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兴领域

【刘益东】灰科学与灰创新系统:转基因产业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

 

转基因产业的发展堪称一个奇迹,一是发展速度极快,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11年已达到1.6亿公顷,增长94倍,转基因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1]二是这种发展是在持续不断的巨大争议中实现的,是一种“争议中快进”,这一现象史无前例。用现有的理论可以解释转基因产业的发展,但是不能解释转基因产业如此快速地发展,尤其不能解释在巨大争议中如此快速地发展,用产业创新系统和产业发展理论都不能解释。因为这些理论中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都是在公开、合法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在转基因产业发展过程中,幕后推手、官商研学媒勾结和特殊公关等一系列非常规手段的运用,发挥了关键作用。尽管在其他行业(如烟草产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非常规手段的运用,但是远没有在转基因产业发展中那么重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寻找和分析转基因产业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重新认识科学、创新系统和官产学研关系在转基因产业发展中的真实作用。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二部分是分析转基因产业发展中的特殊情况,分别提出灰科学和灰创新系统概念并将其视为转基因产业在争议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部分是结论,指出如果不阻止转基因产业的无序发展,结果对包括孟山都公司和美国在内的人类社会都是巨大灾难。

一、灰科学:以科学的名义说话,受金权的影响做事

科学、研发(R&D)在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和转基因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人们忽视了如果没有选择性很强的一系列研究和宣传,转基因产业不可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这种选择性研究和宣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控制和暴利为目的的专利技术研究,二是不完整的安全性研究,三是利用媒体和所谓科普来误导公众。

1.控制型专利技术的研发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开发出多种作物,以孟山都为代表的转基因企业却专门开发以控制和暴利为目的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他们在研发上做四件事:一是让所有种子都来源于转基因技术,并受专利保护([2]p.1);二是专利保护来自法律和技术控制。传统的种子,来自当年收获的粮食,种子是没有知识产权的。而转基因粮食的种子有知识产权,擅自留种子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为防止农民留种,转基因公司发明了“基因利用限制技术”,通过植入一种特殊基因,使种子在成熟前产生一种毒素杀死自己的坯胎,造成不育种子,以此确保农民必须每年购买种子。这项专利被美国的法律规定为可用于一切种类的植物和一切种子([3]p.71);三是在技术产品上不断升级换代,使得即使你开始有自主知识产权,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先,很快就会在开放的市场中取代你的种子品种,最终控制种子市场;四是开发农药和化肥等配套产品,使用转基因公司的种子,就要使用其配套的农药和化肥等产品,使你的土地只能种转基因作物,使你的技术和运营高度依赖转基因公司。

2.不完整的安全性研究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安全性研究上混淆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动物实验没有问题只是人类食用的必要条件,远不是充分条件,用动物食用安全根本得不出人类食用也安全的结论。新药研制流程明确规定,通过动物实验后,还必须要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分三期进行,每期都有志愿者人数的规定,少于规定人数是无效的。但是“目前,一些很难说清是否存在危害的转基因食品只在小白鼠身上做过动物试验,并没有在人身上做临床试验。……袁隆平建议应该招募年轻的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他们吃了没事,他们今后生的孩子也没问题,那就说明(转基因食品)没有问题了”。[4]二是即使在动物身上做实验也发现不少严重问题,但是并没有得到正视和重视,研究报告不能发表。比如《英国医学期刊》的编辑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博士指出“企业资助的研究需要为企业利益服务,这种情况会对科学研究结论的真伪产生巨大影响。……如果相信科学绝对公正,那就完全是在自欺欺人”。([2]pp.26-27]2003年,科学家们审查了经过同行评议的公开动物饲养报告,发现研究报告与资金供应之间有明显关系:“与私人公司有关的”五项研究报告显示没有发生任何副作用,而三项独立进行的研究说明发生了副作用,报告指出“仅喂食了10天~14天后,就观察到了副作用,而且非常明显”。([5]pp.2-3)《科学美国人》20098月社评指出,孟山都公司长时间(1998-2007)不允许任何人独立进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研究,任何人发表实验报告(动物实验),都事先要得到孟山都的批准。以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动物实验报告正式发表,或者说在权威刊物上发表。孟山都不仅制定了市场上的规矩,还制定了科学研究、论文发表和科学家工作的规矩。([3]p.67)孟山都公司的口号“转基因食品经过彻底检验被证明是安全的”([3]p.101),试问没有经过人的临床试验,怎么能够算是“彻底检验”呢?

3.利用媒体和所谓科普来误导公众

这种误导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强调生物技术和产业是大势所趋,不紧跟就会错失良机;二是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是安全的,担心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需要科普;三是美国人已食用多年,没有发现问题,所以人们应该放心食用。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世纪似乎已成定论,美国政府就是信奉这一判断并积极支持转基因产业的,认为是必须抢占的制高点。从理性思考的角度看,21世纪是否是生物科技的世纪和是否应该成为生物科技的世纪是两回事,而唯一正当的依据应该是按照目前所理解的生物科技的世纪是否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如果“否”,则必须阻止这样的生物科技世纪的来临,所以并非想当然地把生物科技看作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这方面已有不少研究,例如侯美婉的《美梦还是噩梦》[6]、拙作《智业革命——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下的科技转型、产业转型与社会转型》[7]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事实上,有大量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例如,在2007年出版的《转基因赌局》(Genetic Roulette)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作者杰弗里·M. 史密斯在书中列举了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65个铁证,全书的每节都至少由三名专家审核,而绝大多数都是由多位专家审核。国会议员、英国前环境大臣迈克·米彻(Michael Meacher)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明确指出“书中所述案例绝对是确凿证据,它们会让每个家庭、食物公司甚至各个国家远离转基因食物”。([5]p.2)又如,2008年,奥地利政府发布转基因玉米影响小白鼠生育能力的报告,法国政府宣布因有新证据证明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存在“严重疑问”,而暂停先前唯一允许种植的MON810型转基因玉米,等等。

在转基因作物发展的支持者那里,则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比如,张启发在2010年发表的题为《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一文中声称“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至今已有14年,全世界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过数十亿,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8]20115月,孟山都召开媒体座谈会,孟山都中国科学事务总监王春玲博士介绍说:“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的15年中,科学机构或者管理机构没有发现一例安全事件与转基因技术有关。”[9]20119月,来北京参加会议的美国白宫科技办公室生物安全高级顾问、美国农业部生物技术协调员、主管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迈克尔·沙克曼(Michael Schechtman)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力赞扬了转基因作物的优越性,当记者问有没有什么不利影响时,他十分肯定地回答“在美国种植的产品上,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不利的影响”。[10]要知道,因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而爆发的超级杂草问题在美国农业领域早已家喻户晓,作为主管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官员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此外,说美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食用转基因食物,但无一人生病,显然是在误导公众,因为这么多人显然会生各种病,而由于没有人对此进行监测,没有建立监测体系,即使转基因食物引起普遍的健康问题,也无法分辨。就像艾滋病出现了几十年都未被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艾滋病是偶然被发现的,尽管那时世界上已经有成千上万的艾滋病病例存在。([5]p.11)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科学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尽管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STS学者早就注意到科学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提出规范与反规范,但是像上述科学被扭曲到如此程度还是令人惊讶。笔者提出“灰科学”这样一个概念用以界定被扭曲的科学,也使得用它更容易解释科学在转基因产业快速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学者米特洛夫(Ian I. Mitroff)列出了一组与默顿—巴伯规范相对立的反规范。默顿—巴伯的科学规范包括信仰理性、感情中立、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牟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等6项,反规范也包括6项:信仰理性和非理性、感情投入、特殊主义(Particularism)、吝啬主义(Solitariness or Miserism)、牟利性、有组织的教条主义(Organized dogmatism)。米特洛夫认为对于上述的规范与反规范,科学家们不是在完全的无偏见与完全的偏见之间简单取舍。就是说科学家会在规范和反规范之间摇摆,时而遵循规范,时而遵循反规范。[11]

我们可以参考在转基因产业中科学家的行为来扩充“反规范”概念,主要有三点扩充:一是把吝啬主义扩充为“所有权被扩展到包括对发现的保护性控制,最广泛的知识产权控制,保密和知识产权化于是成为一个必要的道德行为”。二是把牟利性扩展为“科学家受其同事或资助人等利害关系人的期望,通过服务于他们的特殊共同体的利益而实现包括工作满足、声望获得和金钱及权势获得等在内的自我利益,在利益驱动、竞争和利害关系人的压力下,可以在约束条件的范围内不择手段”。三是把有组织的教条主义扩充为“科学家应确信他赖以为基的别人的先前工作是充分地被认同的。科学家必须完全相信他自己的发现和知识产权,而怀疑别人的发现和知识产权”。扩展后的反规范可用于理解和界定灰科学。

灰科学是指以科学的名义说话,受金权的影响做事的科学,灰科学有三个特征,一是摇摆于规范与反规范之间,但总是以科学的名义示人;二是因受金权(金钱和权势)的影响,为了达到目的而有选择地利用科学知识、方法、规范、名义开展研究和宣传活动;三是在金权和竞争的巨大压力下,某些产学研官和传媒在约束条件下不择手段、肆意妄为。相应地,也有“灰科学技术”、“灰科技”、“灰研发”、“灰学术”之说,内涵大同小异。遵循反规范较多的研究者,可称为“灰科学家”、“灰专家”、“灰学者”。同理,“灰科普”就是以科普的名义说话,受金权的影响做事的科普,也相应地具有或类似具有灰科学的三个特征。科学受商业的影响早已广为人知,但是转基因产业快速崛起还是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灰科学的巨大能量,在某些领域,灰科学比伪科学对社会的危害要大得多。尽管人们早对科学的社会建构进行了研究,但是把灰科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新的知识增长点。这就像经济研究早就涉及正规经济之外的经济现象,但是对灰色经济(Gray economic)进行专门的研究,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还是对经济学发展的一大贡献。因此,灰科学/灰科技应该成为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社会学、STS、科技伦理学、科技法学、科技政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可建立灰科技学(GSTS)

二、灰创新系统:官商研学媒的相互勾结与超强互动

自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问世以来,人们已经广泛地利用创新系统进行解释、分析和引导创新活动。尽管没有统一定义,但是都强调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一系列组织机构相互作用形成网络或系统,提高创新绩效,实现社会和经济目标。利用创新系统理论无法解释转基因产业的快速崛起,但是从创新系统理论的原理看,只要做些调整,完全可以解释由创新绩效决定的各种事情。限于篇幅,本文只扼要地对现行创新系统理论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官商研学媒勾结在转基因产业快速崛起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进行分析。

1992年,老布什总统颁发一项总统行政命令,裁定所有的转基因植物和食品与同品种的传统植物“实质上相同”[12],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待转基因作物的态度和政策与总统的行政命令相互支持。FDA声称不需要进行任何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声称“最终,是食物生产商对食物的安全负全权责任”。也就是说,由生物技术公司自行决定其产品有害与否,这为新技术的快速应用铺平了道路。([5]p.1)七年之后,才披露当时政府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所顾虑的,但是FDA奉美国政府之命宣传推广转基因作物,孟山都公司的前代理律师迈克·泰勒(Michael Taylor)(后来成为孟山都公司的副总裁)曾在FDA指导政策制定工作,在他的主持下,科学家的忠告被无视、被否定。([5]p.2)FDA的历史上有很多官商勾结的事例,这些都是以牺牲人们的健康为代价的。([2]p.75)官商勾结是有所谓“旋转门”机制保证的,就是政府官员与企业高管进行人才流动,互换角色,具体事例很多。

传媒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很少被提及,但它在争议中快进的转基因产业却十分重要,是支持派和反对派的必争之地。在政府支持的国度和区域,主流媒体往往会主动(或被动)配合,该发声时发声、不该发声时集体沉默。对转基因产业争议中快速发展的分析可见,官商研学媒的相互勾结与超强互动,已经成为强大的“类军工复合体”,其所作所为是各种创新系统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这种超强互动是通过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等不合法的方式实现的,它具有合法方式和常规方式所不具有的隐蔽性和高效率,具备对社会习俗、舆论和批评的顽强的抵御性;二是媒体是赢得话语权、引导舆论和抵御争议的关键;三是约束条件下的不择手段,在巨大的利益、竞争及利害关系的压力下,在约束条件的范围内,无论阳谋还是阴谋都会按需设计、按需实施;四是这一系统中的科学是灰科学。因此,笔者提出灰创新系统这一概念,使之在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再增加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用以解释包括转基因产业快速发展在内的更多的社会现象。灰创新系统的定义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和媒体等为了共同或各自的目标,通过合法、非法或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方式相互作用而结成关系网和机构网络,超额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寻租和创新是这个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动力。

提出灰科学和灰创新系统概念有四点意义:一是在不少情况下(如转基因产业)它们是真实的存在和运行,而以往并没有对它们进行准确的概括;二是揭示出灰科学和灰创新系统是转基因产业在争议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是它们与科学、创新系统的关系是互补关系,就像灰色经济理论与经济理论相互补充一样;四是将灰科学概念、灰创新系统概念、创新系统理论和寻租理论等相结合,构建灰创新系统理论(笔者另文详述),实现对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受金钱和权力影响显著、寻租现象和官商勾结严重的创新活动进行解释、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三、动车困境、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与个人恐怖

美国政府和孟山都公司等转基因产业的倡导者的如意算盘尽人皆知,就是孟山都公司主管们所说:“未来所有的种子都将源自转基因技术,并受专利保护”,这样就可以通过专利技术控制全世界的粮食等作物,进而控制整个世界。当然,他们知道技术会扩散、专利会失效,甚至在专利失效之前,其他公司和国家也可能开发出转基因作物专利,因此要保持领导地位、垄断地位就只有不断发展转基因技术,不断升级换代,在这种科技竞争中,美国有必胜的把握。但是他们的如意算盘中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就是不断发展转基因等生物科技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是,会产生大量的致毁知识(包括硬致毁知识和软致毁知识),而致毁知识与个人恐怖结合则天下大乱、没有赢家。所谓致毁知识是指可用于制造毁灭性武器等导致毁灭性灾难的各种产品或方案的核心原理、核心技术等核心知识。如导致原子弹发明的核裂变知识和链式反应知识,制造核武器的图纸,用于研制基因武器的DNA重组技术,生化武器的配方。[13]关于发展生物科技会导致打开“潘多拉盒子”的讨论已经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种方式导致致毁知识的增长,一是生物武器、基因武器的研发,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的作为早已尽人皆知;二是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民用研发,但在很多情况下,其军用和民用很难区分或者很容易相互转化。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院的研究结论是:“一些普通形式的疫苗,技术上与生产生物战制剂非常相似,因此很容易提供转化的机会。”[14]20105月,美国学者在发表的题为“生物战争中的转基因作物武器分析”的报告中指出转基因食品作物的商业化使转基因技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成为“市场便宜货”,一个中学生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制造和使用转基因武器,因而使“转基因作物威胁”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大问题[15]

关于科技负面作用和科技风险治理已有大量成果,笔者从发现和分析学术僵局入手开展研究,这一学术僵局是指关于科技负面作用争论不休和科技在争论中一如既往地继续快速发展。悲观派与乐观派谁也无法说服对方,陷入了“动车困境”,即: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引起巨大争议,但是在各个利益集团的驱动下仍按既定道路继续前行,就像多轮驱动的动车一样。人们无法停下来争辩是非,而是边行驶、边争论,只有迈过“达成共识、预期共赢、共同行动、条件齐备”这四道门槛,才可能使动车或停运或变速或转向,而这极其困难,所以科技动车就会按照目前的方向和方式一如既往地继续行进(这显然对支持科技以现行模式继续发展的一方有利),即使是驶向毁灭也无法改变。笔者提出“动车困境”来说明“争议中快进”的发展模式。[16]这一学术僵局使得众多关于科技发展的反思、批评和变革等研究及建议都收效甚微。有鉴于此,笔者在剖析关于科技负面作用和科技风险治理研究的诸多误区和偏见的基础上,提出“致毁知识”概念和“致毁知识研究模式”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取代“双刃剑研究模式”,以突破研究科技负面作用的学术僵局。笔者以致毁知识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科技负面效应的研究,把对科技负面效应的泛泛的研究,转换为对其核心问题——致毁知识的出现、增长、传播、应用和禁止的研究。主要发现和结论是致毁知识增长是不可逆和不可抵消的,在市场经济这一目前世界主流社会发展模式下,致毁知识的增长又是不可阻止的,科技知识增长已经失控,这意味着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是不断累加和递增的,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毁灭性灾难。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与挑战,如不采取断然有效的措施,在中短期(5年至20)内爆发灾难的可能性极大,而且这种不可逆增长的危险累进方式,使得毁灭性灾难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直到爆发。更糟糕的是,目前社会已经形成了恐怖实现系统和个人恐怖实现系统,这与致毁知识的增长与扩散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最大危机的严峻性和危险性。可以说,恐怖实现系统的建构和个人恐怖是科技负面效应的最危险的体现。[7][13][16][17][18]

由此可见,致毁知识和个人恐怖的结合使那种企图通过高科技控制世界、通过转基因技术控制世界粮食的如意算盘成为泡影,加快发展转基因技术和产业会产生大量致毁知识,损人害己:美国最大的敌人和威胁不是其他大国,而是掌握致毁知识的恐怖分子;孟山都公司最大的威胁不是其他企业,而是掌握致毁知识的恐怖分子,所以明智的态度和选择是放弃继续称霸世界和控制世界粮食的野心,平等待人,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实现科技转型、产业转型和社会转型,共建公正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林敏: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 培育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N],科技日报,2012-03-293

[2]杰弗里·M. 史密斯:种子的欺骗[M],高伟、林义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顾秀林: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4]魏铭言:袁隆平:转基因食品应做临床试验确保安全[OL]http://news.qq.com/a/20100305/000623.htm

[5]杰弗里·M. 史密斯:转基因赌局:65个科学证据揭露8大领域的惊人危害[M],苏艳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6]侯美婉:美梦还是噩梦[M],魏荣瑄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2001

[7]刘益东:智业革命——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下的科技转型、产业转型与社会转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8]张启发: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9]王超:孟山都召开媒体座谈会[OL]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509/3995762.shtml

[10]亦云:美国人如何对待转基因[OL]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90267,2011-10-02

[11]徐梦秋、欧阳锋:科学中的规范与反规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

[12]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M],赵刚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3

[13]刘益东: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与科学转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4)

[14]杰里米·里夫金:生物技术世纪——用基因重塑世界[M],付立杰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5

[15]顾秀林:美国有一个21世纪生物技术战略[OL]http://health.gmw.cn/2012-01/30/content_3456118.htm

[16]刘益东:对不准原理与动车困境:人类已经丧失纠正重大错误的能力[J],未来与发展,2011(12)

[17]刘益东: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吗?载于宋正海等主编,边缘地带——来自学术前沿的报告[C],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17-28

[18]刘益东:试论科学技术知识增长的失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5)

(原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