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怡,男,四川宜宾人,1961年5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
一,现任职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二,主要担任的社会和学术职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理事长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执行主席
《外国哲学》(商务印书馆)、《世界哲学》、《外语学刊》等杂志编委
三,主要经历
1978-1982,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哲学师资班,获法学士学位,
1982-1985,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师从车铭洲教授,主攻当代西方语言哲学,获哲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为《罗素的意义理论》
1985-1988,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7年任讲师
1988-199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博士生,师从涂纪亮教授,主攻分析哲学方向,199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语言游戏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研究》
1991-199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3-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0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
200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定为研究员,
2002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培养“语言哲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四,对外交流
1995年10月-1996年1月赴英国牛津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在牛津大学做关于“海德格尔与老子的比较研究”的报告,并顺访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
2002年2月-8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进行学术访问,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做关于“对话的哲学基础”的报告,并顺访普林斯顿大学、迈阿密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等
2007年4月-9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从事学术访问,在牛津大学哲学系做关于“哲学拓扑学”的学术报告,在剑桥大学哲学系做关于“如何有意义地理解中国哲学”的学术报告。
五,主要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为维特根斯坦哲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英美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比较研究、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等。已发表论著、合著10余部,译著6部,论文200余篇。
主要代表作有:
《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版,1998年第2版,2002年第3版)
《维特根斯坦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维特根斯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逻辑哲学论〉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主编,《西方哲学史》第八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主要译著有:
《弗雷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理性主义者》(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维特根斯坦全集》第5卷(与周晓亮合译)、第1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个体:一种描述的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蒯因著作集》第6卷(与他人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对意义与解释的探究》(与牟博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补充修改的著作,是作者的第一部专著。该书从后哲学文化的角度对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重新做出解释,第一次明确提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不完全属于通常认为的分析哲学传统,而是具有更多的欧洲大陆哲学倾向,所以应当把维特根斯坦哲学看作是沟通英美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桥梁。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比较分析、对语言游戏思想的深入分析、对感觉、理解和私人语言论证的分析、对生活形式与实践概念的比较以及对维特根斯坦思想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的比较分析等。作者最后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无论是在思想倾向上还是在基本论述方式上都与当代欧洲大陆哲学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他的思想经过德里达等人的发挥成为当代西方后哲学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光明日报》、《中国哲学年鉴》等报刊发表了书评,该书的主要观点成为国内维特根斯坦研究的重要代表。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再版,并于同年重印一次,2002年发行了第三版。
《维特根斯坦传》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维特根斯坦思想传记。该书依据第一手资料详细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成长经历,对《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的思想也做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指出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形成与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之间的密切联系。该书对所谓的“维特根斯坦现象”也做出了自己的反应,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他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被认为是近年来哲学家思想传记中的“佳作”(王路语)。1999年台湾高教出版社引入该书,在台湾出版发行。
《走进新世纪的西方哲学》是由国内30位著名的中青年西方哲学研究专家共同撰写的专著,江怡承担了全书的主编工作以及十余万字的写作。该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西方哲学的总体演变,特别集中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西方哲学最新发展,为国内当代西方哲学研究提供了新近的第一手资料。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哲学系设列为哲学专业硕士
《维特根斯坦》是作者在维特根斯坦研究领域发表的第三部专著,是作者对自己十余年维特根斯坦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思想的守望者”、“哲学的探路者”和“语言的游戏者”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维特根斯坦的整个思想发展过程,详细论述了维特根斯坦思想发展中存在的中期阶段,并突出了维特根斯坦思想对当代哲学的深远影响。作者特别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中的基本实在论和形而上学思想,对他中期思想中的语法观念和逻辑思想也做出了深入的分析。该书于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该书所在的“西方思想家研究丛书”于同年获第5届中国国家图书奖。
六,主要学术活动
自1993年以来参加了若干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特别重要的有1993年在北京举行的“洪谦与维也纳学派”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理想语言方案的价值重估”;2000年在美国布法罗举行的“实用主义的过去与未来”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没有实在的实在论”;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政治哲学”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民主与程序”。自1996年起开始参与中英美(澳)暑期哲学学院的工作,每年负责组织暑期学院的正式班和读书班的活动,主要工作是邀请国外哲学家来华讲学并负责他们在华的学术活动安排。暑期哲学学院目前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西方哲学家了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窗口。
七,主要教学活动
自1993年担任副研究员以来,被多次列为哲学系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研究方向的硕士
曾兼任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兰州大学“翠英学者”、广西工学院和宜宾学院兼职教授等职,现兼任中国政法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等学校的兼职教授。
联系方法: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江怡,邮编:100732
电话:85195520(办)(周二上午)
Email: jiangyi-zxs@cass.org.cn; jiangyi0512@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