会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