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学者介绍>>J

姜守诚(中国社会科学院)

 

 

姜守诚,男,19754月生,山东烟台人。自1995年起,先后就读于聊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65月~20085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第一站);20088月~20097月,(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第二站)。20057月起,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道教史、道门文献、斋醮科仪、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并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2项、所重点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

 

(一)基本情况

 

       姜 守 诚

出生年月  19754

      山东烟台市

         

        宗教学

研究方向道教史、道教文献

 

 

(二)学术经历

1.   19959月~19997月,聊城大学经法系获学士学位;

2.   19999月~20027月,厦门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3.   20029月~20057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4.   20057月~2009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   20065月~20085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第一站);

6.   20088月~20097月,(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第二站);

7.   200912月~2017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8.   20176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科研成果一览表

 

(一)学术专著

1.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3月版,计48.2万字,独著;(该书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系列,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和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十大好书及重大出版成果”

2.   《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月版,计46万字,独著;(该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系列)

3.   《<太平经>研究——以生命为中心的综合考察》,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10月出版,计49.2万字,独著;

 

(二)合著

1.   卿希泰主编、詹石窗副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月版。本人撰写一节,约1万字,第二作者;(该书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   朱越利主编:《道藏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6月版。本人撰写两章,约计5万字;(该书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3.   詹石窗主撰:《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2月版。本人撰写五章,约计15万字;

 

(三)古籍整理

1.   《中华大典·宗教典·道教分典》(全二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3月出版,全书共计350万字。我是该书的编委和主要编纂人,并担任科介总部、符咒法术总部主编,承担100万字的编纂任务;(该编撰工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2.   《居延新简释校》(上下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12月版,本人负责E·P·T59·712E·P·T65·1234万字简文的整理和校释;

 

(四)期刊论文

1.   《台南灵宝道派的打城科仪》,《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3期,25千字,独著;

2.   《请库与贡王——台湾高屏地区灵宝道派的请库科仪》,《宗教人类学》第八辑,24千字,独著

3.   《近世中国送瘟习俗研究的学术回顾》,《道学研究》2017年第1期,17千字,独著;

4.   《从“游遁大儒”到“谪降仙人”——成公兴在寇谦之神化叙事中的形象塑造》,《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7千字,独著;

5.   《佛道<受生经>的比较研究》(下),《老子学刊》2017年第2期,25千字,独著

6.   《佛道<受生经>的比较研究》(上),《老子学刊》2017年第1期,25千字,独著;

7.   《田野调查:道教研究的新路径》,《关东学刊》2016年第9期,8千字,独著;

8.   《罪魂·鬼王·神将——秦将白起的宗教化形象建构》,《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5期,16千字,独著

9.   《宋元道书中的引魂度桥科仪》,(香港)《弘道》2016年第4期,6.8千字,独著;

10. 《明清社会的寄库风俗》,《东方论坛》2016年第4期,8千字,独著;

11. 《台南灵宝道派的开通冥路科仪》,《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3期,25千字,独著

12. 《试论<抱朴子•登涉>中所见的辟蛇术》,《道学研究》2016年第1期,11千字,独著

13. 《请王·宴王·送王——台南曾文溪沿岸的王船祭习俗》,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主办:《宗教研究2015(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4月版,45千字,独著;

14. 《台湾地区南部灵宝道派的引魂过桥仪式》,《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2期,8千字,合著(第一作者);

15. 《北凉缘禾二年冥讼文书与六朝道教冢讼观念》,(韩国)《中国古中世史研究》第39辑(20162月),45千字,独著;

16. <抱朴子•登涉>中的知名劾鬼术》,《道学研究》2015年第2期,21千字,独著;

17. 《古树新枝俏——影视剧中的道教》,《中国宗教》2015年第11期,3.5千字,合著(第一作者);

18. 《明代昭化寺创建沿革考:以<勑赐昭化寺碑>为中心》,(台湾)《成大历史学报》第49号(201512月),53千字,独著;

19. 《台湾文献中的“开冥路”丧俗》,《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2期,10千字,独著;

20. 《道教文献中“开通道路”考释》,《东方论坛》2015年第2期,6千字,独著;

21. 《汉晋时期“十二辰配禽”说的方术化——基于出土文献为背景的探讨》,《四川文物》2015年第2期,12千字,独著;

22. 《宋元道教神霄派遣瘟送船仪研究——以<神霄遣瘟送船仪>为中心》,《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15千字,独著;

23. 《清代台湾的“打地狱”丧俗》,(香港)《弘道》2015年第1期(第62期),4千字,独著;

24. 《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考释》,《简帛研究(二〇一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80千字,独著;

25. 《王醮科仪中关祝五雷神灯仪研究》,载叶春荣主编:《南瀛历史、社会与文化Ⅲ:变迁中的南瀛宗教》,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年版,45千字,独著;

26. 《北大秦牍<泰原有死者>考释》,《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3期,29千字,独著;

27. 《视角与方法——早期道教研究的困境和出路》,《哲学动态》2014年第6期,6.5千字,独著;

28. 《道教“四纵五横”观念考源——从放马滩秦简<日书>“直五横”谈起》,(台湾)《宗教哲学》第67期(20143月出版),45千字,独著;

29. 《中国古代的“迎富”风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0千字,独著;

30. 《汉代“血忌”观念对道教择日术之影响》,《宗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 10.5千字,独著;

31. 《清代廿八都的保婴局及其社会意义——以两块保婴碑文为中心》,(台湾)《汉学研究集刊》第16 期(20136月),20千字,独著;

32. 《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26千字,独著;

33. 《天水放马滩秦墓(M14)出土的系虎及博局板画考述》,(台湾)《新史学》第二十四卷、第二期(20136月),24千字,独著;

34. 《试论<抱朴子•登涉>所见的辟虎狼之术》,(香港)《弘道》2013年第1期,5.5千字,独著;

35. 《试论<抱朴子内篇>中的隐身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2千字,独著;

36. 《宋元道书所见瘟疫醮考源》,《东方论坛》2013年第1期,7.5千字,独著;

37. 《汉晋道书中所见“玉女”考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5千字,独著;

38. 《宋元道教神霄派遣瘟治病诀法考述——以<道法会元>卷二二一〈神霄遣瘟治病诀法〉为中心》,(台湾)《宗教哲学》第60期(20126月),35千字,独著;

39. 《择墓之善恶——<太平经>50<葬宅诀>解读》,(香港)《弘道》2012年第2期,4千字,独著;

40. 《放马滩秦简<日书>“行不得择日”篇考释》,《鲁东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68-76页,20千字;(又载曾磊、孙闻博、徐畅、李兰芳编:《飞軨广路:中国古代交通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月版)

41. 《国家图书馆藏<三元经>版本考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期,7.8千字,独著;

42. 《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12千字,独著;

43. 《试论台湾地区王船信仰的地域分布及特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1千字,独著;

44. 《归隐的智者——老子与<道德经>》,载谢地坤主编:《哲学名著导读》,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9月版,6千字,独著;

45. 《打船醮——南台湾灵宝道派王醮科仪研究》,(台湾)《世界宗教学刊》第18期(201112月),35千字,独著;

46. 《禳灾和瘟三献仪——南台湾灵宝道派王醮科仪研究之二》,(台湾)《汉学研究集刊》第十三期(201112月),22千字,独著;

47. 《明代<武陵竞渡略>检视闽台“送王船”习俗的历史传统》,《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20千字,独著;

48. 《中国古代的“业镜”观念》,《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15千字,独著;

49. 《中国古代的“家先”观念》,《学术界》2011年第4期,11千字,独著;

50. 《“送穷”考》,(台湾)《成大历史学报》第40号(20116月),51千字,独著;(该文获2011年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

51. 《南台湾灵宝道派登梯奏职阅箓科仪之研究——兼论台南与高屏二地之差异》,(台湾)《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第16期(20116月),56千字,独著;

52. 《“祠沙”、“放彩船”考释——兼论对明清闽台王醮仪式之影响》,《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6千字,独著;

53. 《“业秤”小考》,载谢地坤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19千字,独著;

54. 《“祀瘟神”与“送瘟船”——中国古代瘟疫醮之缘起》,(台湾)《汉学研究集刊》第11期(201012月),28千字,独著;

55. 《新获北凉“缘禾二年”冥讼文书考释》,《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28千字,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1年第2期转载)

56. 《“冢讼”考》,《东方论坛》2010年第5期,11千字,独著;

57. 《南台湾灵宝道派放赦科仪之研究》,(台湾)《世界宗教学刊》第35期(20106月),80千字,独著;

58. 《十王信仰:唐宋地狱说之成型》,《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15千字,独著;

59. <三元经>版本的文献学研究》,载盖建民编:《开拓者的足迹:卿希泰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版,32千字,独著;

60. 《历代道书所见“九龙符命”考》,《老子学刊》(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109月版,13千字,独著;

61. 《道书所见“五色石”及其功用考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1千字,独著;

62. 《试论<太平经>的房中术》,(台湾)《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第11期(200812月),22千字,独著;

63. <太平经>的虫病理论初探》,《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1千字,独著;

64. 《“业秤”小考》,(台湾)《成大历史学报》第34号(200812月),19千字,独著;(本文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

65. 《“生生之谓易”——试论<周易>的养生哲学》,《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14千字,独著;

66. 《试论<太平经>的“解除”术》,《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12千字,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09年第1期转载;此文又评为《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

67. 《张三丰宝鸡行迹考——以金台观所藏明代碑石为中心》,(香港)《道学研究》2008年第1期,15千字,独著;

68. <三元经>版本的文献学研究》,(台湾)《成大历史学报》第33号(200712月),32千字;(本文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一等奖)

69. <庄子>养生观探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2千字,独著;

70. 《“千秋万岁”考辨》,(香港)《弘道》2007年第4期(200712月),8千字,独著;

71. 《试论<太平经>的广嗣之术——兼论秦汉时期子嗣观念之演变》,《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3期,12千字,独著;

72. <太平经>中的针灸与经脉学说》,《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字,独著

73. 《“命树”考》,《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12千字,独著;

74. 《老君创世说的历史沿革及其哲学内涵》,载《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12字,独著

75. 《香港所藏“松人”解除木牍与汉晋墓葬之禁忌风俗》,(台湾)《成大历史学报》第3120061252千字,独著;

76. <太平经>成书的中间环节——“洞极之经”年代考论》(),(台湾)《宗教哲学》38200612),20字,独著

77. <太平经>成书的中间环节——“洞极之经”年代考论(),(台湾)《宗教哲学》3720069),20字,独著

78. <太平经>的地脉观念》,《上海道教》2006年第2期,2.8字,独著;

79. <太平经>中的音乐治疗观念浅探》,《中国道教》2006年第2期,4.6字,独著;

80. 《“返朴归真”——老子<道德经>的养生学解读》,《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8字,独著;

81. <太平经>中的“天医神药”观念》,《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0字,独著;

82. 《“洞极之经”反映王莽时代考》,《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23千字,独著;

83. 《王明与<太平经>研究》,《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2期,12千字,独著;

84. <吕氏春秋>的养生观探析》,《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7千字,独著;

85. 《试论道教自然观的现代价值》,(香港)《道学研究》2003年第1辑,7千字,独著;

86. 《全真道三州五会考略》,《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8千字,独著;

 

(五)综述

1.   《“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学术综述》,《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4.1千字,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4期转载)

2.   《“老子文化国际论坛”综述》,《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4千字,独著

 

(六)书评

1.   《新范式道教史给道教研究带来的新思考——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的构建>评述》,《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2期,8千字,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16年第4期转载)

2.   《金丹派南宗研究之新突破——评盖建民教授著<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5千字,合著(第一作者);

 

(七)报刊文章

1.   《应多关注礼学的现代价值》,《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418日,第4版,1.5千字,独著;

2.   《游离于“隐”与“不隐”之间》,《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1223日,第4版,2.5千字,独著;

3.   《道家思想对当前廉政建设的启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519日,第4版,1.4千字,独著;

4.   《自觉将自身理想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715日,第3版,3千字,独著;

 

(八)课题项目

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台湾南部地区灵宝道派拔度科仪研究”(项目批准号:17BZJ038),在研;

2.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批准号:14FZJ003),已结项(证书号:20165034);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晋道教与方术民俗——以出土资料为背景”(批准号:09CZJ005),已结项(证书号:20140039),鉴定等级:优秀;

二、主持的中国社科院课题

1.   《<三元经>校释及其版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重点课题,已结项;

2.   《汉晋道教与葬俗考——从哲学视域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重点课题,已结项;

3.   <太平经>生命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重点课题,已结项;

4.   <太平经>的生命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院级课题),已结项;

三、参与的各类课题项目

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课题主持人:詹石窗教授,项目批准号:14ZDB118)。我担任子课题“道家与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甲部)”负责人,负责部分约计40万字,申请结项中;

2.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道学精华集成》(课题主持人:詹石窗教授)。我担任“经籍考古子课题负责人,受聘为该分辑主编,负责部分共计4册、240万字,即将出版;

3.   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华大典·宗教典·道教分典》的编纂工作,该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社科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我是该书的编委和主要编纂人,并担任科介总部、符咒法术总部主编,承担100万字的编纂任务,已结项;

4.   参与教育部项目《道教与中国养生文化》(课题主持人:詹石窗教授),我承担10万字的写作任务,已结项;

 

(七)奖励与荣誉

1.   20171月,专著《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入选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十大好书及重大出版成果”,在十项重大出版成果中排名第五位;

2.   201612月,专著《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在八项成果中位列第七位,也是中国社科院自2013年设立重大成果发布制度以来,哲学所第二次入选的学术成果;

3.   20141月~201612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青年学者”资助计划;

4.   2013年,在台湾权威期刊《新史学》上发表《天水放马滩秦墓(M14)出土的系虎及博局板画考述》一文引起海峡两岸学界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823日第2版刊发采访稿加以报道和介绍;

5.   201212月,撰写的《试论<太平经>的“解除”术》被评为《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

6.   201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

7.   200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

8.   200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一等奖;

9.   20085月,博士后工作报告《汉晋道教与葬俗考》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评审委员会鉴定为优秀。


主要代表作介绍

 

代表作一:《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3月第1版,482千字

 

该书是我主持的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09CZJ005)的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证书号:20140039),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系列,并先后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和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十大好书及重大出版成果

该书立足于考古新材料,结合有关传世文献,广泛借鉴前人成果,通过翔实的文献梳理和考证,提出一系列创见,具有开拓性质,丰富和发展了早期道教史的理论建构,对出土文献研究亦有积极意义。该书的正文部分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第一四章)讨论方术与道术的问题,下篇(第五八章)涉及葬俗与信仰的问题,每章均独立成篇、针对某个议题展开探讨。概括说来,该书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1)该书的议题,是一个学术前沿问题。早期道教与方术、葬俗及民间信仰之关系,是一个重要而又颇具难度的研究课题。当前学界虽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因所涉内容庞杂,尚存不少空白领域有待系统梳理和深入考察。该书就某些重要议题展开论述和分析,提出若干新看法和新观点,对已往研究做出较大推进,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出土文献领域的发展和认识,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在研究方法上,该书援入多种手法展开跨学科、立体式的综合研究,遵循“二重证据法”的原则和精神,注重收集出土文献及考古实物,深入发掘材料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并将其与传世文献进行比对和参证,藉此拓宽了以前比较单一的研究视野,有力佐证了早期道教对世俗社会的深远影响及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3)该书的特点,在于从微观入手对早期道教的信仰传统进行宏观考察和综合分析。该书采用专题讨论的形式,每章均围绕某一具体问题或个案展开讨论,抓住核心线索,提纲挈领,小中见大、以点带面,也更符合中国传统学术的实际。


代表作二:《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专著),人民出版社20172月第1版,460千字

 

该书是我主持的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批准号:14FZJ003)的最终结项成果(证书号:20165034)。20088月~20097月,我应邀赴台湾岛内高校排名第二的国立成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对台湾南部地区灵宝道派科仪展开深入考察,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该书就是对当地颇具特色的王醮仪式的思想渊源、传播沿革、文献依据及科仪现状的讨论分析,力争将传世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材料进行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瘟病频发、疫情肆虐,人们在采用医疗措施予以应对的同时,也催生出各种驱瘟逐疫的宗教仪式。北宋以降,中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濒江临海的水域沿线地带,逐渐兴起以送瘟为主旨的礼俗活动,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打造船只(纸、竹、木等材质)遣送瘟君离境。这种遣船送瘟的做法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延续至今,遂成为族群集体性对抗瘟疫的古老记忆

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实地调查材料与传世文献资料结合起来,借助田野材料来加深对传世文献的理解,同时利用传世道书文献中的文字记载来检视道教科仪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和增衍。通过将文献与田野相结合,我们可以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宗教与社会、信仰与民俗等多视角合理地交叉并予以细致地剖析,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来展现北宋以来道教送瘟信仰及其仪式的发展和演变。

该书的研究对当前两岸关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或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海峡两岸民众自古一衣带水,这从宗教信仰上即表现地一览无遗。台湾道教源自大陆,与祖国血脉相连,台湾的道教文化若离开大陆这一母体滋养必将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借助本议题之研究,我们希望有助于加深海峡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增进友好互信,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贡献一份心力。


代表作三:<太平经>研究——以生命为中心的综合考察》(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月版,492千字

 

该书主要围绕生命这一主题,分别从成书过程、命论思想、房中观念、生育礼俗、有关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死后世界等角度,深入分析《太平经》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我遵循史论结合的学风,既追求形上的思辨分析,也注重史料的钩沉稽考,将《太平经》放入宏观的历史背景下讨论,结合先秦两汉及魏晋时期社会背景及道家道教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多元视角揭示其文化内涵。书中所提论断多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立论基础,在援引传世文献和地下出土实物材料的同时,亦配合运用语源学、统计学等方法,力求对《太平经》进行全面、系统地诠释和解读。这一研究手法既抓住了《太平经》的精要,也把握了道教文化的主旨,能更好地体现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概括说来,该书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典籍,其内容丰富、“杂而多端”,被学界公认为较为难读的经书之一。长期以来,有关《太平经》的研究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但始终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从生命视角对《太平经》予以探研,这是以往学界所未关注的。

2)该书以生命为中心,采用专题的形式作研究,更符合中国传统学术实际。我尝试运用多学科的整合来展开研究,像统计学、医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特别注重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的相互印证,从而突破了以前比较单一的哲学、宗教学的研究视野,令人感受到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也更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道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3)有关《太平经》的成书问题,学界素有争论。中国学者汤用彤、王明等,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大渊忍尔、福井康顺等均提出各自的看法。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通过对有关史籍的考证认为“洞极之经”是《太平经》成书的中间环节,其编撰想法似源于王莽执政时期,并论述了“洞极之经”对《太平经》形成的影响。此为前人所未发,乃成一家之言。


姜守诚著《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入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

 

近日,姜守诚研究员著《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这是我院自2013年设立重大成果发布制度以来,哲学所第二次入选的学术成果。

1227,我院科研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重大成果系列发布会:基础研究成果专场”。发布会由马援局长主持,李培林副院长进行了主题发布。据李培林副院长介绍,2016年我院学者共完成专著400余部、学术论文4000余篇、论文集200余部、译文160余部,以及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百余种,我们从这些研究成果中遴选出若干项能够代表我院基础学科水平、反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重大成果进行发布

本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6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的学术成果共计有八项,分别是:

1、汝信、李惠国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全二册);

2、白维国主编,江蓝生、汪维辉副主编:《近代汉语词典》(四卷本);

3、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六卷本);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明铁佩古城考古勘探与研究》;

5、王建明、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民国卷);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古本戏曲丛刊六集》(全一百八十册);

7、姜守诚著:《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

8、吴丽娱主编:《礼与中国古代社会》(全四册)。


姜守诚著《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入选

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十大好书及重大出版成果

 

20171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召开“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好书及重大出版成果评荐会”,数十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本次评选注重思想,在乎品质,最终评选出重大出版成果十项,年度好书十本。姜守诚研究员的专著《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入选榜单,位居十项重大出版成果中的第五位。

 

一、重大出版成果

1、《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究》,蔡昉、张晓晶主编;

2、《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及经济政策评价》,李雪松等著;

3、《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孙正聿著;

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汝信、李惠国主编;

5、《出土文献与早期道教》,姜守诚著;

6、《考古现场处置与文物保护技术》,李存信著;

7、《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吴秀明主编;

8、《宋词经典的生成及嬗变》,郁玉英著;

9、《西夏文的造字模式》,韩小忙著;

10、《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国家关系史》,贺双荣等主编。

 

二、十大好书

1、《中国的价值观》,韩震等著;

2、《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郝时远著;

3、《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裴长洪、杨春学、杨新铭著;

4、《当代政治学十讲》,阎小骏著;

5、《宗教社会学:彼得·贝格尔读本》,[]彼得·贝格尔著,魏德东、钟智锋编,谢夏珩译;

6、《工业4.0:智能制造与治理革命》,陈潭等著;

7、《卡尔·波兰尼:市场的限度》,[]加雷斯·戴尔著,焦兵译;

8、《粤港澳合作:政商手册——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张光南主编;

9、《重塑历史:贝拉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英迪克、李侃如、奥汉隆著,赵天一译;

10、《商业奇才:白手起家的创富秘籍》,[]刘易斯·希夫著。