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1951年8月生,上海人。198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199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曾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1991年底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3月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中国现代思想史。
职务与兼职:
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儒商文化中心主任;民进中央常委;民进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常委;中国现代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哲学会秘书长;冯友兰学术研究会秘书长;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
主要著作:
1《燕园哲思录》(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分析哲学在中国》(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分析哲学在中国》(专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知识论》(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道与真:金岳霖哲学思想研究》(专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哲学是什么》(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知识论引论》(专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金岳霖》(专著),(台北)三民书店1993年版。
9《冯友兰论人生》(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年版。
10《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研究论文:
1、《逻辑分析方法的中国式解读(下)——以冯友兰为核心》,《学术月刊》2010年第3期。
2、《逻辑分析方法的中国式解读(上)——以冯友兰为核心》,《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3、《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说解析》,《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中国现代哲学视野下的分析哲学》,《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5、《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论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9年第4期。
6、《试论陈独秀的儒家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
7、《从身心关系理论审视精神超越之可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8、《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9、《北大精神与大学理念》,《文化学刊》2008年第5期。
10、《梁漱溟的生命观》,《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1、《关于知识定义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12、《中国走向自由之路的哲学思考——冯友兰文化观解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3、《略谈文化与文化建国理念》,《博览群书》2008年第1期。
14、《以直觉解读中国文化——梁漱溟早期的文化观》,《新视野》2007年第5期。
15、《北京大学精神的一种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7年第4期。
16、《独辟蹊径的文化三路向说 梁漱溟论中西文化》,《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3期。
17、《“和而不同”——走向永久和平的哲学途径》,《新视野》2005年第3期。
18、《张岱年哲学慧观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年第5期。
19、《论张岱年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
20、《从归纳法的向度审视中国为何无科学——任鸿隽科学观探微》,《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1、《贺麟:另一位西化论者》,《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2期。
22、《也论方东美哲学思想的理论归趣——兼答余秉颐先生》,《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
23、《“‘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的合法性问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4、《从生存论哲学看人的在世方式——身心关系理论探微》,《新视野》2004年第2期。
25、《中国现代哲学中的知识论研究》,《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6、《“中国哲学”和“Philosophy”》,《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27、《“以哲学代宗教”——冯友兰哲学观管窥》,《中州学刊》2003年第4期。
28、《贺麟“新心学”的基督情怀》,《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
29、《知识论与哲学——评熊十力对西方哲学中知识论的误解》,《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2年第2期。
30、《重建还是拒斥形而上学——从洪谦和冯友兰关于形而上学的论争谈起》,《东岳论丛》2002年第1期。
31、《反思·方法·境界——冯友兰哲学观探微》,《学术界》2002年第1期。
32、《论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新视野》2002年第1期。
33、《也论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儒家精神——兼答蒋国保先生》,《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34、《汤一介与中国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35、《中国现代哲学视野下的分析哲学》,《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3期。
36、《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方法论意识》,《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37、《方东美哲学思想的道家精神》,《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38、《什么是知识》,《求是学刊》1999年第3期。
39、《金岳霖的真理标准综合说述评》,《中国哲学史》1992年第1期。
40、《金岳霖共相论剖析》,《哲学研究》1990年第3期。
41、《冯友兰<新理学>方法论批判》,《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42、《儒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在传统社会中的示范作用》,《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2期。
43、《从知识看人性——兼论知识在现代及未来社会中的作用》,《函授教育》1995年第2期。
44、《金岳霖的归纳理论述评》,《学术交流》1994年第6期。
45、《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金岳霖的<知识论>》,《理论探讨》1994年第3期。
46、《冯友兰重建形上学之方法》,《求是学刊》1993年第4期。
47、《试析金岳霖<知识论>中的“事实”》,《学术交流》199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