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美学》辑刊发布会暨“学术期刊与美学研究”座谈会

  2024年9月8日下午两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与美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美学》辑刊发布会暨“学术期刊与美学研究”座谈会在哲学研究所931会议室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30余位嘉宾受邀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张志强主持,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刘志明出席开幕式。

  张志强所长介绍了参会的各位嘉宾以及《美学》辑刊的复刊情况,认为《美学》辑刊是美学室标志性的刊物,在20世纪80—90年代产生过巨大影响,此次复刊非常重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美学》复刊的支持。张志强所长还回顾了哲学所美学学科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2021年9月,在党中央和社科院对美学学科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中心成立,而美学学科也继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后,成为哲学所第三个获得社科院“登峰战略”重点学科计划资助的学科,这是对美学的学科传统和今日成绩的肯定。继美学研究中心成立后,哲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合作,创办了学术季刊《美学研究》。《美学研究》最初取名为《美学田野》,旨在强调美学与现实的关联,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美学现象与艺术现象,而《美学》作为学术辑刊则侧重于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张志强所长认为,《美学研究》和《美学》两个刊物作为哲学所美学学科重要的资源与平台,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希望哲学所美学室成为具有凝聚力的进行美学研究的强大阵地,也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大力支持《美学》与《美学研究》两个刊物。

  张蕾书记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美学》辑刊的新刊发布表示祝贺,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努力与付出表示感谢。张蕾书记还回顾了《美学》辑刊的办刊渊源,指出这是一个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专业辑刊。1979年,因应改革开放初期美学发展的时代需要,《美学》辑刊在哲学研究所前辈学者的合力推动之下创刊。从1979年至2017年,先后出版11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学与思想研究起到了引领与激发作用。2023年9月,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更好地开展美学理论研究以服务于社会现实需要,哲学研究所响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大力发展学术辑刊的总体规划精神,决定重启因故停刊的《美学》辑刊,将原来的不定期刊物改为定期刊物,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一传统学术刊物的影响力,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积极合作下,《美学》辑刊复刊后的第1期顺利出版。为此她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美学》辑刊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部署,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品质,以专业期刊的方式促进美学研究的跨学科对话、理论与现实融合,切实推动新时期的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社长肯定了传承学术刊物优良传统的重要性,指出《美学》辑刊的起点是很高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美学界学术期刊的标杆,是美学界从事学术研究的学人们的精神家园。因而,坚持良好的学术质量,重视学术传统,是辑刊的一个基本定位。赵剑英社长强调,每个刊物都要有自己的宗旨和灵魂,《美学》辑刊的复刊也要注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是时代的趋势,也是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由此,他认为美学研究应当运用“两个结合”的研究范式,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与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相结合,提炼出中国美学的标志性概念,加快建构中国美学话语体系。二是将美学研究与现时代实践相结合,反映时代对精神生活的影响与要求。他还认为,美学研究应当充分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重视与哲学、艺术、文学、社会学、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拓展研究视野。最后,赵剑英社长总结道,美是普遍的,我们要推动中外美学的交流互鉴,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心态进行美学研究,加强国外著作的译介与国内著作的传播工作,利用公众号、知网、报纸、书店等线上线下媒体,扩大学术传播范围,使中国美学走向世界。

  开幕式结束后,“学术期刊与美学研究”座谈会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场座谈会由《美学》辑刊编辑部张建军老师主持,美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从美学研究的需求与学术刊物的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原室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滕守尧老师回顾了《美学》辑刊的创刊、第一次复刊和第二次复刊过程,介绍了该刊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他强调指出,宁缺毋滥、追求新意和言之有物是《美学》辑刊的优秀传统,如今,我们应当继续发扬关心基础问题、结合美育与艺术教育、普及美学智慧的办刊理念。此外,滕老师还着重解释了《美学》辑刊之“大美学”别称的含义,即“追求大智慧”“秉持大胸怀”和“肩负大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章建刚老师回忆了自己求学时代阅读《美学》辑刊的体验,感慨其中许多文章至今仍常读常新。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总结了三条办刊经验,即编研一体,关注实践和注重批判,并对刊物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建平老师分享了自己对《美学》辑刊的特殊情感,赞赏了刊物复刊重启、接续“宁缺毋滥”传统的可贵之处。与此同时,高老师还立足于当前时代,给出了辑刊编委设立专栏的操作性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柯平老师祝贺《美学》辑刊的复刊,并针对当前学术现状提出三条办刊思路:一,邀请资深专家撰写长篇幅论文;二,将艺术纳入美学,扩充美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发表适量书评,以即时更新学界信息、促进学术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牛宏宝老师从学术刊物现行的公共制度出发,介绍了国内办刊的相关情况,阐发了《美学》辑刊的办刊特色和学术定位。对于刊物的生存问题,牛老师强调了刊物被重要数据库、文摘等收录、转载的重要性,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王德胜老师比较了国内学界现有的数本美学刊物,提出《美学》辑刊可以通过提高单篇论文字数、加大稿费投入、设置特色专栏乃至出版专刊的方式,办成出刊稳定、高度深度兼备、议题集中的专业型刊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老师对比了“辑刊”与“期刊”的差别,指出《美学》辑刊有自身独到的办刊优势。彭老师表示,刊物可以在邀请知名组稿人、编写接地气论文、放宽稿件篇幅限制以及提升刊物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办出自己的特色与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剑澜老师认为,当前的美学研究已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为此《美学》辑刊更应以质量为抓手,考察美学史的不同传统、引入当代艺术批判视角。陈老师尤其强调,刊物要以积极、审慎与深思的态度去关心学术热点话题,注重接轨国际刊物,进而传播中国美学的研究成果。

  第二场座谈会由《美学》辑刊编辑部梁梅老师主持,来自美学学科相关领域的专家从“学术期刊视野下的美学研究”“文明互鉴中的美学理论与实践”等角度探讨了《美学》辑刊的学术品质与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赵汀阳老师指出,《美学》辑刊历史悠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办,现在复刊旨在研究各种美学现象。赵老师认为,美学经验是无可描述的,是一种复杂的效果,美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鼓励年轻学者突破现有美学体系的知识论框架,把握美学经验的演化史,探究审美趣味变化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刘成纪老师对赵汀阳老师提出的“中国美学不受美学限制”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认为,我们需要在中国自身传统与西方规定的学科框架之间寻求一种协调,重建中国美学话语。刘老师还指出,《美学》复刊应坚持80年代的办刊时的初心使命,以“无功利”的态度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地办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丁国旗老师结合民文所《中外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的办刊与复刊经历,总结了办刊的难点要点,并指出,《美学》作为哲学所美学学科标志性期刊,也是对“第二个结合”的发展深化,复刊是有必要性的。丁老师还对期刊的选稿组稿、栏目设置等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并希望《美学》兼具学术与情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梁展老师从两个方面提出办刊如何突出刊物特色。一是美学研究要具有全球视野,联系政治与社会,注重各国间的比较。二是要重视对美学的历史化、社会化、语境化研究。最后,梁老师鼓励《美学》辑刊早日进入社科院绩效评价体系之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张颖老师肯定了《美学》复刊后第1期文章的内容、质量与栏目架构,谈及自身与《美学》辑刊的渊源,分析了创办辑刊的经费、人员配备、提升学术品质等问题,希望辑刊保持出版的持续性与规律性,在哲学研究所与中华美学学会的支持下迅速成长起来。北京大学哲学系宁晓萌老师回顾了上个世纪80年代《美学》中的论文内容,认为其收录的文章扎实精炼,具有批判性与时效性。宁老师还分析了期刊与经典著作的区别,认为期刊的特色在于时效性与时代性,并由此反思了文章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的共时或历时对话的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孙晓霞老师回顾了“期刊”这一媒介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认为期刊的盛衰与社会发展有关。孙老师还指出,艺术学与美学关系密切,希望通过举办跨学科论坛等方式增加美学与艺术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朱华彬老师指出,办刊的首要问题是明确刊物定位,坚持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他提出,基于大美学的背景,建议《美学》在栏目策划与选稿、组稿上突出美学学科的血脉传承与审美的时代特征,再通过知网、推荐国外、年会等方式大力推广。

  第三场座谈会由《美学》辑刊编辑部卢春红老师主持,有着丰富编辑经验的学术期刊编辑、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美学》辑刊的发展空间与具体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碧辉老师回顾了《大美学》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对形成中国第三次美学热、促进中国当代美学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认为这是《大美学》的前辈编辑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她希望今后《美学》辑刊能够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哲学部郝玉明老师分析了辑刊与期刊之间办刊的异同,肯定了《美学》辑刊的稿件质量,分享了学术期刊的成长路径,表示会根据《美学》辑刊的学科特点与出版节奏,认真对待排版、定稿、印刷每个环节,全力支持《美学》辑刊的编校工作。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李薇老师建议,《美学》首先应注重期刊定位、品牌形象塑造;其次是兼顾出版政策与公众品味,凝练选题、细化征稿范围,打造重点专栏;最后是通过组织编后语或高水平书评的形式,加强期刊的评论性。并希望,《美学》辑刊能够借助美学学科优势,形成专业特色,迅速成长起来。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编辑部孙婧一老师对比了《哲学动态》与《美学》辑刊在选稿方面的区别,认为后者优势在于能够更侧重美学理论研究,覆盖更为全面。她分享了《哲学动态》美学栏目的选稿标准与差异化办刊举措,认为兼具哲学研究者身份的学术编辑需把握学术思考与人文关怀两个维度,并将其融入实际工作中。哲学研究所《世界哲学》编辑部马新晶老师对期刊的性格问题进行了延展性思考,认为刊物与作者是相互选择、相互成就的关系,这也构成了期刊的定位和价值。她提倡刊物要引导作者对时代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达,并认为《美学》辑刊也要坚守初心,坚持创刊号中“贵真求是”与“既有文采又有力量”的品格。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何兰芳老师指出,从历史上看,《文学评论》与《美学》是互相见证、共同发展的,美学问题与文学联系紧密。她认为,期刊既要重视对基础重要问题的长期研究,也要保证学术的争鸣性,《美学》可利用自由、灵活的优势更多关注时代问题,关注更深入的研究成果。文学研究所《外国美学》编辑部刘卓老师着重讨论了专业性学术期刊与新媒体平台之间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认为微信公众号在学术传播中发生了重要作用,建议根据新兴媒体的演变更新编辑思路,如在微信中建立同一话题的超链接,或开启评论功能,增强学术研究的生命力。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陈凌霄老师认为,《美学》辑刊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刊发了很多具有真正原创性、思想性的研究成果。这不仅对美学研究,也对相关的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具有辐射作用。她希望今后能与《美学》辑刊加强学术交流,优势互补,共建美学刊物的学术方阵。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部王丁老师介绍了《艺术评论》期刊的基本栏目与收录美学文章情况,指出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密不可分,相交相融,艺术评论不仅是对艺术的鉴赏,更是新的实践,面临地域与技术的多重挑战,期待美与艺术更多跨界合作的可能。

  会议最后,《美学》辑刊编辑部卢春红老师作总结发言。她代表《美学》辑刊编辑部对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及出席座谈会的各位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她表示,《美学》的复刊是既令人激动又任重道远的工程,各位嘉宾对《美学》辑刊未来高品质发展的可行性建议,让编辑部的全体成员受益良多!编辑部全体同仁将努力落实各位嘉宾的良好建议,坚持“学术研究与学术编辑相融合”的原则,不断提升刊物的品质,使《美学》辑刊早日跻身优秀学术期刊之列。

    

  供稿:尹子琪 

  拍摄:姚成号、曲康维 

  排版:袁青 

  审阅:卢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