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C

陈刚(华中科技大学)

 

1964421,男,湖北鄂州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 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 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当代哲学研究基地(985)执行主任, 武汉过程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华中科技大学985 II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专业数据库负责人。

 

学习经历

 

1981-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科技情报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导师江天骥, 获科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0-199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科学史科学哲学系,导师 Peter Lipton, M.Phil.学位。

1991-1995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

2004-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职研究生,导师欧阳康,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61-- 4月在牛津大学哲学系进修,Visiting Fellow in St Hugh's College, Oxford

2008-2009年在美国加尔文学院哲学系作为John Templeton Fellow从事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88-1990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哲学教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

1991-1994年在西安大略大学哲学系任工程伦理学和数理逻辑助教(T.A.)工作;

1996-2003年在多伦多和南加州从事数据库编程工作,历任软件工程师, 高级软件工程师;

2003-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4年晋升副教授,2010年晋升博士生导师,教授。

 

研究方向:

 

自然主义的哲学研究方法,非还原主义,形式实在论,知觉二元论,自由意志兼容论。

研究领域包括心灵哲学,形而上学,科学史,科学哲学,语言哲学,自由意志。

 

教学课程

 

本科生课程:科学技术史,心灵哲学,当代英美哲学,分析哲学,专业英语,批判性思维。

研究生课程:心灵哲学专题,科学思想史专题,科学哲学专题。

全校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

 

发表成果

 

1.       “李百特精神时间试验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6.

2.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唯名论者吗?” 《哲学动态》2010年第3期。

3.       “结构实在论能解决科学实在论的问题吗?”,《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4.       Chen Gang, Hierarchy, Form and Realit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09-3.

5.       论休谟问题:从层次的观点看,《哲学研究》2008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9年第3期。

6.       “亚里士多德的心灵哲学”,《哲学动态》2008年第8期。

7.       “科学哲学中的元方法论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8.       “层次,形式与实在”, 《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

9.       “知觉二元论:二元化的另一种方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1期。

10.   “知觉二元论与自由意志”,《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6期。入选《中国哲学年鉴》2008,热点聚焦。

11.   “技术创新的草根文化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2期。

12.   “工程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10期。

13.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14.   “哲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 海归、学者谈哲学如何融入当代社会”,《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818日。(陈刚-华中科技大学, 王巍-清华大学, 黄翔-墨西哥大学)

15.   “我为什么选择回国(归来者说)”,《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1124日。

16.   “技术创新也有想象空间”,《光明日报》20061017号。

17.   “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国际研讨会综述,《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8.   “回忆江天骥先生”,哲學交流與文化融和(澳門2006)20061119-22号。

19.   “对人类意识的科学探索”,《光明日报》2005224号。

20.   “附生性,因果性,还原性”,《哲学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

21.   “对意识的科学探索及其与道家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1期。

22.   “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落杉矶:《世界文化论坛》200512月。

23.   “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关系的建构”,落杉矶:《世界文化论坛》20057月。

24.   “哈勃和他的天文学范式”,《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1期。

25.   “理论与事实的关系:从哈金的实验观点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4期。

26.   “脑死亡与自我意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27.   “论塞尔的内在主义语言哲学”,《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4年第1期。

28.   “对脑死亡的哲学论证”,《光明日报》2003819号理论版。

29.   “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一种非正统的美国观点”,落杉矶:《世界文化论坛》200311月。

30.   “关于文献计量学的若干问题”,《情报学报》,1987年第2期。

31.   “论情报学的研究方向”,《情报科学》,1984年第3期。

 

 

1. 《世界层次结构的非还原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0月。22万字。

 

 

1.       《卢卡契谈话录》(龙育群 陈刚 译,陈修斋 校),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

2.       “中国经济中的传统、现代和后现代问题”,克里福德-科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6期。

3.       “乔治-麦克林”,胡叶平,《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6月。

4.       “哲学在二十世纪英语世界的命运”,斯蒂夫-富勒,陈刚译,《当代英美哲学地图》,欧阳康主编,人民出版社 2005

5.       “人工智能的哲学及其批评”, 詹姆斯-费泽, 陈刚译,《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刘钢 主编,商务印书馆,2008年。

 

研究基金

 

1.       Benjamin Libet and Free Will”,John Templeton Post-Doc Fellowship, Calvin College, USA, 2008-2009,博士后基金。

2.       “意识科学研究前沿的哲学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7JA7200042007-2010

3.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 Spirit”,GPSS MAP Research Fund, Universite Interdisciplinaire de Paris2006-2009

4.       Scientific Approaches to Human Consciousness”,GPSS Research Fund, Universite Interdisciplinaire de Paris, 2005-2006

5.       “戴维森的自然主义心灵哲学”,哲学系青年研究资助项目。

6.       “民族精神的培植与弘扬”,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一般参与人。

7.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教育部“十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参与人

8.       华中科技大学当代哲学重点研究基地985项目,一般参与人。

9.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985二期项目,一般参与人。

 

获奖记录

 

1985年获武汉大学大学生科研论文二等奖。

1987年获武汉大学研究生科研论文一等奖。

1987年获湖北省青年学者二等奖。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海外基金会BCCI奖学金。Cambridge Overseas Trust BCCI Scholarship.

1991年获加拿大安大略外籍学生奖学金。Ontario Overseas Student Bursary.

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二等奖。

2005年获GPSS Research Award,巴黎多学科大学。

2005年获中英暑期哲学学院优秀论文奖和英国皇家哲学所奖学金去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

2006年获GPSS Major Award, 巴黎多学科大学

2008年获John Templeton Post-Doc Fellowship at Calvin College, MI, USA

 

业余爱好:

 

音乐, 摄影, 计算机.

 

联系方式

 电话:13720187669(移动)

电子邮件:mgchen@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