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兴领域

【刘战雄 宋广文】智能手机与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影响

 

一项技术在产业化、社会化的过程中, 必然会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 进而对生活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产生影响。温纳 (Langdon Winner) 甚至认为, 技术就是生活方式, “技术对人类活动而言不仅仅是辅助工具, 而且是重塑人类行为及其意义的强大力量”。[1]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则强调关注具体的经验的技术, 文章秉承这两大理念尝试对智能手机引起的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影响做以粗浅的探讨。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6,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就已达5.27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83.4%, 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 新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这一比例今年6月已增至96.3%。凤凰科技2013年的年终策划为“装在手机里的人”, 并给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公式:APP=All People Packed。谷歌甚至将其移动市场数据统计平台命名为我们的移动星球 (Our Mobile Planet) 。这一切都表明, 智能手机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 移动化生存时代已悄然来临。

一智能手机的特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所谓智能手机 (Smartphone) , 是指于传统的功能手机 (Feature phone) 而言的, 指的是“像个人电脑一样, 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 独立的运行空间, 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2]智能手机不只是一部可以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即时通讯工具, 更是互联网时代高度集成的智能终端、泛在计算的关键设备和“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3]。与其他同类信息技术产品相比, 智能手机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1.强融合性。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接打电话, 收发短信, 还可以上网冲浪、看视频、听音乐、拍照、录像、阅读、听广播、玩游戏, 甚至还可以作为导航仪、手电筒、计步器、温度计、指南针等来使用。今年初上谷歌应用商店里应用已经达到270万个, 而苹果应用商店里的应用数量也突破了220万个, 智能手机管理软件91助手安卓系统的手机应用甚至多达28, 丰富全面的功能为智能手机渗入社会生活、改变生活方式提供了技术基础。

2.高便携性。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尽管功能强大, 但便携性明显不如智能手机, 严重限制了其使用场景。正如学者所言, “台式电脑时代, 软件是固态的, 把人们束缚在电脑桌旁, 严重限制了人们的使用时间和地点。手提电脑时代, 软件则以液态存在, 虽可一定程度上摆脱时空的限制, 但仍然离不开Wi-Fi。移动智能时代, 软件以气态方式存在, 可以随时随地使用。”[4]这两大特性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不但使智能手机原子般渗入人们的生活, 成为人手一部的必需品 (见图1) , 而且业已“长入”人体, 成为人新的无机器官, “在这个时代, 每个人都是手机人”[5]

 1 2013年全球部分国家/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 (%)

1 2013年全球部分国家/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 (%)   下载原图

数据来源:根据谷歌Our Mobile Planet (http:think.withgoogle.com/mobileplanet/en/) 在线平台数据整理

作为目前最强大的移动智能终端, 智能手机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移动化生存。

生活方式指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 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6]主要包括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工作/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等。社会复杂巨系统是由诸要素构成的一张巨大的无缝之网, 通信技术是这张网上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牵一发而动全身,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历史”和波斯特的“信息方式”都说明通信技术的变革必然引发生活方式变迁。下面仅就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和工作/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分别简述智能手机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 消费方式的变迁

互联网催生的电子商务使消费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消费者不需跑去实体店, 在家就可以完成整个购物流程。但网购时我们必须全程坐在电脑前而不能离开, 与此相反, “手机完全斩断了把人束缚于室内的绳索”[7]8。凭借手机购物应用、基于位置服务的消费信息推介、条码扫描、移动支付等功能, 智能手机则将人的消费活动扩充到几乎所有情景[8] (见图2) , 实现了消费方式的移动化。

 2 中国网购用户手机购物情景

2 中国网购用户手机购物情景   下载原图

() 交往方式的变迁

作为移动通信智能终端, 智能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讯, 通话和短信依然是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但由于可安装第三方社交软件和联网, 人们的交往方式变得更为多样, 随着人人网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以及QQUC等社交软件的移动化, 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出现, 人们的交往时空再次放大, 实现了24×7的全天候在线, 这是之前的任何信息技术都无法比拟的。微博的强大力量甚至使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组织机构等也纷纷开通账号, 微信更是在开通433天后用户即突破1亿, 而从1亿到2亿用时则不到6个月, 最新数据显示,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9.63亿。可见,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移动社交中心。

() 工作/学习方式的变迁

智能手机方便的无线接入和强大的文件处理功能使移动办公成为可能, 也使家庭办公变得更为方便。以医生为例, “智能手机使医生可以在兜里放一部教科书, 在走路时记录文件、使用E-mail和网络, 可以促进临床决策。智能手机技术带来的这一进步激活了个体医生的医疗信息和团队成员间交换的数据, 使远程医疗更上层楼。”[9]此外就学习而言, 得益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以其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节省了大量的教材、设备、场地等成本。“远程和在线学习者常常得益于移动技术工具的灵活性, 包括在上下班或旅行途中、在工作时、甚至是回到家里都可以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10]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埃吕尔曾明确指出, “在现代技术发展过程中, 个人习惯、理解、自我概念、时空观念、社会关系、道德和政治界面都被强有力地重构”。[11]智能手机所引发的生活方式变迁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其过程既是智能手机的“次级工具化”, 也是生活方式对智能手机的“反向适应”。如果说技术是对人的解放, 那么, 智能手机则解放了我们的双腿, 使我们不再被捆绑在电脑前, 而可以在移动中进行消费、交往、工作、学习和娱乐。这种移动化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提高了效率, 增强了人的“单兵作战能力”, 使我们不需直接依赖他人或组织就可完成多种任务。但社会性是人内在的规定性, 人类毕竟是群居动物, 亚里士多德甚至说人生而合群, 城邦之外, 非神即兽。在智能手机造就的“微时代”里, “个体化”特征的增强使面对面的活动减少, 进而使人们的心灵产生漂泊感和不安定感, 而人与手机的“诠释学关系”化更加剧了心灵的这种“无根”状态。

二智能手机带来的“个体化”及其影响

“个体化” (individualisierung) 思想是由《风险社会》的作者贝克 (Ulrich Beck) 在制度化个体主义的意义上提出的。在贝克看来, 个体化意味着:1.既有社会形式的解体, 比如阶级、社会地位、性别角色、家庭、邻里等范畴的日趋弱化;或者,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东方集团国家中, 个体化意味着国家认可的标准化人生 (normal biography) 、参照图式和角色模式的崩溃。2.现代社会新的要求、控制和限制被强加给了个体。[12]智能手机造就了新型的赛博格式的“技术身体”, 使我们得以摆脱原有时空的限制, 增加了在不同阶层、社会地位以及家庭、群体等之间的流动性, 拓展了自身的存在范围, 接触到更多异质文化、融入更多环境、得到更多机会, 因而对原有组织的依赖性降低, 对生活方式与职业发展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移动消费使我们不必逛街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微信等移动社交应用更方便我们与朋友进行非面对面的交流, 移动办公使我们不必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同事就能把工作完成, 移动学习则使我们可以在没有老师和同学的情况下增加自己的知识, 而娱乐方式的变迁更加说明了这种“个体化”趋势。载体的不同直接引发了娱乐方式的变化, 网游时代的不少经典游戏, 如魔兽争霸、反恐精英和红警等都适合以团体的形式进行, 由此便形成了一种新型组织:战队。而水果忍者、捕鱼达人、飞扬的小鸟等手游则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化特征, 一般都是一个人在玩。反映这一“个体化”特征的就是网吧的衰落, 由于手游挤占了网游的生存空间, 而手游又不需要组队, 以游戏玩家为主要客户的网吧纷纷衰落甚至倒闭, 腾讯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网吧大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2012年中国大陆约有10000家网吧关门。

与人的“个人化”相伴而行的是, 个体日益成为权力与资本施加影响的具体目标。不论政治管理还是经济营销, 都越来越有针对性, 逐渐实现了差别化与精准化, 通过教育消费者、塑造公民来达到目的。

然而吊诡的是, 由于心灵对身体的绝对依附性, “在个体化社会中, 个体越来越孤独和原子化, 更少地在帮助他人方面审视自己”, [13]人的心灵却越来越不独立了。正如弗洛姆所说:这个日益加剧的个体化进程又意味着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日益增加, 也意味着个人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 对生命的怀疑增大, 个人的无能为力感和微不足道感也日益加深。[14]2013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交友进入移动时代, 八成人通过手机应用找对象。与此同时, 中国红娘网调查结果却显示, 手机已成为感情交流的最大障碍———低头族只顾自己的小世界, 忽略了彼此的交流, 手机因此成为“恋爱毒物”之冠。

其浅层原因在于, 智能手机打破了人原有的时空存在结构, 使时间变得暂时化、瞬间化、无序化, 同时加剧了身体与精神所处空间的分离。[15]其深层原因则在于, 这种“个体化”尽管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 但还并不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而只是一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这必然造成人的“物化”, “手机构成了今天的物神, 一种新的手机拜物教诞生了。”[16]不少果粉为了抢到首发版苹果手机竟然一连几周在苹果商店门外露天排队, 一些青少年果粉为了一部苹果手机而援交、卖肾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这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体化”使人受役于物, 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 代表这种“物化”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只知一味向外求, 将自身幸福依托攀附于外物之上, 不停追逐看似近在眼前的胡萝卜, 欲壑难填, 终难得宁静幸福。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 如果缺乏必要的直接人际交往, 基本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比如, 情感的孤独, 认知的偏颇, 交际手段的障碍等。许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使人心不在焉, 身心分离, 很容易引发人的孤独感, 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严重者可引发犯罪。眼下不断出现的通过智能手机实施的骗财、骗色等案件, 极大地损害了心灵的安宁;青少年更容易因为辨别能力偏低、自控力较弱而上当受骗甚至误入歧途。

对智能手机的“物化”性依赖, 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后果:潜意识性恐惧。我们都陷入了一种沼泽般不能自拔的恐惧之中, 时刻将手机带在身上, 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 不时地将手机拿出来看一下, 即使睡觉也不关机, 害怕错过重要信息, 害怕手机没电, 害怕手机断网, 害怕手机丢失, 离开手机就会焦虑不安, 这就是智能手机时代出现的“无手机焦虑症 (简称nomophobia, no-mobile-phone phobia) ”。过度依赖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已经使我们建立起与科技之间的纠缠关系, 而这种关系会给我们的心灵造成严重的问题, 即“i失调”, 我们会被迫使用这些简单易上手的科技产品, 这加重了我们的沉迷、成瘾、依赖和压力反应。[17]

三智能手机造成的“诠释学关系化”及其影响

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多重的, 以现象学的视角观之, 至少存在“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背景关系、赛博关系、合成关系和替代关系”等七种关系。[18]根据学者李祖鹏的分析, 手机的发展将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全世界使用最多的、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功能最全的第五媒体, 信息社会的加速器;正成为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遥控器”;成为几乎所有物品的“附属品”;手机芯片植入人体, 人与手机高度融合, 成为手机人。[19]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会形成不同的“人-手机-世界”关系, 如玩游戏时是人→手机- (世界) 的它异关系, 睡眠中闲置时是人- (手机-世界) 的背景关系;第三阶段是 (技术-) →世界的替代关系, 第五阶段则是 (/技术) →世界的赛博关系。

第一阶段的手机是功能手机和早期的智能手机, 功能远没有现在这么多, 使用场景极其有限, 对生活世界的介入尚浅, 对人的“反向塑造”也远未完成, 因此具有“透明性”, 并不在使用者的反思性意识中被呈现出来, 我们与手机关系更多的是“ (-手机) →世界”的“具身关系”, 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上手” (ready-to-hand) 状态。此时的手机充其量只是一部移动“电话”, “使用中的电话属于一种听觉的具身关系。如果电话性能良好, 我就能从电话里听到, 而电话设备‘抽身’到使用背景中: (-电话) -你。但是, 电话是一种单一感官的设备, 你只能以声音的形式出现, 日常面对面的多维度的出现没有发生, 我必须借助你的语调来想象这些维度。”[20]83智能手机的出现与普及则改变了这一状况。

在作为移动电话的核心功能之外, 智能手机更多地被当作掌上电脑来使用, 我们被锁定在它的屏幕上, 通过那张小小屏幕来了解商品的款式、规格、价格以及评价, 查看朋友对我们发布的微博或朋友圈的回复以及他们最新发布的微博或朋友圈, 查看办公文件和学习资料, 浏览新闻、阅读书箱、观看视频。概而言之, 世界通过智能手机的屏幕呈现出来, 向我们展现自身。此时, 我们与手机的关系就日益呈现出“人→ (手机-世界) ”的“诠释学关系”特征。“诠释学作为一种技术情景中的特殊的解释活动, 需要一种特殊的行为和知觉模式, 这种模式类似于阅读的过程。”[20]86在此关系中, 智能手机执行了类似于仪器表盘的显示器功能, 也正因如此, 用户对智能手机屏幕的分辨率、大小、色彩、材质等技术规格要求越来越高。

具身关系和诠释学关系是一个统一的连续统 (continuum) , 很多时候难以截然分开。伊德说, “具身关系和诠释学关系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知觉的位置。”[20]99在“诠释学关系”中, 文本同构性代替了具身关系中的知觉同构性, 我们的意向性不在技术“外”的世界, 而在技术“中”的世界。他人和世界作为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通过智能手机向我们呈现, 我们则通过智能手机来“阅读”他人或世界, 并通过这种“阅读”与其进行交流, 对其进行理解。由此, 他人和世界怎样数字化的呈现自身就成为“谜的位置”, 也成为关键所在。

智能手机带来的这种“诠释学关系”化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他人、世界日益以一种“信息化在场”的形式向人展现出来, 即可见、可触、可感的物理对象先被编码成数字信号, 然后再被解码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以信息化的形态向人显示自身。信息化在场固然方便了我们与不在场的事物的联接, 如伊德所言, “借助于解释学关系 (笔者注:即诠释学关系) , 我们仿佛能够将我们自己置于任何可能的不在场的情形中来理解。”[21]但是, 一方面编码过程剥离了事物本来具有的诸如美学的、伦理的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特性, 物理特性也与现实大相径庭, 所以尽管有免费的视频可看, 但人们还是愿意亲自到现场去看比赛或听演唱会;另一方面解码的结果也限制了人的参与程度, 视觉和听觉之外的触觉、味觉、嗅觉在面对手机屏幕上的信息时丝毫无能为力。

这种“信息化在场”造成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 我们越来越脱离真实的生活世界, 直至沉溺于虚拟世界中, 与现实脱节。“对置身电子媒介交流中的主体而言, 客体则倾向于变为能指流 (the flow of signifiers) 本身, 而不会变成语言所表征的物质世界。在信息方式中, 主体要想辨明能指流‘背后’的‘真实’存在已越来越难, 甚至可以说毫无意义。结果是, 社会生活已部分地变成一种操作, 将主体的目的定位成接受并阐释信息”, [22]电影《云端情人》就以影像的方式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现实中不少人, 尤其是弱势人群, 会因心理防卫机制沉溺于智能手机营造出的虚拟世界, 对真实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人产生疏离感。心理学学者通过对大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进行测量研究后就发现, “手机依赖与疏离感各维度显著正相关 (P<0.01) ”。[23]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尽管智能手机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但终究无法代替主体的亲身参与。

而且, 由于“时间距离常常能使诠释学的真正批判性问题得以解决, 也就是说, 才能把我们得以进行理解的真前见 (die wahre Vorurteile) 与我们由之而产生误解的假前见 (die falsche Voruteile) 区分开来”[24]。使我们得以在时间的间隙中对事物进行反思与批判, 避免多向度的“主体性”的弱化与丧失。但智能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瞬时性传播却几乎完全消除了“时间距离”, 虽可使人实时获得信息, 却也因此被汹涌而来的信息淹没, 失去了思考的时间, 在“视阈融合”过程被社会舆论或网络大V的意见所左右, 而愈发变得“单向度”。而“前理解”的作用下, 对事物的理解又难免会偏颇肤浅, 人也因此变得更加浮躁甚而焦灼, 无宁静可言, 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和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但智能手机带来的“诠释学关系化”已成一股势不可当的潮流, 人或世界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数字化、手机化, 就意味着被遗忘, 甚至遭到遗弃。许多人物和事件对我们而言甚至只是智能手机中的一个符码, 符码消失, 人物或事件也随之消失, 即从智能手机建构出的“世界3”中消失, 即使其在世界“1”中仍然存在。如此, “我们处处面对的是信息化了的对象和人, ‘世界3’的在场会广泛替代‘世界1’的在场, 那么真实的对象和人又在哪里?这种身体缺席的交流会不会使实体性在场隐退, 而使真实人的关系变得疏远?[25]进而使心灵越发感到漂泊无依?

四结语

通过智能手机引发的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对人的影响可以看到, 这一司空见惯的技术是怎样融入我们的生活, 改变我们的生活, 形塑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身。“身体的移动化, 再加上手机赋予我们的与世界的连接性, 很可能具有更为深远的革命性意义, 比互联网在室内带给我们的意义更加重大。”[7]8但我们对智能手机如此重大的意义似乎尚未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关注的焦点依然停留在大写的“技术”, 或者大数据、纳米、3D打印、合成生物等高新技术上, 而对智能手机等司空见惯的日常技术却重视不够。在看到技术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 一定不能无视其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冲击。如何借助智能手机来拯救人类的心灵, 进而提升人类的生存品质, 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荷兰学派在这方面值得借鉴。他们通过对公平型手机 (Fairphone) 、智能电表等具体日常技术的剖析来对其“自明性”进行考察反思, 进而推动技术哲学向纵深发展。所谓熟知非真知, 这种解剖麻雀式的案例精析或可让我们开拓出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得到华南理工大学肖峰教授、陶建文教授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Jeroen van den Hoven教授、Wim Ravesteijn副教授的指导, 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WINER L.The whale and the reactor:a search for limits in an age of high technolog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11.

[2]田锦, 李国华, 田甜.新一代移动通信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151.

[3]匡文波.论手机媒体[J].国际新闻界, 2003 (3) :55.

[4]塞勒.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M].邹韬,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11.

[5]刘德寰, 刘向清, 崔凯, .正在发生的未来:手机人的族群与趋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3.

[6]王雅林, 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3.

[7]LEVINSON P.Cellphone: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mobile medium and how it has transformed everything![M].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 2004.

[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2014-04-21].https: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409/P020140901332431510284.

[9]CAREY E, FREDERICK K, PAYNE B, et al.The benefit of the smartphone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J].Journal of maxillofacial and oral surgery, 2013, 14 (2) :131.

[10]沙普尔斯.移动学习:研究、实践和挑战[J].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2013 (3) :8.

[11]ELLUL J.The technological system[M].New York:Continuum, 1980:38-39.

[12]贝克, 贝克-格恩斯洛姆.个体化[M].李荣山, 范譞, 张惠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3.

[13]TORMEY S.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J].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 2003, 2 (2) :245.

[14]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28.

[15]季念.手机传播中的时空重塑:2000年以来国外学者关于手机与时空关系研究述论[J].文艺研究, 2008 (12) :62.

[16]汪民安.手机:身体与社会[J].文艺研究, 2009 (7) :103.

[17]罗森.I成瘾:逃离24小时×7天“i不释放手”的生活[M].方晓义, 张锦涛, 邓林园, 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4.

[18]林慧岳, 夏凡, 陈万求.现象学视阈下“人-技术-世界”多重关系解析[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5) :383.

[19]李祖鹏.手机改变未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1.

[20]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M].韩连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1]伊德.技术现象学[C]∥韩连庆, .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390-391.

[22]卡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24.

[23]姜永志, 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5) :543.

[24]伽达默尔.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修订译本.洪汉鼎,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422-423.

[25]肖峰.论人的信息化在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4) :102.

(原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35(01),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