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震,1958年5月生,山东省阳谷县人。1982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现聊城大学)政治系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硕士毕业,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1984年留校任教,先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主任、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首任院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近现代欧美哲学、西方历史哲学。
职务与兼职: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哲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前沿》(英文)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英文)主编等。
所获荣誉:
1995年列入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1998年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入选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2005年列入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2008年被批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西方哲学史》首席专家;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三届高等院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青年奖;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市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6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
主要著作:
1《韩震论文选》,中华书局2009年版。
2《重建理性主义信念》,中华书局2009年版;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3《思想的力量——企业家提升领导力的6堂哲学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思考的痕迹——文化碰撞中的思想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研究》(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合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0《我们的“主心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西方哲学概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辩论》(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4《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现代西方哲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合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译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18《语言和历史描写——曲解故事》(合译),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
19《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合译),译林出版社2001、2008年版。
20《大哲学家——思想大师们的生平与精髓》(合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
2、《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历史文本作为一种言辞结构——海登·怀特历史叙述理论之管窥》,《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4、《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本质范畴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哲学研究》2008年第12期。
6、《当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论纲》,《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7、《论诚信社会的制度性建构》,《新视野》2007年第1期。
8、《建立诚信社会应该有制度性的奖惩安排》,《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6期。
9、《全球文化冲突与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0、《试论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11、《论哲学的独特功能与价值——从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谈起》,《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12、《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13、《论西方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4、《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15、《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5期。
16、《方法就是事物本身》,《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17、《人类:社群地追求自由的生成性存在》,《河北学刊》2005年第2期。
18、《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
19、《历史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趋势》,《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20、《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6期。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22、《历史哲学与社会哲学的沟通与融合——兼与王南湜教授商榷》,《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3、《冒险的价值——我读怀特海》,《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24、《生成的存在:人类实践本体论》,《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25、《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反思》,《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8期。
26、《历史的诠释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7、《历史解释与话语霸权的消解》,《哲学动态》2002年第5期。
28、《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3期。
29、《论历史解释的历史性》,《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
30、《叙述、解释与历史编纂》,《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31、《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新视野》2002年第1期。
32、《历史与理解》,《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33、《应加强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4、《论德国浪漫主义者对人的理解》,《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5、《关于三大历史概念的哲学思考》,《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
36、《理性信念的解构与重建》,《哲学动态》2000年第10期。
37、《关于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衰落》,《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38、《历史的话语分析和文本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9、《略论结构主义历史哲学》,《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40、《哲学与历史学的互动》,《新视野》2000年第3期。
41、《Philosophy 2000断想》,《学海》2000年第2期。
42、《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范式》,《江海学刊》2000年第1期。
43、《民族传统与文化创新之我见》,《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44、《如何认识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
45、《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起点》,《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46、《论理性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47、《生命的理性与理性的生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48、《公共价值观——当代西方社团主义的主要观点》,《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49、《桑德尔对罗尔斯“自我”概念的批判》,《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50、《论理性是观念活动与行为活动的统一》,《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51、《查尔斯·泰勒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新视野》1997年第5期。
52、《论历史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53、《人学研究的历史学转向》,《江海学刊》1997年第2期。
54、《犹太人的哲学世界》,《开放时代》1997年第2期。
55、《作茧自缚的理性——论抽象理性主义的根本缺陷》,《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56、《理性: 自由探索与遵循规范的统一》,《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2期。
57、《论理性观念的历史性与理想性》,《人文杂志》1997年第2期。
58、《论洛克的本质不可知思想》,《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59、《非理性主义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60、《英美语义学研究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61、《中国文化中的圣贤崇拜》,《唯实》1996年第Z1期。
62、《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
63、《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开放》,《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9期。
64、《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新特征》,《哲学动态》1995年第7期。
65、《英美语用学研究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
66、《论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新特征》,《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2期。
67、《阐释与哲学发展断想》,《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6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新探》,《人文杂志》1992年第6期。
69、《略论狄尔泰的历史哲学》,《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70、《波普尔历史观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71、《略论孔多塞的历史哲学》,《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72、《列宁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73、《论孟德斯鸠的历史哲学》,《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74、《西方维柯研究简介》,《哲学动态》1991年第1期。
75、《略论哲学的功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76、《哲学与地理环境浅议》,《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77、《从接受的观点看哲学的发展》,《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78、《主体生产力理论论纲》,《人文杂志》1989年第5期。
79、《霍布斯并非无神论者》,《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5期。
80、《哲学社会学的理论、结构和意义》,《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81、《人的本质是人性产生的活动机制》,《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82、《略论人的价值的涵义和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83、《试论统一的人的本质的两种规定性》,《人文杂志》1988年第1期。
84、《略论人类社会性的内涵》,《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85、《法国唯物主义在思维与存在范畴的辩证发展史中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86、《应抛弃反映论的模写形态》,《哲学动态》1987年第9期。
87、《智能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现代哲学》1987年第1期。
88、《不可知论属性刍议》,《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1期。
89、《选择只是反映过程中的环节》,《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
90、《关于贝克萊哲学评价的争鸣》,《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4期。
91、《唯物主义同不可知论并非绝缘》,《河北学刊》1986年第2期。
92、《历史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是同一个概念吗?》,《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93、《唯物论者必然是可知论者吗?》,《人文杂志》1986年第1期。
94、《“绝对理念”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非是互不可分的关系——与张传湘同志再商榷》,《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
95、《“狄德罗年”在中国》,《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9期。
96、《医师拉美特利哲学的职业特征》,《医学与哲学》1985年第5期。
97、《狄德罗系统思想初探》,《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98、《爱尔维修是如何“把他的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方面”的》,《法国研究》1984年第1期。
9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应作本体论和认识论之区分》,《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1期。
100、《马克思和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哲学研究》1983年第2期。
101、《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互不可分的吗?——与张传湘同志商榷》,《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102、《应加强对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光明日报》
103、《关于消费的价值分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